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市内卷的“困局”,与百万出海的“破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7月13日,SAIC乘用车郑州基地迎来MG品牌百万辆出海仪式。这是MG出海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MG多年全球布局和深耕成果的有力证明。

当这辆对名爵品牌、SAIC乘用车、SAIC集团乃至自主品牌都有着非凡意义的名爵ZS缓缓步入会场时,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时代的交接。

15年前,MG品牌从“0”起步,勇敢自信地迈出了自主品牌“出海”的第一步;十五年后的今天,MG品牌实现了从“1”到“100万”的“出海”,其全球化征程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无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豪华品牌,竞争态势越来越无序。每个人都在回避谈论内卷化,但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此时,“出海”成为企业展示硬实力、寻求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就像近年来逐渐占领高端商务市场的华为手机,DJI的无人机,不仅在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和心中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中国制造”摆脱了低端廉价,逐渐走向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充满智能科技和智慧的“中国制造”。

换句话说,“出海”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破局之道。只有放眼舒适区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跨国汽车企业,从汽车大国进步到汽车强国。

自主品牌一直都明白这一点。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全球经济的不利因素,但中国汽车出口摆脱了近年来徘徊震荡的局面,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奇瑞海外销量为26.91万辆,长城海外销量为14.27万辆,吉利海外销量为11.5万辆。新兴电力企业蔚来和小鹏也积极布局海外...

作为自主品牌出口的“扛把子”,SAIC被誉为“售出的中国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是SAIC制造”,海外市场销量高达69.7万辆,牢牢占据头把交椅。

SAIC客车是其中的主力军,是SAIC出海的主力军。2021年全年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9万辆,同比增长68%,2022年上半年累计出口16.7万辆,同比翻番,实现中国单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100万辆”云和月

自2007年出海以来,SAIC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智造”的热潮。然后是2013年的“一带一路”计划,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新机遇。经过九年的不断耕耘,MG品牌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基于漂洋过海的新机遇及其不断耕耘,SAIC乘用车近年来不断刷新出口销售数据,旗下MG品牌也连续三年取得“中国单品牌海外销量冠军”的成功。

以上汽乘用车MG品牌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加速走出国门,众多产品频频刷新海外销量纪录。从2007年60辆MG新车登陆南美智利,到英国、中东、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大陆、北美等国家和地区,MG品牌以势不可挡之势获得海外消费者和媒体的好评和口碑。

截至目前,MG品牌已出口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单一汽车品牌出口第一。15年后,其海外销量已突破百万,覆盖六大洲。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可以说,出海十余年,从“0”到“1”,再从“1”到“100万”,MG品牌的产品在中国以其强大的智造实力征服了全球用户,也为自身品牌和“中国智造”树立了重要形象。

无论对SAIC乘用车还是中国企业来说,这都是“出海”跨国探索的一大步。

因为在中企建立“中国智造”这张名片之前,“出海”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其中有第一波出海,主要是conce……评级在低端制造,但产品往往难以摆脱“低端”、“山寨”等标签;还有第二波出海,以海尔、海信等家电企业为代表,产品性价比很高;还有第三波出海,有猎豹、APUS、赤子城等技术和品牌,但工具属性强,品牌属性弱。

如今,随着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迎来了第四次“出海”浪潮。能在巨大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品牌,品牌核心竞争力强,“走出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在中国“走出去”的第四波浪潮中,以华为、SAIC、DJI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迅速成长为高品质、高品位、高技术、高价值的“国货之光”,让“中国智造”在世界大放异彩。

立足中国,瞄准世界。

面对困难与未知交织的“出海”机遇,有人在困难中失败,有人在未知中停滞,而SAIC乘用车则充分把握机遇,为中国汽车谱写了“出海”的篇章。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像华为一样,始终坚持跨国经营,依托SAIC完善布局,快速对接全球产业链资源,深耕本土,通过独特的技术优势打造和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国外用户需求,将“中国智造”推向全球。

在宏观产业链布局上,SAIC在全球建立了三大创新R&D中心;在亚洲建立了四个海外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100多个海外生产和R&D备件基地。同时建设了6条自营国际航线,分销网络覆盖海外100多个国家,为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的物流保障。

SAIC乘用车的产品走向世界,不是为了复制“前辈”的成功经验,而是为了在当地创造新的差异化价值。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喜好和需求,实现了产品定制,促进了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满足了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比如在英国、荷兰、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依托智能电气化攻势,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不断实现欧洲高能市场的突破;根据欧洲汽车协会发布的2022年Q1欧洲汽车销量T0P60榜单,MG品牌销量较同期增长近3倍,市场份额为0.76%,已超越路虎、本田等国际品牌位列增长榜第6位,创下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最佳纪录。在新兴市场,充分发挥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着力探索差异化的智能网联技术。这些因地制宜的差异化产品推出和管理策略,帮助其在今年第一季度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全球18个国家的单一品牌TOP10。

在“出海”这个大而具体的战略框架下,SAIC乘用车的产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此前,旗下多款车型在E-NCAP、A-NCAP等海外碰撞测试中取得“五星安全”,单匹马扭转了此前海外消费者眼中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固有印象。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不仅如此,名爵HS与纯电动汽车名爵EZS一同获得E-NCAP五星安全评价,名爵HS成为首款欧澳“双五星”安全SUV在中国;MG EZS成为欧洲首款E-NCAP五星安全纯电动小型SUV,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汽车品牌,并打破了中国制造汽车的国际安全认证纪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SAIC乘用车可以说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这条路上,MG品牌全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英国到中国,再一次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汽车的一次巨大成功。是中国汽车人不断引领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走向世界。

“中国智造”不仅仅是走出去。

当然,战略上的策略性学习和战术上的弹性学习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基本操作”。

然而,无论战术多么高超,战略多么有见地,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品牌竞争,甚至瓜分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蛋糕”。领先的核心技术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杀技”。

众所周知,SAIC是行业内最早判断“新四化”趋势的汽车企业,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为汽车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树立了新标杆。

充分依托SAIC“新四化”领先技术,SAIC乘用车采用的电气化、智能网联等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能满足双五星安全认证,以实力征服全球用户。

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动时代,SAIC围绕新型智能电动汽车,着力打造“七大技术基地”,包括“SAIC星云”纯电动系统平台、“SAIC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SAIC星河”氢能专属架构三大整车技术基地,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等。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同时,为加快“七大技术基地”的应用,发挥前瞻技术的作用,SAIC不断优化CTC、整体铸造、固态电池、芯片国产化等前瞻技术,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开始储备集成热管理、集成驱动桥等面向未来的模块化解决方案,积极规划群体仿生智能、低碳材料等前沿技术布局。

依托SAIC,SAIC乘用车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加快产品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集团领先的技术资源,为产品赋能,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带来全球用户认可的优质车型。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在产品方面,今年SAIC乘用车重磅新车亮相。基于SAIC珠峰的超级建筑,全新的第三代荣威RX5于今年上市。在全球百万互联网车主的基础上,延续了同级性能最强的“互联网汽车”荣耀;2022年7月17日,“冠军车”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级混动e RX5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将于8月交付。作为一款全球车,名爵木兰基于“SAIC星云”纯电动专属系统平台诞生,成为SAIC乘用车在全球市场发力的新起点。

国内外、电气智能化、产品类型谱不断完善,品牌力进一步跃升。荣威与SAIC乘用车子公司名爵的差异化经营,正呈现出更清晰、更有效的发展脉络:中国荣威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名爵品牌继续拓展海外版图。两大品牌优势互补,携手以创新科技赋能产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摘要

在第四次出海浪潮下,“出海”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破局之道。只有放眼舒适区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跨国汽车企业,成为汽车强国。

目前国内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车企并不多,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很难忽视SAIC的先锋和引领作用。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引领者,SAIC乘用车对于中国品牌如何以技术溢出书写和重塑全球价值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7月13日,SAIC乘用车郑州基地迎来MG品牌百万辆出海仪式。这是MG出海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MG多年全球布局和深耕成果的有力证明。

当这辆对名爵品牌、SAIC乘用车、SAIC集团乃至自主品牌都有着非凡意义的名爵ZS缓缓步入会场时,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时代的交接。

15年前,MG品牌从“0”起步,勇敢自信地迈出了自主品牌“出海”的第一步;十五年后的今天,MG品牌实现了从“1”到“100万”的“出海”,其全球化征程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无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豪华品牌,竞争态势越来越无序。每个人都在回避谈论内卷化,但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此时,“出海”成为企业展示硬实力、寻求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就像近年来逐渐占领高端商务市场的华为手机,DJI的无人机,不仅在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和心中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中国制造”摆脱了低端廉价,逐渐走向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充满智能科技和智慧的“中国制造”。

换句话说,“出海”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破局之道。只有放眼舒适区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跨国汽车企业,从汽车大国进步到汽车强国。

自主品牌一直都明白这一点。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全球经济的不利因素,但中国汽车出口摆脱了近年来徘徊震荡的局面,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奇瑞海外销量为26.91万辆,长城海外销量为14.27万辆,吉利海外销量为11.5万辆。新兴电力企业蔚来和小鹏也积极布局海外...

作为自主品牌出口的“扛把子”,SAIC被誉为“售出的中国汽车中,每三辆就有一辆是SAIC制造”,海外市场销量高达69.7万辆,牢牢占据头把交椅。

SAIC客车是其中的主力军,是SAIC出海的主力军。2021年全年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9万辆,同比增长68%,2022年上半年累计出口16.7万辆,同比翻番,实现中国单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100万辆”云和月

自2007年出海以来,SAIC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智造”的热潮。然后是2013年的“一带一路”计划,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新机遇。经过九年的不断耕耘,MG品牌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品牌。

基于漂洋过海的新机遇及其不断耕耘,SAIC乘用车近年来不断刷新出口销售数据,旗下MG品牌也连续三年取得“中国单品牌海外销量冠军”的成功。

以上汽乘用车MG品牌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加速走出国门,众多产品频频刷新海外销量纪录。从2007年60辆MG新车登陆南美智利,到英国、中东、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大陆、北美等国家和地区,MG品牌以势不可挡之势获得海外消费者和媒体的好评和口碑。

截至目前,MG品牌已出口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单一汽车品牌出口第一。15年后,其海外销量已突破百万,覆盖六大洲。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可以说,出海十余年,从“0”到“1”,再从“1”到“100万”,MG品牌的产品在中国以其强大的智造实力征服了全球用户,也为自身品牌和“中国智造”树立了重要形象。

无论对SAIC乘用车还是中国企业来说,这都是“出海”跨国探索的一大步。

因为在中企建立“中国智造”这张名片之前,“出海”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其中有第一波出海,主要是conce……评级在低端制造,但产品往往难以摆脱“低端”、“山寨”等标签;还有第二波出海,以海尔、海信等家电企业为代表,产品性价比很高;还有第三波出海,有猎豹、APUS、赤子城等技术和品牌,但工具属性强,品牌属性弱。

如今,随着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迎来了第四次“出海”浪潮。能在巨大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品牌,品牌核心竞争力强,“走出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在中国“走出去”的第四波浪潮中,以华为、SAIC、DJI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迅速成长为高品质、高品位、高技术、高价值的“国货之光”,让“中国智造”在世界大放异彩。

立足中国,瞄准世界。

面对困难与未知交织的“出海”机遇,有人在困难中失败,有人在未知中停滞,而SAIC乘用车则充分把握机遇,为中国汽车谱写了“出海”的篇章。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像华为一样,始终坚持跨国经营,依托SAIC完善布局,快速对接全球产业链资源,深耕本土,通过独特的技术优势打造和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国外用户需求,将“中国智造”推向全球。

在宏观产业链布局上,SAIC在全球建立了三大创新R&D中心;在亚洲建立了四个海外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了100多个海外生产和R&D备件基地。同时建设了6条自营国际航线,分销网络覆盖海外100多个国家,为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的物流保障。

SAIC乘用车的产品走向世界,不是为了复制“前辈”的成功经验,而是为了在当地创造新的差异化价值。依托领先的技术优势,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喜好和需求,实现了产品定制,促进了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满足了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比如在英国、荷兰、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依托智能电气化攻势,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不断实现欧洲高能市场的突破;根据欧洲汽车协会发布的2022年Q1欧洲汽车销量T0P60榜单,MG品牌销量较同期增长近3倍,市场份额为0.76%,已超越路虎、本田等国际品牌位列增长榜第6位,创下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最佳纪录。在新兴市场,充分发挥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着力探索差异化的智能网联技术。这些因地制宜的差异化产品推出和管理策略,帮助其在今年第一季度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全球18个国家的单一品牌TOP10。

在“出海”这个大而具体的战略框架下,SAIC乘用车的产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此前,旗下多款车型在E-NCAP、A-NCAP等海外碰撞测试中取得“五星安全”,单匹马扭转了此前海外消费者眼中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固有印象。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不仅如此,名爵HS与纯电动汽车名爵EZS一同获得E-NCAP五星安全评价,名爵HS成为首款欧澳“双五星”安全SUV在中国;MG EZS成为欧洲首款E-NCAP五星安全纯电动小型SUV,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汽车品牌,并打破了中国制造汽车的国际安全认证纪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SAIC乘用车可以说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这条路上,MG品牌全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英国到中国,再一次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汽车的一次巨大成功。是中国汽车人不断引领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走向世界。

“中国智造”不仅仅是走出去。

当然,战略上的策略性学习和战术上的弹性学习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基本操作”。

然而,无论战术多么高超,战略多么有见地,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品牌竞争,甚至瓜分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蛋糕”。领先的核心技术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杀技”。

众所周知,SAIC是行业内最早判断“新四化”趋势的汽车企业,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为汽车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树立了新标杆。

充分依托SAIC“新四化”领先技术,SAIC乘用车采用的电气化、智能网联等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也能满足双五星安全认证,以实力征服全球用户。

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动时代,SAIC围绕新型智能电动汽车,着力打造“七大技术基地”,包括“SAIC星云”纯电动系统平台、“SAIC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SAIC星河”氢能专属架构三大整车技术基地,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等。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同时,为加快“七大技术基地”的应用,发挥前瞻技术的作用,SAIC不断优化CTC、整体铸造、固态电池、芯片国产化等前瞻技术,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开始储备集成热管理、集成驱动桥等面向未来的模块化解决方案,积极规划群体仿生智能、低碳材料等前沿技术布局。

依托SAIC,SAIC乘用车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加快产品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集团领先的技术资源,为产品赋能,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带来全球用户认可的优质车型。

roewe, roewe RX5, Honda, Rubik's cube, southeast

在产品方面,今年SAIC乘用车重磅新车亮相。基于SAIC珠峰的超级建筑,全新的第三代荣威RX5于今年上市。在全球百万互联网车主的基础上,延续了同级性能最强的“互联网汽车”荣耀;2022年7月17日,“冠军车”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级混动e RX5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将于8月交付。作为一款全球车,名爵木兰基于“SAIC星云”纯电动专属系统平台诞生,成为SAIC乘用车在全球市场发力的新起点。

国内外、电气智能化、产品类型谱不断完善,品牌力进一步跃升。荣威与SAIC乘用车子公司名爵的差异化经营,正呈现出更清晰、更有效的发展脉络:中国荣威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名爵品牌继续拓展海外版图。两大品牌优势互补,携手以创新科技赋能产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摘要

在第四次出海浪潮下,“出海”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破局之道。只有放眼舒适区之外的海外市场,才能成就顶级跨国汽车企业,成为汽车强国。

目前国内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车企并不多,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很难忽视SAIC的先锋和引领作用。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引领者,SAIC乘用车对于中国品牌如何以技术溢出书写和重塑全球价值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标签:荣威荣威RX5本田魔方东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Lyft计划关闭租车业务并裁员大约60人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Lyft在7月20日证实,该公司将关闭其汽车租赁业务,并削减约60个工作岗位,当前这家叫车服务巨头希望精简其业务并缩减预算。

1900/1/1 0:00:00
ROHM开发出可简化视频传输路径的、 用于车载多屏显示器的串行/解串器“BU18xx82-M”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面向多屏化趋势下的车载显示器领域,开发出支持全高清分辨率(19801080像素)的SerDesIC1(串行器:BU18TL82M,

1900/1/1 0:00:00
澳大利亚GGOE公司发明无燃料发电机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GGOE公司开发了一种机械齿轮箱(mechanicalgearbox),不需要使用燃料即可产生电力。现在,该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向全球推广这项技术。

1900/1/1 0:00:00
沃尔沃汽车第二季度零售销量达143006台

日前,沃尔沃汽车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其中,第二季度收入达到713亿瑞典克朗,息税前利润达到108亿瑞典克朗,利润率为151。

1900/1/1 0:00:00
最高降价1万元!小鹏汽车究竟意欲何为?

没错,小鹏汽车全系现金优惠500010000元是个真实消息,除此之外部分车型还有300010000元的选装权益,具体优惠信息请看下图(该消息第一电动网通过小鹏销售核实确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