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E周见:特斯拉遭唱衰/蔚来被投行力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汽车之家电子周刊再见,了解为期一周的汽车行业活动。随着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中国乘用车市场得到显著提振。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神龙汽车和一批新动力企业在6月底首先发布了销售业绩,以提振外部信心。与此同时,最近在市场上一直表现不错的比亚迪,在品牌建设上也实现了突破。在国际咨询机构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比亚迪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力压大众和保时捷。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最近再次成为外界攻击的“目标”。不断有分析称,随着各大传统车企加速转型,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将被动摇。国内的新生力量蔚来,最近也被做空机器做空,但这份做空报告的逻辑并不严谨,以至于很多投行都出面“支持”蔚来...本周汽车行业还有哪些重大事件?让我们来看看。

本周热点新闻:

6月销量强劲反弹,各大车企争相晒出成绩单。

2022汽车品牌价值TOP10:比亚迪超越保时捷

新的围攻?特斯拉被各路势力集体唱衰。

吉利退出杜畿?官方回应:双方持股相同。

7月1日起暂停预订奔奔E星(参数|询价)车型。

被短事件逆转?蔚来得到了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支持。

◆6月销量强劲反弹,各大车企抢到成绩单。

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稳定、购置税减免政策、各地购车补贴政策,6月份乘用车市场得到明显提振,多家车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六月份一结束,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发出去了。

传统车企方面,一汽-大众6月单月销售新车(含奥迪进口车)214255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45.5%;广汽丰田6月共销售新车100,866辆,同比增长37.8%;神龙汽车交付10,367辆,连续19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Tesla, Weilai, BYD, Jidu, Benben e-star

“小鹏p7”

电动车企业方面,广汽爱安6月交付24109辆,同比增长182%;小鹏6月交付15,295辆,同比增长133%,蝉联6月新动力销量冠军;哪吒汽车6月交付13157辆,同比增长156%;6月理想交付量13024辆,同比增长68.9%;蔚来6月交付12,961辆,同比增长60.3%,反弹趋势明显,创单月销量纪录。前几个月销量一度超越蔚来零跑交付量达到11259辆,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新势力的这一轮销量增长,可以算是对前几个月销量下滑的“补偿”。几家公司正在加速推出新产品,如小鹏G9、理想L9、蔚来ET5/ES7等新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交付。今年新势力的销量排名会如何,也要看这些新品的市场认可度。

◆2022汽车品牌价值TOP10:比亚迪超级保时捷

日前,英国咨询机构凯度发布了一份《2022年世界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汽车行业品牌总价值增长34%,十大汽车品牌总价值超过2300亿美元。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别是特斯拉、丰田、奔驰、宝马、福特、本田、奥迪、比亚迪、大众和保时捷。比亚迪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两年来,在谈到特斯拉等智能电动车公司时,业界普遍愿意将这些公司的业绩视为潜力;说到传统汽车品牌转型不利,业内普遍的舆论是,这些企业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会成为转型的包袱。

没想到,就在新能源细分市场还处于小众范畴的2022年,特斯拉已经从“品牌价值”这个维度领先了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传统汽车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威力可见一斑。

回顾比亚迪,这家车企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是电动车企业与传统燃油车争夺市场的最好例证。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传统燃油车。此后,比亚迪凭借多款DM-i、DM-p和纯电动车,取得了比之前卖燃油车时代更辉煌的成绩。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5倍。其市值也攀升过万亿,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的全球第三大市值车企。

◆新一轮围攻?特斯拉被各路势力集体唱衰。

长期以来,奥迪股份公司CEO迪斯一直以“马斯克的小哥哥”的身份出现在外界。他称赞马斯克和特斯拉的评论不计其数,甚至外界一度嘲讽他可能跳槽去特斯拉工作。然而最近迪斯突然“亮剑”,在沃尔夫斯堡总部给全体员工做了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其中明确提到特斯拉的实力正在减弱,大众将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确实处于一个比较低潮的时期。前段时间,马斯克表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裁员10%。大家没想到的是,10%的裁员目标居然覆盖了最依赖的自动驾驶领域。据彭博新闻报道,特斯拉已经解雇了其自动驾驶团队的数百名员工。

不仅是Dis,最近也有不少研究机构加入了唱衰特斯拉的队伍。华尔街分析师已将特斯拉的Q2交付预期下调至25万辆。如果最终数据符合这一预期,这将是特斯拉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季度交付下降,破纪录的季度交付纪录将告一段落。

而迪斯“2025年超越特斯拉”的言论也得到了很多分析师的支持。美国银行分析师约翰·墨菲(John Murphy)在一份年度报告中提到,2025年,随着各车企加快推出电动汽车,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被取代。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成长史其实也可以算是一部“被唱衰的历史”。但事实证明,特斯拉在资本、技术、市场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不知道在未来所有员工都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情况下,特斯拉能否顶住压力,继续领先。

◆吉利退出集中?官方回应:双方持股相同。

6月30日,杜畿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商变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关联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退出。百度关联公司达孜百瑞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升至100%,后者出资额由11亿变为20亿。此外,夏不再担任汽车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由夏变更为。夏、安聪慧退出杜畿汽车董事会。

「ROBO-01」

对此,集中回应称“工商变更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做出的正常调整。杜畿仍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持有,双方持有的股份保持不变。的首席执行官是夏。也有分析指出,杜畿汽车此举也是为了寻求独立上市。

6月8日,杜畿汽车发布了概念车ROBO-01。目前这款车正从车型设计走向整车量产的准备阶段。预计2023年交付。

如今国内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之前有特斯拉、韦小立等新势力;后来小米、华为等公司加速进入汽车领域;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加快转型步伐。如果想在市场上立足,这个阶段可能是最后一个窗口。

◆7月1日起暂停预订奔奔E星车型。

以上一轮汽车下乡为契机,以洪光MINIEV和奔奔E-Star为代表的微型电动车开始流行,并在市场上实现了突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新能源点市值下降,微型电动车“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逐渐暴露。

Tesla, Weilai, BYD, Jidu, Benben e-star

笨笨E星]

日前,长安新能源发布公告称,由于上游原材料短缺,整车及零部件产能有限,交付周期过长,公司已定于2022年7月1日起暂停长安奔奔E星订单收集。此前,3月31日,公司已经将这款车型的起步价上调了4000元。对于一款原厂起步价为2.98万元的产品,4000元的调价比例也体现了该车型目前的盈利能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奔奔E星累计销量为41240辆。该细分市场的基准车型洪光MINIEV仍以148,855辆的销量位居汽车销量榜首。尽管行业整体形势严峻,但很多公司仍在微型电动车领域加速布局。不知道奔奔E星多久会停止接单,哪个型号会吃掉它的市场份额?

◆被短事件逆转?蔚来得到了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支持。

6月28日,海外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针对蔚来的做空报告,该报告表示蔚来汽车很有可能利用武汉威能电池公司夸大其营收和盈利能力。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蔚来的财报业绩开始大幅超出市场平均预期。在灰熊看来,正是武汉威能的贡献,让蔚来频频“脱困”。

对此,蔚来汽车对灰熊的做空报告毫无价值,其中包含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与公司相关的误导性结论和说明。蔚来的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正在审查这些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蔚来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适用规则和法规适时进行额外披露。

除了官方的回应,蔚来汽车也得到了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的“支持”。日前,上述机构发布报告,称不支持灰熊报告的结论,并指出灰熊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蔚来BaaS模式的相关问题是对相关概念和数据的误读和混淆。

截至7月1日,港股蔚来收于172港元/股,上涨3.93%,总市值2910.76亿港元。美股蔚来收于21.36美元/股,下跌1.66%,总市值356.5亿美元。(文/汽车之家陈灿)汽车之家E周再见,了解为期一周的汽车行业大事。随着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中国乘用车市场得到显著提振。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神龙汽车和一批新动力企业在6月底首先发布了销售业绩,以提振外部信心。与此同时,最近在市场上一直表现不错的比亚迪,在品牌建设上也实现了突破。在国际咨询机构的品牌价值排行榜中,比亚迪成为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力压大众和保时捷。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最近再次成为外界攻击的“目标”。不断有分析称,随着各大传统车企加速转型,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将被动摇。国内新势力蔚来最近也被做空机做空,但这份做空报告逻辑并不严谨……以至于很多投行都出面“支持”蔚来...本周汽车行业还有哪些重大事件?让我们来看看。

本周热点新闻:

6月销量强劲反弹,各大车企争相晒出成绩单。

2022汽车品牌价值TOP10:比亚迪超越保时捷

新的围攻?特斯拉被各路势力集体唱衰。

吉利退出杜畿?官方回应:双方持股相同。

7月1日起暂停预订奔奔E星(参数|询价)车型。

被短事件逆转?蔚来得到了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支持。

◆6月销量强劲反弹,各大车企抢到成绩单。

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稳定、购置税减免政策、各地购车补贴政策,6月份乘用车市场得到明显提振,多家车企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六月份一结束,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发出去了。

传统车企方面,一汽-大众6月单月销售新车(含奥迪进口车)214255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45.5%;广汽丰田6月共销售新车100,866辆,同比增长37.8%;神龙汽车交付10,367辆,连续19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Tesla, Weilai, BYD, Jidu, Benben e-star

“小鹏p7”

电动车企业方面,广汽爱安6月交付24109辆,同比增长182%;小鹏6月交付15,295辆,同比增长133%,蝉联6月新动力销量冠军;哪吒汽车6月交付13157辆,同比增长156%;6月理想交付量13024辆,同比增长68.9%;蔚来6月交付12,961辆,同比增长60.3%,反弹趋势明显,创单月销量纪录。前几个月销量一度超越蔚来零跑交付量达到11259辆,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新势力的这一轮销量增长,可以算是对前几个月销量下滑的“补偿”。几家公司正在加速推出新产品,如小鹏G9、理想L9、蔚来ET5/ES7等新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交付。今年新势力的销量排名会如何,也要看这些新品的市场认可度。

◆2022汽车品牌价值TOP10:比亚迪超级保时捷

日前,英国咨询机构凯度发布了一份《2022年世界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汽车行业品牌总价值增长34%,十大汽车品牌总价值超过2300亿美元。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别是特斯拉、丰田、奔驰、宝马、福特、本田、奥迪、比亚迪、大众和保时捷。比亚迪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两年来,在谈到特斯拉等智能电动车公司时,业界普遍愿意将这些公司的业绩视为潜力;说到传统汽车品牌转型不利,业内普遍的舆论是,这些企业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会成为转型的包袱。

没想到,就在新能源细分市场还处于小众范畴的2022年,特斯拉已经从“品牌价值”这个维度领先了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传统汽车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威力可见一斑。

回顾比亚迪,这家车企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是电动车企业与传统燃油车争夺市场的最好例证。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传统燃油车。此后,比亚迪凭借多款DM-i、DM-p和纯电动车,取得了比之前卖燃油车时代更辉煌的成绩。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5倍。其市值也攀升过万亿,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的全球第三大市值车企。

◆新一轮围攻?特斯拉被各路势力集体唱衰。

长期以来,奥迪股份公司CEO迪斯一直以“马斯克的小哥哥”的身份出现在外界。他称赞马斯克和特斯拉的评论不计其数,甚至外界一度嘲讽他可能跳槽去特斯拉工作。然而最近迪斯突然“亮剑”,在沃尔夫斯堡总部给全体员工做了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其中明确提到特斯拉的实力正在减弱,大众将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确实处于一个比较低潮的时期。前段时间,马斯克表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裁员10%。大家没想到的是,10%的裁员目标居然覆盖了最依赖的自动驾驶领域。据彭博新闻报道,特斯拉已经解雇了其自动驾驶团队的数百名员工。

不仅是Dis,最近也有不少研究机构加入了唱衰特斯拉的队伍。华尔街分析师已将特斯拉的Q2交付预期下调至25万辆。如果最终数据符合这一预期,这将是特斯拉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季度交付下降,破纪录的季度交付纪录将告一段落。

而迪斯“2025年超越特斯拉”的言论也得到了很多分析师的支持。美国银行分析师约翰·墨菲(John Murphy)在一份年度报告中提到,2025年,随着各车企加快推出电动汽车,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被取代。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成长史其实也可以算是一部“被唱衰的历史”。但事实证明,特斯拉在资本、技术、市场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不知道在未来所有员工都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情况下,特斯拉能否顶住压力,继续领先。

◆吉利退出集中?官方回应:双方持股相同。

6月30日,杜畿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工商变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关联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退出。百度关联公司达孜百瑞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升至100%,后者出资额由11亿变为20亿。此外,夏不再担任汽车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由夏变更为。夏、安聪慧退出杜畿汽车董事会。

「ROBO-01」

对此,集中回应称“工商变更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做出的正常调整。杜畿仍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持有,双方持有的股份保持不变。的首席执行官是夏。也有分析指出,杜畿汽车此举也是为了寻求独立上市。

6月8日,杜畿汽车发布了概念车ROBO-01。目前这款车正从车型设计走向整车量产的准备阶段。预计2023年交付。

如今国内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之前有特斯拉、韦小立等新势力;后来小米、华为等公司加速进入汽车领域;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加快转型步伐。如果想在市场上立足,这个阶段可能是最后一个窗口。

◆7月1日起暂停预订奔奔E星车型。

以上一轮汽车下乡为契机,以洪光MINIEV和奔奔E-Star为代表的微型电动车开始流行,并在市场上实现了突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新能源点市值下降,微型电动车“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逐渐暴露。

Tesla, Weilai, BYD, Jidu, Benben e-star

笨笨E星]

日前,长安新能源发布公告称,由于上游原材料短缺,整车及零部件产能有限,交付周期过长,公司已定于2022年7月1日起暂停长安奔奔E星订单收集。此前,3月31日,公司已经将这款车型的起步价上调了4000元。对于一款原厂起步价为2.98万元的产品,4000元的调价比例也体现了该车型目前的盈利能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奔奔E星累计销量为41240辆。该细分市场的基准车型洪光MINIEV仍以148,855辆的销量位居汽车销量榜首。尽管行业整体形势严峻,但很多公司仍在微型电动车领域加速布局。不知道奔奔E星多久会停止接单,哪个型号会吃掉它的市场份额?

◆被短事件逆转?蔚来得到了许多国际投资银行的支持。

6月28日,海外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针对蔚来的做空报告,该报告表示蔚来汽车很有可能利用武汉威能电池公司夸大其营收和盈利能力。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蔚来的财报业绩开始大幅超出市场平均预期。在灰熊看来,正是武汉威能的贡献,让蔚来频频“脱困”。

对此,蔚来汽车对灰熊的做空报告毫无价值,其中包含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与公司相关的误导性结论和说明。蔚来的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正在审查这些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蔚来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适用规则和法规适时进行额外披露。

除了官方的回应,蔚来汽车也得到了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的“支持”。日前,上述机构发布报告,称不支持灰熊报告的结论,并指出灰熊报告中提出的关于蔚来BaaS模式的相关问题是对相关概念和数据的误读和混淆。

截至7月1日,港股蔚来收于172港元/股,上涨3.93%,总市值2910.76亿港元。美股蔚来收于21.36美元/股,下跌1.66%,总市值356.5亿美元。(文/汽车之家陈灿)

标签:特斯拉蔚来比亚迪集度奔奔E-Star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迪斯重申:大众将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

6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29日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大众首席执行官称,到2025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将超越疲软的特斯拉”。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强势夺得6月新势力销量第一,累计交付超过20万辆

小鹏汽车2021年总交付量问鼎冠军,6月交付15295台2022年的月交付量也始终保持新势力前三名,一举拿下新势力月度季度半年度交付冠军,

1900/1/1 0:00:00
E周新势力 | 第十万台零跑汽车下线;新势力销量榜小鹏夺冠哪吒居亚军

1、特斯拉重新在美国推出EAP辅助驾驶服务,售价6000美元近日,特斯拉重新在美国推出EAP(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售价为6000美元。

1900/1/1 0:00:00
揭秘集度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设计背后

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自6月8日线上发布后,热度持续不减。近日,笔者见到了这款融入未来理念的创新车型。虽然此前已观看过相关影像,但真正目睹到实体车时,还是会被惊艳到。

1900/1/1 0:00:00
极氪半年考:势头、后劲和潜力

7月1日,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极氪又领先公布了上个月的交付成绩,该月极氪交付量为4302辆,环比上月持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