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向来动荡多变。如何在高手云集的江湖中杀出一条血路,从来不是靠运气。
近年来,袁晶资本开始关注硬科技领域,在千变万化的产业风向中抓住时代机遇。2016年,投资不被看好的李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后来借助产业“三轴”,投资了150多个项目,包括独木舟智能导航、涂鸦智能、聚水池等。
时至今日,年仅7岁的景源资本已经可以和市场上一些老牌投资机构一样出名了。
远江资本合伙人刘试图从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来理解智能驾驶行业的现状。
拿块蛋糕
2021年4月16日,在无数绿色丝带的簇拥下,全球首款自动驾驶汽车途胜未来(Tucson Future)在纳斯达克上市。
上市首日,途胜未来开盘价为40.25美元/股,市值超过500亿元。连续四轮投资,新浪微博创新基金也获得了超过200倍的超额投资回报。
图森上市仅半年,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和Cyngn也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上自动驾驶公司的估值一路走高。
在高估值和高回报的诱惑下,在市场上蛰伏已久的风投们再也掩饰不住攫取资本红利的野心,纷纷进行巨额押注,在热闹而强大的智能驾驶市场上不断贡献自己的声音。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行业以巨大的商业想象成为资本垂涎的赛道。途胜未来上市无非是给资本打了一针强心剂。此后,各大资本纷纷涌入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智能驾驶行业发生的融资事件超过100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600亿。其中,Waymo和Cruise分别获得25亿美元和47.5亿美元的大额融资。
除了融资市场的持续升温,抢道之战也很激烈。
各个领域的“明星”公司,如小米、华为、360、DJI等。,纷纷抢滩银行,在智能驾驶赛道打造自己的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势必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展开竞争。
同样在4月,国内自主品牌部分车型的首批新能源车亮相上海车展。经过多年的追赶,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在资本关注度和话题度上都有“赶超”外资品牌的趋势。国内智能驾驶发展势头凶猛。
在这一年,自动驾驶行业的相关政策开始松动。深圳、广州等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智能驾驶商业化之路逐渐清晰。
在各方联动效应下,智能驾驶赛道热闹非凡。
挤出泡沫
这两年智能驾驶的热度持续上升,但同时泡沫也越来越大。
技术的研究需要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自动驾驶领域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烧钱机器。
据了解,该领域几乎所有玩家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途胜未来、Cruise这样的头部公司,也很难继续承担高昂的R&D成本。智能驾驶公司只能继续造势,从市场吸金。
由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高度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的影响,智能驾驶行业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资本寒冬中也一直在持续融资。
然而,自动驾驶行业仍存在相关政策不够开放、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等问题。L4自动驾驶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智能驾驶行业泡沫越来越被资本鼓吹。
最近,智能驾驶的发展经常引起争议。
过去,智能驾驶行业深陷裁员风波。据外媒报道,由福特和Volk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阿根裁员150人。在特斯拉陷入自动驾驶部门裁员风波后,AI总监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离职。在国内市场,李和兴鹏汽车也被大量应届毕业生裁员和解约。
此外,明星林志颖的特斯拉Model X车祸和最近讨论的小鹏P7辅助驾驶事故,再次将公众最关心的智能驾驶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家公路管理局发布信息显示,从去年到今年,共收到367起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报告。
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发展的讨论,同时也向市场明确释放了一个信号,智能驾驶行业应该回归理性管理,停止鼓吹泡沫。
2022年,智能驾驶行业的资本投入明显谨慎,拥有“智能驾驶头号玩家”称号的途胜未来市场估值也有所下降。
但据刘说,
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并没有完全进入寒冬。智能驾驶市场正在挤压泡沫。
所谓挤压泡沫,就是以时间换取空间,通过拉长战线来实现市场泡沫。
目前,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路径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个特斯拉模型通过卖车造血来收集数据和训练模型。特斯拉车型依然强调司机是主驾驶,随时准备接管方向盘。它是相对有弹性的,并且被证明具有一定的优势。既能卖车又能回血同时锤炼技术,在成本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资本投资的李就是特斯拉模式。
二是Waymo模式,通过L4技术路径实现无人驾驶。相比特斯拉模式,Waymo模式更智能,更依赖算法。目前,Waymo模式通过自建车队收集数据,还处于没有走出实验室的阶段。相对来说,Waymo模式更贵。
第三种模式是L2模式,侧重于辅助驾驶。目前市场上技术相对成熟,商业化落地较早。
这三条赛道上的智能驾驶公司打得火热,依靠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吸引新的资本。智能驾驶赛道目前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但显而易见,智能驾驶的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暂时难以搅动智能驾驶头部企业统治的江湖。
以Waymo为首的智能驾驶公司凭借其技术水平优势和运营模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在长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战线拉长一点,未来只会变成三五家智能驾驶公司的天下。
稳中求胜
如何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在充满泡沫的智能驾驶行业,投资人的作用尤为重要。
无论是之前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还是加入资本后智能驾驶赛道的布局,刘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纵观他的投资生涯,可以明显看出他的投资非常注重性价比,中后期的投资烙印明显。
在刘看来,虽然资本在投资初期,对创始人的做法有一定的容错率,但创始人的想法和眼光绝对不可小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商业化,商业化是获得投资回报最直接的方式。
基于这种逻辑,刘对的投资有几个特点:
稳定布局
因为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刘的投资布局略显稳健,就连刘自己也承认,在火热的智能驾驶赛道上,投资不能随心所欲。
在智能驾驶赛道布局之前,刘和团队做了一系列的行业调研和推演,总结出智能驾驶市场的三条主要商业化路径,然后从市场上比较各种智能驾驶企业的优势。
刘对辛芷佳说:“因为很难考……l哪个方向的几率最大,哪个方向能一击命中,就补多。"
由此,袁晶资本布局了自动驾驶的三条路径,全面占领道路。
L4技术路径的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最终的落地缺乏一定的确定性。刘决定通过抢占道路来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2020年4月,袁晶资本投资轻舟智航。
轻舟智航拥有自主研发的模拟系统,通过模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路测,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效率和资金效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此外,轻舟智航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世界顶级的自动驾驶团队,在国内率先做无人驾驶小巴demo,商业化前景可期。
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实力,轻舟智航无疑是刘最看好的投资对象。
与L3和L4相比,刘在选择的方向时更为谨慎,以便稳中求胜。目前,L2的商业化程度最高,市场选择也更多。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需要找到市场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公司。就这样,刘和团队选择了MINIEYE。
追求市场前景
资本市场的所有投资都是明码标价的。对于投资人来说,商业变现和投资回报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商业落地规划清晰、变现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更受资本青睐。
刘在投资李湘之前,与李湘有过一次交流。刘评价说,李想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有明显的特点。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用户思维一定会为他赢得市场。此外,与其他车企相比,李有明确的业务落地计划,这正是资本所需要的。
最终想法
再说,刘喜欢看的结局。
作为投资者,最忌讳被市场风向牵着鼻子走。只有当你认识到一项投资或一件事情的最终走向,你才能瞄准投资风向。一般来说,投资者需要有最终的思考。
所谓最终思维,就是逆向思维。站在未来看现在。
在风起云涌的智能驾驶投资市场,刘中后期稳中求胜、性价比第一的投资逻辑,或许能给市场新的启发。
工业森林形成
依托前期在市场上的投资布局,袁晶资本的投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对智能驾驶行业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智能的角度。我们应该以生态投资的方式,打造智能驾驶行业的朋友圈。”
刘对说:
在汽车领域,电动化、智能化、智能驾驶、国产替代是目前景源资本布局的四个方向。最近,李的前CTO带着这种考虑加入了资本,希望从更大的产业角度深入投资智能驾驶产业。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共同打造了汽车装备制造和运营管理两端的新业务链。
新能源汽车的势力在不断崛起,国内专注发展燃油车的传统企业也开始转型。
此外,纯电动技术的发展和充电桩的完善也为汽车电动化发展赋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自动泊车、智能导航、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技术应用在汽车上。智能驾驶的硬技术和软件实力不断迭代,传统汽车逐渐向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移动终端转型。智能和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就市场而言,核心零部件、电驱动、线控、中间件都有国产替代的机会,汽车厂商也开始有意识地扶持国产零部件供应商。
电气化、智能化、智能驾驶和家用替代将是最大的趋势……未来发展的机会。
新的机遇必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新风向的布局必然需要更强的定力和更长远的眼光,这与刘的投资原则不谋而合。
刘于2016年离开淡马锡加入资本。在加入袁晶资本之前,他主导了互联网相关的投资,包括滴滴、小米、美团点评等。在加入资本后不久,他主导了李等人的投资,然后关注自动驾驶和产业链。
刘告诉新智家,在投资市场的布局上,市场渗透和智能化是资本选择的重要考量。有了这两点,产品才会有增长机会。
此外,创业者的选择也同样重要。
刘坦言,他之所以押注李想,是因为李想有很强的硬件和互联网知识,有很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总的来说,他了解产品,并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和技术号召力,而事实也有力地证明了刘的选择。
在新的市场风向下,袁晶资本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在动荡的资本市场中寻找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资本市场向来动荡多变。如何在高手云集的江湖中杀出一条血路,从来不是靠运气。
近年来,袁晶资本开始关注硬科技领域,在千变万化的产业风向中抓住时代机遇。2016年,投资不被看好的李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后来借助产业“三轴”,投资了150多个项目,包括独木舟智能导航、涂鸦智能、聚水池等。
时至今日,年仅7岁的景源资本已经可以和市场上一些老牌投资机构一样出名了。
远江资本合伙人刘试图从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来理解智能驾驶行业的现状。
拿块蛋糕
2021年4月16日,在无数绿色丝带的簇拥下,全球首款自动驾驶汽车途胜未来(Tucson Future)在纳斯达克上市。
上市首日,途胜未来开盘价为40.25美元/股,市值超过500亿元。连续四轮投资,新浪微博创新基金也获得了超过200倍的超额投资回报。
图森上市仅半年,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和Cyngn也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上自动驾驶公司的估值一路走高。
在高估值和高回报的诱惑下,在市场上蛰伏已久的风投们再也掩饰不住攫取资本红利的野心,纷纷进行巨额押注,在热闹而强大的智能驾驶市场上不断贡献自己的声音。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行业以巨大的商业想象成为资本垂涎的赛道。途胜未来上市无非是给资本打了一针强心剂。此后,各大资本纷纷涌入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智能驾驶行业发生的融资事件超过100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600亿。其中,Waymo和Cruise分别获得25亿美元和47.5亿美元的大额融资。
除了融资市场的持续升温,抢道之战也很激烈。
各个领域的“明星”公司,如小米、华为、360、DJI等。,纷纷抢滩银行,在智能驾驶赛道打造自己的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势必在智能驾驶赛道上展开竞争。
同样在4月,国内自主品牌部分车型的首批新能源车亮相上海车展。经过多年的追赶,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在资本关注度和话题度上都有“赶超”外资品牌的趋势。国内智能驾驶发展势头凶猛。
在这一年,自动驾驶行业的相关政策开始松动。深圳、广州等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d智能驾驶商业化之路逐渐清晰。
在各方联动效应下,智能驾驶赛道热闹非凡。
挤出泡沫
这两年智能驾驶的热度持续上升,但同时泡沫也越来越大。
技术的研究需要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自动驾驶领域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烧钱机器。
据了解,该领域几乎所有玩家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是途胜未来、Cruise这样的头部公司,也很难继续承担高昂的R&D成本。智能驾驶公司只能继续造势,从市场吸金。
由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高度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的影响,智能驾驶行业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资本寒冬中也一直在持续融资。
然而,自动驾驶行业仍存在相关政策不够开放、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等问题。L4自动驾驶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智能驾驶行业泡沫越来越被资本鼓吹。
最近,智能驾驶的发展经常引起争议。
过去,智能驾驶行业深陷裁员风波。据外媒报道,福特和大众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裁员150人。在特斯拉陷入自动驾驶部门裁员风波后,AI总监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离职。在国内市场,李和兴鹏汽车也被大量应届毕业生裁员和解约。
此外,明星林志颖的特斯拉Model X车祸和最近讨论的小鹏P7辅助驾驶事故,再次将公众最关心的智能驾驶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家公路管理局发布信息显示,从去年到今年,共收到367起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报告。
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发展的讨论,同时也向市场明确释放了一个信号,智能驾驶行业应该回归理性管理,停止鼓吹泡沫。
2022年,智能驾驶行业的资本投入明显谨慎,拥有“智能驾驶头号玩家”称号的途胜未来市场估值也有所下降。
但据刘说,
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并没有完全进入寒冬。智能驾驶市场正在挤压泡沫。
所谓挤压泡沫,就是以时间换取空间,通过拉长战线来实现市场泡沫。
目前,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路径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个特斯拉模型通过卖车造血来收集数据和训练模型。特斯拉车型依然强调司机是主驾驶,随时准备接管方向盘。它是相对有弹性的,并且被证明具有一定的优势。既能卖车又能回血同时锤炼技术,在成本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资本投资的李就是特斯拉模式。
二是Waymo模式,通过L4技术路径实现无人驾驶。相比特斯拉模式,Waymo模式更智能,更依赖算法。目前,Waymo模式通过自建车队收集数据,还处于没有走出实验室的阶段。相对来说,Waymo模式更贵。
第三种模式是L2模式,侧重于辅助驾驶。目前市场上技术相对成熟,商业化落地较早。
这三条赛道上的智能驾驶公司打得火热,依靠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吸引新的资本。智能驾驶赛道目前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但显而易见,智能驾驶的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暂时难以搅动智能驾驶头部企业统治的江湖。
以Waymo为首的智能驾驶公司凭借其技术水平优势和运营模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在长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战线延长的时间更长,只会变成三人或fi的天下……未来的智能驾驶公司。
稳中求胜
如何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在充满泡沫的智能驾驶行业,投资人的作用尤为重要。
无论是之前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还是加入资本后智能驾驶赛道的布局,刘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纵观他的投资生涯,可以明显看出他的投资非常注重性价比,中后期的投资烙印明显。
在刘看来,虽然资本在投资初期,对创始人的做法有一定的容错率,但创始人的想法和眼光绝对不可小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商业化,商业化是获得投资回报最直接的方式。
基于这种逻辑,刘对的投资有几个特点:
稳定布局
因为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刘的投资布局略显稳健,就连刘自己也承认,在火热的智能驾驶赛道上,投资不能随心所欲。
在智能驾驶赛道布局之前,刘和团队做了一系列的行业调研和推演,总结出智能驾驶市场的三条主要商业化路径,然后从市场上比较各种智能驾驶企业的优势。
刘对辛芷佳说:“因为很难讲哪个方向的几率最大,哪个方向一击就能打中,所以就补了多次。”
由此,袁晶资本布局了自动驾驶的三条路径,全面占领道路。
L4技术路径的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最终的落地缺乏一定的确定性。刘决定通过抢占道路来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2020年4月,袁晶资本投资轻舟智航。
轻舟智航拥有自主研发的模拟系统,通过模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路测,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效率和资金效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此外,轻舟智航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世界顶级的自动驾驶团队,在国内率先做无人驾驶小巴demo,商业化前景可期。
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实力,轻舟智航无疑是刘最看好的投资对象。
与L3和L4相比,刘在选择的方向时更为谨慎,以便稳中求胜。目前,L2的商业化程度最高,市场选择也更多。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需要找到市场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公司。就这样,刘和团队选择了MINIEYE。
追求市场前景
资本市场的所有投资都是明码标价的。对于投资人来说,商业变现和投资回报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商业落地规划清晰、变现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更受资本青睐。
刘在投资李湘之前,与李湘有过一次交流。刘评价说,李想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有明显的特点。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用户思维一定会为他赢得市场。此外,与其他车企相比,李有明确的业务落地计划,这正是资本所需要的。
最终想法
再说,刘喜欢看的结局。
作为投资者,最忌讳被市场风向牵着鼻子走。只有当你认识到一项投资或一件事情的最终走向,你才能瞄准投资风向。一般来说,投资者需要有最终的思考。
所谓最终思维,就是逆向思维。站在未来看现在。
在风起云涌的智能驾驶投资市场,刘中后期稳中求胜、性价比第一的投资逻辑,或许能给市场新的启发。
工业森林形成
依托前期在市场上的投资布局,袁晶资本的投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
“对智能驾驶行业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智能的角度。我们应该以生态投资的方式,打造智能驾驶行业的朋友圈。”
刘对说:
在汽车领域,电动化、智能化、智能驾驶、国产替代是目前景源资本布局的四个方向。近日,原李CTO带着这样的考虑加入资本……n,希望从更大的产业角度深入投资智能驾驶行业。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共同打造了汽车装备制造和运营管理两端的新业务链。
新能源汽车的势力在不断崛起,国内专注发展燃油车的传统企业也开始转型。
此外,纯电动技术的发展和充电桩的完善也为汽车电动化发展赋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自动泊车、智能导航、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技术应用在汽车上。智能驾驶的硬技术和软件实力不断迭代,传统汽车逐渐向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移动终端转型。智能和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就市场而言,核心零部件、电驱动、线控、中间件都有国产替代的机会,汽车厂商也开始有意识地扶持国产零部件供应商。
电动化、智能化、智能驾驶、国产替代将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机会。
新的机遇必然伴随着更大的风险,新风向的布局必然需要更强的定力和更长远的眼光,这与刘的投资原则不谋而合。
刘于2016年离开淡马锡加入资本。在加入袁晶资本之前,他主导了互联网相关的投资,包括滴滴、小米、美团点评等。在加入资本后不久,他主导了李等人的投资,然后关注自动驾驶和产业链。
刘告诉新智家,在投资市场的布局上,市场渗透和智能化是资本选择的重要考量。有了这两点,产品才会有增长机会。
此外,创业者的选择也同样重要。
刘坦言,他之所以押注李想,是因为李想有很强的硬件和互联网知识,有很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总的来说,他了解产品,并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和技术号召力,而事实也有力地证明了刘的选择。
在新的市场风向下,袁晶资本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在动荡的资本市场中寻找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盖世汽车讯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Widodo)表示,印度尼西亚希望特斯拉在该国生产电动汽车,而不仅仅是电池,并愿意花必要的时间说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1900/1/1 0:00:00在面向未来的移动出行领域,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科技集团莱茵金属以全新的远程驾驶技术引领新变革。
1900/1/1 0:00:00如何看待互联网企业入局造车?对于这个问题,不过五年看法却已完全不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由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基本只排放水蒸气,具有可持续性。但是,这需要使用由铂等贵金属制成的催化剂,这些金属的储量少、价格高。
1900/1/1 0:00:001955年上映的电影《七年之痒》给出了世俗定义下婚姻和爱情的保质期,而在商业社会里,两方从联姻到破裂的速度,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00/1/1 0:00:00近两年,国内传统车企的新品牌层出不穷,外界也在不断关注这些品牌的发展进程。作为上汽集团新创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近期尤为受关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