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稳定可靠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智行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智行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智能驾驶量产的企业。公司专注于整车代码层面的产品量产和交付,不仅布局全栈的自研和创新,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出行生态。面对辅助驾驶日益广泛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作为一家全场景智能驾驶技术公司,智行科技也抢先一步,拿出了自己的量产计划。
导航与停车一体化领域控制成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力点
导航辅助驾驶,NPG(Navigation Guided Pilot),是根据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在高速和城市环路场景下,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辅助。比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NOA功能,蔚来的NOP功能,都属于导航辅助驾驶。
对于现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辅助驾驶功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标签,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功能。想要在未来的智能汽车领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需要继续突破高层次的智能驾驶功能,实现更高层次、全场景的智能驾驶。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随着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难以满足跨域计算需求,因此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始走向基于域控制器的集成架构。
驾驶辅助和泊车辅助通常是分开开发的,这是目前大多数供应商采用的方式,但这种方案也有成本高的缺点。而出行和停车一体化的域控制器,只需要一个域控制器就可以同时实现驾驶辅助和停车辅助的功能,这将大大降低系统成本,也给主机厂带来了提高开发效率、实现数据回归积累、提升驾驶体验等优势。
在此背景下,停车导航一体化成为各大主机厂实现自动驾驶规模落地的最佳落脚点。
导航与停车一体化区域控制关键技术
IDC是智行科技的一体化域控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领先的L2+智能驾驶体验。在IDC上,也体现了智行科技的全栈能力布局。
硬件方面,IDC灵活的系统架构设计支持与国产芯片兼容,功能安全按照ISO 26262 ASIL B开发,同时提供丰富的接口,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支持云和大数据的闭环开发。
在软件上,IDC支持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提供持续的OTA升级能力。据了解,IDC将于2022年Q3量产并应用于国内多家头部车企。
IDC mid配备了针对高低速停车的集成域控制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驾驶和停车可以共享一个控制器。通过4R5V感应系统,可以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L2+驾驶功能、360°全景功能、记忆泊车功能。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IDC mid域控制器在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上有很多亮点:比如可以通过自主判断位置自动并入主干道,高速或高架行驶,可以自动选择高效车道通过,自动驶出匝道。其功能模块还包括人机交互、变道意图提醒等功能。此外,该方案的NOA功能还集成了鱼眼镜头的物体感知,弥补了毫米波雷达的一些有限场景,增强了换道安全性。
基于该传感系统,HPA记忆泊车功能还可以……我意识到了。IDC mid的优势在于不依赖场端设备,通过车载传感器学习记忆停车路线,基于语义、高精度里程表等多重信息,精确定位厘米级停车过程。全程记忆停车,可以灵活躲避或绕过障碍物,还具有远程呼叫功能。目前IDC mid的内存停车可以支持地下车库、办公区、私家车固定车位的远程内存停车。
除了辅助驾驶功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主停车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需求。IDC mid的自动泊车功能旨在提供拟人化的泊车体验,其速度、转向和刹车更接近人类控制。得益于CNN的高场景覆盖率和通用障碍物检测,可以高效完成车辆的自动泊车和停放,支持水平、垂直、倾斜车位、空间车位、线车位、砖车位等不同停车场景。此外,它还可以扩展倒车AEB和远程停车等多种低速停车功能。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此外,知行科技的IDC mid还提供360°全景功能。通过多视角虚拟摄像头技术、动态拼接技术、透明底盘、GPU高精度车模渲染等“黑科技”,让用户体验逼真的周边驾驶环境和交互,实时掌握整车运行环境中各种视角的信息,避免视觉盲区带来的危险。
在视觉感知方面,知行科技的行停车一体化域控IDC mid采用动态多摄像头快速标定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轻量化车位线和车道线深度学习模型、多类型目标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和多任务学习检测模型,构建基于主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的数据驱动自主学习模型,为部署模型筛选出更具迭代价值的数据以解决标准问题,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体验。
NOA市区加速了整个场景。
除了IDC mid,智行科技还基于该平台开发了IDC high。作为IDC mid的升级版,IDC high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IDC high的算力规划达到100+TOPS,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全场景覆盖。在具体应用场景中,IDC high支持复杂高架道路和城市路口场景,换言之,可以实现城市NOA,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的边界。据了解,智行科技计划在2023年后交付城市NOA和AVP应用。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知行科技认为,在整个软件架构中,需要考虑算法和计算能力的迭代升级以及平台的兼容性。在域控制器领域,知行科技对中间件采用全栈自研,不依赖任何特定平台和框架,实现软硬件高效解耦。因此,芯片可以灵活移植和兼容,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显著降低。
此外,高效的大数据网络系统是智能驾驶迭代前行的重要环节。智行科技自主研发的数据闭环和云平台网络,采用原生云架构的设计方式,扩展性强,确保搭载智行科技解决方案的车辆数据可追溯、可监控。这不仅有助于主机厂通过OTA不断向用户开放更多智能驾驶功能,也有助于智行科技通过数据传输不断优化算法。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发展全场景无人自主驾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终极目标,但这一愿景的落地并不容易。
目前,量产的智能驾驶技术……在市场上主要集中在高速/高架驾驶中端的停车场景,但整个端到端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还是一个空白,也是未来几年主机厂抢占汽车智能话语权的必争之地。
但是,随着导航和停车、城市NOA等功能的集成控制器的逐步量产,自动驾驶从单一场景到全场景应用的演进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以智行科技为代表的本土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凭借技术和实力,也证明了中国品牌完全有机会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弯道超车”。
(以上内容根据2022年6月29日由Gaspar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智能汽车领域控制器创新云论坛上,智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卢宇坤发表的主题演讲《自研、泊车、集成领域控制打造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理解整理。)目前国内涌现出一批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稳定可靠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智行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智行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智能驾驶量产的企业。公司专注于整车代码层面的产品量产和交付,不仅布局全栈自研和创新,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出行生态。面对辅助驾驶日益广泛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作为一家全场景智能驾驶技术公司,智行科技也抢先一步,拿出了自己的量产计划。
导航与停车一体化领域控制成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力点
导航辅助驾驶,NPG(Navigation Guided Pilot),就是根据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在高速和城市环路场景下,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辅助。比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NOA功能,蔚来的NOP功能,都属于导航辅助驾驶。
对于现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辅助驾驶功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标签,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功能。想要在未来的智能汽车领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需要继续突破高层次的智能驾驶功能,实现更高层次、全场景的智能驾驶。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随着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难以满足跨域计算需求,因此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始走向基于域控制器的集成架构。
驾驶辅助和泊车辅助通常是分开开发的,这是目前大多数供应商采用的方式,但这种方案也有成本高的缺点。而出行和停车一体化的域控制器,只需要一个域控制器就可以同时实现驾驶辅助和停车辅助的功能,这将大大降低系统成本,也给主机厂带来了提高开发效率、实现数据回归积累、提升驾驶体验等优势。
在此背景下,停车导航一体化成为各大主机厂实现自动驾驶规模落地的最佳落脚点。
导航与停车一体化区域控制关键技术
IDC是智行科技的一体化域控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领先的L2+智能驾驶体验。在IDC上,也体现了智行科技的全栈能力布局。
硬件方面,IDC灵活的系统架构设计支持与国产芯片兼容,功能安全按照ISO 26262 ASIL B开发,同时提供丰富的接口,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支持云和大数据的闭环开发。
在软件上,IDC支持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提供持续的OTA升级能力。据了解,IDC将于2022年Q3量产并应用于国内多家头部车企。
IDC mid配备了集成的域控制解决方案……开为高速和低速停车,这意味着驾驶和停车可以共用一个控制器。通过4R5V感应系统,可以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L2+驾驶功能、360°全景功能、记忆泊车功能。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IDC mid域控制器在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上有很多亮点:比如可以通过自主判断位置自动并入主干道,高速或高架行驶,可以自动选择高效车道通过,自动驶出匝道。其功能模块还包括人机交互、变道意图提醒等功能。此外,该方案的NOA功能还集成了鱼眼镜头的物体感知,弥补了毫米波雷达的一些有限场景,增强了换道安全性。
基于该传感系统,还可以实现HPA记忆泊车的功能。IDC mid的优势在于不依赖场端设备,通过车载传感器学习记忆停车路线,基于语义、高精度里程表等多重信息,精确定位厘米级停车过程。全程记忆停车,可以灵活躲避或绕过障碍物,还具有远程呼叫功能。目前IDC mid的内存停车可以支持地下车库、办公区、私家车固定车位的远程内存停车。
除了辅助驾驶功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主停车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需求。IDC mid的自动泊车功能旨在提供拟人化的泊车体验,其速度、转向和刹车更接近人类控制。得益于CNN的高场景覆盖率和通用障碍物检测,可以高效完成车辆的自动泊车和停放,支持水平、垂直、倾斜车位、空间车位、线车位、砖车位等不同停车场景。此外,它还可以扩展倒车AEB和远程停车等多种低速停车功能。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此外,知行科技的IDC mid还提供360°全景功能。通过多视角虚拟摄像头技术、动态拼接技术、透明底盘、GPU高精度车模渲染等“黑科技”,让用户体验逼真的周边驾驶环境和交互,实时掌握整车运行环境中各种视角的信息,避免视觉盲区带来的危险。
在视觉感知方面,知行科技的行停车一体化域控IDC mid采用动态多摄像头快速标定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轻量化车位线和车道线深度学习模型、多类型目标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和多任务学习检测模型,构建基于主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的数据驱动自主学习模型,为部署模型筛选出更具迭代价值的数据以解决标准问题,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体验。
NOA市区加速了整个场景。
除了IDC mid,智行科技还基于该平台开发了IDC high。作为IDC mid的升级版,IDC high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IDC high的算力规划达到100+TOPS,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全场景覆盖。在具体应用场景中,IDC high支持复杂高架道路和城市路口场景,换言之,可以实现城市NOA,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的边界。据了解,智行科技计划在2023年后交付城市NOA和AVP应用。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知行科技认为,在整个软件架构中,需要考虑算法和计算能力的迭代升级以及平台的兼容性。在域控制器领域,知行科技对中间件采用全栈自研,不依赖任何特定平台和框架,实现软硬件高效解耦。因此,芯片……n可灵活移植和兼容,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显著降低。
此外,高效的大数据网络系统是智能驾驶迭代前行的重要环节。智行科技自主研发的数据闭环和云平台网络,采用原生云架构的设计方式,扩展性强,确保搭载智行科技解决方案的车辆数据可追溯、可监控。这不仅有助于主机厂通过OTA不断向用户开放更多智能驾驶功能,也有助于智行科技通过数据传输不断优化算法。

图片来源:知行科技官网
发展全场景无人自主驾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终极目标,但这一愿景的落地并不容易。
目前市场上量产的智能驾驶技术主要集中在高速/高架驾驶中端的停车场景,但整个端到端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还是一个空白,也是未来几年主机厂抢占汽车智能话语权的必争之地。
但是,随着导航和停车、城市NOA等功能的集成控制器的逐步量产,自动驾驶从单一场景到全场景应用的演进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以智行科技为代表的本土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凭借技术和实力,也证明了中国品牌完全有机会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弯道超车”。
(以上内容根据2022年6月29日由Gaspar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智能汽车领域控制器创新云论坛上,智行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卢宇坤发表的主题演讲《自研、泊车、集成领域控制打造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理解整理。)
7月19日,极氪开启全量推送的ZEEKROS30正式版,主要针对智驾、底盘、车身、座舱等四方面进行升级,涉及25个ECU,新增29项功能,体验优化204项,为极氪001带来全面进化。
1900/1/1 0:00:007月22日上午,知名歌星林志颖驾驶特斯拉ModelX在桃园市发生车祸,车上还有一名儿童,车辆撞向道路主辅路之间的桥墩护栏,并引发猛烈大火,目前林志颖父子已经就医,无生命危险。
1900/1/1 0:00:007月19日上午,小鹏汽车与一嗨出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小鹏汽车广州研发总部举行,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后,一嗨出行将分批采购与运营小鹏汽车旗下车型。
1900/1/1 0:00:00今年上半年国内中大型轿车销量排行榜出炉,根据交强险新车上险数据,宝马5系参数询价卫冕销冠,半年销量9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制造出一种新型半导体硒化锡(SnSe)。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已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且和虚拟版的自己交谈过。据悉,这是马斯克在推特上回答狗狗币联合创始人比利马库斯的问题时提到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