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疫情下紧急重启,上海汽车产业“江湖地位”有多重?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在疫情仍在肆虐的情况下,上海汽车行业在政府防控的指导下加快复工复产。SAIC于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特斯拉于19日开始复工。上海200多家汽车供应商和整车物流企业也行动起来。

上海汽车工业的紧急重启,与其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密不可分。4月中旬,Xpeng汽车董事长何提出“停产”论,瞬间引爆舆论。他说,如果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供应链继续停滞不前,这对全国汽车工业将是一场危机。其实影响远非如此。除了强大的产业链辐射力,上海还是集汽车销售、R&D、出口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生产的每十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上海。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体汽车产量2608.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其中,上海汽车产量达283.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63.2万辆。这意味着中国生产的每十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上海。

其中,国内领先的汽车公司SAIC贡献良多。数据显示,SAIC 2021年实现汽车销量546.4万辆,连续16年位居中国第一。从产业布局来看,上汽大众、SAIC通用、SAIC乘用车的核心生产基地都在上海。其中上汽大众在国内有9家工厂,上海有4家工厂位于嘉定区安亭镇,运载量超过112万辆。上汽通用金桥基地分为南北工厂和凯迪拉克工厂,其中南北工厂设计产能为60万辆/年,凯迪拉克工厂为24万辆/年。SAIC乘用车厂位于临港,产能为32万辆。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除了SAIC,生产基地位于上海的特斯拉近年来销量也快速增长。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的近94万辆电动汽车中,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了一半以上,年产量近50万辆。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特斯拉

因此,从产能的角度来看,上海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场所,一旦停滞,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产能和产值将是巨大的损失。此外,对于上海来说,汽车产业也有着巨大的关系。2021年,该行业总产值7586亿元,占上海GDP的17.5%。

鉴于上述,上海市经信委公布的首批复工复产的666家企业中,近四成与汽车有关。

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密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辆车的诞生,涉及几万个零部件,需要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供应商和制造商像齿轮一样咬合,但一个环节断了,就不行了。

2020年疫情第一次来袭,链条上的齿轮被拆,汽车行业措手不及。当年2月,因为湖北省35家供应商没有复工,红旗汽车面临全面停产危机。一汽董事长徐留平专门致信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用了“恳求”“求援”等紧急字眼。

相比湖北,上海疫情造成的“断供”更为严重。

首先,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国内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密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减速器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位于长三角的企业占比接近50%甚至更多。

其次,上海……是国内外零部件巨头的主场。博世、ZF、麦格纳、大陆、法雷奥、德纳、博格华纳、佛吉亚、博策、马勒等国际巨头都将总部和R&D及生产基地设在上海。这些企业与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有一定的配套关系。疫情期间虽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调配一些产品,但长期停滞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此外,还有其他工业巨头如盛骏电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福耀玻璃等。他们的总部虽然不在上海,但有重要的生产基地,产品供应辐射上海及周边地区,甚至全国。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此外,上海还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一大镇,拥有国内40%的产业人才和700多家占全国四分之一产业规模的重点企业。许多领先的芯片公司,如SMIC和华虹集团,都位于上海。TSMC在松江郊区也有大型半导体工厂,主要负责8英寸晶圆代工,这是全球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两年,核心缺失一直是汽车相关企业头疼的问题。如果上海的相关产业链再遭重创,无疑将对中国汽车产业雪上加霜。

当然还有很多汽车原材料,集成商,物流商等。在上海也有重要的布局。为此,上海汽车产业链可谓全国统筹。

R&D和销售是重要的地方,新车销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上海不仅是重要的汽车生产重镇,也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研发和销售地。

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车累计销售73.67万辆,同比增长11.5%,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4万辆,累计推广数量达到67.7万辆。总推广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上海营销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根据汽车终端销售数据统计,蔚来汽车2021年上海新车销量超过18%,特斯拉超过10%。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企在上海的销售成绩也极为抢眼。疫情控制期间,消费者不能出行,这将对很多车企近几个月的销量造成较大影响。但从2020年汽车消费来看,一旦疫情好转,消费需求将快速上升。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就R&D而言,上海的人才优势使得许多汽车公司在上海设立了R&D中心。除了SAIC、宝马、沃尔沃、奔驰等传统车企,蔚来、威马、爱知、高和、天际等造车新势力也纷纷选择在这里实现造车梦想。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将上海作为研发中心或孵化基地,他们与车企共同打造上海对未来汽车的野心。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上海不仅是现有产业的中枢神经,更是未来的创意营地。

肩负重任,逆风冲锋

鉴于产业区位的重要性,在疫情席卷之时,上海汽车相关企业没有减速,采取闭环生产、研发上云、在线验证、现场营销等模式保障日常运营。例如,上汽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自4月1日正式停产以来,以16%的最低生产人员配备和单班生产,迅速恢复了30%的产能,顺利完成了11000多台发动机的生产。

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公布了首批重点企业“白名单”。这一信息发布后,各大企业迅速组织复工复产。4月22日,上海市副市长张伟在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首批“白名单”666家企业中,已有70%复工复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SAIC、特斯拉(上海)等整车企业不断下线,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复工,汽车企业生产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SAIC

另一个好消息是,4月18日,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大力推动和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全力配合下,长三角应急保供中转站(浙江-上海)正式投入运营。该中转站将促进重要生产资料的跨省流通,打通长三角地区货运“血管”,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物资的区域间互联互通。首批6个换乘站(已建4个),其中上海2个,分别位于嘉定区和闵行区;浙江2家,分别位于杭州和宁波;江苏有两个在建。据了解,该中转站由SAIC安吉物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安吉物流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物流企业,配送网络覆盖国内600多个城市和海外100多个国家。

尽管困难重重,上海汽车工业复苏的号角已经吹响。同心同德,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近日,在疫情仍在肆虐的情况下,上海汽车行业在政府防控的指导下加快复工复产。SAIC于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特斯拉于19日开始复工。上海200多家汽车供应商和整车物流企业也行动起来。

上海汽车工业的紧急重启,与其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密不可分。4月中旬,Xpeng汽车董事长何提出“停产”论,瞬间引爆舆论。他说,如果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供应链继续停滞不前,这对全国汽车工业将是一场危机。其实影响远非如此。除了强大的产业链辐射力,上海还是集汽车销售、R&D、出口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生产的每十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上海。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体汽车产量2608.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其中,上海汽车产量达283.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63.2万辆。这意味着中国生产的每十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上海。

其中,国内领先的汽车公司SAIC贡献良多。数据显示,SAIC 2021年实现汽车销量546.4万辆,连续16年位居中国第一。从产业布局来看,上汽大众、SAIC通用、SAIC乘用车的核心生产基地都在上海。其中上汽大众在国内有9家工厂,上海有4家工厂位于嘉定区安亭镇,运载量超过112万辆。上汽通用金桥基地分为南北工厂和凯迪拉克工厂,其中南北工厂设计产能为60万辆/年,凯迪拉克工厂为24万辆/年。SAIC乘用车厂位于临港,产能为32万辆。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除了SAIC,生产基地位于上海的特斯拉近年来销量也快速增长。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的近94万辆电动汽车中,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了一半以上,年产量近50万辆。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特斯拉

因此,从产能的角度来看,上海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场所,一旦停滞,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产能和产值将是巨大的损失。此外,对于上海来说,汽车产业也有着巨大的关系。2021年,该行业总产值7586亿元,占上海GDP的17.5%。

鉴于上述,上海市经信委公布的首批复工复产的666家企业中,近四成与汽车有关。

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密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辆车的诞生,涉及几万个零部件,需要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供应商和制造商像齿轮一样咬合,但一个环节断了,就不行了。

2020年疫情第一次来袭,链条上的齿轮被拆,汽车行业措手不及。当年2月,因为湖北省35家供应商没有复工,红旗汽车面临全面停产危机。一汽董事长徐留平专门致信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用了“恳求”“求援”等紧急字眼。

与湖北相比,……造成的“断供”上海疫情更严重。

首先,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国内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密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减速器等关键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位于长三角的企业占比接近50%甚至更多。

其次,上海是国内外零部件巨头的大本营。博世、ZF、麦格纳、大陆、法雷奥、德纳、博格华纳、佛吉亚、博策、马勒等国际巨头都将总部和R&D及生产基地设在上海。这些企业与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有一定的配套关系。疫情期间虽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调配一些产品,但长期停滞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此外,还有其他工业巨头如盛骏电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福耀玻璃等。他们的总部虽然不在上海,但有重要的生产基地,产品供应辐射上海及周边地区,甚至全国。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此外,上海还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一大镇,拥有国内40%的产业人才和700多家占全国四分之一产业规模的重点企业。许多领先的芯片公司,如SMIC和华虹集团,都位于上海。TSMC在松江郊区也有大型半导体工厂,主要负责8英寸晶圆代工,这是全球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两年,核心缺失一直是汽车相关企业头疼的问题。如果上海的相关产业链再遭重创,无疑将对中国汽车产业雪上加霜。

当然还有很多汽车原材料,集成商,物流商等。在上海也有重要的布局。为此,上海汽车产业链可谓全国统筹。

R&D和销售是重要的地方,新车销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上海不仅是重要的汽车生产重镇,也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研发和销售地。

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车累计销售73.67万辆,同比增长11.5%,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4万辆,累计推广数量达到67.7万辆。总推广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上海营销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根据汽车终端销售数据统计,蔚来汽车2021年上海新车销量超过18%,特斯拉超过10%。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企在上海的销售成绩也极为抢眼。疫情控制期间,消费者不能出行,这将对很多车企近几个月的销量造成较大影响。但从2020年汽车消费来看,一旦疫情好转,消费需求将快速上升。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就R&D而言,上海的人才优势使得许多汽车公司在上海设立了R&D中心。除了SAIC、宝马、沃尔沃、奔驰等传统车企,蔚来、威马、爱知、高和、天际等造车新势力也纷纷选择在这里实现造车梦想。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将上海作为研发中心或孵化基地,他们与车企共同打造上海对未来汽车的野心。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上海不仅是现有产业的中枢神经,更是未来的创意营地。

肩负重任,逆风冲锋

鉴于产业区位的重要性,在疫情席卷之时,上海汽车相关企业没有减速,采取闭环生产、研发上云、在线验证、现场营销等模式保障日常运营。例如,上汽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自4月1日正式停产以来,以16%的最低生产人员配备和单班生产,迅速恢复了30%的产能,顺利完成了11000多台发动机的生产。

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公布了首批重点企业“白名单”。这一信息发布后,各大企业迅速组织复工复产。4月22日,上海市副市长张伟在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首批“白名单”666家企业中,已有70%复工复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SAIC、特斯拉(上海)等整车企业不断下线,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复工,汽车企业生产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Tesla,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BMW, Cadillac

图片来源:SAIC

另一个好消息是,4月18日,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大力推动和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全力配合下,长三角应急保供中转站(浙江-上海)正式投入运营。该中转站将促进重要生产资料的跨省流通,打通长三角地区货运“血管”,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物资的区域间互联互通。首批6个换乘站(已建4个),其中上海2个,分别位于嘉定区和闵行区;浙江2家,分别位于杭州和宁波;江苏有两个在建。据了解,该中转站由SAIC安吉物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安吉物流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物流企业,配送网络覆盖国内600多个城市和海外100多个国家。

尽管困难重重,上海汽车工业复苏的号角已经吹响。同心同德,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标签:特斯拉大众奔驰宝马凯迪拉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这台车正在改变奥迪百年来的造车理念

4月19日,奥迪发布了urbansphere概念车,这款车“专为满足中国特大城市客户的需求而设计”,这款概念车由中国设计团队与德国设计中心共同打造,

1900/1/1 0:00:00
珠海将重点对接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

近日,珠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发布“153”产业发展。

1900/1/1 0:00:00
路特斯注册ETUDE/ENVYA新商标 或被全新SUV及轿跑车使用

4月25日,我们从外媒处获悉,路特斯品牌在海外注册了“ETUDE”和“ENVYA”两个新商标,根据此前路特斯ELETRE的命名,

1900/1/1 0:00:00
A+级轿车标杆全新速腾6月焕新上市

自2006年入华至今,一汽大众速腾书写了一代代传奇,始终捍卫着中国高品质A级车的荣耀,无论从造型设计、技术品质还是市场表现,都一直引领着A级细分市场向上发展,

1900/1/1 0:00:00
特斯拉超充实现山西省11个地级市全覆盖

近日,特斯拉宣布,其超级充电站实现山西省全部11个地级市的覆盖。截止到2022年4月,山西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布局包括79根特斯拉超级充电桩、14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1900/1/1 0:00:00
紧急避让,探测距离300米,日产发布“道路实况感知”技术

当前方有车要倒车,这时后方车辆选择换道避让,当下一幕突然有人在路中出现,车辆选择了紧急制动。4月25日,这样看起来更符合人类司机的驾驶行为出现在了日产汽车全自动驾驶技术说明会上的视频展示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