什么样的车对车主来说才算漂亮?可能就像所谓的“各花各入各眼”,每个人都不一样。
根据斯蒂芬·安德森的《情感交互设计》一书,美其实有三种,分别是公认的(如黄金比例)、文化的(时代的印记)和主观的。
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将是:主观美凌驾于文化美,文化美超越于公认美。消费者会基于主观判断来决定购买,并不是车企夸一个产品好看,对吧?
所以十年三代的长安逸动系列得到了120万用户的认可,逸动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发展到第三代的车系,这足以让很多自主品牌汗颜。
虽然没有10代雅阁,8代凯美瑞,11代思域那么久,但是经过十年的积累,打破合资垄断,成为自主品牌车市场的领头羊,已经足够骄傲了。
十年成长的秘密
一辆好车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是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比如上面说的三款合资车。这背后是迭代的问题。而要说自动驾驶汽车的迭代,真的是凤毛麟角。
然而,伊东是个例外。我们知道自主品牌汽车起步较晚,很少有车型能多次持续迭代,往往引入两三年就销声匿迹了。所以可以做到十年积累120万辆。作为“品质车进化者”,逸动确实领先于行业。
十年前,2012年3月27日,长安逸动在杭州大剧院上市,引起了业内的热议。之后连续27个月位居细分市场第一,长安逸动家族的名号开始打响。6年后的2018年同一天,长安逸动迎来迭代,产品力更进一步。比如35.6米的刹车距离,已经可以媲美世界顶级豪华品牌,不断巩固领先地位。
2020年3月27日,第三代逸动PLUS正式上市,蓝鲸新一代高效动力组合,拥抱智慧豪华驾驶舱,帅气运动造型...业界再次看到了逸动车系在轿车领域进化后的惊人实力。
就设计而言,第三代逸动PLUS采用了化繁为简的贯穿式前脸、颜值再创新高的双形进气格栅以及星星LED灯组的犀利眼神,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这款车,就有一种想进去一探究竟的迫切欲望。
该车的环抱式智能豪华驾驶舱设计、双10.25寸液晶显示屏、质感一流的大面积软包、红黑配色等,都领先同级合资品牌太多。一旦起步,驾驶者会惊叹于车身所蕴含的无穷力量。
动力方面,长安逸动PLUS搭载1.6GDI和蓝鲸动力1.4T发动机。1.4T发动机的研发由“六国九地”中的英国伯明翰和长安的1000多名工程师(包括130多名专家)参与。拥有350bar高压直喷系统、敏捷高效超净燃烧系统等14项先进技术,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60 N。
而且这款1.4T蓝鲸动力发动机经过了140万公里整车耐久性试验、25000小时台架可靠性试验、50度以上高温试验、零下50度极寒试验、各种耐久性试验等严苛测试,可谓“久经考验的兵”。
与之匹配的是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动效率高达94.3%,百公里油耗低至5.6L,1.6L车型油耗仅为5.8L,能跑更多th……加满油行驶200公里。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品质细节铸就了长安逸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长安逸动系列能从A级车成长为“国民轿车”,从可靠耐用的车逐渐进化为能让驾乘者开心,让消费者觉得有意义的车。也是因为它通过逸动时代注重打造长安的“内部质量体系”,在产品进化过程中跨越了“艰难的关口”。
为什么这么说?根据斯蒂芬·安德森在《情感交互设计》中的分类,产品进化的过程分为六个成熟度等级——可用、可靠、可用、易用、愉悦、有意义。四级的“易用性”是企业实力的关键。
级别越低,越注重实用功能,级别越高,越注重体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往往止步于此。但长安通过洞察市场需求和积极的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壁垒。不仅如此,产品迭代时间也缩短了一半以上。这对于合资企业五到八年的换代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在这两年的迭代中,逸动也做了两次改变和升级。2018年9月20日,逸动高能版上市;2019年7月27日,逸动蓝鲸上线。
历经十年三代,形成了蓝鲸动力、技术先进、外形帅气的国民品质家用车,这对一个车企的整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升级期的特点所决定的。而长安汽车则符合这种增长的要求。
逸动口碑的建立当然是基于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和自身独特的性能开发体系,从而开启了三代逸动在轿车细分领域的优势。
打破合资垄断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的基础车型是轿车,2700mm的轴距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在操控性、动力和空间上达到完美的平衡。对消费者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销量最好,竞争也最激烈。
而且,这个轴距也是最主流的合资品牌车的重兵把守区域,比如日系“神车”轩逸和卡罗拉等。可想而知,合资车的野心和良好的实力是很容易被打动的。毕竟像长安汽车这样拥有CS75PLUS、CS55PLUS、逸动PLUS同时称霸SUV和轿车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并不多见。
研究一下逸动PLUS成为自动驾驶汽车销量第一的原因,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无非是用好的产品真正解决用户需求,而不是喊着“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有多少车企真正做到了呢?
就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特别提到的一个数据,“千车故障率达到个位数”,这是长安汽车多年来建立健全R&D和制造体系的重要进步。这也是逸动PLUS的自信。所以120万的一东用户一定感受到了这种用心和诚意。
第三代逸动PLUS还是很少能在10万元以内的级别拥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朗逸和轩逸同等价位只能买到1.5L和1.6L自然吸气发动机,逸动PLUS在动力数据上远远领先于两者。再加上它的诚意配置,就判断了。
长安逸动PLUS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名片之一,成为符合国人期待的高品质、高价值、强动力的“品质家用车进化者”。长安逸动PLUS依托合资企业的高品质和领先的性价比,进入合资品牌腹地,与之竞争。
“实力允许”,逸动也取得了相当抢眼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逸动系列2020年和2021年销量均突破17万辆,国民家庭轿车当之无愧。
从上市到现在十年,逸动对于长安来说有三个层面的意义,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经说过: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中国品牌;长安得到了百万用户的认可,这对长安汽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与世界汽车品牌同台竞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的同事兼朋友曾经说过,“一东在尝试改变格局。”是的,随着像逸动PLUS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未来也将重新夺回自己的领地。同时也是中国品牌的一大进步,值得我们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频频出现的“爆款产品”也是长安汽车近年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事实也是如此。2021年,除长安逸动系列外,长安CS75系列将突破17万辆,长安CS55系列将突破14万辆。在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凸显长安汽车产品谱系的高价值含金量。
打破合资垄断,长安汽车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逸动在过去十年积累了120万用户和口碑信任,成为市场标杆产品。而且,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长安还在启蒙更多的自主品牌,打造与合资品牌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的实力。中国汽车制造可以成为全球质量典范。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去年所说:“未来10年,世界上将诞生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长安汽车将位列其中!“什么样的车对车主来说才算漂亮?可能就像所谓的“各花各入各眼”,每个人都不一样。
根据斯蒂芬·安德森的《情感交互设计》一书,美其实有三种,分别是公认的(如黄金比例)、文化的(时代的印记)和主观的。
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将是:主观美凌驾于文化美,文化美超越于公认美。消费者会基于主观判断来决定购买,并不是车企夸一个产品好看,对吧?
所以十年三代的长安逸动系列得到了120万用户的认可,逸动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发展到第三代的车系,这足以让很多自主品牌汗颜。
虽然没有10代雅阁,8代凯美瑞,11代思域那么久,但是经过十年的积累,打破合资垄断,成为自主品牌车市场的领头羊,已经足够骄傲了。
十年成长的秘密
一辆好车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是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比如上面说的三款合资车。这背后是迭代的问题。而要说自动驾驶汽车的迭代,真的是凤毛麟角。
然而,伊东是个例外。我们知道自主品牌汽车起步较晚,很少有车型能多次持续迭代,往往引入两三年就销声匿迹了。所以可以做到十年积累120万辆。作为“品质车进化者”,逸动确实领先于行业。
十年前,2012年3月27日,长安逸动在杭州大剧院上市,引起了业内的热议。之后连续27个月位居细分市场第一,长安逸动家族的名号开始打响。6年后的2018年同一天,长安逸动迎来迭代,产品力更进一步。比如35.6米的刹车距离,已经可以媲美世界顶级豪华品牌,不断巩固领先地位。
2020年3月27日,第三代逸动PLUS正式上市,蓝鲸新一代高效动力组合,拥抱智慧豪华驾驶舱,帅气运动造型...业界再次看到了逸动车系在轿车领域进化后的惊人实力。
就设计而言,第三代逸动PLUS采用了化繁为简的贯穿式前脸、颜值再创新高的双形进气格栅以及星星LED灯组的犀利眼神,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这款车,就有一种想进去一探究竟的迫切欲望。
该车的环抱式智能豪华驾驶舱设计、双10.25寸液晶显示屏、质感一流的大面积软包、红黑配色等,都领先同级合资品牌太多。一旦起步,驾驶者会惊叹于车身所蕴含的无穷力量。
动力方面,长安逸动PLUS搭载1.6GDI和蓝鲸动力1.4T发动机。1.4T发动机的研发由“六国九地”中的英国伯明翰和长安的1000多名工程师(包括130多名专家)参与。拥有350bar高压直喷系统、敏捷高效超净燃烧系统等14项先进技术,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60 N。
而且这款1.4T蓝鲸动力发动机经过了140万公里整车耐久性试验、25000小时台架可靠性试验、50度以上高温试验、零下50度极寒试验、各种耐久性试验等严苛测试,可谓“久经考验的兵”。
与之匹配的是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动效率高达94.3%,百公里油耗低至5.6L,1.6L车型油耗仅为5.8L,能跑更多……一辆加满油的200公里汽车。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品质细节铸就了长安逸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长安逸动系列能从A级车成长为“国民轿车”,从可靠耐用的车逐渐进化为能让驾乘者开心,让消费者觉得有意义的车。也是因为它通过逸动时代注重打造长安的“内部质量体系”,在产品进化过程中跨越了“艰难的关口”。
为什么这么说?根据斯蒂芬·安德森在《情感交互设计》中的分类,产品进化的过程分为六个成熟度等级——可用、可靠、可用、易用、愉悦、有意义。四级的“易用性”是企业实力的关键。
级别越低,越注重实用功能,级别越高,越注重体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往往止步于此。但长安通过洞察市场需求和积极的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壁垒。不仅如此,产品迭代时间也缩短了一半以上。这对于合资企业五到八年的换代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在这两年的迭代中,逸动也做了两次改变和升级。2018年9月20日,逸动高能版上市;2019年7月27日,逸动蓝鲸上线。
历经十年三代,形成了蓝鲸动力、技术先进、外形帅气的国民品质家用车,这对一个车企的整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升级期的特点所决定的。而长安汽车则符合这种增长的要求。
逸动口碑的建立当然是基于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和自身独特的性能开发体系,从而开启了三代逸动在轿车细分领域的优势。
打破合资垄断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的基础车型是轿车,2700mm的轴距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在操控性、动力和空间上达到完美的平衡。对消费者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销量最好,竞争也最激烈。
而且,这个轴距也是最主流的合资品牌车的重兵把守区域,比如日系“神车”轩逸和卡罗拉等。可想而知,合资车的野心和良好的实力是很容易被打动的。毕竟像长安汽车这样拥有CS75PLUS、CS55PLUS、逸动PLUS同时称霸SUV和轿车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并不多见。
研究一下逸动PLUS成为自动驾驶汽车销量第一的原因,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无非是用好的产品真正解决用户需求,而不是喊着“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有多少车企真正做到了呢?
就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特别提到的一个数据,“千车故障率达到个位数”,这是长安汽车多年来建立健全R&D和制造体系的重要进步。这也是逸动PLUS的自信。所以120万的一东用户一定感受到了这种用心和诚意。
第三代逸动PLUS还是很少能在10万元以内的级别拥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朗逸和轩逸同等价位只能买到1.5L和1.6L自然吸气发动机,逸动PLUS在动力数据上远远领先于两者。再加上它的诚意配置,就判断了。
长安逸动PLUS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的名片之一,成为符合国人期待的高品质、高价值、强动力的“品质家用车进化者”。长安逸动PLUS依托合资企业的高品质和领先的性价比,进入合资品牌腹地,与之竞争。
“实力允许”,逸动也取得了相当抢眼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逸动系列2020年和2021年销量均突破17万辆,国民家庭轿车当之无愧。
从上市到现在十年,逸动对于长安来说有三个层面的意义,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经说过:消费者可以放心选择中国品牌;长安得到了百万用户的认可,这对长安汽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与世界汽车品牌同台竞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的同事兼朋友曾经说过,“一东在尝试改变格局。”是的,随着像逸动PLUS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未来也将重新夺回自己的领地。同时也是中国品牌的一大进步,值得我们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频频出现的“爆款产品”也是长安汽车近年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事实也是如此。2021年,除长安逸动系列外,长安CS75系列将突破17万辆,长安CS55系列将突破14万辆。在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凸显长安汽车产品谱系的高价值含金量。
打破合资垄断,长安汽车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逸动在过去十年积累了120万用户和口碑信任,成为市场标杆产品。而且,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长安还在启蒙更多的自主品牌,打造与合资品牌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的实力。中国汽车制造可以成为全球质量典范。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去年所说:“未来10年,世界上将诞生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长安汽车将位列其中!”
日前,有媒体报道,因FSD功能无法兑现,德国一车主因此起诉了特斯拉,后者被判需要回购车主的Model3参数询价并退还FSD软件费用。特斯拉对该判决提出上诉。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最近的一份财报中,德国跑车制造商保时捷公布了其长期电动化目标,近日有关该公司电动汽车的新消息再次出现,其中包括电动版911。
1900/1/1 0:00:00预计2030年汽车软件和电子构架相关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690亿美元。随着技术进步,汽车硬件之间的差距在缩小,智能驾驶、互动体验等软件和内容需求增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透露,该公司人工智能主管、深度学习专家和OpenAI创始成员AndrejKarpathy将休假长达4个月的时间,
1900/1/1 0:00:003月29日,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普集团”)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3000万元373000万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艾睿铂(AlixPartner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在将自己的业务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转移出去以后,许多企业可能并不急着重回上述两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