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电动皮卡没有未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时代之交,中国汽车市场的每个角落都逃不过电动化的暗流。主机厂一方面在三电核心技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领域竞争;另一方面,尽力重新定义各个细分市场,拓宽生活边界。

今天的市场,往往是上一刻,人们还沉浸在自主品牌创造的“混合繁荣”中,下一秒,就在新势力全新的产品矩阵和价值标准中惊呼。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丰田和大众似乎还没有真正适应市场的突变,但氪、奥伊塔、深蓝等品牌的肆意布局一直让传统巨头警醒,中国无与伦比的电动化创新正在各领域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

皮卡,新时代

而此时的皮卡市场,这个常年徘徊在主流汽车市场之外的“局外人”,也在随着电动化的进程,逐渐解构和演绎着自己。

不可否认,在政策桎梏和消费习惯的双重制约下,国内皮卡市场一直在市场萧条中跌跌撞撞。好在从六年前开始,中国有意逐步放宽对皮卡的限制,皮卡市场持续“野蛮生长”多年,才进入新时代。

这场政策导向的皮卡革命正在掀起波澜。可以看到,在疫情肆虐汽车产业链的时候,2021年皮卡市场销量居然逆势突破50万辆,实现了11.2%以上的同比增长,完成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市场逆袭。

可惜的是,狭小的市场份额和特殊的市场环境,让所有的“好斗”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沉默了。

尽管如此,6年来,皮卡行业的变革性发展依然有目共睹。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细分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更是行业对皮卡产品和品牌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低端粗放的皮卡产品被无情淘汰,皮卡整体在乘客使用和高端两个维度不断延伸;其次,无论是在优化产品研发、完善服务体系、梳理产品矩阵、重塑品牌形象等方面,各企业都在尽力重塑皮卡行业的用户生态,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皮卡文化。

六年后,皮卡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一次,旁边站着两个“白衣骑士”。左边是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右边是无可争议的电气化布局。

“目前,国内外几乎所有主流皮卡生产企业都相继推出了新能源皮卡,皮卡电动化明显提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每个市场的深度参与者和顺应时代而诞生的新品牌,虽然品牌使命不同,但在市场策略上会走向同一个目标——重新挖掘原有的市场潜力,颠覆固有的传统格局和市场认知,哪怕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众市场。

就像前段时间梦想家、腾势D9吹响冲锋号角的MPV市场,氪、威品牌、比亚迪、红旗、理想都会蜂拥而至。当主流电气化轨道变得更加拥挤和激烈时,更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资源自然会涌向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毕竟谁能在这个时代率先完成空白细分市场的技术布局和产品落地,谁就有机会改写规则,有时候先入为主很重要。

去年5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戴着他标志性的雷朋飞行员太阳镜,出现在福特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工厂,亲自为百公里纯电动福特F-150平台加速,仅用了4.4S秒。

意图很明显,美国想夺回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美国很尴尬。虽然拥有全球最优质的新能源汽车资产——特斯拉和马斯克,但在原有汽车产业链不断被重塑的情况下,风暴的中心一直是中国。

无论是在产销量这一市场维度,还是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域,中国都展现出了无可争辩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所带来的影响也在底特律一再回响。

因此,美国独特而庞大的皮卡市场成为电动化的反击点。继特斯拉Cybertruck、RIVIAN R1T抢滩登陆之后,福特F-150 Lighting、通用悍马EV皮卡等传统车企也在迅速转舵。这些“最美国”的产品和品牌,正以全新的姿态迅速获得市场、资本和舆论的多重关注。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就连大众也忍不住宣布,将推出一个名为Scout的子品牌,通过全新的电动皮卡和硬派越野SUV进入亟待转型的美国市场。

爱你不容易。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蓬勃转型需求,自主品牌纷纷主动应对。紧跟特斯拉、Rivian、福特、通用的步伐,继长城、江铃、大同、江淮、长安等企业相继推出电动皮卡后,三一重工、吉利、比亚迪也将大举进军新能源皮卡市场。

其中,吉利全新的新能源皮卡高端品牌雷达将于本月正式上市,首款皮卡车型预告也在曝光的第一时间引起了热议。

从产品上看,电动化重塑了皮卡行业,其实和乘用车市场一样,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差。得益于电动平台和电驱动系统,电动皮卡将在车身结构动力性能、智能科技、驾驶体验等方面重塑自身属性。

整体提升的动力水平、可观的空间利用和拖动能力、较低的使用成本,在汽车电动化和皮卡解禁两大趋势的作用下,皮卡作为一种多用途、多场景的交通工具,被赋予了……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tics,产品体验无疑会跃上一个台阶。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但是,电动皮卡必然要回到电动乘用车走过的坎坷之路。一路走来,整车性能能否在恶劣极端的场景环境下保证稳定和安全,整车的续航和充电系统能否形成闭环,新车的制造成本能否压缩到合理的范围,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不仅如此,当各家都表明开拓中国皮卡市场的决心时,除了产品力的考验,也有一些行业的无奈和隐忧。

对于电气化的理解,智能思维,制造体系的创新,小众皮卡市场似乎还是有自己的逻辑和思路的。新势力的敌人或者说创新目标是燃油车,但皮卡的创新目标是自身内在基因和整个市场环境,导致电动化创新不彻底,显得无所适从。

不像在乘用车领域,长城这样的头部皮卡势力面对的不仅是老对手的不断围剿,还有时代的不断拷问。从现在来看,“长城”们的应对方式并不理想。

目前,很多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布局纯电动皮卡,如江铃域虎7电动皮卡、郑州日产瑞祺电动工程车、江淮帅铃T6电动皮卡、黄海N2电动皮卡、SAIC大通T70电动版、长城电装等。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无论是从电动化平台、车辆续航能力,还是单纯的车辆创新,目前的国产皮卡电动车都没有形成新时代相应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形象,产品力不足以支撑产品溢价,也无法扭转燃油车时代对品牌的固有认知。

当然,客观和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难以支撑新型纯电动皮卡的自主研发。短期来看,新能源领域特有的政策约束和短期的能源补充,仍然是电动皮卡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只能紧跟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后面,静静等待花开花落。所以可以想见,吉利的长远目标是大张旗鼓打造雷达品牌,进攻皮卡蓝海。但短期来看,在市场有限的前提下,通过皮卡自主融资可能是更现实的诉求。毕竟RIVIAN的1000亿市值,让太多人浮想联翩。

关于长城皮卡,众所周知,皮卡市场的拓展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乘用车用户日益增长的购买需求,一个是商用车用户的升级换代需求。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者信心受挫,短期内终端消费需求对汽车行业增长的影响可能大于供应链困难,尤其是皮卡这种关乎民生的特种车辆。

所以,即使长城皮卡脱颖而出,再怎么想电动化,也不得不面对这种残酷的需求侧现状。不仅如此,当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利用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点燃电动皮卡市场的熊熊烈火时,长城难免显得尴尬。

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会面临比亚迪在电气化技术上的强力成本压制,却无法像智能建筑上的新生力量那样生动。种种因果可能导致长城陷入被动,看似一成不变的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似乎开始迎来重建的契机。时代之交,中国汽车市场的每个角落都逃不过电动化的暗流。一方面,原始设备制造商在竞争……e .三电核心技术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另一方面,尽力重新定义各个细分市场,拓宽生活边界。

今天的市场,往往是上一刻,人们还沉浸在自主品牌创造的“混合繁荣”中,下一秒,就在新势力全新的产品矩阵和价值标准中惊呼。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丰田和大众似乎还没有真正适应市场的突变,但氪、奥伊塔、深蓝等品牌的肆意布局一直让传统巨头警醒,中国无与伦比的电动化创新正在各领域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

皮卡,新时代

而此时的皮卡市场,这个常年徘徊在主流汽车市场之外的“局外人”,也在随着电动化的进程,逐渐解构和演绎着自己。

不可否认,在政策桎梏和消费习惯的双重制约下,国内皮卡市场一直在市场萧条中跌跌撞撞。好在从六年前开始,中国有意逐步放宽对皮卡的限制,皮卡市场持续“野蛮生长”多年,才进入新时代。

这场政策导向的皮卡革命正在掀起波澜。可以看到,在疫情肆虐汽车产业链的时候,2021年皮卡市场销量居然逆势突破50万辆,实现了11.2%以上的同比增长,完成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市场逆袭。

可惜的是,狭小的市场份额和特殊的市场环境,让所有的“好斗”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沉默了。

尽管如此,6年来,皮卡行业的变革性发展依然有目共睹。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细分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更是行业对皮卡产品和品牌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低端粗放的皮卡产品被无情淘汰,皮卡整体在乘客使用和高端两个维度不断延伸;其次,无论是在优化产品研发、完善服务体系、梳理产品矩阵、重塑品牌形象等方面,各企业都在尽力重塑皮卡行业的用户生态,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皮卡文化。

六年后,皮卡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一次,旁边站着两个“白衣骑士”。左边是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右边是无可争议的电气化布局。

“目前,国内外几乎所有主流皮卡生产企业都相继推出了新能源皮卡,皮卡电动化明显提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每个市场的深度参与者和顺应时代而诞生的新品牌,虽然品牌使命不同,但在市场策略上会走向同一个目标——重新挖掘原有的市场潜力,颠覆固有的传统格局和市场认知,哪怕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众市场。

就像前段时间梦想家、腾势D9吹响冲锋号角的MPV市场,氪、威品牌、比亚迪、红旗、理想都会蜂拥而至。当主流电气化轨道变得更加拥挤和激烈时,更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资源自然会涌向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毕竟谁能在这个时代率先完成空白细分市场的技术布局和产品落地,谁就有机会改写规则,有时候先入为主很重要。

去年5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戴着他标志性的雷朋飞行员太阳镜,出现在福特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工厂,亲自为百公里纯电动福特F-150平台加速,仅用了4.4S秒。

意图很明显,美国想夺回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美国很尴尬。虽然拥有全球最优质的新能源汽车资产——特斯拉和马斯克,但在原有汽车产业链不断被重塑的情况下,风暴的中心一直是中国。

无论是在产销量这一市场维度,还是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域,中国都展现出了无可争辩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所带来的影响也在底特律一再回响。

因此,美国独特而庞大的皮卡市场成为电动化的反击点。继特斯拉Cybertruck、RIVIAN R1T抢滩登陆之后,福特F-150 Lighting、通用悍马EV皮卡等传统车企也在迅速转舵。这些“最美国”的产品和品牌,正以全新的姿态迅速获得市场、资本和舆论的多重关注。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就连大众也忍不住宣布,将推出一个名为Scout的子品牌,通过全新的电动皮卡和硬派越野SUV进入亟待转型的美国市场。

爱你不容易。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蓬勃转型需求,自主品牌纷纷主动应对。紧跟特斯拉、Rivian、福特、通用的步伐,继长城、江铃、大同、江淮、长安等企业相继推出电动皮卡后,三一重工、吉利、比亚迪也将大举进军新能源皮卡市场。

其中,吉利全新的新能源皮卡高端品牌雷达将于本月正式上市,首款皮卡车型预告也在曝光的第一时间引起了热议。

从产品上看,电动化重塑了皮卡行业,其实和乘用车市场一样,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差。得益于电动平台和电驱动系统,电动皮卡将在车身结构动力性能、智能科技、驾驶体验等方面重塑自身属性。

整体提升的动力水平、可观的空间利用和拖动能力、较低的使用成本,在汽车电动化和皮卡解禁两大趋势的作用下,皮卡作为一种多用途、多场景的交通工具,被赋予了……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tics,产品体验无疑会跃上一个台阶。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但是,电动皮卡必然要回到电动乘用车走过的坎坷之路。一路走来,整车性能能否在恶劣极端的场景环境下保证稳定和安全,整车的续航和充电系统能否形成闭环,新车的制造成本能否压缩到合理的范围,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不仅如此,当各家都表明开拓中国皮卡市场的决心时,除了产品力的考验,也有一些行业的无奈和隐忧。

对于电气化的理解,智能思维,制造体系的创新,小众皮卡市场似乎还是有自己的逻辑和思路的。新势力的敌人或者说创新目标是燃油车,但皮卡的创新目标是自身内在基因和整个市场环境,导致电动化创新不彻底,显得无所适从。

不像在乘用车领域,长城这样的头部皮卡势力面对的不仅是老对手的不断围剿,还有时代的不断拷问。从现在来看,“长城”们的应对方式并不理想。

目前,很多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布局纯电动皮卡,如江铃域虎7电动皮卡、郑州日产瑞祺电动工程车、江淮帅铃T6电动皮卡、黄海N2电动皮卡、SAIC大通T70电动版、长城电装等。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无论是从电动化平台、车辆续航能力,还是单纯的车辆创新,目前的国产皮卡电动车都没有形成新时代相应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形象,产品力不足以支撑产品溢价,也无法扭转燃油车时代对品牌的固有认知。

当然,客观和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难以支撑新型纯电动皮卡的自主研发。短期来看,新能源领域特有的政策约束和短期的能源补充,仍然是电动皮卡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只能紧跟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后面,静静等待花开花落。所以可以想见,吉利的长远目标是大张旗鼓打造雷达品牌,进攻皮卡蓝海。但短期来看,在市场有限的前提下,通过皮卡自主融资可能是更现实的诉求。毕竟RIVIAN的1000亿市值,让太多人浮想联翩。

关于长城皮卡,众所周知,皮卡市场的拓展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乘用车用户日益增长的购买需求,一个是商用车用户的升级换代需求。

Great Wall, BYD, Ford, Tesla, Volkswagen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者信心受挫,短期内终端消费需求对汽车行业增长的影响可能大于供应链困难,尤其是皮卡这种关乎民生的特种车辆。

所以,即使长城皮卡脱颖而出,再怎么想电动化,也不得不面对这种残酷的需求侧现状。不仅如此,当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利用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点燃电动皮卡市场的熊熊烈火时,长城难免显得尴尬。

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会面临比亚迪在电气化技术上的强力成本压制,却无法像智能建筑上的新生力量那样生动。种种因果可能导致长城陷入被动,看似一成不变的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似乎开始迎来重建的契机。

标签:长城比亚迪福特特斯拉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欧盟禁燃:那些冲突、矛盾与妥协

29日凌晨,欧洲联盟27个成员国环境部长直到深夜才达成协议结束了长达16小时的谈判,一致支持“到2035年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目标,届时将不再销售燃油汽车。

1900/1/1 0:00:00
盖世周报 | 奇瑞联手华为打造新品牌;360转让哪吒汽车股权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10家中国企业上榜北京时间6月27日,

1900/1/1 0:00:00
GKN Automotive推出下一代逆变器 支持800V电动汽车技术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英国的GKNAutomotive工程公司推出下一代逆变器,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领先的800V电动汽车技术。

1900/1/1 0:00:00
历史单月产量最高 特斯拉2022年Q2交付报告发布

2022年7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交付报告。尽管经历了供应链的持续挑战和工厂停工,特斯拉全球仍然生产了超过258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254万辆汽车。

1900/1/1 0:00:00
迪斯重申:大众将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

6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29日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大众首席执行官称,到2025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将超越疲软的特斯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