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一次,长安汽车终于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动真格了。4月7日,长安汽车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奥伊塔(Aouita)发布了旗下新车奥伊塔011。
奥伊塔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新尝试。2020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携手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研发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并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命名,即CHN平台。当时业内盛传,新的高端汽车品牌将在2018年借力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合资的长安蔚来。
2021年5月,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证实了上述猜测,公告表示,长安汽车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奥维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维塔科技”)。随后,长安汽车正式亮相旗下奥伊塔品牌,并于11月完成对奥伊塔科技的增资扩股。根据当时的公告内容,奥维塔科技引入了三大投资方,分别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闽东的联合体、重庆成安与江西证券的联合体、南方资产与南方产业基金的联合体。
重组了所有权结构,发布了全新的品牌。长安旨在冲刺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舞台已经逐渐搭建起来,随后“主角”登场。第一个上台的选手没有让大家等太久。作为Aouita品牌的首款车型,Aouita 11于去年11月正式亮相。就在昨天(4月7日),奥乌塔正式有了新进展。基于Aouita 11的合资品牌车型——电动轿跑SUV Aouita 011正式亮相。据悉,Aouita 011是Aouita与时尚品牌MMW的联名款,采用内外全黑的设计,侧裙印有MMW Logo,全球限量500套。
Aouita 011,图片来源:Aouita
作为Aouita 11的原型机,正式到货日期越来越近。根据Aouita的产品规划,Aouita 11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正式发布(原本定于4月份开幕,但由于目前国内疫情,北京车展已延期至6月),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长安买不起的新能源计划。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Aouita将经历从品牌建立到新品投放的全过程。即使是在普遍以“快节奏”为主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奥伊塔也是不可多得的“日间操盘手”。
为什么要追求快?
从外部环境看,细分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除了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同样由传统汽车企业孵化的高端新能源项目也在近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东风的兰亭集势,SAIC的智极,吉利的氪气,比亚迪即将推出的高端品牌以及重新赋能的腾势项目,国内的高端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变得拥挤起来。长安的奥伊塔是不折不扣的后来者,提速是必然的选择。
奥伊塔logo,图片来源:奥伊塔
更重要的是,奥伊塔专注于长安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的三方分工,最大的噱头无疑是“华为造车”。去年Aouita 11亮相的时候,就把搭载华为HI (Huawei Inside)的全栈智能车载解决方案作为一大宣传点,但问题是这个点在长安汽车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但在整个市场并没有太大的神秘感。
首先,虽然“华为造车”的噱头很足,但华为官方并不承认。华为一再强调,不会自己造车,也不会投资车企(去年奥维塔科技引入的三家新投资者中,华为不在其中)。其次,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的量产不是t……第一次。即便更像华为的“儿子”(3月正式交付),同样搭载华为全栈智能车载解决方案的极速福克斯Alpha S去年底量产交付,Aouita已经第一次抢不到营销爆发点。
种种迹象表明,奥伊塔买不起,长安要想在新能源市场扬名立万,更买不起。
在长安汽车内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的行业共识。前几年不仅有自走式新能源汽车项目,还有几个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野心勃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2021年绝对是长安集团内部独立领导的一年。2021年,集团层面共销售汽车230万辆,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163.6万辆,长安集团自主品牌贡献的销量约为120万辆。
自主业务大踏步前进,但在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的爆发力明显不足,唯一的车型是长安奔奔E星。在2021年国内微型电动车市场集体发力的背景下,长安奔奔E星实现了超过300%的大幅增长,全年销售7.6万辆。但除此之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无其他亮点。
奔奔E星,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对比一下不久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刚刚为长安汽车制定的电动化新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05万辆,占新车销量的35%;到2030年,将售出270万辆汽车,占总量的60%。不得不说,长安在新能源领域还有很多目标要追赶。
长安新能源需要破局。
很显然,长安汽车并没有得到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市场红利。说到底,原因是其在推进新能源战略时误判了形势。
与其他很多自主车企的情况类似,多年前,长安汽车也看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即将全面爆发的迹象,并以此为基础,画出了一张宏大的新能源大饼。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在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推出香格里拉计划,一度被视为长安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序幕。根据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制定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2020年前建成三个新能源专项平台;二是2025年实现全频谱产品电气化。为了顺利推进上述目标,长安汽车当时宣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支持香格里拉计划。
长安汽车启动香格里拉计划。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怀着巨大的野心和决心,长安汽车做出了在新能源领域放手一搏的姿态,甚至成立了长安汽车新能源事业部(后长安汽车剥离该事业部,成为独立子公司——长安新能源)。然而,备受业界关注的长安电气化改造计划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陆续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没有享受到新能源专属平台的待遇,依然在走油改电的初级路线。在过去的几年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陆续推出了多款车型,如逸动EV、逸动PHEV、奔奔EV、欧力威EV、CS75 PHEV、长安CS15 EV等,无一例外全部由油罐车改造而成。
总的来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爆发的初期,确实有不少国内外车企以“油改电”为主,期待凭借自己在传统动力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平台优势,走上新能源市场的捷径。然而,面对一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油改电”路线(快速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反而劣势被无限放大。各车企基于燃油车改造的新能源车虽然会在细节上进行优化,但这类车有一个难以弥补的先天缺陷,因为电池等核心部件需要后期安装(车辆设计之初没有预留装配位置),所以不得不占用车内空间,这就导致了市面上大部分油改电车内部空间有限,最终的结果是市场空间并不大。
市场表现不佳,长安新能源成立之初的营收表现显然不会漂亮。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大幅亏损后,2019年底,长安汽车曾表示,自主发展新能源业务的难度将继续加大,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共同抵御风险。为此,长安汽车宣布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将自持股份比例由100%稀释至48.9546%。
香格里拉计划受阻,长安汽车此前简单的油对油电路线是重要影响因素。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长安汽车之前对油改油电路线的坚持也是有其现实原因的。香格里拉计划公布后不久,长安汽车原本顺风顺水的油罐车业务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市场表现一度暴跌。企业本来就很难维持原有的基础市场,显然无暇分心新能源业务。换句话说,长安的核心资源应该不会在前几年真正开始向新能源业务倾斜。此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一直略显滞后,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长安汽车一直坚持当时的油改电过渡政策。
好在经过连续三年的企业调整,长安汽车已经回归正向发展。2020年和2021年,长安集团已经连续两年销量超过200万辆。尤其是在自主业务方面,在长安CS75车系、逸动车系、UNI家族的集体发力,以及欧尚品牌下各款车型的持续热销,长安再次展现了“做自主一哥”的自信。
基于此,绘制新能源地图是很自然的选择。
……长安UNI-K混动,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这一次长安的新能源之路,要以高端市场为突破口。虽然之前与蔚来的合作没有结果,但后继者奥伊塔有了更有分量的“合作伙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东,华为是重要合作伙伴,长安汽车显然投入了更多资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争取一个赶超的机会。此外,在目前热门的混动市场,长安汽车也开始布局。2021年重庆车展,长安汽车发布蓝鲸iDD混动系统。目前该系统下的首款车型长安UNI-K iDD已经上市(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7.69万元和19.29万元)。长安汽车目前正在尝试纯电和混动两条路线下的高端道路。希望这一次,等待长安的新能源业务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5看来这一次,长安汽车终于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动真格了。4月7日,长安汽车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奥伊塔(Aouita)发布了旗下新车奥伊塔011。
奥伊塔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新尝试。2020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携手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研发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并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命名,即CHN平台。当时业内盛传,新的高端汽车品牌将在2018年借力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合资的长安蔚来。
2021年5月,长安汽车发布的公告证实了上述猜测,公告表示,长安汽车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奥维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维塔科技”)。随后,长安汽车正式亮相旗下奥伊塔品牌,并于11月完成对奥伊塔科技的增资扩股。根据当时的公告内容,奥维塔科技引入了三大投资方,分别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闽东的联合体、重庆成安与江西证券的联合体、南方资产与南方产业基金的联合体。
重组了所有权结构,发布了全新的品牌。长安旨在冲刺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舞台已经逐渐搭建起来,随后“主角”登场。第一个上台的选手没有让大家等太久。作为Aouita品牌的首款车型,Aouita 11于去年11月正式亮相。就在昨天(4月7日),奥乌塔正式有了新进展。基于Aouita 11的合资品牌车型——电动轿跑SUV Aouita 011正式亮相。据悉,Aouita 011是Aouita与时尚品牌MMW的联名款,采用内外全黑的设计,侧裙印有MMW Logo,全球限量500套。
Aouita 011,图片来源:Aouita
作为Aouita 11的原型机,正式到货日期越来越近。根据Aouita的产品规划,Aouita 11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正式发布(原本定于4月份开幕,但由于目前国内疫情,北京车展已延期至6月),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长安买不起的新能源计划。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Aouita将经历从品牌建立到新品投放的全过程。即使是在普遍以“快节奏”为主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奥伊塔也是不可多得的“日间操盘手”。
为什么要追求快?
从外部环境看,细分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除了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同样由传统汽车企业孵化的高端新能源项目也在近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东风的蓝驱,SAIC的智极,吉利的氪气,比亚迪即将推出的高端品牌……被重新赋能的nd腾势项目,让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变得拥挤。长安的奥伊塔是不折不扣的后来者,提速是必然的选择。
奥伊塔logo,图片来源:奥伊塔
更重要的是,奥伊塔专注于长安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的三方分工,最大的噱头无疑是“华为造车”。去年Aouita 11亮相的时候,就把搭载华为HI (Huawei Inside)的全栈智能车载解决方案作为一大宣传点,但问题是这个点在长安汽车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但在整个市场并没有太大的神秘感。
首先,虽然“华为造车”的噱头很足,但华为官方并不承认。华为一再强调,不会自己造车,也不会投资车企(去年奥维塔科技引入的三家新投资者中,华为不在其中)。其次,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的量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即便更像华为的“儿子”(3月正式交付),同样搭载华为全栈智能车载解决方案的极速福克斯Alpha S去年底量产交付,Aouita已经第一次抢不到营销爆发点。
种种迹象表明,奥伊塔买不起,长安要想在新能源市场扬名立万,更买不起。
在长安汽车内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的行业共识。前几年不仅有自走式新能源汽车项目,还有几个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野心勃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2021年绝对是长安集团内部独立领导的一年。2021年,集团层面共销售汽车230万辆,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163.6万辆,长安集团自主品牌贡献的销量约为120万辆。
自主业务大踏步前进,但在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的爆发力明显不足,唯一的车型是长安奔奔E星。在2021年国内微型电动车市场集体发力的背景下,长安奔奔E星实现了超过300%的大幅增长,全年销售7.6万辆。但除此之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无其他亮点。
奔奔E星,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对比一下不久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刚刚为长安汽车制定的电动化新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05万辆,占新车销量的35%;到2030年,将售出270万辆汽车,占总量的60%。不得不说,长安在新能源领域还有很多目标要追赶。
长安新能源需要破局。
很显然,长安汽车并没有得到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市场红利。说到底,原因是其在推进新能源战略时误判了形势。
与其他很多自主车企的情况类似,多年前,长安汽车也看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即将全面爆发的迹象,并以此为基础,画出了一张宏大的新能源大饼。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在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推出香格里拉计划,一度被视为长安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序幕。根据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制定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2020年前建成三个新能源专项平台;二是2025年实现全频谱产品电气化。为了顺利推进上述目标,长安汽车当时宣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1000亿元支持香格里拉计划。
长安汽车启动香格里拉计划。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怀着巨大的野心和决心,长安汽车做出了在新能源领域放手一搏的姿态,甚至成立了长安汽车新能源事业部(后长安汽车剥离该事业部,成为独立子公司——长安新能源)。然而,备受业界关注的长安电气化改造计划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陆续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没有享受到新能源专属平台的待遇,依然在走油改电的初级路线。在过去的几年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陆续推出了多款车型,如逸动EV、逸动PHEV、奔奔EV、欧力威EV、CS75 PHEV、长安CS15 EV等,无一例外全部由油罐车改造而成。
总的来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爆发的初期,确实有不少国内外车企以“油改电”为主,期待凭借自己在传统动力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平台优势,走上新能源市场的捷径。然而,面对一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油改电”路线(快速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反而劣势被无限放大。各车企基于燃油车改造的新能源车虽然会在细节上进行优化,但这类车有一个难以弥补的先天缺陷,因为电池等核心部件需要后期安装(车辆设计之初没有预留装配位置),所以不得不占用车内空间,这就导致了市面上大部分油改电车内部空间有限,最终的结果是市场空间并不大。
市场表现不佳,长安新能源成立之初的营收表现显然不会漂亮。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大幅亏损后,2019年底,长安汽车曾表示,自主发展新能源业务的难度将继续加大,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共同抵御风险。为此,长安汽车宣布为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将自持股份比例由100%稀释至48.9546%。
香格里拉计划受阻,长安汽车此前简单的油对油电路线是重要影响因素。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长安汽车之前对油改油电路线的坚持也是有其现实原因的。香格里拉计划公布后不久,长安汽车原本顺风顺水的油罐车业务也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市场表现一度暴跌。企业本来就很难维持原有的基础市场,显然无暇分心新能源业务。换句话说,长安的核心资源应该不会在前几年真正开始向新能源业务倾斜。此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一直略显滞后,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长安汽车一直坚持当时的油改电过渡政策。
好在经过连续三年的企业调整,长安汽车已经回归正向发展。2020年和2021年,长安集团已经连续两年销量超过200万辆。尤其是在自主业务方面,在长安CS75车系、逸动车系、UNI家族的集体发力,以及欧尚品牌下各款车型的持续热销,长安再次展现了“做自主一哥”的自信。
基于此,绘制新能源地图是很自然的选择。
……长安UNI-K混动,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这一次长安的新能源之路,要以高端市场为突破口。虽然之前与蔚来的合作没有结果,但后继者奥伊塔有了更有分量的“合作伙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二大股东,华为是重要合作伙伴,长安汽车显然投入了更多资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争取一个赶超的机会。此外,在目前热门的混动市场,长安汽车也开始布局。2021年重庆车展,长安汽车发布蓝鲸iDD混动系统。目前该系统下的首款车型长安UNI-K iDD已经上市(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7.69万元和19.29万元)。长安汽车目前正在尝试纯电和混动两条路线下的高端道路。希望这一次,等待长安的新能源业务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半导体研究机构ICInsights公布的最新芯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公司占据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总额(包括IDM和Fabless厂商芯片销售额总和)的54,继续由美国企业主导,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智己汽车与第100家“体验及交付服务中心”正式签约,标志着智己汽车在短时间内,以100家网点迅速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
1900/1/1 0:00:00日前,宝马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2022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在华交付208507辆车(含宝马MINI品牌),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倍。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为其多功能汽车遮阳系统申请了专利。
1900/1/1 0:00:002022年3月末,上汽大众的纯电动品牌ID迎来一周年生日。在过去的300多天中,上汽大众ID4X,ID3和和ID6X为电动车消费者带来新选择,三款车型总销量已突破48万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4月7日,梅赛德斯奔驰公布了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情况。尽管半导体供应短缺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了业务,梅赛德斯奔驰1至3月的交付量仍然超过50万辆(同比下跌1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