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美元是一大笔钱。"(十亿美元的资金。)
“恐怕金额是欧元,殿下。”(恐怕金额是欧元,殿下。)
殿下,请分辨一下估价的货币(电影告别亚特兰蒂斯剧照)
过去二十年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比美元更有价值。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认知可以追溯到十三年前的2009年9月,从那部名为《告别亚特兰蒂斯》的灾难片票房火爆开始。
当时距离欧元正式取代欧元区十一国货币只有7年半的时间(自2002年2月28日起),仅在去年就创下了1:1.6的历史新高。
7月12日,欧元/美元跌破平价至0.9999。截至13日下午,欧元汇率仍在波动下跌。
这当然是极其“变态”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疫情自2020年4月在欧洲爆发以来一直没有好转,但随着美元的疯狂QE,直到一年前,对美元仍报1.22。
虽然跌了一点,但还是第二大主要货币。
无论老欧洲多么停滞不前,它的历史积淀依然存在。目前欧元区有19个国家,3.4亿人口,近4.5亿人口辐射整个欧盟。从规模上看,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地区集团,其财富和生活质量甚至优于美国。
但就在这时,一个构建了上述标杆的重要底层逻辑在世人的见证下开始崩塌。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
欧洲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而这种改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欧元失去的荣耀
虽然经济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问题,但这一波欧元的大幅贬值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困难、疫情反复、俄乌战争导致的周边安全问题恶化,甚至是战争导致的能源供应保障。
过去一年多来,国内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6月CPI指数达到9.1%,刷新8.6%的前值,创下41年来的历史纪录。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欧洲也面临强大的通胀压力。
根据上周的数据,欧元区19个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8.6%,这是欧元诞生以来的首次。在其他欧洲国家,比如最近宣布退出欧盟的英国,今年5月通胀数据超过9%。
除了通货膨胀,欧洲也和美国一样,经历了一波缺货潮。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
随着北溪二期项目的终止,禁止俄罗斯石油等措施,以及随后俄罗斯的反制措施,欧洲实际上处于能源短缺的状态,包括成品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价格。
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势必波及到食品、日用品、耐用消费品,甚至各种生物制品和药品,最终将严重影响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摧毁后疫情时代脆弱的经济。
当然,以上只是来自经济层面的恶化,摧毁欧元汇率的决定性打击来自美国。
2022年初,鉴于特朗普执政后期以及疫情以来,大量滥发美元涌入资本市场,推高了大宗商品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影响了美国国内经济。美联储决定强行进入加息周期,以缩表。
今年3月和5月,美联储分别加息25和50个基点。在接下来的六月里,…t罕见地一次性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推至1.5~1.75%。
印钞是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唯一“果断”的抗疫措施。然而,它的后患无穷。
利率上升促使美元资金回流美国,欧洲和日本首当其冲。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抑制资本外逃的最佳策略是欧元和日元同时加息。
但自疫情爆发以来,欧元区的经济形势比美国更复杂,复苏也更缓慢。俄乌战争造成的边际效应也一直在加剧美元外流的问题。目前,欧洲的经济衰退已经从“风险”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欧元采取激进政策,紧跟美元加息,不仅不能遏制当前的问题,反而可能使经济雪上加霜。
事实上,目前欧洲央行的决策者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些问题。从去年底开始,他们就多次表示2022年绝对不会加息。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大楼
不加息,同时也无法抑制欧元区的持续通胀,换句话说,欧元的实际购买力持续下降。相对而言,在可能的后果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创纪录下跌已经是代价最小的一个。
旧神快死了。
有句话叫“丢了东隅,收了桑葚。”一般来说,货币汇率的波动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好坏问题。
就像2014年到2016年的上一个经济周期,欧元对美元一度逼近1: 1的临界线,同时对人民币逼近1:7的线。
当时欧盟通过制定各种计划积极自救,比如出台各种法规削减开支,制定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资,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同时,欧元汇率的大幅下跌也体现了跷跷板效应,使得欧元区的出口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当地货币的贬值有利于出口。
一直以来,欧元区的主要外贸产品主要集中在各种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如汽车、通用飞机、高端机械设备等,辅以各种奢侈品,如箱包、服装、家具,甚至私人飞机、游艇等。其中,尤以汽车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产业链长。
在上一次危机中,欧盟国家尤其是德国优先帮助本国汽车工业渡过债务危机,并通过欧元汇率走低的窗口扩大出口规模,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与此同时,欧元汇率下跌也吸引了一波海外资本“抄底”。比如国人耳熟能详的李嘉诚,当时就调动了巨额资金,甚至不惜卖掉在依然看涨的房产,在欧洲开创了“买中买”的模式。
李嘉诚对英国最大的酒吧集团的新闻进行了自下而上的报道,虽然英国从来就不属于欧元区。
通过以上措施,欧洲在2015-2016年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成功摆脱了经济泥潭。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切只是旧欧洲的昙花一现。2022年,欧洲面临的问题似曾相识,但却完全不同。
所谓似曾相识,但归根结底,缺的还是老问题。然而,不同的是,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后,突然爆发的俄罗斯-Ukr……年战争迫使欧洲承担了一个远远超出其预期的负担——勉强敷衍的俄欧关系因为战争而彻底破裂。在欧洲对俄罗斯的各种主动和强制制裁下,本已紧张的能源供应开始出现巨大缺口。
北溪二期工程本来可以彻底缓解德国的能源短缺。
石油和天然气的短缺使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到替代供应商。事实上,目前欧洲为了面子问题,实际上是花两倍的原价从地区外其他国家获得再出口的俄罗斯油气以供使用。
换句话说,在7年前的危机中,欧洲能够通过优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来筹集资金。当整个欧元区逐渐走出泥潭的时候,它仍然可以拟定并率先推动那些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但7年后的今天,曾经帮助欧洲走出泥潭的道路变得更加危险和泥泞...
就在欧元跌破历史价位的前几天,还有一个重要事件需要特别关注——德国打破了近30年来贸易顺差的“金身”,在刚刚完成的5月贸易统计中交出了一份逆差10.2亿美元的成绩单。
今年5月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情况表明,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大量顺差的工业化国家。
众所周知,德国多年来一直是欧洲经济的引擎。其贸易额、制造业产值、就业等。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一强势地位,德国自默克尔时代以来一直领导着欧洲,尽管它没有完全履行其对二战的历史责任。
然而,2022年6月底,德国不再高喊碳中和的宏大口号,议会悄然将恢复燃煤发电提上日程。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发布的科技类微信官方账号,笔者原本期望尽可能将话题与汽车联系起来。事实上,之前确实有人提出疑问:
欧元汇率大幅下跌是否有利于欧洲车辆的进口?
考虑到欧元兑人民币刚刚突破1: 7大关,理论上这是理所当然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理论”——如果宝马、奔驰、奥迪甚至保时捷、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欧洲车的库存充足。
0
不来梅港的出口汽车栈
因为综合目前所有的信息,笔者很担心德国那些工厂在入秋后还能不能正常开工。
2月24日俄乌战争全面爆发时,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制裁。包括一系列的分离、暂停和没收行动。其中一项扣押措施涉及德国交付给加拿大维修的一台燃气涡轮机组。
可惜这个设备原来是北溪一号的,专门用来给管道里抽天然气提供压力的。
加拿大作为美国第五十二个州,忠实地执行了上级的扣押命令,直到愤怒的俄罗斯威胁说,如果德国不尽快归还设备,就彻底切断北溪一号管道。
1
事件的主角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在网络平台上,一位参与过德国天然气电站项目的朋友,之前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包括德国社会民生和工业设施的年消耗量,以及获取天然气的几种渠道和年内可以达到的最大供应量,试图说明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
数据部分太枯燥,这里就略过了。直接说结论吧——
考虑到德国新政府极端激进的弃核计划……年内,甚至在今年年底之前,德国仍将有高达1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化工项目缺口,和以前一样。"十亿美元是一大笔钱。"(十亿美元的资金。)
“恐怕金额是欧元,殿下。”(恐怕金额是欧元,殿下。)
殿下,请分辨一下估价的货币(电影告别亚特兰蒂斯剧照)
过去二十年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比美元更有价值。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认知可以追溯到十三年前的2009年9月,从那部名为《告别亚特兰蒂斯》的灾难片票房火爆开始。
当时距离欧元正式取代欧元区十一国货币只有7年半的时间(自2002年2月28日起),仅在去年就创下了1:1.6的历史新高。
7月12日,欧元/美元跌破平价至0.9999。截至13日下午,欧元汇率仍在波动下跌。
这当然是极其“变态”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疫情自2020年4月在欧洲爆发以来一直没有好转,但随着美元的疯狂QE,直到一年前,对美元仍报1.22。
虽然跌了一点,但还是第二大主要货币。
无论老欧洲多么停滞不前,它的历史积淀依然存在。目前欧元区有19个国家,3.4亿人口,近4.5亿人口辐射整个欧盟。从规模上看,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地区集团,其财富和生活质量甚至优于美国。
但就在这时,一个构建了上述标杆的重要底层逻辑在世人的见证下开始崩塌。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
欧洲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而这种改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欧元失去的荣耀
虽然经济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问题,但这一波欧元的大幅贬值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困难、疫情反复、俄乌战争导致的周边安全问题恶化,甚至是战争导致的能源供应保障。
过去一年多来,国内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6月CPI指数达到9.1%,刷新8.6%的前值,创下41年来的历史纪录。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欧洲也面临强大的通胀压力。
根据上周的数据,欧元区19个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8.6%,这是欧元诞生以来的首次。在其他欧洲国家,比如最近宣布退出欧盟的英国,今年5月通胀数据超过9%。
除了通货膨胀,欧洲也和美国一样,经历了一波缺货潮。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
随着北溪二期项目的终止,禁止俄罗斯石油等措施,以及随后俄罗斯的反制措施,欧洲实际上处于能源短缺的状态,包括成品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价格。
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势必波及到食品、日用品、耐用消费品,甚至各种生物制品和药品,最终将严重影响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摧毁后疫情时代脆弱的经济。
当然,以上只是来自经济层面的恶化,摧毁欧元汇率的决定性打击来自美国。
2022年初,鉴于特朗普执政后期以及疫情以来,大量滥发美元涌入资本市场,推高了大宗商品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影响了美国国内经济。美联储决定强行进入……何加息周期缩表。
今年3月和5月,美联储分别加息25和50个基点。随后的6月,更是罕见的一次性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推至1.5~1.75%。
印钞是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唯一“果断”的抗疫措施。然而,它的后患无穷。
利率上升促使美元资金回流美国,欧洲和日本首当其冲。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抑制资本外逃的最佳策略是欧元和日元同时加息。
但自疫情爆发以来,欧元区的经济形势比美国更复杂,复苏也更缓慢。俄乌战争造成的边际效应也一直在加剧美元外流的问题。目前,欧洲的经济衰退已经从“风险”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欧元采取激进政策,紧跟美元加息,不仅不能遏制当前的问题,反而可能使经济雪上加霜。
事实上,目前欧洲央行的决策者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些问题。从去年底开始,他们就多次表示2022年绝对不会加息。
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大楼
不加息,同时也无法抑制欧元区的持续通胀,换句话说,欧元的实际购买力持续下降。相对而言,在可能的后果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创纪录下跌已经是代价最小的一个。
旧神快死了。
有句话叫“丢了东隅,收了桑葚。”一般来说,货币汇率的波动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好坏问题。
就像2014年到2016年的上一个经济周期,欧元对美元一度逼近1: 1的临界线,同时对人民币逼近1:7的线。
当时欧盟通过制定各种计划积极自救,比如出台各种法规削减开支,制定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资,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同时,欧元汇率的大幅下跌也体现了跷跷板效应,使得欧元区的出口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当地货币的贬值有利于出口。
一直以来,欧元区的主要外贸产品主要集中在各种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如汽车、通用飞机、高端机械设备等,辅以各种奢侈品,如箱包、服装、家具,甚至私人飞机、游艇等。其中,尤以汽车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产业链长。
在上一次危机中,欧盟国家尤其是德国优先帮助本国汽车工业渡过债务危机,并通过欧元汇率走低的窗口扩大出口规模,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与此同时,欧元汇率下跌也吸引了一波海外资本“抄底”。比如国人耳熟能详的李嘉诚,当时就调动了巨额资金,甚至不惜卖掉在依然看涨的房产,在欧洲开创了“买中买”的模式。
李嘉诚对英国最大的酒吧集团的新闻进行了自下而上的报道,虽然英国从来就不属于欧元区。
通过以上措施,欧洲在2015-2016年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成功摆脱了经济泥潭。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切只是旧欧洲的昙花一现。2022年,欧洲面临的问题似曾相识,但却完全不同。
所谓的德佳五世……但归根结底,缺的是老问题。然而不同的是,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后,突如其来的俄乌战争迫使欧洲背负了一个远超其预期的包袱——勉强敷衍的俄欧关系因为战争而彻底破裂。在欧洲对俄罗斯的各种主动和强制制裁下,本已紧张的能源供应开始出现巨大缺口。
北溪二期工程本来可以彻底缓解德国的能源短缺。
石油和天然气的短缺使得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到替代供应商。事实上,目前欧洲为了面子问题,实际上是花两倍的原价从地区外其他国家获得再出口的俄罗斯油气以供使用。
换句话说,在7年前的危机中,欧洲能够通过优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来筹集资金。当整个欧元区逐渐走出泥潭的时候,它仍然可以拟定并率先推动那些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但7年后的今天,曾经帮助欧洲走出泥潭的道路变得更加危险和泥泞...
就在欧元跌破历史价位的前几天,还有一个重要事件需要特别关注——德国打破了近30年来贸易顺差的“金身”,在刚刚完成的5月贸易统计中交出了一份逆差10.2亿美元的成绩单。
今年5月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情况表明,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大量顺差的工业化国家。
众所周知,德国多年来一直是欧洲经济的引擎。其贸易额、制造业产值、就业等。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一强势地位,德国自默克尔时代以来一直领导着欧洲,尽管它没有完全履行其对二战的历史责任。
然而,2022年6月底,德国不再高喊碳中和的宏大口号,议会悄然将恢复燃煤发电提上日程。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发布的科技类微信官方账号,笔者原本期望尽可能将话题与汽车联系起来。事实上,之前确实有人提出疑问:
欧元汇率大幅下跌是否有利于欧洲车辆的进口?
考虑到欧元兑人民币刚刚突破1: 7大关,理论上这是理所当然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理论”——如果宝马、奔驰、奥迪甚至保时捷、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欧洲车的库存充足。
0
不来梅港的出口汽车栈
因为综合目前所有的信息,笔者很担心德国那些工厂在入秋后还能不能正常开工。
2月24日俄乌战争全面爆发时,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制裁。包括一系列的分离、暂停和没收行动。其中一项扣押措施涉及德国交付给加拿大维修的一台燃气涡轮机组。
可惜这个设备原来是北溪一号的,专门用来给管道里抽天然气提供压力的。
加拿大作为美国第五十二个州,忠实地执行了上级的扣押命令,直到愤怒的俄罗斯威胁说,如果德国不尽快归还设备,就彻底切断北溪一号管道。
1
事件的主角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在网络平台上,一位参与过德国天然气电站项目的朋友,之前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包括德国社会民生和工业设施的年消耗量,以及获取天然气的几种渠道和年内可以达到的最大供应量,试图说明德国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天然气。
数据部分太枯燥,这里就略过了。直接说结论吧——
考虑到德国新政府年内放弃核电站的极端激进计划,即使在今年年底前,德国仍将有高达1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基化工项目缺口,和以前一样。这种差距必然导致相关行业的就业不足和产能不足,并传导到整个德国社会。
如果俄罗斯像最近围绕北溪一号汽轮机的闹剧一样,威胁要在入秋前彻底断气,那么即使德国所有工业立即停止,天然气全部转移到供暖等基本民生设施,要想维持冬季照常供暖,仍有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4
冬天不远了...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欧洲进口的车,尤其是德国进口的车,能不能变得更便宜,似乎有点“想多了”。毕竟如果事态继续发展,问题可能会直接演变成能不能看到德国制造的汽车...
但是,除了这些超出我们力所能及的担忧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大家特别关注,那就是欧盟和中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21年中国GDP 17.8万亿美元,欧盟17万亿美元。这一数据公布之初,有媒体曾称之为“历史性超越”。
但事实证明,真正的“历史性”还在后面——如果目前的汇率持续到年底,使用目前的预测增长率,中国今年的GDP将是18.5万亿美元,而欧盟只有15.5万亿。即使英国突然宣布放弃英国退出欧盟,重返欧盟,立即被毫无保留地接受,那么其带来的2.021万亿美元(2021年的数据)的增量,仍然使得中欧GDP数据相差约1万亿美元。
5
贵阳,标准三线城市,拍摄于2020年。
诚然,这种由汇率引起的波动仅具有参考意义。但如果考虑到欧洲的这一波实际上已经打开了衰退的窗口,那么参考欧洲国家在上一次衰退中(2013年底至2016年)的整体表现,两年后欧盟的数据很可能保持在16万亿美元以下,而中国将达到20万亿美元...
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趋势会不会向最坏或者最极端的方向发展。但这里可以肯定的是,迎接我们所有人的将是一个异常复杂但同样波澜壮阔的时代。
曾经记载在史书上的新旧更替,现在正在被大家所见证。这种差距必然导致相关行业的就业不足和产能不足,并传导到整个德国社会。
如果俄罗斯像最近围绕北溪一号汽轮机的闹剧一样,威胁要在入秋前彻底断气,那么即使德国所有工业立即停止,天然气全部转移到供暖等基本民生设施,要想维持冬季照常供暖,仍有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4
冬天不远了...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欧洲进口的车,尤其是德国进口的车,能不能变得更便宜,似乎有点“想多了”。毕竟如果事态继续发展,问题可能会直接演变成能不能看到德国制造的汽车...
但是,除了这些超出我们力所能及的担忧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大家特别关注,那就是欧盟和中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21年中国GDP 17.8万亿美元,欧盟17万亿美元。这一数据公布之初,有媒体曾称之为“历史性超越”。
但事实证明,真正的“历史性”还没有到来——如果目前的汇率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ar和目前的预测增长率使用,中国今年的GDP将是18.5万亿美元,而欧盟将只有15.5万亿。即使英国突然宣布放弃英国退出欧盟,重返欧盟,立即被毫无保留地接受,那么其带来的2.021万亿美元(2021年的数据)的增量,仍然使得中欧GDP数据相差约1万亿美元。
5
贵阳,标准三线城市,拍摄于2020年。
诚然,这种由汇率引起的波动仅具有参考意义。但如果考虑到欧洲的这一波其实已经打开了衰退的窗口,那么参考欧洲国家在上一次衰退中(2013年底至2016年)的整体表现,两年后欧盟的数据很可能保持在16万亿美元以下,而中国将达到20万亿美元...
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趋势会不会向最坏或者最极端的方向发展。但这里可以肯定的是,迎接我们所有人的将是一个异常复杂但同样波澜壮阔的时代。
曾经记载在史书上的新旧更替,现在正在被大家所见证。
盖世汽车讯7月14日,模块化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aiMotive和汽车座舱分析软件供应商emotion3D宣布,
1900/1/1 0:00:00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国内SUV市场累计批发销量约1028万辆,环比上涨412,同比上涨399。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获悉,帕加尼将会放弃研发电动车,继续回归大排量燃油超跑领域。据悉,2018年,帕加尼开始研究一款电动超跑,四年后正式宣布放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14日,丰田汽车表示,由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电力供应十分紧张,该公司已缩减了得州圣安东尼奥(SanAntonio)组装厂的生产。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14日,福特汽车和韩国电池制造商SKOn及其子公司敲定成立一家合资企业BlueOvalSKLLC,在美国建造和运营电池生产设施。
1900/1/1 0:00:007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