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集度,还能再快?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受疫情影响,北京车展延期举行,但原定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杜畿首款概念车并未就此止步。

4月18日,杜畿正式发布了杜畿首款概念车前部的设计细节,包括前盖的大灯和激光雷达的设计。

对此,有升降度的“双激光雷达方案”正式落地靴子;而这种由杜畿首创的前盖前视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平心而论,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和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之间,业界早有定论。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的路线,但普遍认为基于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感知方案是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一开始,主打“智能”标签的吉聚汽车就做了一个“成人”操作:只有孩子做选择,我都要。

总之,此时已经升级到2.0版本,搭载了两种不同的自动驾驶方案: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而且两个系统相互独立,据说量产后可以实现“真冗余”。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杜畿智能驾驶负责人王维宝博士还介绍,在SIMUCar 2.0阶段,正在测试开发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两套集中式自动驾驶方案是相辅相成的,两套方案既能高效地自主驾驶,又能高效地协同工作。

然而,原始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是困难的。如何实现两种不同自动驾驶方案的收敛?这次曝光的“升降”激光雷达配置是噱头还是真的很独特?

提升和双对称激光雷达

聚光车的激光雷达布局如下图所示,有两个显著特点:升降和双对称。

具体产品为何塞科技的AT128半固体激光雷达,具有200米(@10%反射率)测距能力,光斑频率超过每秒153万点,可达到全球1200x128的高分辨率。从参数上来看,这两款激光雷达产品的质量并不逊色。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前盖上两个AT128双激光雷达的设计

在功能上,升降激光雷达既保证了整个模型的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激光雷达自身设备的安全。双对称布局可以更好的感知路况,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特殊布局还有三个优点。

首先,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更安全。与单雷达设计的120度FOV相比,车辆前方的双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水平180度FOV覆盖,进一步避免了激光雷达的遮挡问题。在“鬼探头”、左右遮挡物等驾驶场景中,对行人或跨越左右的障碍物有更强的识别能力。

其次,双激光雷达对车辆关键区域的识别更加准确。在车辆前方60度FOV的区域,双激光雷达可以双重叠,目标上的点云数据更多,识别精度更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左右双激光雷达融合点云

第三,在高阶自动驾驶中,双对称激光雷达可以提供更多的冗余和安全性,并与对方的感知数据互补,提供更完整的感知画面。这样,我们可以实现比单个激光雷达更好的可靠性。

然而,硬币有两面,双激光雷达配置并不是“灵丹妙药”,这也代表着更高的成本。而且不容忽视的是,两个激光雷达系统意味着更多的传感器数据融合,传感算法需要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结合整车硬件,零件需要与这两个激光雷达进行适配和集成。

软硬件整合不易,如何解决车集中的问题?

自主研发的JET是集成的关键。

平心而论,潜心造车最实际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

按照原计划,如果北京车展如期举行,杜畿的首款概念车此时应该已经与广大消费者见面了。根据纪的时间表,此时,纪……汽车正处于上飞机的阶段。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什么是JET?

JET,杜畿Evolving Technology,是一款基于吉利庞大平台,自主改造开发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包括电子电气架构EEA和整车操作系统SOA。

至于赶集做的并行研发,一部分是自动驾驶智能部分的集成;另一部分是指基于JET架构的相关零部件适配、电子电气研发、基础软件研发。

因此,关于JET的关键作用,王维宝博士进一步表示,在明道,SIMUCar 1.0阶段就像一个人的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更注重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软件架构和相关基础功能逻辑的开发,适应底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SIMUCar 2.0和中学阶段一样,是一个逐渐提高和形成基础能力的时期。现阶段,SIMUCar的底层架构已经升级为JET架构。

这样,就意味着汽车的这个阶段是各个零部件、软件系统、核心功能区的整合阶段。换句话说,如果喷气机顺利上车,也代表了汽车软硬件的顺利融合。

此外,王维宝还透露,到今年年底,杜畿将对实车进行联调,实现真正的集成。“买一送一”是杜畿的第二款车也已经开始预研,预计将在今年年底的广汽车展发布。

杜畿准备好了吗?

多个消息传来,不难发现,即使外界已经“风雨飘摇”停产,欢聚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快节奏。所以在这里也是值得肯定的。杜畿用自己的方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贴上了良好的标签,显示了自己的竞争力。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新新造车势力”的聚集,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首先在产品上,当被问及上飞机的困难时,王维宝博士提到了两点:一是供应链问题;第二,疫情带来的主客观问题。

供应链问题不难理解,也是大多数国内车企的通病。尤其是对于杜畿这样一个“大胆”的新人来说,“堆料”是多么的爽快,统筹供应链又是多么的痛苦。

可想而知,高通的8295、英伟达的Orin、速腾的lidar等核心部件,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成熟度,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这就要求杜畿汽车的供应商保障团队和供应链团队发挥积极作用,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论疫情带来的主客观问题。主观上,上海的疫情给杜畿的R&D队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R&D背景下,这种压力被不断放大。

客观上,疫情导致的流动性不足不利于核心零部件的快速调配,与前面提到的供应链问题形成了负面共振效应。

鉴于上述问题,不确定的未来给汽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设置了多重艰难的考验。尤其是在这些问题难以一蹴而就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迎来更大的挑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回到2021年3月,百度和吉利正式合作。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正是双方的强强联合造就了现在即将开花结果的杜畿汽车。

至于他们之间的角色分工,吉利提供广阔的平台,百度负责智能赋能,同期打造一款车载机器人。

一般来说,传统车企可能更注重整体效果,依靠自身的整合能力,专注于最终的产品形态;互联网公司善于将整体细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多个产品进行投放,提高效率。殊途同归,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做出好车,就是好方法。

只是不知道,当传统车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正面碰撞的时候,《生成》里的火花是激烈的还是深刻的?罗宾作为掌舵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一家汽车公司?受疫情影响,北京车展延期举行,但原定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杜畿首款概念车并未就此止步。

4月18日,杜畿正式发布了杜畿首款概念车前部的设计细节,包括前盖的大灯和激光雷达的设计。

对此,有升降度的“双激光雷达方案”正式落地靴子;而这种由杜畿首创的前盖前视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平心而论,在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和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之间,业界早有定论。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的路线,但普遍认为基于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感知方案是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一开始,主打“智能”标签的吉聚汽车就做了一个“成人”操作:只有孩子做选择,我都要。

总之,此时已经升级到2.0版本,搭载了两种不同的自动驾驶方案: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而且两个系统相互独立,据说量产后可以实现“真冗余”。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杜畿智能驾驶负责人王维宝博士还介绍,在SIMUCar 2.0阶段,正在测试开发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两套集中式自动驾驶方案是相辅相成的,两套方案既能高效地自主驾驶,又能高效地协同工作。

然而,原始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是困难的。如何实现两种不同自动驾驶方案的收敛?这次曝光的“升降”激光雷达配置是噱头还是真的很独特?

提升和双对称激光雷达

聚光车的激光雷达布局如下图所示,有两个显著特点:升降和双对称。

具体产品为何塞科技的AT128半固体激光雷达,具有200米(@10%反射率)测距能力,光斑频率超过每秒153万点,可达到全球1200x128的高分辨率。从参数上来看,这两款激光雷达产品的质量并不逊色。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前盖上两个AT128双激光雷达的设计

在功能上,升降激光雷达既保证了整个模型的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激光雷达自身设备的安全。双对称布局可以更好的感知路况,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特殊布局还有三个优点。

首先,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更安全。与单雷达设计的120度FOV相比,车辆前方的双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水平180度FOV覆盖,进一步避免了激光雷达的遮挡问题。在“鬼探头”、左右遮挡物等驾驶场景中,对行人或跨越左右的障碍物有更强的识别能力。

其次,双激光雷达对车辆关键区域的识别更加准确。在车辆前方60度FOV的区域,双激光雷达可以双重叠,目标上的点云数据更多,识别精度更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左右双激光雷达融合点云

第三,在高阶自动驾驶中,双对称激光雷达可以提供更多的冗余和安全性,并与对方的感知数据互补,提供更完整的感知画面。这样,我们可以实现比单个激光雷达更好的可靠性。

然而,硬币有两面,双激光雷达配置并不是“灵丹妙药”,这也代表着更高的成本。而且不容忽视的是,两个激光雷达系统意味着更多的传感器数据融合,传感算法需要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结合整车硬件,零件需要与这两个激光雷达进行适配和集成。

软硬件整合不易,如何解决车集中的问题?

自主研发的JET是集成的关键。

平心而论,潜心造车最实际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

按照原计划,如果北京车展如期举行,杜畿的首款概念车此时应该已经与广大消费者见面了。根据纪的时间表,此时,纪……汽车正处于上飞机的阶段。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什么是JET?

JET,杜畿Evolving Technology,是一款基于吉利庞大平台,自主改造开发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包括电子电气架构EEA和整车操作系统SOA。

至于赶集做的并行研发,一部分是自动驾驶智能部分的集成;另一部分是指基于JET架构的相关零部件适配、电子电气研发、基础软件研发。

因此,关于JET的关键作用,王维宝博士进一步表示,在明道,SIMUCar 1.0阶段就像一个人的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更注重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软件架构和相关基础功能逻辑的开发,适应底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SIMUCar 2.0和中学阶段一样,是一个逐渐提高和形成基础能力的时期。现阶段,SIMUCar的底层架构已经升级为JET架构。

这样,就意味着汽车的这个阶段是各个零部件、软件系统、核心功能区的整合阶段。换句话说,如果喷气机顺利上车,也代表了汽车软硬件的顺利融合。

此外,王维宝还透露,到今年年底,杜畿将对实车进行联调,实现真正的集成。“买一送一”是杜畿的第二款车也已经开始预研,预计将在今年年底的广汽车展发布。

杜畿准备好了吗?

多个消息传来,不难发现,即使外界已经“风雨飘摇”停产,欢聚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快节奏。所以在这里也是值得肯定的。杜畿用自己的方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贴上了良好的标签,显示了自己的竞争力。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新新造车势力”的聚集,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首先在产品上,当被问及上飞机的困难时,王维宝博士提到了两点:一是供应链问题;第二,疫情带来的主客观问题。

供应链问题不难理解,也是大多数国内车企的通病。尤其是对于杜畿这样一个“大胆”的新人来说,“堆料”是多么的爽快,统筹供应链又是多么的痛苦。

可想而知,高通的8295、英伟达的Orin、速腾的lidar等核心部件,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成熟度,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这就要求杜畿汽车的供应商保障团队和供应链团队发挥积极作用,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论疫情带来的主客观问题。主观上,上海的疫情给杜畿的R&D队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R&D背景下,这种压力被不断放大。

客观上,疫情导致的流动性不足不利于核心零部件的快速调配,与前面提到的供应链问题形成了负面共振效应。

鉴于上述问题,不确定的未来给汽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设置了多重艰难的考验。尤其是在这些问题难以一蹴而就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迎来更大的挑战。

jidu, Beijing, sagitar, discovery, Tesla

回到2021年3月,百度和吉利正式合作。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正是双方的强强联合造就了现在即将开花结果的杜畿汽车。

至于他们之间的角色分工,吉利提供广阔的平台,百度负责智能赋能,同期打造一款车载机器人。

一般来说,传统车企可能更注重整体效果,依靠自身的整合能力,专注于最终的产品形态;互联网公司善于将整体细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多个产品进行投放,提高效率。殊途同归,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做出好车,就是好方法。

只是不知道,当传统车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正面碰撞的时候,《生成》里的火花是激烈的还是深刻的?罗宾作为掌舵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一家汽车公司?

标签:集度北京速腾发现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Synopsys推出新神经处理器IP 实现业界最高性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新思科技(Synopsys)宣布推出新的神经处理单元(NPU)IP和工具链,可提供业界最高性能并支持最新、最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

1900/1/1 0:00:00
AITO问界M5宣布涨价,后驱标准版起售价调整为25.98万元

4月20日,AITO汽车官方宣布,受汽车上游原材料成本涨价影响,将对问界M5进行价格调整。其中,问界M5四驱版本将于2022年5月5日2400进行价格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将于5月5日前公布。

1900/1/1 0:00:00
2022年Q1终端销量榜:比亚迪突破24万辆夺冠 奇瑞汽车跻身前五

2022年Q1比亚迪终端销量248万辆同比暴涨超4倍,超越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夺冠,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1900/1/1 0:00:00
海口一威马EX5充电后起火 官方未做回应

近日,有国内媒体报道,4月18日清晨5点30分左右,海南海口市某充电站,一部刚刚完成充电的威马EX5参数询价突然冒烟起火,幸好在一旁充电的出租车及时开走,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1900/1/1 0:00:00
全系销量同比增长21.8%,广汽传祺一季度增速跑赢大盘

3月,年后车市整体回暖,广汽传祺更是开足马力,展现出一如既往的强劲实力,全系产品销量总计30091辆,同比增长151,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900/1/1 0:00:00
丰田停产,华为“叫苦”,上海疫情让芯片危机雪上加霜

余承东立的Flag还是倒了。作为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大嘴”余承东一直以来都喜欢在公共场合高调立flag。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