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田大鹏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当所有国际超高端汽车品牌都走上电动化、智能化的轨道时,英国老牌跑车品牌路特斯也在不断努力。
早在2018年全球燃油车产销量出现历史增长拐点的时候,路特斯就推出了Vision 80十年品牌复兴计划,宣布在全球传统燃油跑车品牌中率先向电动化转型;2019年,路特斯发布纯电动超跑Evija刷新了量产汽车的马力极限;2021年,路特斯选择以赛道级智能驾驶切入未来;2022年,路特斯发布品牌首款纯电动SUV——Eletre……...
对于莲花来说,转型必然伴随着痛苦和艰辛,但好在莲花已经找准了方向,开始全力出击。
莲花是如何促进自我改变的?莲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为什么相信吉利集团手中的路特斯能走上复兴之路?时代变迁下,莲花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种种问题下,这个传承了70多年创新基因和技术的品牌,展现了两个时代之间的历史与未来,传承与突破。以“愿景80”品牌复兴计划为指引,切入智能驾驶赛道,一个全新的路特斯能否诠释路特斯与油电的无缝对接?这也开创了世界汽车品牌走向电动化、智能化的第三条路线。
“清秋有思念,晚霞还亭。”
4月30日,在第一场对话“清秋之思”上,路特斯科技副总裁李波、邱欢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映秋、金融研究院院长、资本创始合伙人管清友,就新汽车2.0时代“第三轨道”下的路特斯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在这场30万人的直播中,三位嘉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们对莲花的理解。也让无数观众了解并真正走进了荷花的世界。
|中国为荷花插上“翅膀”。
主持人:为了让大家对路特斯的新车有一个更新、更全面、不一样的了解,首先有请李博总经理。作为Lotus内部人士,请简单介绍一下Lotus,以及Lotus在做什么。
李博:路特斯品牌由赛车手科林·查普曼于1948年创立,至今已有74年历史。作为一个机械天才,科林·查普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最能体现他才华的地方——莲花赛车。很多赛车都有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比如单车架的首次应用,地面效应的应用,主动悬挂系统等等。可以说,科林·查普曼开创的设计影响了未来30年的F1赛场。
2011年6月,该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并发布了正式中文名称“莲花”。2018年,路特斯面向全球启动了“愿景80”品牌复兴计划。“愿景80”意味着十年计划,意味着莲花将拥抱未来,拥抱科技,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到今年,路特斯的电动智能化之路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
在“愿景80”项目下,路特斯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Hypercar-Evija,随后路特斯推出了最后一款燃油车——Emira,作为其在内燃机时代的“收官之作”。
今年3月30日,路特斯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HyperSUV Eleetre。新车WLTP续航里程约60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2.95秒。“Eletre”来自东欧语系,意为“新生儿”。
在莲花Eletre上,我看到了莲花品牌的三个第一:第一,这是莲花的第一款SUV为了生活;第二,这是路特斯的第一款全球车,也就是Eletre的研发制造都是全球布局,全球发布;第三,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莲花汽车。
主持人:吴先生,作为最早了解到吉利与路特斯合并的专家,您认为路特斯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企业对莲花情有独钟?在这次合并中,李书福董事长在路特斯身上看到了什么?
吴迎秋:当人们谈论莲花时,他们经常会想到莲花跑车,中国消费者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些。路特斯是国际知名的跑车品牌。近年来,随着莲花的复兴,大家对它又多了一个标签。莲花是与法拉利、保时捷齐名的三大跑车品牌。这是第一个概念。我们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莲花品牌的技术水平在汽车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路特斯在F1赛道上获得了80多个冠军,远远超过了法拉利车队的数量,可以证明路特斯品牌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背景。特斯拉的第一辆Roadster由路特斯团队进行了专业调校。这也是李书福董事长买莲花的原因之一。
此外,李书福董事长收购卜蜂莲花的时机也非常合适。路特斯是国际知名的跑车,其创始人科林·查普曼也是世界跑车领域优秀的汽车调校工程师,这一点很多人并不了解。去年,我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当时我说莲花这个品牌在国内比较模糊。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荷花的认识是混乱的,甚至不是模糊的,而是糊里糊涂的。到目前为止,莲花为什么不能叫莲花,也和这个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所以,今天的网络节目,我们有必要向消费者说明一下来龙去脉。
作为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品牌,路特斯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但是很多人会问,既然路特斯这么好,为什么过去没有做好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莲花过去做的不好。他凭什么相信自己以后能做好?这是一个消费者或者舆论场非常关注和聚焦的话题。
莲花过去不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莲花多次易手。目前在中国并购前,路特斯易手不下5次,包括丰田、通用、宝腾。这说明路特斯的优秀是被认可的,但很遗憾,这些企业不是在给路特斯赋能,而是想着从路特斯身上拿东西。所以,并不是说莲花的技术性能落后。这就好比一个身体素质很好的人,如果给他一些专业的训练,他一定能展翅飞翔。在这样的契机下,李书福收购了卜蜂莲花,对卜蜂莲花进行了赋能。
另外,路特斯之所以能有信心做好未来,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天时、地利、人和有关。以前中国的汽车不强,能赋能其他品牌的东西太少。今天的吉利集团和当初完全不一样了。吉利集团自身的智能化、电气化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第一个机会。第二个机会是中国汽车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例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拉斯曾在宝马全球年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机遇。我称之为“汽车现在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包括全新的技术,全新的商业模式等等。今天,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是赋予汽车一种全新的技术,一种全新的理念,走一条全新的道路。以前传统车企带着镣铐跳舞,新生力量轻装上阵,没有包袱。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从资本估值来看,造车新势力远超传统车企百年。这表明汽车目前正走在一场新革命的道路上。
另外,作为世界三大著名跑车品牌之一的路特斯,相比法拉利和保时捷,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而其他两个品牌可能只是意识到这是一场变革,这是本质上的不同。从这点来看,莲花未来一定能走的更远。我们要相信荷花是最革命的,革命者是永恒的。莲花要贡献智慧贡献莲花的打法,这就是莲花今天的价值。
主持人:吴先生提到的时机,说明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关先生,您认为中国企业主导海外并购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国海外并购会成为中国产业出海的范式吗?
管清友:海外M&A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范式,甚至是一个结果。从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来看,光靠海外M&A肯定是不够的。在M&A之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如主要技术开发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说白了,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懂运营懂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此外,M&A的回归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品牌附加值的不断提升。
中国企业的海外M&A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整体经济腾飞的大背景,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使中国汽车企业完成了海外并购第一步的初步积累。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M&A正在向2.0版本发展。这时候海外品牌缺的就是大中国市场和更本土化的管理。我相信未来海外并购会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很幸运处在这个汽车革命的时期,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机遇还是很大的。
|路特斯是新车2.0时代的践行者。
主持人:关老师,请问……你认为新车的开发怎么样?你认为什么是新车?包括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变化下,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哪些趋势?
管清友:以前消费者看车,更多的是看驾驶习惯,包括性价比等等。现在的新车更多的是生产和产业链。新车要适应绿色、低碳、智能、共享的新型经济社会形态。最后,你会看到一些看起来像汽车的东西,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
当然,有一些趋势是我们可以锁定的,那就是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可以从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来定义,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舒适性仍有待强调。
主持人:吴老师,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你对新车有什么看法?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个新车1.0时代和2.0时代的概念。现在很多人把你的概念比作新车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对新车1.0和2.0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吴迎秋:首先我们先说清楚什么是新车,然后再说什么是新车1.0,2.0或者是前半程和后半程。
顾名思义,新车是相对于传统汽车的另一种解读。过去说汽车是四个轮子的发动机,汽车是人们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2016年提出了汽车新概念,称之为人们出行的全面解决方案。既能满足出行又能满足智能,能解决拥堵、环保、交通安全问题。这种综合解决方案的内涵和外延会逐渐扩大,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一种全新的路径等等。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被推后的根本性变革。
先说新车的1.0。新车的概念最初叫新能源车,就是改变能源动力。以前烧石油,后来换了新能源。这是为了排放和能源安全。这就是新车1.0时代。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汽车开始成为高科技综合体。此时的汽车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更是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是新汽车的2.0。
新车1.0时代,大家关注的是能源动力。现在,电动汽车无法打动太多的消费者。真正触动消费者的是汽车的智能化。简而言之,新车1.0时代追求驾驶方式的改变,2.0时代追求智能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车1.0时代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2.0时代是解决效率和模式的问题。我觉得路特斯现在的打法和重心已经聚焦到了新车2.0时代。比如路特斯提出的智能化,不仅仅是解放双手,更是重构人车关系,所以我觉得路特斯是新车2.0时代的践行者之一。
主持人:今年3月底,路特斯推出了首款纯电动HyperSUV Eleetre。想请李波先生阐述一下路特斯在智能新车转型方面的思路和策略。
李波:从自身来看,路特斯开启了新车2.0时代。我们认为今天的汽车与丰田和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现在的新车只是看起来像一辆车,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我想称它为像汽车一样长的机器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智能赋能汽车,汽车从传统汽车变成了机器人。
它将成为用户的伴侣,成为你生活中的旅行伙伴。需要重构人与车、人与人、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汽车正在从传统汽车向机器人转变,未来是机器人的时代。智能汽车将是开启机器人时代的最佳实践。我们开启了一个将AI带入现实世界的时代。
整理|田大鹏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当所有国际超高端汽车品牌都走上电动化、智能化的轨道时,路特斯这个英国老牌运动……ar品牌,也在不断努力。
早在2018年全球燃油车产销量出现历史增长拐点的时候,路特斯就推出了Vision 80十年品牌复兴计划,宣布在全球传统燃油跑车品牌中率先向电动化转型;2019年,路特斯发布纯电动超跑Evija刷新了量产汽车的马力极限;2021年,路特斯选择以赛道级智能驾驶切入未来;2022年,路特斯发布品牌首款纯电动SUV——Eletre……...
对于莲花来说,转型必然伴随着痛苦和艰辛,但好在莲花已经找准了方向,开始全力出击。
莲花是如何促进自我改变的?莲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为什么相信吉利集团手中的路特斯能走上复兴之路?时代变迁下,莲花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种种问题下,这个传承了70多年创新基因和技术的品牌,展现了两个时代之间的历史与未来,传承与突破。以“愿景80”品牌复兴计划为指引,切入智能驾驶赛道,一个全新的路特斯能否诠释路特斯与油电的无缝对接?这也开创了世界汽车品牌走向电动化、智能化的第三条路线。
“清秋有思念,晚霞还亭。”
4月30日,在第一场对话“清秋之思”上,路特斯科技副总裁李波、邱欢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映秋、金融研究院院长、资本创始合伙人管清友,就新汽车2.0时代“第三轨道”下的路特斯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在这场30万人的直播中,三位嘉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们对莲花的理解。也让无数观众了解并真正走进了荷花的世界。
|中国为荷花插上“翅膀”。
主持人:为了让大家对路特斯的新车有一个更新、更全面、不一样的了解,首先有请李博总经理。作为Lotus内部人士,请简单介绍一下Lotus,以及Lotus在做什么。
李博:路特斯品牌由赛车手科林·查普曼于1948年创立,至今已有74年历史。作为一个机械天才,科林·查普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最能体现他才华的地方——莲花赛车。很多赛车都有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比如单车架的首次应用,地面效应的应用,主动悬挂系统等等。可以说,科林·查普曼开创的设计影响了未来30年的F1赛场。
2011年6月,该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并发布了正式中文名称“莲花”。2018年,路特斯面向全球启动了“愿景80”品牌复兴计划。“愿景80”意味着十年计划,意味着莲花将拥抱未来,拥抱科技,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到今年,路特斯的电动智能化之路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
在“愿景80”项目下,路特斯推出了全球首款纯电动Hypercar-Evija,随后路特斯推出了最后一款燃油车——Emira,作为其在内燃机时代的“收官之作”。
今年3月30日,路特斯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HyperSUV Eleetre。新车WLTP续航里程约60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2.95秒。“Eletre”来自东欧语系,意为“新生儿”。
在莲花Eletre上,我看到了莲花品牌的三个第一:第一,这是莲花的第一款SUV为了生活;第二,这是路特斯的第一款全球车,也就是Eletre的研发制造都是全球布局,全球发布;第三,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莲花汽车。
主持人:吴先生,作为最早了解到吉利与路特斯合并的专家,您认为路特斯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中国企业对莲花情有独钟?在这次合并中,李书福董事长在路特斯身上看到了什么?
吴迎秋:当人们谈论莲花时,他们经常会想到莲花跑车,中国消费者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些。路特斯是国际知名的跑车品牌。近年来,随着莲花的复兴,大家对它又多了一个标签。莲花是与法拉利、保时捷齐名的三大跑车品牌。这是第一个概念。我们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莲花品牌的技术水平在汽车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路特斯在F1赛道上获得了80多个冠军,远远超过了法拉利车队的数量,可以证明路特斯品牌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背景。特斯拉的第一辆Roadster由路特斯团队进行了专业调校。这也是李书福董事长买莲花的原因之一。
此外,李书福董事长收购卜蜂莲花的时机也非常合适。路特斯是国际知名的跑车,其创始人科林·查普曼也是世界跑车领域优秀的汽车调校工程师,这一点很多人并不了解。去年,我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当时我说莲花这个品牌在国内比较模糊。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荷花的认识是混乱的,甚至不是模糊的,而是糊里糊涂的。到目前为止,莲花为什么不能叫莲花,也和这个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所以,今天的网络节目,我们有必要向消费者说明一下来龙去脉。
作为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品牌,路特斯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但是很多人会问,既然路特斯这么好,为什么过去没有做好呢?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莲花过去做的不好。他凭什么相信自己以后能做好?这是一个消费者或者舆论场非常关注和聚焦的话题。
莲花过去不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莲花多次易手。目前在中国并购前,路特斯易手不下5次,包括丰田、通用、宝腾。这说明路特斯的优秀是被认可的,但很遗憾,这些企业不是在给路特斯赋能,而是想着从路特斯身上拿东西。所以,并不是说莲花的技术性能落后。这就好比一个身体素质很好的人,如果给他一些专业的训练,他一定能展翅飞翔。在这样的契机下,李书福收购了卜蜂莲花,对卜蜂莲花进行了赋能。
另外,路特斯之所以能有信心做好未来,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天时、地利、人和有关。以前中国的汽车不强,能赋能其他品牌的东西太少。今天的吉利集团和当初完全不一样了。吉利集团自身的智能化、电气化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第一个机会。第二个机会是中国汽车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例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拉斯曾在宝马全球年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机遇。我称之为“汽车现在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包括全新的技术,全新的商业模式等等。今天,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是赋予汽车一种全新的技术,一种全新的理念,走一条全新的道路。以前传统车企带着镣铐跳舞,新生力量轻装上阵,没有包袱。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从资本估值来看,造车新势力远超传统车企百年。这表明汽车目前正走在一场新革命的道路上。
另外,作为世界三大著名跑车品牌之一的路特斯,相比法拉利和保时捷,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而其他两个品牌可能只是意识到这是一场变革,这是本质上的不同。从这点来看,莲花未来一定能走的更远。我们要相信荷花是最革命的,革命者是永恒的。莲花要贡献智慧贡献莲花的打法,这就是莲花今天的价值。
主持人:吴先生提到的时机,说明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关先生,您认为中国企业主导海外并购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中国海外并购会成为中国产业出海的范式吗?
管清友:海外M&A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范式,甚至是一个结果。从中国汽车工业的角度来看,光靠海外M&A肯定是不够的。在M&A之前,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如主要技术开发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说白了,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懂运营懂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此外,M&A的回归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品牌附加值的不断提升。
中国企业的海外M&A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整体经济腾飞的大背景,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使中国汽车企业完成了海外并购第一步的初步积累。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M&A正在向2.0版本发展。这时候海外品牌缺的就是大中国市场和更本土化的管理。我相信未来海外并购会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很幸运处在这个汽车革命的时期,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机遇还是很大的。
|路特斯是新车2.0时代的践行者。
主持人:关老师,请问……你认为新车的开发怎么样?你认为什么是新车?包括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变化下,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哪些趋势?
管清友:以前消费者看车,更多的是看驾驶习惯,包括性价比等等。现在的新车更多的是生产和产业链。新车要适应绿色、低碳、智能、共享的新型经济社会形态。最后,你会看到一些看起来像汽车的东西,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
当然,有一些趋势是我们可以锁定的,那就是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可以从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来定义,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舒适性仍有待强调。
主持人:吴老师,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你对新车有什么看法?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个新车1.0时代和2.0时代的概念。现在很多人把你的概念比作新车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对新车1.0和2.0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吴迎秋:首先我们先说清楚什么是新车,然后再说什么是新车1.0,2.0或者是前半程和后半程。
顾名思义,新车是相对于传统汽车的另一种解读。过去说汽车是四个轮子的发动机,汽车是人们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2016年提出了汽车新概念,称之为人们出行的全面解决方案。既能满足出行又能满足智能,能解决拥堵、环保、交通安全问题。这种综合解决方案的内涵和外延会逐渐扩大,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一种全新的路径等等。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被推后的根本性变革。
先说新车的1.0。新车的概念最初叫新能源车,就是改变能源动力。以前烧石油,后来换了新能源。这是为了排放和能源安全。这就是新车1.0时代。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汽车开始成为高科技综合体。此时的汽车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更是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是新汽车的2.0。
新车1.0时代,大家关注的是能源动力。现在,电动汽车无法打动太多的消费者。真正触动消费者的是汽车的智能化。简而言之,新车1.0时代追求驾驶方式的改变,2.0时代追求智能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车1.0时代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2.0时代是解决效率和模式的问题。我觉得路特斯现在的打法和重心已经聚焦到了新车2.0时代。比如路特斯提出的智能化,不仅仅是解放双手,更是重构人车关系,所以我觉得路特斯是新车2.0时代的践行者之一。
主持人:今年3月底,路特斯推出了首款纯电动HyperSUV Eleetre。想请李波先生阐述一下路特斯在智能新车转型方面的思路和策略。
李波:从自身来看,路特斯开启了新车2.0时代。我们认为今天的汽车与丰田和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现在的新车只是看起来像一辆车,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我想称它为像汽车一样长的机器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智能赋能汽车,汽车从传统汽车变成了机器人。
它将成为用户的伴侣,成为你生活中的旅行伙伴。需要重构人与车、人与人、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汽车正在从传统汽车向机器人转变,未来是机器人的时代。智能汽车将是开启机器人时代的最佳实践。我们开启了一个将AI带入现实世界的时代。
目前科技发展有两个方向。有人提议派人进入虚拟世界,让虚拟世界越来越真实,也就是脸书最近火起来的元宇宙(Metauniverse),但莲花认为另一个dir……tion也很有前景,就是通过AI把虚拟的东西带入现实世界,把现实世界虚拟化。不久前,路特斯注册了一个叫机器人世界的网站,主要是把智能驾驶测试的很多公开数据上传到网上,为整个行业赋能。
在现实世界中,路特斯追求轻量化和极致驾驶体验的品牌基因并没有改变。基于此,我们推出了赛道级智能驾驶的Hyper SUV Eletre。路特斯想用赛道锤炼智能驾驶,然后让智能驾驶回归生活。这样,路特斯的赛道级感知、赛道级博弈、赛道级执行响应(调控),将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驾驶提供基础保障。
主持人:莲花做什么才能达到做机器人或者旅行伴侣的目的?
李波:目前所谓的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这两年我们看到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链供应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的智能驾驶新时代才刚刚到来。
莲花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作为路特斯,我们只想优化我们的力传感器,做我们最可靠的限控底盘。莲花本身就是一款高端车,很有科技感。我们将打造一套完整的路特斯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当前时代所有可以应用的技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路特斯已经成为智能驾驶的最佳实践平台。目前最火的一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但在Lotus,这将是硬件定义软件的天花板。路特斯要做行业第一天花板,这是路特斯智能驾驶业务板块的基本战略。
总结起来,莲花准备了三个手段:一是做更好的硬件;第二,做出更好的软件;然后是智能驾驶智能云系统,因为智能云可以产生更好的软件。
此外,路特斯将实现三个闭环:第一个研发闭环,打通研发之路,因为智能驾驶的本质既不是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也不是开发一个硬件产品,而是一个软硬结合的产业;第二个产品的闭环要让车辆有活力,打通端管云和车管云的关系,让车辆迭代生成新的软件来反哺车辆;最后打开数据闭环,数据就是生产资料。
目前智能汽车的1.0时代是自行车智能,2.0时代是车路互联。目前来看,1.0时代远未结束。对于路特斯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把自行车的智能化做到最好。
主持人:吴老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迎秋:我举个形象的例子。2000年,一家汽车公司展示了未来汽车的样子。视频中,车辆可以拉出一条线给房间供电。另外,车辆没有方向盘,取而代之的是键盘,主副驾驶座椅可以自由切换。当时认为高度智能的汽车应该具备这些特征。
现在车辆智能化出现了V2X的概念,就是人和车的关系,车和车的关系,车和路的关系。所以回过头来看Lotus,我认为当一个解决方案没有最终实现时,应该尊重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可能构成最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智能驾驶的概念需要用开放的、发展的心态来看待。没有先来后到,只有机会。
|莲花必须在车上体现继承和创新。
主持人:从路特斯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路特斯把很多外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就像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甚至启发了特斯拉早期的汽车设计。可以说,在过去,莲花不仅是传统汽车的代表,也是传统汽车新技术的代表。有哪些技术可以给新莲花?还有哪些技术可以通过新的道路赋能给新车?
李波:其实在路特斯的品牌基因里,不断追求创新,通过不断创新追求技术的极致,勇于挑战,是路特斯的一大特色。这是创始人Colin Chapman带给Lotus的精神,也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
这些年来,莲花经历了更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飞跃。刚才吴老师也提到了第一辆像特斯拉一样的纯电动超跑也是路特斯的工程团队完成的。由此看来,路特斯的轻量化和极致驾驶体验在整个行业中一直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希望即使在新的汽车时代,或者汽车机器人时代,我们也能保留这些基因。就像莲花Eleetre,不到3秒就能实现零加速,还有包括智能前格栅在内的多项空气动力学设计。Eleetre将最大化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我们称之为乘风而行。
另一个是与智能驾驶密切相关的激光雷达方案,我们给驾驶员驾驶和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的选择。在Eletre上,我们四个激光雷达中的三个隐藏在车身里。当elete行驶时,激光雷达不会影响elete的整体空气动力学。可以说Eletre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不逊于路特斯旗下的任何一款车。
当我们进入智能驾驶状态,藏在车内的激光雷达就会转出来。这种翻盖设计兼顾了空气动力学和智能。即使在新的汽车时代,莲花也应该在汽车中体现继承和创新。
主持人:现在路特斯的复兴靠的是中国的超级企业,但不仅仅是汽车。有很多超级品牌和奢侈品牌都是在一个超级集团下发展的。超级品牌依赖群体的发展逻辑背后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管清友:在群体效应下,品牌可以互相扶持,互相祝福,分散风险。目前看来,很多百年品牌在经历不同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发展非常不一样。所以他们在同一个集团下分散发展,互相补充。即使他们的发展受到影响,其他品牌也可以支持他们的发展。
汽车有一定的特殊意义,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人定位。集团化发展可以形成品牌矩阵,实现由低到高的全面覆盖。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一条路径。当然,最终还是要考验企业是否能长盛不衰,不断迭代,跨越不同的经济周期。
主持人:莲花来到中国之后,又回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莲花重返世界汽车赛道……既不像新势力的品牌,也不像传统企业转型的品牌。吴先生,你认为荷花有什么特点?这种发展模式上路之前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吗?
吴迎秋:首先,莲花发展到今天,肯定有一些独特的创新。这就是莲花的价值,不只是在别人做的量变上加一个东西。莲花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听过太多的“新”公司,后来大家都不信,有的还被自己打了耳光。一定要记住,创新点上的创新容易,制度创新不容易,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一定是制度创新。
再一个,每个人谈创新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路特斯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路特斯是一个跑车品牌,跑车品牌有一个基本特点,凡事都要做到极致。在验证一项技术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做到极致,标准要做到极致,甚至材料的使用也要做到极致。如果不是跑车品牌,可能无法做到如此极致的道路。莲花做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他的验证方法,材料应用,技术的极致点,都要从极致来谈。
第三,任何创新和继承都是紧密结合的。作为国际知名的跑车品牌,路特斯在过去70年中积累了许多技术特点,如轻量化技术、调校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等。,这在今天的汽车领域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创新最大的困难在于不断创新,需要不断改进。可能是由点到面,可能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的很多创新可能都不是最完美的,所以你不要用先到先得和有色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要重新认识莲花,必须从根源上了解它的过去,这样才能正确。所以,无论是新车还是智能车,都是刚刚上路,刚刚开始。荷花应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这就是莲花的价值。
主持人:刚才吴总回答了,我想问关总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拿智能自动驾驶当噱头。资本市场如何鉴别自动驾驶对企业的有效性?
管清友:资本市场把汽车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销量驱动型,车卖得特别好,业绩特别好,销量占优,公司市值和股价也表现不错;另一种是技术驱动型。比如特斯拉包括造车新势力,更多人看到的是这种技术驱动型。为什么技术驱动的资本市场会给出这么高的估值,很多人私底下说简直无法理解。
所谓技术驱动,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轮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都伴随着泡沫,有的是良性泡沫,有的是恶性泡沫。但我们真正想让资本市场感受到、观察到、真正相信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真正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们需要拥抱资本,并妥善处理资本。甚至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领先,甚至独立。这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是未来出行机器人装备的革命。
|智能汽车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闭环的关键
主持人:今年的一个核心现象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加速。请问博先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智能汽车的商业化程度如何,已经落地的商业模式如何?
李波:我们认为智能汽车的本质是机器人,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机器人公司只做软件,相当于只有灵魂没有身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机器人公司一定是既有灵魂又有身体。一定是指有软件研发和硬件集成,这两部分的能力要同时建设。
智能驾驶领域完全纯软件研发未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领域一定有车,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个机器人分成两种不同的形态或者两种不同的市场定位跟未来。一种是个人的,私人机器人汽车,一种是公共的,公共机器人,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我们认为个人一定是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因为在机器人本身还不完善的时候,人和车可以一起开,人和车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个天生的个人有司机,他有驾照,有自己的驾驶能力,可以和企业形成互补。渐渐地,在私人机器人的赛道上,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智能驾驶能力后,就会走向公共赛道。他需要更成熟的智能驾驶能力,否则,他无法提供完整的服务。毕竟在公共机器人的情况下,公交车上的乘客是没有任何接管能力的。所以要真正实现现在的闭环商业,我们认为目前私人机器人就是像路特斯这样的智能汽车,应该是商业化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高度智能化的车辆可能会让路特斯失去自己的机械操控感和赛车的灵魂。李博总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波:我觉得两者没有冲突。人类作为司机的作用是100年。在那之前,他们都是骑马旅行。当时人和旅行的参与度都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骑马可以算是一种“智能驾驶”。未来车辆高度智能化后,会出现个人驾驶或者智能驾驶模式,让驾驶者享受更多的自由。
|企业不能为了估值而估值,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用户、市场来验证。
主持人:去年莲花科技正式发布,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的加入。如何看待吴老师和关老师作为见证者和观察者?
管清友:从资本的角度看,看车是两条路线,一条是销售情况;另一个是技术驱动带来的新增量。路特斯所走的创新之路给外界带来了很多启发,这是不可忽视的。
主持人:吴老师,你怎么看?
吴迎秋:资本市场看重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是否有实力引领未来;第二,没有想象的空间;第三市场的独特性。现在很多汽车厂也看到了这些被资本市场看重的特点,开始推动自己的定位转型。这也给莲花带来了一些挑战。
但无论如何,企业不能为了估值而估值,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用户、市场来验证。资本市场的特点是泡沫,但泡沫也有带来破灭风险的另一面,这就要求企业如果不想泡沫破灭就去做。作为一朵莲花,既要做好“空”,也要做好“实”。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路特斯从一款千万级跑车推出到现在的Hyper SUV Eletre,目的是在市场上重拾百年品牌。请问三位老师,未来用户对Lotus的理解是怎样的?
李博:路特斯要继承空气动力学和极致的驾驶体验。路特斯的电气化和智能化不会让新老客户失望。
管清友:希望尽快创造条件,让消费者亲身体验。
吴迎秋:作为新车的探索者,路特斯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汽车基因。现在,在中国智慧的帮助下,莲花将成为一个非常健康和聪明的人,就像一个有着聪明大脑的强者。
目前科技发展有两个方向。有人提出把人送入虚拟世界,让虚拟世界越来越真实,也就是最近脸书火起来的元宇宙(Metauniverse),但莲花认为另一个方向也很有前景,就是通过AI把虚拟的东西带入现实世界,把现实世界虚拟化。不久前,路特斯注册了一个叫机器人世界的网站,主要是把智能驾驶测试的很多公开数据上传到网上,为整个行业赋能。
在现实世界中,路特斯追求轻量化和极致驾驶体验的品牌基因并没有改变。基于此,我们推出了赛道级智能驾驶的Hyper SUV Eletre。路特斯想用赛道锤炼智能驾驶,然后让智能驾驶回归生活。这样,路特斯的赛道级感知、赛道级博弈、赛道级执行响应(调控),将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驾驶提供基础保障。
主持人:莲花做什么才能达到做机器人或者旅行伴侣的目的?
李波:目前所谓的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这两年我们看到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链供应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的智能驾驶新时代才刚刚到来。
莲花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作为路特斯,我们只想优化我们的力传感器,做我们最可靠的限控底盘。莲花本身就是一款高端车,很有科技感。我们将打造一套完整的路特斯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当前时代所有可以应用的技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路特斯已经成为智能驾驶的最佳实践平台。目前最火的一句话叫软件定义汽车,但在Lotus,这将是硬件定义软件的天花板。路特斯要做行业第一天花板,这是路特斯智能驾驶业务板块的基本战略。
总结起来,莲花准备了三个手段:一是做更好的硬件;第二,做出更好的软件;然后是智能驾驶智能云系统,因为智能云可以产生更好的软件。
此外,路特斯将实现三个闭环:第一个研发闭环,打通研发之路,因为智能驾驶的本质既不是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也不是开发一个硬件产品,而是一个软硬结合的产业;第二个产品的闭环要让车辆有活力,打通端管云和车管云的关系,让车辆迭代生成新的软件来反哺车辆;最后打开数据闭环,数据就是生产资料。
目前智能汽车的1.0时代是自行车智能,2.0时代是车路互联。目前来看,1.0时代远未结束。对于路特斯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把自行车的智能化做到最好。
主持人:吴老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迎秋:我举个形象的例子。2000年,一家汽车公司展示了未来汽车的样子。视频中,车辆可以拉出一条线给房间供电。另外,车辆没有方向盘,取而代之的是键盘,主副驾驶座椅可以自由切换。当时认为高度智能的汽车应该具备这些特征。
现在车辆智能化出现了V2X的概念,就是人和车的关系,车和车的关系,车和路的关系。所以回过头来看Lotus,我认为当一个解决方案没有最终实现时,应该尊重所有的解决方案,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可能构成最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智能驾驶的概念需要用开放的、发展的心态来看待。没有先来后到,只有机会。
|莲花必须在车上体现继承和创新。
主持人:从路特斯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路特斯把很多外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就像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甚至启发了特斯拉早期的汽车设计。可以说,在过去,莲花不仅是传统汽车的代表,也是传统汽车新技术的代表。有哪些技术可以给新莲花?还有哪些技术可以通过新的道路赋能给新车?
李波:其实在路特斯的品牌基因里,不断追求创新,通过不断创新追求技术的极致,勇于挑战,是路特斯的一大特色。这是创始人Colin Chapman带给Lotus的精神,也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
这些年来,莲花经历了更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飞跃。刚才吴老师也提到了第一辆像特斯拉一样的纯电动超跑也是路特斯的工程团队完成的。由此看来,路特斯的轻量化和极致驾驶体验在整个行业中一直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希望即使在新的汽车时代,或者汽车机器人时代,我们也能保留这些基因。就像莲花Eleetre,不到3秒就能实现零加速,还有包括智能前格栅在内的多项空气动力学设计。Eleetre将最大化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我们称之为乘风而行。
另一个是与智能驾驶密切相关的激光雷达方案,我们给驾驶员驾驶和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的选择。在Eletre上,我们四个激光雷达中的三个隐藏在车身里。当elete行驶时,激光雷达不会影响elete的整体空气动力学。可以说Eletre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不逊于路特斯旗下的任何一款车。
当我们进入智能驾驶状态,藏在车内的激光雷达就会转出来。这种翻盖设计兼顾了空气动力学和智能。即使在新的汽车时代,莲花也应该在汽车中体现继承和创新。
主持人:现在路特斯的复兴靠的是中国的超级企业,但不仅仅是汽车。有很多超级品牌和奢侈品牌都是在一个超级集团下发展的。超级品牌依赖群体的发展逻辑背后的商业价值是什么?
管清友:在群体效应下,品牌可以互相扶持,互相祝福,分散风险。目前看来,很多百年品牌在经历不同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发展非常不一样。所以他们在同一个集团下分散发展,互相补充。即使他们的发展受到影响,其他品牌也可以支持他们的发展。
汽车有一定的特殊意义,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人定位。集团化发展可以形成品牌矩阵,实现由低到高的全面覆盖。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一条路径。当然,最终还是要考验企业是否能长盛不衰,不断迭代,跨越不同的经济周期。
主持人:莲花来到中国之后,又回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莲花重返世界汽车赛道……既不像新势力的品牌,也不像传统企业转型的品牌。吴先生,你认为荷花有什么特点?在这种发展模式上路之前,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吗?
吴迎秋:首先,莲花发展到今天,肯定有一些独特的创新。这就是莲花的价值,不只是在别人做的量变上加一个东西。莲花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听过太多的“新”公司,后来大家都不信,有的还被自己打了耳光。一定要记住,创新点上的创新容易,制度创新不容易,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一定是制度创新。
再一个,每个人谈创新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路特斯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路特斯是一个跑车品牌,跑车品牌有一个基本特点,凡事都要做到极致。在验证一项技术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做到极致,标准要做到极致,甚至材料的使用也要做到极致。如果不是跑车品牌,可能无法做到如此极致的道路。莲花做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他的验证方法,材料应用,技术的极致点,都要从极致来谈。
第三,任何创新和继承都是紧密结合的。作为国际知名的跑车品牌,路特斯在过去70年中积累了许多技术特点,如轻量化技术、调校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等。,这在今天的汽车领域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创新最大的困难在于不断创新,需要不断改进。可能是由点到面,可能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的很多创新可能都不是最完美的,所以你不要用先到先得和有色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要重新认识莲花,必须从根源上了解它的过去,这样才能正确。所以,无论是新车还是智能车,都是刚刚上路,刚刚开始。荷花应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这就是莲花的价值。
主持人:刚才吴总回答了,我想问关总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拿智能自动驾驶当噱头。资本市场如何鉴别自动驾驶对企业的有效性?
管清友:资本市场把汽车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销量驱动型,车卖得特别好,业绩特别好,销量占优,公司市值和股价也表现不错;另一种是技术驱动型。比如特斯拉包括造车新势力,更多人看到的是这种技术驱动型。为什么技术驱动的资本市场会给出这么高的估值,很多人私底下说简直无法理解。
所谓技术驱动,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轮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都伴随着泡沫,有的是良性泡沫,有的是恶性泡沫。但我们真正想让资本市场感受到、观察到、真正相信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真正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们需要拥抱资本,并妥善处理资本。甚至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领先,甚至独立。这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也是未来出行机器人装备的革命。
|智能汽车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闭环的关键
主持人:今年的一个核心现象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加速。请问博先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智能汽车的商业化程度如何,已经落地的商业模式如何?
李波:我们认为智能汽车的本质是机器人,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机器人公司只做软件,相当于只有灵魂没有身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机器人公司一定是既有灵魂又有身体。一定是指有软件研发和硬件集成,这两部分的能力要同时建设。
智能驾驶领域完全纯软件研发未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领域一定有车,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个机器人分成两种不同的形态或者两种不同的市场定位跟未来。一种是个人的,私人机器人汽车,一种是公共的,公共机器人,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我们认为个人一定是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因为在机器人本身还不完善的时候,人和车可以一起开,人和车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个天生的个人有司机,他有驾照,有自己的驾驶能力,可以和企业形成互补。渐渐地,在私人机器人的赛道上,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智能驾驶能力后,就会走向公共赛道。他需要更成熟的智能驾驶能力,否则,他无法提供完整的服务。毕竟在公共机器人的情况下,公交车上的乘客是没有任何接管能力的。所以要真正实现现在的闭环商业,我们认为目前私人机器人就是像路特斯这样的智能汽车,应该是商业化最好的方式。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高度智能化的车辆可能会让路特斯失去自己的机械操控感和赛车的灵魂。李博总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波:我觉得两者没有冲突。人类作为司机的作用是100年。在那之前,他们都是骑马旅行。当时人和旅行的参与度都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骑马可以算是一种“智能驾驶”。未来车辆高度智能化后,会出现个人驾驶或者智能驾驶模式,让驾驶者享受更多的自由。
|企业不能为了估值而估值,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用户、市场来验证。
主持人:去年莲花科技正式发布,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的加入。如何看待吴老师和关老师作为见证者和观察者?
管清友:从资本的角度看,看车是两条路线,一条是销售情况;另一个是技术驱动带来的新增量。路特斯所走的创新之路给外界带来了很多启发,这是不可忽视的。
主持人:吴老师,你怎么看?
吴迎秋:资本市场看重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是否有实力引领未来;第二,没有想象的空间;第三市场的独特性。现在很多汽车厂也看到了这些被资本市场看重的特点,开始推动自己的定位转型。这也给莲花带来了一些挑战。
但无论如何,企业不能为了估值而估值,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用户、市场来验证。资本市场的特点是泡沫,但泡沫也有带来破灭风险的另一面,这就要求企业如果不想泡沫破灭就去做。作为一朵莲花,既要做好“空”,也要做好“实”。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路特斯从一款千万级跑车推出到现在的Hyper SUV Eletre,目的是在市场上重拾百年品牌。请问三位老师,未来用户对Lotus的理解是怎样的?
李博:路特斯要继承空气动力学和极致的驾驶体验。路特斯的电气化和智能化不会让新老客户失望。
管清友:希望尽快创造条件,让消费者亲身体验。
吴迎秋:作为新车的探索者,路特斯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汽车基因。现在,在中国智慧的帮助下,莲花将成为一个非常健康和聪明的人,就像一个有着聪明大脑的强者。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Canoo表示即将耗尽资金。该公司报告称,在当前严酷的条件下其现金只够再维持一个季度,并且不确定是否能够在此后持续经营。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5月11日,宝马汽车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会议。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富士康宣布已经完成对Lordstown俄亥俄州工厂的收购后不到一天,富士康及其合作伙伴Fisker就宣布,将在这座工厂内生产PEAR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美国分公司将召回多达215万辆2013至2014款索纳塔(Sonata)中型轿车,该公司将为受影响的车辆更换低压燃油管,因为该部件可能增加车辆起火的可能性。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供应商伟巴斯特(Webasto)宣布将与电子和移动技术跨行业制造商Vestel出席今年的德国慕尼黑动力电池及充电设备展Power2Drive,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摩比斯(HyundaiMobis)和Vector同意共同开发汽车软件平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