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平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在ESG维度下,S(社会)是最隐形的一章。与环境和公司治理相比,它涵盖的范围最广,也是最难量化的。
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ESG标准开启了社会价值中的发展导向,不仅要求企业在业务发展中有效平衡企业、社会和环境,更注重企业将单一价值提升到社会层面,即以员工为基础,有意识地让企业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吉利作为一家中国汽车企业,在品牌发展、体系建设以及产能和销量方面一直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列,同时也在走向世界。但吉利也清醒地认识到,强大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是“人、产业、社会”的共同繁荣。
今天,吉利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系列价值,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时代赋予吉利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展现。
|尊重人,成就人,快乐人。
30年来,吉利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
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一个最重要的感受:人才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才培养和对员工的关爱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说吉利有什么法宝,那就是人才创新”。
人是组织推动组织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是提升组织的关键。
吉利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尊重人、成就人、快乐人”的人才理念。特别是在“尊重人”方面,吉利强调平等、包容、多元化的人才模式。体现在员工构成上,目前吉利员工中女性占比超过20%,同时对应届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员工的就业也保持着极大的公平态度。
人才是吉利的根本。只有尊重员工,实现员工的幸福,才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吉利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管理的长久动力。
为了实现吉利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吉利创造了著名的“人才森林”概念:
通过从外部引进高端人才,形成人才树,扎根吉利;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小小的人才树,最终共同成长为一个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生命力强、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林。
吉利的人才体系一直是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创业30多年,从外到内。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全球人才的聚集。让外部的大樟树,也就是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看到吉利给予的平台和空间;由内而外,通过内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内部的树苗,也就是企业人才,看到他们的成长。
对于吉利来说,有三把钥匙。
1.人才战略,看人才的“未来”:
对于吉利来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如何融合不同文化背景、肤色、性别、职位的员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多年来,格莱特注重招聘和培养在全球运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
目前,吉利集团直属干部150多人,其中40%是从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聘请”的。这些人大多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全球公司的运营规则,极大地帮助吉利实现了全球转型的战略目标。
2.人才让企业看到人才的价值:
从人才发现到批量培养,吉利有一个系统工程。
通过技能竞赛发现高潜力人才;通过储能项目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激励工程和激活工程,激发人才成长动力;通过人才输送工程加快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员工培训项目,员工可以自我授权...
在吉利,人才赋能就是人力资源要为业务部门提供能量。业务部门需要什么,人力资源会提供。
3.人才管理,看人才需求:
吉利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关怀计划,根据人才差异化需求,在面试、录用、留用、轮岗、退休、离职等不同阶段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外,吉利还努力为员工打造无边界的产品交付场景新体验,通过打造服务体验、感知品质项目、实施战略人才地图计划、大数据视角项目,提升员工在吉利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在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后,吉利还建立了“总收入增长计划”,鼓励员工更好地奋斗和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吉利发布共同富裕计划后不久,为了实现与员工的共同促进,吉利汽车董事会通过了总额不超过3.5亿股的股份激励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向10884名有积极性的员工授予了约1.67亿股股份,以鼓励这些有积极性的员工继续为集团的长期增长做出贡献。
除了人才的建设,吉利更注重员工的幸福感。为了让吉利员工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吉利提出了“全民家庭健康保险计划”。据了解,自2017年起,吉利在全国范围内为员工及其家属建立了完善的商业保险制度,帮助员工及其家属避免或减少因意外和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精神压力。
随着吉利员工服务项目的不断拓展,2021年11月5日,公司正式启动估值近5亿美元的“感恩基金计划”。该基金支持转移支付,从细节入手,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将不断扩大。通过这个基金计划,吉利的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了企业的反馈,并将继续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作为吉利的一员,员工也是吉利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从现在开始,吉利在员工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规划,最大程度的促进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幸福感。这是吉利的责任,也是吉利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参与标准制定,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与员工一起成长,成为一家有满足感和获得感的车企,只是吉利参与社会建设,贡献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公司,吉利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市场领先的汽车公司,还将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和联盟、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行业共建,与行业组织和同行公司交流学习,实现与产业链的共赢发展,共同为未来社会的美好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吉利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舱芯片SE1000”填补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高端智能驾驶舱平台主芯片领域的空白。
对于全世界的汽车来说,一个小小的驾驶舱芯片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跨越式的时刻。标志着在驾驶舱芯片领域,中国企业拿出了中国解决方案。
积极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大潮,用中国标准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是吉利的美好愿景。
2021年4月,吉利汽车加入IATF,成为第一个亚洲成员,拥有董事投票权。吉利汽车与其他九大国际汽车集团和欧美汽车协会一起,参与了国际质量标准的制定,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由e……2021年,吉利控股集团主导的标准已发布135项,其中国家标准78项,行业标准9项。
中国汽车的未来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仰望脚踏实地
今年6月,吉利星座01组卫星发射,9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资料显示,该卫星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时空鱼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台州卫星厂生产,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深度融合航天卫星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
未来,该组卫星将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出行服务、车载/手机卫星交互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验证,支持相关海洋环保公益行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吉利不是在发展一个企业,也不是在发展一个行业。坚持引领汽车相关行业,推动企业和行业良性发展生态圈的打造。换句话说,吉利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推动全行业的共同提升,加速社会的整体进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时代,必须回馈伟大的时代。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最后总是会被市场无情抛弃,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李书福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一个意思,吉利的发展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吉利看来,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撑。因此,吉利也需要更加努力,通过社会融合和深度参与来践行能够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可持续公益,这才是一个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充满社会情怀的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一直以“让世界感受爱”为公益价值主张,以教育和环保为核心,辐射救灾、文化传播和人文关怀。早在1997年,吉利进军汽车行业时,就从教育和就业扶贫入手,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公益事业。
2016年3月,吉利联合李书福公益基金会启动了一项名为“及时雨”的精准扶贫项目。作为吉利最大的公益事业之一,“及时雨”项目累计投入6.93亿元,主要集中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五个方面。“及时雨”不同于其他公益项目。它通过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从源头上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再造血”。
无论是贵州雷山的高山茶,雅安的猕猴桃,陕西的苹果等。,这些跨界合作的公益项目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为其他企业的公益事业提供了经验。毫无疑问,吉利在公益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打法。
另一方面,吉利坚持8年的“绿色跑道”项目,在2021年实现了全新升级,走进内蒙古、云南、山西78所小学,帮助近万名小学生放飞体育梦想。
教育使国家繁荣,教育使国家强大。这是教育的规律,是强国的铁律,是底线思维的定力。
教育是李书福心中最柔软的感觉。吉利的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
从最初的“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到浙江郝晴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吉利大学、三亚学院...吉利20多年来为汽车产业链输送了超过10万名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企业骨干。
坚持我们最初的愿望,牢记我们的使命。20多年来,吉利坚持办学,从育人的初心出发,变得有担当有情怀,最终种下善果,结出善果,实现了造车育人的目标。
用教育行业知名专家的话说,吉利高校培养人才不仅是为了满足吉利自身的发展需求,更是为了形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闭环,为中国校企办学模式树立典范。
社会责任之路任重道远。
从帮助一个人到帮助一座城市,从帮助一群人到帮助一群人。吉利的公益项目和其企业发展保持了创新的步伐,不仅将改变更多贫困地区的发展道路,也将改变一批青年学生的命运,诠释了一个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
作者|王一平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在ESG维度下,S(社会)是最隐形的一章。与环境和公司治理相比,它涵盖的范围最广,也是最难量化的。
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ESG标准开启了社会价值中的发展导向,不仅要求企业在业务发展中有效平衡企业、社会和环境,更注重企业将单一价值提升到社会层面,即以员工为基础,有意识地让企业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吉利作为一家中国汽车企业,在品牌发展、体系建设以及产能和销量方面一直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列,同时也在走向世界。但吉利也清醒地认识到,强大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是“人、产业、社会”的共同繁荣。
今天,吉利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系列价值,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时代赋予吉利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展现。
|尊重人,成就人,快乐人。
30年来,吉利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
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一个最重要的感受:人才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才培养和对员工的关爱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说吉利有什么法宝,那就是人才创新”。
人是组织推动组织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是提升组织的关键。
吉利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尊重人、成就人、快乐人”的人才理念。特别是在“尊重人”方面,吉利强调平等、包容、多元化的人才模式。体现在员工构成上,目前吉利员工中女性占比超过20%,同时对应届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员工的就业也保持着极大的公平态度。
人才是吉利的根本。只有尊重员工,实现员工的幸福,才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吉利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管理的长久动力。
为了实现吉利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吉利创造了著名的“人才森林”概念:
通过从外部引进高端人才,形成人才树,扎根吉利;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小小的人才树,最终共同成长为一个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生命力强、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林。
吉利的人才体系一直是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创业30多年,从外到内。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全球人才的聚集。让外部的大樟树,也就是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看到吉利给予的平台和空间;由内而外,通过内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让内部的树苗,也就是企业人才,看到他们的成长。
对于吉利来说,有三把钥匙。
1.人才战略,看人才的“未来”:
对于吉利来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如何融合不同文化背景、肤色、性别、职位的员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多年来,格莱特注重招聘和培养在全球运营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
目前,吉利集团直属干部150多人,其中40%是从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聘请”的。这些人大多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全球公司的运营规则,极大地帮助吉利实现了全球转型的战略目标。
2.人才让企业看到人才的价值:
从人才发现到批量培养,吉利有一个系统工程。
通过技能竞赛发现高潜力人才;通过储能项目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激励工程和激活工程,激发人才成长动力;通过人才输送工程加快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员工培训项目,员工可以自我授权...
在吉利,人才赋能就是人力资源要为业务部门提供能量。业务部门需要什么,人力资源会提供。
3.人才管理,看人才需求:
吉利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关怀计划,根据人才差异化需求,在面试、录用、留用、轮岗、退休、离职等不同阶段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外,吉利还努力为员工打造无边界的产品交付场景新体验,通过打造服务体验、感知品质项目、实施战略人才地图计划、大数据视角项目,提升员工在吉利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在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后,吉利还建立了“总收入增长计划”,鼓励员工更好地奋斗和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吉利发布共同富裕计划后不久,为了实现与员工的共同促进,吉利汽车董事会通过了总额不超过3.5亿股的股份激励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向10884名有积极性的员工授予了约1.67亿股股份,以鼓励这些有积极性的员工继续为集团的长期增长做出贡献。
除了人才的建设,吉利更注重员工的幸福感。为了让吉利员工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吉利提出了“全民家庭健康保险计划”。据了解,自2017年起,吉利在全国范围内为员工及其家属建立了完善的商业保险制度,帮助员工及其家属避免或减少因意外和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精神压力。
随着吉利员工服务项目的不断拓展,2021年11月5日,公司正式启动估值近5亿美元的“感恩基金计划”。该基金支持转移支付,从细节入手,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将不断扩大。通过这个基金计划,吉利的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了企业的反馈,并将继续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作为吉利的一员,员工也是吉利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从现在开始,吉利在员工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规划,最大程度的促进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幸福感。这是吉利的责任,也是吉利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参与标准制定,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和员工一起成长,成为一个有满足感和获得感的车企,只是吉利参与社会建设,贡献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公司,吉利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市场领先的汽车公司,还将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和联盟、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行业共建,与行业组织和同行公司交流学习,实现与产业链的共赢发展,共同为未来社会的美好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吉利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舱芯片SE1000”填补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高端智能驾驶舱平台主芯片领域的空白。
对于全世界的汽车来说,一个小小的驾驶舱芯片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跨越式的时刻。标志着在驾驶舱芯片领域,中国企业拿出了中国解决方案。
积极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大潮,用中国标准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是吉利的美好愿景。
2021年4月,吉利汽车加入IATF,成为第一个亚洲成员,拥有董事投票权。吉利汽车与其他九大国际汽车集团和欧美汽车协会一起,参与了国际质量标准的制定,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由e……2021年,吉利控股集团主导的标准已发布135项,其中国家标准78项,行业标准9项。
中国汽车的未来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仰望脚踏实地
今年6月,吉利星座01组卫星发射,9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资料显示,该卫星由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时空鱼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台州卫星厂生产,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深度融合航天卫星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
未来,该组卫星将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出行服务、车载/手机卫星交互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验证,支持相关海洋环保公益行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吉利不是在发展一个企业,也不是在发展一个行业。坚持引领汽车相关行业,推动企业和行业良性发展生态圈的打造。换句话说,吉利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推动全行业的共同提升,加速社会的整体进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伟大的时代,必须回馈伟大的时代。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最后总是会被市场无情抛弃,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的。”李书福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一个意思,吉利的发展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吉利看来,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撑。因此,吉利也需要更加努力,通过社会融合和深度参与来践行能够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可持续公益,这才是一个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充满社会情怀的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一直以“让世界感受爱”为公益价值主张,以教育和环保为核心,辐射救灾、文化传播和人文关怀。早在1997年,吉利进军汽车行业时,就从教育和就业扶贫入手,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公益事业。
2016年3月,吉利联合李书福公益基金会启动了一项名为“及时雨”的精准扶贫项目。作为吉利最大的公益事业之一,“及时雨”项目累计投入6.93亿元,主要集中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五个方面。“及时雨”不同于其他公益项目。它通过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从源头上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再造血”。
无论是贵州雷山的高山茶,雅安的猕猴桃,陕西的苹果等。,这些跨界合作的公益项目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也为其他企业的公益事业提供了经验。毫无疑问,吉利在公益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打法。
另一方面,吉利坚持8年的“绿色跑道”项目,在2021年实现了全新升级,走进内蒙古、云南、山西78所小学,帮助近万名小学生放飞体育梦想。
教育使国家繁荣,教育使国家强大。这是教育的规律,是强国的铁律,是底线思维的定力。
教育是李书福心中最柔软的感觉。吉利的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
从最初的“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到浙江郝晴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吉利大学、三亚学院...吉利20多年来为汽车产业链输送了超过10万名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企业骨干。
坚持我们最初的愿望,牢记我们的使命。20多年来,吉利坚持办学,从育人的初心出发,变得有担当有情怀,最终种下善果,结出善果,实现了造车育人的目标。
用教育行业知名专家的话说,吉利高校培养人才不仅是为了满足吉利自身的发展需求,更是为了形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闭环,为中国校企办学模式树立典范。
社会责任之路任重道远。
从帮助一个人到帮助一座城市,从帮助一群人到帮助一群人。吉利的公益项目和其企业发展保持了创新的步伐,不仅将改变更多贫困地区的发展道路,也将改变一批青年学生的命运,诠释了一个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
7月1日,柯马正在与世界各地的多个客户合作,实现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自动化生产。通过利用在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知识和专长,柯马正在帮助促进可靠、零排放电力的生产。
1900/1/1 0:00:00外媒消息,7月6日,美国电动汽车公司Rivian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产销数据,在此期间,Rivian在伊利诺伊州Normal的制造工厂生产了4401辆纯电动汽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72。
1900/1/1 0:00:00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新能源热潮背后,有一批A0级纯电动车在做强力支撑,所谓“两端市场”,其实入门端市场对新能源的贡献更大。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ACSEnergyLetter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讨论了一种新的单步电化学提取锂的方法。
1900/1/1 0:00:007月8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极氪进化日将7月11日举行,极氪官方或将宣布8155芯片车机系统。
1900/1/1 0:00:007月7日,大众举办“VolkswagenPowerDay2022”。会上,大众汽车表示,将把其全球电池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后者将管理该汽车制造商在整个电池价值链中的活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