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联合会发表了这样的评论。
4月11日,乘联会公布了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厂商排名。在批发销量排名中,长安汽车以13.2万辆超越南北大众,获得第一名。
虽然长安在燃油车市场的成绩无可挑剔,但其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数据一直有些单薄,新能源车不具有代表性是主要症结。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会迎来改变。
4月13日,长安官方公布了旗下全新纯电动品牌名称:“长安深蓝”。长安董事长朱华荣直言,长安深蓝对长安汽车电动化战略转型具有关键意义。
今天,长安深蓝首款车型C385的更多细节也被曝光,包括氢能源、增程、纯电三条技术路线。
中国首款量产氢汽车亮相。
据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介绍,深蓝C385将推出三种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C385纯电动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最高功率可达190千瓦以上,功耗低至12.3 kWh /100km。
C385增程版满油满电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以上,纯电综合工况200公里以上,饲料油耗低至4.5L/100km。
C385氢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饲料氢耗低至0.65 kg /100km,可实现3分钟超快速能量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氢版C385将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关于新能源汽车氢和锂谁是末日的问题,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
由于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特点,“挺氢”党信心满满,坚信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取代锂电池汽车。
但由于成本、政策等诸多问题,氢燃料电池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仅在商用车领域有所渗透。
干线物流重卡是目前很多公司氢能源配送的主要领域。而计划生产氢重卡的企业大多处于研发阶段,或者只展示原型车/概念车,单车成本较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蓝C385的氢版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氢乘用车的“独苗”。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国内产业链并不成熟。绿色氢的上游生产、氢运输、储氢和加氢,中下游氢燃料电池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还处于产品引进阶段。
接受新智家采访的氢能专业人士也认为:“现在的氢能项目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五年后率先占路,十年后收回成本。”
所以深蓝C385氢版的推出可能更多的是布局氢能的战略意义,氢版的价格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数字。未来支撑深蓝C385销量的车型估计是增程版和纯电动版。
本次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无疑是深蓝C385搭载的全电动数字平台EPA1。平台号称做到了四高: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
高效率方面,EPA1平台搭载长安新一代超级集电极驱动,效率最高可达95%。其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下可使电池升温4℃/ min,低温功率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
在高性能方面,EPA1平台实现了gr……t后轮驱动的进步,支持双电机四驱的扩展。最新一代制动双冗余系统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的结合,能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提高乘坐舒适性。
高智能方面,EPA1平台支持全球高速OTA,搭载智能车载域控制器“长安智能芯”,性能提升70%,体积缩小70%,可远程诊断全覆盖。此外,其高计算能力智能座舱控制器搭载8155芯片,计算能力可达105K DMIPS。
高安全性方面,长安采用五横九纵环抱式车身设计,45%以上的高强度钢材,保证平台和电池的安全性。
随着深蓝C385多项首发技术的曝光,以及氢版将该车型推向更高的战略地位,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坚定决心可见一斑。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长安新能源大战已经打响,冲向战场。
新能源战略的第三次调整
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由来已久。
2015年,长安首次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动和纯电技术平台。当时“威小李”刚刚成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空白。长安汽车当时的策略是“深谋远虑”。
2017年,长安汽车进行了第二次新能源战略调整,发布了香格里拉战略。
香格里拉战略也是今天推出的EPA1平台的开始。近年来开发了MPA架构、EPA架构、CHN平台等代表长安智能化、电气化决心和技术水平的新能源平台架构。
在第二次战略调整中,还制定了北斗舒天计划,重点在软件层面,围绕智能组网领域进行深入研发。至此,长安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乘用车实现100%联网。
今年4月,长安迎来了新能源的第三次战略调整。
不久前的4月13日,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汽车更名为深蓝,计划在2022年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继续香格里拉战略的同时,朱华荣也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目标为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目标30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105万辆,新能源占比35%。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达30645辆,同比增长189.8%。数据非常亮眼。但仔细看,奔奔EV一款车型销量达到26119辆,占比85%。
长安旗下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一些“油改电”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并不占优势,销量也很少,被淘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说白了,长安旗下只有一款新能源车——奔奔EV。
奔奔EV官方指导价2.98万元起,其目标车型无疑是五菱洪光MINIEV。
低价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具备议价能力,这是行业共识。即使他们的销量凭借“毛利多销”的路线继续增长,这显然也不是作为燃油车霸主的长安想要的未来。这样下去,甚至会影响到长安未来能否进入主流的新能源汽车轨道。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这个时刻,找出新的车型来占领跑EV之外的市场地位,是长安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三月的奥伊塔和四月的深蓝也成为了长安下注的对象。
上个月,长安、华为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了Aouita,400Tops计算能力、750km续航里程、4秒内百公里加速和200 kW高压超级快速充电等技术都是顶级的。主要细分市场超过30万,其中直接……blocks特斯拉model Y
虽然即将发布的深蓝C385的定价还没有公布,但是传闻中的20-30万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20-30万的领域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S6、比亚迪韩都已经在这个细分市场杀出重围。深蓝C385首战就是帮助长安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难度不大。
至此,低配车的奔跑EV,中端的深蓝C385,高端的奥伊塔11,勾勒出了长安的新能源矩阵。
如果奔奔EV的销量能够持续,再加上深蓝和奥伊塔打开高端市场,在未来的新能源时代,长安也可能会占得先机。
耐寒和耐久力将是标准能力。
发布会前,长安放映的宣传片意味深长。在一分钟的宣传片中,所有镜头都与冰雪有关,所有场景都设定在零下30度以下。
结合本次发布会推出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新技术,可在-30℃极寒环境下加热5分钟至20℃,配合余热回收技术,续航里程可提高40-70km。
长安的矛头呼之欲出——长江以北。
此前的3月9日,Aouita也高调宣布旗下首款产品Aouita 11已经顺利完成首轮极寒测试。Aouita 11成功通过了所有38项测试。测试内容包括-30超低温冷启动,-20超低温大功率充电,-10超低温乘员舱温升测试,大功率四驱极寒测试。
耐寒和耐用的能力也可能成为深蓝C385的标配。
要知道,电动车在北方的冬天有“电爹”之称,断电快,续航短。
有网友曾实测在广州开电动车去东北过年。江西到河北的续航里程大大缩短,过了山海关就更惨了。
如果说长安推出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能让电动车摘掉北方“电爹”的帽子,深蓝C385的出现确实意义重大。
今天的发布会也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原理。
这项技术通过以极快的速度开启和关闭电驱动IGBT,产生可以在正负之间快速切换的大电流,然后利用低温下电池内阻大的特点,快速均匀地加热电池。专利申请量已超过50件。
深蓝C385采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实现超低温极速加热。-30℃时,电池升温速度可达4℃/ min,低温动力性能可提高50%以上,低温充电性能可缩短15%以上。
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克服北方冬季的低温问题。特斯拉和小鹏用热泵空调与低温抗衡;蔚来的“动力北计划”通过增加电站和充电桩的数量来支持续航;近日,BAIC极狐也发布了相应的4C“快热快充快冷”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真正解决北方用户的痛点,谁就又有了胜算。
长安还表示,深蓝C385将在今年内交付,预计产能为6万辆。
结局
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未来3-5年,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将‘关停并转’。”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长安的新能源短板已经跳过了身体不好,成为皮肤之痛,甚至成为肠胃之病。
今年奥伊塔、深蓝相继发布,即将推出的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均为纯电而非油,可见长安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长安的新能源战略已经到了决定性的阶段。未来长安是否还会是车企霸主,可能不需要几年,我们就能看到答案。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中国品牌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联合会发表了这样的评论。
4月11日,乘联会公布了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厂商排名。在批发销量排名中,长安汽车以13.2万辆超越南北大众,获得第一名。
虽然长安在燃油车市场的成绩无可挑剔,但其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数据一直有些单薄,新能源车不具有代表性是主要症结。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会迎来改变。
4月13日,长安官方公布了旗下全新纯电动品牌名称:“长安深蓝”。长安董事长朱华荣直言,长安深蓝对长安汽车电动化战略转型具有关键意义。
今天,长安深蓝首款车型C385的更多细节也被曝光,包括氢能源、增程、纯电三条技术路线。
中国首款量产氢汽车亮相。
据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介绍,深蓝C385将推出三种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C385纯电动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最高功率可达190千瓦以上,功耗低至12.3 kWh /100km。
C385增程版满油满电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以上,纯电综合工况200公里以上,饲料油耗低至4.5L/100km。
C385氢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饲料氢耗低至0.65 kg /100km,可实现3分钟超快速能量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氢版C385将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事实上,氢燃料电池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关于新能源汽车氢和锂谁是末日的问题,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
由于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特点,“挺氢”党信心满满,坚信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取代锂电池汽车。
但由于成本、政策等诸多问题,氢燃料电池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仅在商用车领域有所渗透。
干线物流重卡是目前很多公司氢能源配送的主要领域。而计划生产氢重卡的企业大多处于研发阶段,或者只展示原型车/概念车,单车成本较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蓝C385的氢版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氢乘用车的“独苗”。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国内产业链并不成熟。绿色氢气的上游生产、氢气运输、氢气储存和加氢,以及氢气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下游的gen燃料电池和系统还处于产品引进阶段。
接受新智家采访的氢能专业人士也认为:“现在的氢能项目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五年后率先占路,十年后收回成本。”
所以深蓝C385氢版的推出可能更多的是布局氢能的战略意义,氢版的价格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数字。未来支撑深蓝C385销量的车型估计是增程版和纯电动版。
本次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无疑是深蓝C385搭载的全电动数字平台EPA1。平台号称做到了四高: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
高效率方面,EPA1平台搭载长安新一代超级集电极驱动,效率最高可达95%。其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在-30℃下可使电池升温4℃/ min,低温功率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
在高性能方面,EPA1平台实现了后轮驱动的大进步,支持双电机四驱的扩展。最新一代制动双冗余系统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的结合,能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提高乘坐舒适性。
高智能方面,EPA1平台支持全球高速OTA,搭载智能车载域控制器“长安智能芯”,性能提升70%,体积缩小70%,可远程诊断全覆盖。此外,其高计算能力智能座舱控制器搭载8155芯片,计算能力可达105K DMIPS。
高安全性方面,长安采用五横九纵环抱式车身设计,45%以上的高强度钢材,保证平台和电池的安全性。
随着深蓝C385多项首发技术的曝光,以及氢版将该车型推向更高的战略地位,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坚定决心可见一斑。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长安新能源大战已经打响,冲向战场。
新能源战略的第三次调整
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由来已久。
2015年,长安首次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动和纯电技术平台。当时“威小李”刚刚成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空白。长安汽车当时的策略是“深谋远虑”。
2017年,长安汽车进行了第二次新能源战略调整,发布了香格里拉战略。
香格里拉战略也是今天推出的EPA1平台的开始。近年来开发了MPA架构、EPA架构、CHN平台等代表长安智能化、电气化决心和技术水平的新能源平台架构。
在第二次战略调整中,还制定了北斗舒天计划,重点在软件层面,围绕智能组网领域进行深入研发。至此,长安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乘用车实现100%联网。
今年4月,长安迎来了新能源的第三次战略调整。
不久前的4月13日,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汽车更名为深蓝,计划在2022年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继续香格里拉战略的同时,朱华荣也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目标为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目标30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105万辆,新能源占比35%。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达30645辆,同比增长189.8%。数据非常亮眼。但仔细看,奔奔EV一款车型销量达到26119辆,占比85%。
长安旗下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一些“油改电”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并不占优势,销量很小,可能会o……他们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说白了,长安旗下只有一款新能源车——奔奔EV。
奔奔EV官方指导价2.98万元起,其目标车型无疑是五菱洪光MINIEV。
低价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具备议价能力,这是行业共识。即使他们的销量凭借“毛利多销”的路线继续增长,这显然也不是作为燃油车霸主的长安想要的未来。这样下去,甚至会影响到长安未来能否进入主流的新能源汽车轨道。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这个时刻,找出新的车型来占领跑EV之外的市场地位,是长安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三月的奥伊塔和四月的深蓝也成为了长安下注的对象。
上个月,长安、华为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了Aouita,400Tops计算能力、750km续航里程、4秒内百公里加速和200 kW高压超级快速充电等技术都是顶级的。主要细分市场30万以上,直接封杀特斯拉model Y。
虽然即将发布的深蓝C385的定价还没有公布,但是传闻中的20-30万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20-30万的领域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S6、比亚迪韩都已经在这个细分市场杀出重围。深蓝C385首战就是帮助长安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难度不大。
至此,低配车的奔跑EV,中端的深蓝C385,高端的奥伊塔11,勾勒出了长安的新能源矩阵。
如果奔奔EV的销量能够持续,再加上深蓝和奥伊塔打开高端市场,在未来的新能源时代,长安也可能会占得先机。
耐寒和耐久力将是标准能力。
发布会前,长安放映的宣传片意味深长。在一分钟的宣传片中,所有镜头都与冰雪有关,所有场景都设定在零下30度以下。
结合本次发布会推出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新技术,可在-30℃极寒环境下加热5分钟至20℃,配合余热回收技术,续航里程可提高40-70km。
长安的矛头呼之欲出——长江以北。
此前的3月9日,Aouita也高调宣布旗下首款产品Aouita 11已经顺利完成首轮极寒测试。Aouita 11成功通过了所有38项测试。测试内容包括-30超低温冷启动,-20超低温大功率充电,-10超低温乘员舱温升测试,大功率四驱极寒测试。
耐寒和耐用的能力也可能成为深蓝C385的标配。
要知道,电动车在北方的冬天有“电爹”之称,断电快,续航短。
有网友曾实测在广州开电动车去东北过年。江西到河北的续航里程大大缩短,过了山海关就更惨了。
如果说长安推出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能让电动车摘掉北方“电爹”的帽子,深蓝C385的出现确实意义重大。
今天的发布会也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原理。
这项技术通过以极快的速度开启和关闭电驱动IGBT,产生可以在正负之间快速切换的大电流,然后利用低温下电池内阻大的特点,快速均匀地加热电池。专利申请量已超过50件。
深蓝C385采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实现超低温极速加热。-30℃时,电池升温速度可达4℃/ min,低温动力性能可提高50%以上,低温充电性能可缩短15%以上。
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努力克服北方冬季的低温问题。特斯拉和小鹏用热泵空调与低温抗衡;蔚来的“动力北计划”通过增加电站和充电桩的数量来支持续航;近日,BAIC极狐也发布了相应的4C“快热快充快冷”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真正解决北方用户的痛点,谁就又有了胜算。
长安还表示,深蓝C385将在今年内交付,预计产能为6万辆。
结局
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未来3-5年,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将‘关停并转’。”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长安的新能源短板已经跳过了身体不好,成为皮肤之痛,甚至成为肠胃之病。
今年奥伊塔、深蓝相继发布,即将推出的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均为纯电而非油,可见长安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长安的新能源战略已经到了决定性的阶段。未来长安是否还会是车企霸主,可能不需要几年,我们就能看到答案。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4月21日,商用车自动驾驶研发商“雷科智途”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考拉基金领投,理工创动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商用车辅助驾驶前后装市场拓展,
1900/1/1 0:00:00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
1900/1/1 0:00:00继整车厂后,动力电池公司的涨价大战也开始打响了。4月20日,欣旺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在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涨价问题是行业性问题。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德国新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75,至241330辆。鉴于欧洲当前的情况,未来几个月德国的新车注册量很可能会继续下滑。
1900/1/1 0:00:00日前,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累计推广1033万辆,突破一千万辆大关,
1900/1/1 0:00:00日前,宁德时代对外表示,宁德时代位于上海临港的工厂瑞庭时代(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于4月18日复工复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