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正式交付的蔚来ET7(参数|询价)订单,前几天通过网上传输,加价5000-10000多元转让。对于这种行为,蔚来客服日前表示,“可能是局。公司政策不支持购买第三方订单,也不会通过后续的销售或APP订单产生问题。”
不过,熟悉蔚来汽车销售的内部人士周宇(化名)对汽车之家表示,“订单转移确实有其事,只是加价金额没有那么高。第一批ET7订单之前,车主能赚3000元,极少数能加价5000元。”
其实,“卖家”转卖几个月前下的订单,收取一定的“转让费”,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大众品牌如特斯拉、小鹏、哪吒等。都有在各大论坛和二手交易网站发帖下单。
一般会根据取件时间来确定转让费。取货时间越早,收取的过户费越高。最近随着新能源汽车疯狂涨价,新能源汽车有偿转让收入被放大,“转让订单”成为更赚钱的生意。
比如每笔特斯拉订单可以获得5000-20000元的奖励,甚至“卖家”收取咨询费,教“买家”如何防雷。“我已经给黄牛交了1200元的‘学费’,里面的路数已经摸清,帮你少走弯路。”在一家二手交易网上,一位卖家说。
混乱的转单背后似乎有一条“一条龙”的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疫情下“发财”的一种赚钱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购转单靠谱吗?为什么车企明明有禁止转卖车单的规定,而这些订单却可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高价流通?
■“囤积”热门机型,倒卖订单赚多少?
此前,国内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通过限制黄牛权益的方式打击黄牛。比如蔚来推出的“首次车主权益”,包含了大量的免费服务升级等变相优惠,销售合同也会约定一旦车辆转卖,上述权益自动失效。
但在某二手交易网站上,一位来自上海的卖家告诉汽车之家,“过户后,你就是第一车主,后期利益没有损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蔚来官方强调“票据不可转让”,但实际操作中,蔚来的销售顾问(老乡)是可以暗中操作的。”同伴不在乎那么多,有人可以接车。单子越多,提成越高。”周宇耸耸肩。
在二手交易网站上,有大量的“黄牛”转让订单,他们有的是个人中间商赚取差价,有的则是专业二手交易商参与其中。
相对于蔚来的“小胜薄利”,特斯拉才是真正的“理财产品”,堪称黄牛囤积的主力。
自2022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连续四次提高产品价格。第一次是1月1日,Model 3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分别涨了1万元和2.1万元;3月10日至3月17日,特斯拉在8天内三次提价,高性能版Model 3上涨2.8万元,长寿命版Model Y和高性能版分别上涨2.8万元和3万元,后轮驱动版上涨1.5万元。
央视财经在几天前的一篇报道中指出,一位正在倒卖特斯拉Model 3订单的长沙车主表示,他去年底订购了Model 3,这两天可以提车,但要交一万元转让费。
另一位浙江温州的二手车商表示:“目前各地订购新车基本都要三四个月,但如果从他那里买,以一款后轮驱动的Model Y为例,这几天就可以提车,比目前官方价格低18900元。”
不仅是特斯拉,提前购买其他品牌的车辆,现在再转卖,也能获利。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多款电动车宣布涨价。
根据车型不同,加价幅度一般在3000元到3万元不等。Xpeng Motors不仅宣布部分车型涨价,还削减了1000度免费充电等车主权益。目前只有蔚来、高河、文杰、知己等新兴品牌尚未表态是否调价。
一位正在倒卖小鹏P7的车主说,“2022年1月的订单,年前的价格,有价值7000元的补贴,每年送3000度电,比涨价后的价格低了3万左右。随时提车,现在8888元过户。”
事实上,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业内人士早就获悉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价格将上涨。
此前,汽车之家撰文《缺芯猛于虎?原材料:你问过我价格会不会涨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大大压缩了汽配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产品已经处于零利润,甚至在生产中处于亏损状态。
当时很多车企都在等着看谁先涨价。一些已经预测到新能源汽车价格会上涨的“黄牛”会闻风而动,甚至一次性订购多辆新能源汽车,先锁定优惠,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将手头的订单转卖出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热门新车进入市场。一家新能源车企的销售告诉汽车之家,“这就像一个商场在做促销。如果大促销的话,5000元就达到几万元,一些有额度的黄牛赚得更多。”
如此看来,黄牛迎来了“新的春天”?
■销售触碰“红线”,禁令形同虚设?
转移文件的现象由来已久。比如早前氪品牌允许已交订金的准车主在锁定订单前开通“单车道过户”,将车辆过户给他人。
在加油车上,也有很多目前供不应求的车型,或者一些交车周期长的车型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加油机300、加油机500达斯维德版、皇冠房鹿四驱旗舰车型都是“黄牛”的目标。
为了遏制转单现象,坦克品牌曾在《坦克500异常订单公告》中表示:“对于新订单,订单方与实际收货方不符、无法证明直系亲属租赁关系或限行城市牌照车辆的订单,视为无效订单。”
目前随着转单现象的加剧,一些新能源车企也确实出台了相关政策。
最近网上流传特斯拉要求客户签署“不转售承诺书”。由于部分用户一次或多次下单购买多辆特斯拉汽车,然后卖给他人赚取差价,特斯拉要求这些用户承诺在提车后一年内不转让或实际转让给任何第三方。如果他们违约,他们必须支付车辆发票价格20%的违约金,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车辆绑定账户变更等服务……故障和超充。
尽管“严令”,各大二手交易网站上仍有数百条特斯拉的转让帖子。据悉,如果官网遇到下单困难,黄牛就会转向车主购买订单。虽然获得票据的成本较高,但仍然有利可图。
汽车之家问了很多卖家如何“转单”,答案都是“转”。“我亲自陪转,不会一直碰车。等车辆手续办完了,我再转给你。”一位二手交易平台的“黄牛”说。
那么既然已经签署了“不转售承诺书”,特斯拉真的可以不交车吗?据相关民事律师分析,这封信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从交付到车主手中,这辆车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消费者有权处置自己购买的商品。如果卖家拒绝交车,消费者可以起诉特斯拉履行合同。
“特斯拉控制不了新车过户交易,100%能成功。”一位已成功转让订单的上海“买家”告诉汽车之家,“特斯拉不具备与第一所有者强烈绑定的‘第一所有者权利’。很多车主都这么做。”
然而,他也吐露了许多辛酸。“流程太复杂,转院的缺点很明显。贷款是不可能的,需要提前还款。车辆视为二手车,有一定的交易风险。”
鉴于特斯拉价格上涨,提车时间越来越长,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很多车主还是选择了冒险。
即使是一些引入了“第一车主”权益的车企,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阻止转让令的发生。周宇坦言:“第一位车主的身份认定,靠的是购车发票和机动车登记簿,但在购车发票开具之前,过户单只有一线销售才知道,在没有锁单之前,秩序和权益不受影响。”
与蔚来的说法类似,近日,Xpeng汽车也强调,Xpeng汽车内的所有产品订单都与身份证实名相关,进入发货环节前必须核实身份信息。如果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
但汽车之家在走访中发现,虽然规定严格,但也有销售会议为了维护客户,帮助转单。一位转让小鹏P5的车主对汽车之家表示,“可以转让,因为我的订单是1月底的,销售承诺不会影响,可以操作。”
事实上,一些汽车销售为了完成业绩,在诱导用户下单时,暗示订单可以转让。今年有媒体首次到店时,来自小鹏和氪空间的销售表示,现在下单就可以享受2021年最后一波优惠活动。即使很快取车的时候不想要这辆车,如果亲朋好友需要,车辆登记名称也可以再协商。只要是你认可的朋友,这个订单都可以转。
虽然转让订单的行为被车企视为“红线”,但暗箱操作的机会是没有的。另一家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也明确告诉汽车之家,“官方明确规定不允许转单,但我们私下并不在意。”
■暴利何时止?
一方面,在直销模式下,车企作为面对消费者的卖家,对订单实行“差别制”,越早做出决定,越能获得优先权。如今一大波汽车涨价,为原来的“黄牛”转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先付款后发货”的模式导致部分热门机型的产能跟不上终端订单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供需失衡,滋生了“黄牛”高价倒卖订单的现象。
“新能源汽车订单转移的火爆,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订单和交付的混乱,这是上游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汽车公司……es故意制造一种车辆短缺的气氛。”汽车分析师黄波(化名)说。
根据协会发布的3月第三周周度分析,今年部分电池企业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每季度进行价格谈判,有价格开口。所以签新单的车企压力很大,只能通过提价来缓解成本压力。预计二季度可能会出现价格透支,但三季度会有所好转。
如果控制原材料价格,特斯拉官方价格会再次下调,倒卖订单的利润空间会受到挤压,黄牛炒作现象也会有所收敛。
但高价转单,说到底是商业行为,关键看消费者的态度。一旦接单转让,消费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业内人士为汽车之家分析了几种“极端”情况。“比如过户的时候,你的钱已经交了,但是车子名义上还是卖家的。试想一下,如果卖家突然反悔或者要求加价等等,会有多大的风险。此外,还会有二手车处置和解读的风险,需要消费者谨慎。”
对于车企来说,倒票现象会挑战直营模式,特斯拉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强势品牌来说,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保持定价权都是品牌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特斯拉打击黄牛的背后,也是其对控制新车价格体系的执念。”黄波指出。
为了防止黄牛高价倒卖订单,保证直营渠道的正常运转,车企出台一些“纸面上”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企业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严禁破坏市场规则,必要的话要广泛告知整个市场。此外,企业还需要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比如出台相关管理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严格控制营销体系。当然,成熟的法律体系也能给企业提供很大的帮助。”(文/汽车之家彭飞)3月28日正式交付的蔚来ET7(参数|询价)订单,前几天通过网上传转,加价5000-10000多元。对于这种行为,蔚来客服日前表示,“可能是局。公司政策不支持购买第三方订单,也不会通过后续的销售或APP订单产生问题。”
不过,熟悉蔚来汽车销售的内部人士周宇(化名)对汽车之家表示,“订单转移确实有其事,只是加价金额没有那么高。第一批ET7订单之前,车主能赚3000元,极少数能加价5000元。”
其实,“卖家”转卖几个月前下的订单,收取一定的“转让费”,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大众品牌如特斯拉、小鹏、哪吒等。都有在各大论坛和二手交易网站发帖下单。
一般会根据取件时间来确定转让费。取货时间越早,收取的过户费越高。最近随着新能源汽车疯狂涨价,新能源汽车有偿转让收入被放大,“转让订单”成为更赚钱的生意。
比如每笔特斯拉订单可以获得5000-20000元的奖励,甚至“卖家”收取咨询费,教“买家”如何防雷。“我已经给黄牛交了1200元的‘学费’,里面的路数已经摸清,帮你少走弯路。”在一家二手交易网上,一位卖家说。
混乱的转单背后似乎有一条“一条龙”的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疫情下“暴富”的赚钱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购转单靠谱吗?为什么车企明明有禁止转卖车单的规定,而这些订单却可以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高价流通?
■“囤积”热门机型,倒卖订单赚多少?
此前,中国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通过限制措施打击黄牛……ng他们的权益。比如蔚来推出的“首次车主权益”,包含了大量的免费服务升级等变相优惠,销售合同也会约定一旦车辆转卖,上述权益自动失效。
但在某二手交易网站上,一位来自上海的卖家告诉汽车之家,“过户后,你就是第一车主,后期利益没有损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蔚来官方强调“票据不可转让”,但实际操作中,蔚来的销售顾问(老乡)是可以暗中操作的。”同伴不在乎那么多,有人可以接车。单子越多,提成越高。”周宇耸耸肩。
在二手交易网站上,有大量的“黄牛”转让订单,他们有的是个人中间商赚取差价,有的则是专业二手交易商参与其中。
相对于蔚来的“小胜薄利”,特斯拉才是真正的“理财产品”,堪称黄牛囤积的主力。
自2022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连续四次提高产品价格。第一次是1月1日,Model 3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分别涨了1万元和2.1万元;3月10日至3月17日,特斯拉在8天内三次提价,高性能版Model 3上涨2.8万元,长寿命版Model Y和高性能版分别上涨2.8万元和3万元,后轮驱动版上涨1.5万元。
央视财经在几天前的一篇报道中指出,一位正在倒卖特斯拉Model 3订单的长沙车主表示,他去年底订购了Model 3,这两天可以提车,但要交一万元转让费。
另一位浙江温州的二手车商表示:“目前各地订购新车基本都要三四个月,但如果从他那里买,以一款后轮驱动的Model Y为例,这几天就可以提车,比目前官方价格低18900元。”
不仅是特斯拉,提前购买其他品牌的车辆,现在再转卖,也能获利。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多款电动车宣布涨价。
根据车型不同,加价幅度一般在3000元到3万元不等。Xpeng Motors不仅宣布部分车型涨价,还削减了1000度免费充电等车主权益。目前只有蔚来、高河、文杰、知己等新兴品牌尚未表态是否调价。
一位正在倒卖小鹏P7的车主说,“2022年1月的订单,年前的价格,有价值7000元的补贴,每年送3000度电,比涨价后的价格低了3万左右。随时提车,现在8888元过户。”
事实上,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业内人士早就获悉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价格将上涨。
此前,汽车之家撰文《缺芯猛于虎?原材料:你问过我价格会不会涨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大大压缩了汽配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产品已经处于零利润,甚至在生产中处于亏损状态。
当时很多车企都在等着看谁先涨价。一些已经预测到新能源汽车价格会上涨的“黄牛”会闻风而动,甚至一次性订购多辆新能源汽车,先锁定优惠,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将手头的订单转卖出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热门新车进入市场。一家新能源车企的销售告诉汽车之家,“这就像一个商场在做促销。如果大促销的话,5000元就达到几万元,一些有额度的黄牛赚得更多。”
如此看来,黄牛迎来了“新的春天”?
■销售触碰“红线”,禁令形同虚设?
转移文件的现象由来已久。比如早前氪品牌允许已交订金的准车主在锁定订单前开通“单车道过户”,将车辆过户给他人。
在加油车上,也有很多目前供不应求的车型,或者一些交车周期长的车型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加油机300、加油机500达斯维德版、皇冠房鹿四驱旗舰车型都是“黄牛”的目标。
为了遏制转单现象,坦克品牌曾在《坦克500异常订单公告》中表示:“对于新订单,订单方与实际收货方不符、无法证明直系亲属租赁关系或限行城市牌照车辆的订单,视为无效订单。”
目前随着转单现象的加剧,一些新能源车企也确实出台了相关政策。
最近网上流传特斯拉要求客户签署“不转售承诺书”。由于部分用户一次或多次下单购买多辆特斯拉汽车,然后卖给他人赚取差价,特斯拉要求这些用户承诺在提车后一年内不转让或实际转让给任何第三方。如果他们违约,他们必须支付车辆发票价格20%的违约金,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车辆绑定账户变更等服务……故障和超充。
尽管“严令”,各大二手交易网站上仍有数百条特斯拉的转让帖子。据悉,如果官网遇到下单困难,黄牛就会转向车主购买订单。虽然获得票据的成本较高,但仍然有利可图。
汽车之家问了很多卖家如何“转单”,答案都是“转”。“我亲自陪转,不会一直碰车。等车辆手续办完了,我再转给你。”一位二手交易平台的“黄牛”说。
那么既然已经签署了“不转售承诺书”,特斯拉真的可以不交车吗?据相关民事律师分析,这封信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从交付到车主手中,这辆车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消费者有权处置自己购买的商品。如果卖家拒绝交车,消费者可以起诉特斯拉履行合同。
“特斯拉控制不了新车过户交易,100%能成功。”一位已成功转让订单的上海“买家”告诉汽车之家,“特斯拉不具备与第一所有者强烈绑定的‘第一所有者权利’。很多车主都这么做。”
然而,他也吐露了许多辛酸。“流程太复杂,转院的缺点很明显。贷款是不可能的,需要提前还款。车辆视为二手车,有一定的交易风险。”
鉴于特斯拉价格上涨,提车时间越来越长,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很多车主还是选择了冒险。
即使是一些引入了“第一车主”权益的车企,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阻止转让令的发生。周宇坦言:“第一位车主的身份认定,靠的是购车发票和机动车登记簿,但在购车发票开具之前,过户单只有一线销售才知道,在没有锁单之前,秩序和权益不受影响。”
与蔚来的说法类似,近日,Xpeng汽车也强调,Xpeng汽车内的所有产品订单都与身份证实名相关,进入发货环节前必须核实身份信息。如果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
但汽车之家在走访中发现,虽然规定严格,但也有销售会议为了维护客户,帮助转单。一位转让小鹏P5的车主对汽车之家表示,“可以转让,因为我的订单是1月底的,销售承诺不会影响,可以操作。”
事实上,一些汽车销售为了完成业绩,在诱导用户下单时,暗示订单可以转让。今年有媒体首次到店时,来自小鹏和氪空间的销售表示,现在下单就可以享受2021年最后一波优惠活动。即使很快取车的时候不想要这辆车,如果亲朋好友需要,车辆登记名称也可以再协商。只要是你认可的朋友,这个订单都可以转。
虽然转让订单的行为被车企视为“红线”,但暗箱操作的机会是没有的。另一家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也明确告诉汽车之家,“官方明确规定不允许转单,但我们私下并不在意。”
■暴利何时止?
一方面,在直销模式下,车企作为面对消费者的卖家,对订单实行“差别制”,越早做出决定,越能获得优先权。如今一大波汽车涨价,为原来的“黄牛”转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先付款后发货”的模式导致部分热门机型的产能跟不上终端订单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供需失衡,滋生了“黄牛”高价倒卖订单的现象。
“新能源汽车订单转移的火爆,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订单和交付的混乱,这是上游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汽车公司……es故意制造一种车辆短缺的气氛。”汽车分析师黄波(化名)说。
根据协会发布的3月第三周周度分析,今年部分电池企业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每季度进行价格谈判,有价格开口。所以签新单的车企压力很大,只能通过提价来缓解成本压力。预计二季度可能会出现价格透支,但三季度会有所好转。
如果控制原材料价格,特斯拉官方价格会再次下调,倒卖订单的利润空间会受到挤压,黄牛炒作现象也会有所收敛。
但高价转单,说到底是商业行为,关键看消费者的态度。一旦接单转让,消费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业内人士为汽车之家分析了几种“极端”情况。“比如过户的时候,你的钱已经交了,但是车子名义上还是卖家的。试想一下,如果卖家突然反悔或者要求加价等等,会有多大的风险。此外,还会有二手车处置和解读的风险,需要消费者谨慎。”
对于车企来说,倒票现象会挑战直营模式,特斯拉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强势品牌来说,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保持定价权都是品牌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特斯拉打击黄牛的背后,也是其对控制新车价格体系的执念。”黄波指出。
为了防止黄牛高价倒卖订单,保证直营渠道的正常运转,车企出台一些“纸面上”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企业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严禁破坏市场规则,必要的话要广泛告知整个市场。此外,企业还需要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比如出台相关管理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严格控制营销体系。当然,成熟的法律体系也能给企业提供很大的帮助。”(文/汽车之家彭飞)
3月30日,蜂巢能源与巴斯夫杉杉战略投资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简称“永杉锂业”),并通过线上方式举行签约仪式。签约后,蜂巢能源与巴斯夫杉杉作为永杉锂业的股东将各自持有后者10股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位大众发言人表示,由于乌克兰线束供应中断,该公司ID5纯电动汽车的上市时间将推迟一个月。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东洋科美公司(ToyochemCoLtd
1900/1/1 0:00:00自动驾驶圈的人才,依然快速流动。今日,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云骥智行宣布,前百度副总裁、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王京傲加入并出任联合创始人兼CTO,他将专注前沿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管理。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德国安斯曼电池公司(AnsmannAG)与奥地利材料供应商北欧化工公司(Borealis)联手开发了一种封装在聚丙烯(PP)外壳中的可更换电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前,驾驶辅助和全自动驾驶汽车3D视觉技术供应商NODAR宣布其多摄像头3D视觉技术获得专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