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2022年已经正式过去。站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回顾上半年大规模交付造车新势力的阶段性表现,我想用“在变数和不确定性中狂奔”来形容。
一方面,必须承认,芯片的短缺,疫情的加剧,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狂波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另一方面,油价飙升导致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急剧上升,新能源市场成交量的跃升也让他们在经历了极限压力测试后感受到了某种积极的存在。
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6月,仅从上述车企的销售成绩来看,无疑是令众多参与者欣慰的。
上半年已经够难忘了。
“你知道那种原本信心满满,准备放开手脚,却因为突发的不可抗力而受到严重打压,所有计划都被打乱的感觉吗?”
其实早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写关于新势力汽车销量的文章时,都是用上面那段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这个6月,随着不断的调整和年轻化,大家的业绩无疑有了很大程度的回升,用一个还算不错的“期中成绩”作为整个上半年的结束。
最先发布数据的氪公司交付新车4302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19010辆。由此可见,长期困扰的产能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其次是哪吒,在主打性价比路线的哪吒V和哪吒U的联合加持下,交付量达到13157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到63131辆。
相比之下,与哪吒发展路径相似的零跑,凭借零跑T03和零跑C11两款在售产品,共交付新车11259辆,创下品牌历史新高,1-6月累计交付量达到51994辆。
接下来需要阐述的是占据更大关注度和体量的“韦小立”。不出意外,率先公布结果的理想实现了。李ONE一款产品在售,共交付新车13024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60403辆。
相比之下,小鹏交付了15,295辆新车,同比增长133%。其中,小鹏P7交付8045辆,小鹏P5交付5598辆,小鹏G3系列交付1652辆。
第二季度小鹏共交付34,422辆,1-6月小鹏共交付68,983辆,是去年同期累计交付量的2.2倍。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表现,我不能不说,小鹏的产品无疑比蔚来和理想有更广的价格区间,然后很容易实现更大的量变。当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持续压力下,它的制造端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产量。
至于蔚来,整个上半年再次笼罩在“水造反”的氛围中。受疫情影响,合肥工厂在4月份遭遇短暂停产。与此同时,主要细分市场上海也经历了60天左右的沉寂,无法交车。
就在最近,它突然遇到了海外机构“灰熊”的做空。虽然所有的指责都充满了莫须有的意味,甚至完全误读了BaaS的商业逻辑,但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是必然的。
幸运的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即使一波三折,上述关卡还是被一一攻破。6月份,随着供应链进一步恢复正常,交货量已经回升到12,9……车辆,创月度交付量纪录,其中ET7贡献了4349辆。
同时,2022年第二季度共交付新车25,059辆,同比增长14.4%,连续九个季度正增长。1-6月累计交付新车50827辆,同比增长21.1%。
而且对于被“做空”,除了蔚来官方回复“消息不实”外,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大和等国际银行均认可BaaS业务的合理性,继续维持买入评级。CICC甚至将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96港元。
另外,随着下半年ES7和ET5的到来,也不用担心它们的月供了。合肥NeoPark第二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确保其充裕的产能。我对这个造车新势力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
最后,作为广汽旗下的独立新能源品牌,爱安6月销量达到24109辆,1-6月累计销量100251辆,继续向全年20万辆的目标前进。在华为的背书下,赛勒斯6月份销售了7,658辆汽车,其中7,021辆由文杰M5交付,10,685辆在6月份加入了大鼎。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华为品牌水平的号召力和线下门店的执行力。
下半年才是真正的决战。
看了上半年各公司的交付表现,本段开头想分享一下6月份举行的两场激动人心的新车发布会。
至于第一主角,那肯定是蔚来ES7了。当时,站在聚光灯下的李斌,在介绍了前者的产品参数后,毫不犹豫地说:“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我们要做的是50万级中大型SUV的天花板。”
在我看来,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不可能。就综合产品而言,ES7与最大竞争对手国产宝马X5相比,无疑实现了多维度碾压。而且结合蔚来经过多年沉淀建立的品牌形象,也有绝对实力与宝马抗衡。
此外,随着2022款ES8、ES6、EC6的到来,加上ES7,蔚来也呈现了目前最强的SUV阵容。全力抢夺宝马X3、X5、X7、奔驰GLC、GLE、GLS所把持的市场份额,然后逐渐接近与BBA共享天下的终点,才是四款新车真正的任务。
另一方面,第二主角是比蔚来ES7晚几天进场的理想L9。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这样一款预热已久的全尺寸新能源SUV,即使大部分参数已经提前剧透,短短45分钟的发布会还是引发了全行业的震动。
站在舞台中央的李想,虽然比以前胖了,演讲的感染力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并不妨碍他自信地演讲。根本原因是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点太多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理想,在可控的成本内,把能直接给你的配置加满。李想是最懂中国家庭用户的产品经理。”
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真诚地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原因很简单。目前能让媒体集体高潮、拍手叫好的产品真的不多。
马上开放预订三天,订单突破3万辆,这也是对理想L9最好的称呼。随后,李想也在个人微博中写了一段话:“预计最早到明年年底,最晚不晚于2024年底,BBA国产中大型SUV主力车型销售价格将在50万元以内。消费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背后的深意无需多言……它。
但在上述头部梯队的两支新势力分别造车后,压力无疑抛给了去年在广汽车展亮相的小鹏G9。
无独有偶,就在两天前,何在微博中亲自剧透:“目前G9正在按原计划一步步推进步伐,8月开始预订,9月正式迎来上市,上市不久就开始用户交付。好的产品一定是足月出生的。我对Xpeng汽车的这款旗舰产品非常有信心,它将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正如本段小标题所说,下半年才是真正的韦小立决战。当然,良性竞争不仅限于上述SUV,还包括即将上市的M7。可以肯定的是,击败BBA是他们肩负的最大任务,这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从未做过的尝试。
由此,视角又变了。无论哪吒S、零跑C01、蔚来ET5还是年底即将到来的改款小鹏P7,几款定位相近的B级纯电动车不仅是敌人,最大的对手也是被框在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甚至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上。本质上,它已经成为一场取代燃油汽车的革命。
0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所谓的巨头和旧势力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新贵来挑战,只有这样,相应的产业才能发展的更快。幸运的是,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无疑正在经历所描述的阶段。
随着各路新生力量“中期”的正式出炉,除了关注各自的交付成果,还要关注自己接下来想做什么,想做什么。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份榜单在期末发布时,将会更加精彩!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2022年已经正式过去。站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回顾上半年大规模交付造车新势力的阶段性表现,我想用“在变数和不确定性中狂奔”来形容。
一方面,必须承认,芯片的短缺,疫情的加剧,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狂波动,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另一方面,油价飙升导致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急剧上升,新能源市场成交量的跃升也让他们在经历了极限压力测试后感受到了某种积极的存在。
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6月,仅从上述车企的销售成绩来看,无疑是令众多参与者欣慰的。
上半年已经够难忘了。
“你知道那种原本信心满满,准备放开手脚,却因为突发的不可抗力而受到严重打压,所有计划都被打乱的感觉吗?”
其实早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写关于新势力汽车销量的文章时,都是用上面那段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这个6月,随着不断的调整和年轻化,大家的业绩无疑有了很大程度的回升,用一个还算不错的“期中成绩”作为整个上半年的结束。
最先发布数据的氪公司交付新车4302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19010辆。由此可见,长期困扰的产能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其次是哪吒,在主打性价比路线的哪吒V和哪吒U的联合加持下,交付量达到13157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到63131辆。
相比之下,与哪吒发展路径相似的零跑,凭借零跑T03和零跑C11两款在售产品,共交付新车11259辆,创下品牌历史新高,1-6月累计交付量达到51994辆。
接下来需要阐述的是占据更大关注度和体量的“韦小立”。不出意外,率先公布结果的理想实现了。李ONE一款产品在售,共交付新车13024辆,1-6月累计交付量达60403辆。
相比之下,小鹏交付了15,295辆新车,同比增长133%。其中,小鹏P7交付8045辆,小鹏P5交付5598辆,小鹏G3系列交付1652辆。
第二季度小鹏共交付34,422辆,1-6月小鹏共交付68,983辆,是去年同期累计交付量的2.2倍。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表现,我不能不说,小鹏的产品无疑比蔚来和理想有更广的价格区间,然后很容易实现更大的量变。当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持续压力下,它的制造端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产量。
至于蔚来,整个上半年再次笼罩在“水造反”的氛围中。受疫情影响,合肥工厂在4月份遭遇短暂停产。与此同时,主要细分市场上海也经历了60天左右的沉寂,无法交车。
就在最近,它突然遇到了海外机构“灰熊”的做空。虽然所有的指责都充满了莫须有的意味,甚至完全误读了BaaS的商业逻辑,但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是必然的。
幸运的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即使一波三折,上述关卡还是被一一攻破。6月份,随着供应链进一步恢复正常,交货量已经回升到12,…1辆,创月度交付量纪录,其中ET7贡献了4349辆。
同时,2022年第二季度共交付新车25,059辆,同比增长14.4%,连续九个季度正增长。1-6月累计交付新车50827辆,同比增长21.1%。
而且对于被“做空”,除了蔚来官方回复“消息不实”外,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大和等国际银行均认可BaaS业务的合理性,继续维持买入评级。CICC甚至将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96港元。
另外,随着下半年ES7和ET5的到来,也不用担心它们的月供了。合肥NeoPark第二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确保其充裕的产能。我对这个造车新势力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
最后,作为广汽旗下的独立新能源品牌,爱安6月销量达到24109辆,1-6月累计销量100251辆,继续向全年20万辆的目标前进。在华为的背书下,赛勒斯6月份销售了7,658辆汽车,其中7,021辆由文杰M5交付,10,685辆在6月份加入了大鼎。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华为品牌水平的号召力和线下门店的执行力。
下半年才是真正的决战。
看了上半年各公司的交付表现,本段开头想分享一下6月份举行的两场激动人心的新车发布会。
至于第一主角,那肯定是蔚来ES7了。当时,站在聚光灯下的李斌,在介绍了前者的产品参数后,毫不犹豫地说:“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我们要做的是50万级中大型SUV的天花板。”
在我看来,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不可能。就综合产品而言,ES7与最大竞争对手国产宝马X5相比,无疑实现了多维度碾压。而且结合蔚来经过多年沉淀建立的品牌形象,也有绝对实力与宝马抗衡。
此外,随着2022款ES8、ES6、EC6的到来,加上ES7,蔚来也呈现了目前最强的SUV阵容。全力抢夺宝马X3、X5、X7、奔驰GLC、GLE、GLS所把持的市场份额,然后逐渐接近与BBA共享天下的终点,才是四款新车真正的任务。
另一方面,第二主角是比蔚来ES7晚几天进场的理想L9。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这样一款预热已久的全尺寸新能源SUV,即使大部分参数已经提前剧透,短短45分钟的发布会还是引发了全行业的震动。
站在舞台中央的李想,虽然比以前胖了,演讲的感染力还有提升的空间,但并不妨碍他自信地演讲。根本原因是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点太多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理想,在可控的成本内,把能直接给你的配置加满。李想是最懂中国家庭用户的产品经理。”
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真诚地写下了这样的感慨。原因很简单。目前能让媒体集体高潮、拍手叫好的产品真的不多。
马上开放预订三天,订单突破3万辆,这也是对理想L9最好的称呼。随后,李想也在个人微博中写了一段话:“预计最早到明年年底,最晚不晚于2024年底,BBA国产中大型SUV主力车型销售价格将在50万元以内。消费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这背后的深意无需多言……d它。
但在上述头部梯队的两支新势力分别造车后,压力无疑抛给了去年在广汽车展亮相的小鹏G9。
无独有偶,就在两天前,何在微博中亲自剧透:“目前G9正在按原计划一步步推进步伐,8月开始预订,9月正式迎来上市,上市不久就开始用户交付。好的产品一定是足月出生的。我对Xpeng汽车的这款旗舰产品非常有信心,它将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正如本段小标题所说,下半年才是真正的韦小立决战。当然,良性竞争不仅限于上述SUV,还包括即将上市的M7。可以肯定的是,击败BBA是他们肩负的最大任务,这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从未做过的尝试。
由此,视角又变了。无论哪吒S、零跑C01、蔚来ET5还是年底即将到来的改款小鹏P7,几款定位相近的B级纯电动车不仅是敌人,最大的对手也是被框在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甚至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上。本质上,它已经成为一场取代燃油汽车的革命。
0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所谓的巨头和旧势力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新贵来挑战,只有这样,相应的产业才能发展的更快。幸运的是,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无疑正在经历所描述的阶段。
随着各路新生力量“中期”的正式出炉,除了关注各自的交付成果,还要关注自己接下来想做什么,想做什么。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份榜单在期末发布时,将会更加精彩!
标签:蔚来
7月1日,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极氪又领先公布了上个月的交付成绩,该月极氪交付量为4302辆,环比上月持平。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
1900/1/1 0:00:00随着零点钟声的响起,2022年已然正式过半。站在当下这个特殊的节点,回顾整个前半程各家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新势力造车的阶段性表现,更想用“在变数与不确定性中拼命狂奔”所形容。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广汽埃安6月销量24109台,同比增长182,16月累计销量100251台,同比增长134。
1900/1/1 0:00:00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官方表示,正在为新的电动产品组合准备汽车生产网络,计划向其欧洲工厂投资超过20亿欧元(合21亿美元)。该公司将在未来一些年加倍押注于豪华汽车,并大幅增加电动汽车产量。
1900/1/1 0:00:00汽车电动化已成大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