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史鸷能是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性能领先、品质卓越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陆续推出面向无人机和自动驾驶应用的高精度集成惯性导航、IMU模块、测试软件套件等行业领先产品。
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发表了主题为“P-Box 2022的开发与应用”的演讲。以下是发言摘要:
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
本次演讲分为几个部分:行业背景、高精度IMU性能要求、高精度IMU校准技术、关于磨损、IFS3000 ADAS测试套件。
IMU性能要求
2020年后,L2和L2+级辅助驾驶将会燎原。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主要由GNSS卫星信号接收、RTK算法和IMU惯性导航单元组成。其中,GNSS/RTK在开阔场景下精度较高,但在复杂的城市工况下缺乏鲁棒性。IMU可以克服GNSS/RTK定位信号的这种缺陷。同时,与视觉和激光雷达形成的SLAM技术进一步使车辆具备全天候高精度定位能力。
高精度IMU的性能要求是没有止境的,但“足够好”的平衡需要汽车行业讨论。接下来,我们做了一个性能对比测试来说明IMU精度对VSlam/VIO性能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不同精度等级的IMU产品进行双目视觉匹配,并对VSlam/VIO进行了实时测绘和轨迹绘制试验。
其中,样本A选择3.5°/h的零偏不稳定性,样本B采用6.3°/h的零偏不稳定性,同时,两个样本都配备了不同的边界条件组合,有无正交校准。结果表明,在不同精度水平的IMU条件下,随着距离的增加(单圈约550m),两个样本的轨迹绘制性能不同。我们进行了50次重复实验来定量比较这种差异,发现样品A在准确度和重复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其误差经过积累后是稳定的。在没有轮速里程表辅助的场景下,依然可以实现五米左右的箱型图分布。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IMU可以弥补GNSS信号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定位依赖于DR算法(航位推算)。DR算法是指知道上一时刻的导航状态(状态、速度、位置),根据三维惯性传感器计算下一时刻的航位推算状态。DR算法包括姿态排列和位置排列两部分。姿态编排采用AHRS融合算法,处理后输出车辆的姿态信息。
当相机出现故障,卫星模型被遮挡时,需要使用IMU+轮速+高精地图(状态、速度、位置)进行定位,即使用DR算法进行定位。DR算法的精度主要取决于IMU(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和测速仪的误差。惯性传感的误差会导致位置误差随时间二次增加,测速仪的误差会导致位置误差随时间线性增加。
高精度IMU校准技术
说到性能,就要说到标定和校准,车载场景对高精度IMU标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陀螺仪校准为例,下图显示了经典陀螺仪校准模型中的主要修正参数。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通过高精度的标准设备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矩阵求解和计算,最后再注入到产品中,使每个芯片都有一个独立的校准状态。校准后,零偏随温度的漂移可降至0.001dps,高出1-2个数量级。通过标定,在传感器的全量程范围内,标度因数的误差范围可以从3%减小到0.3%,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综上所述,标定和未标定的成本差异不到30%,但可以提高惯导设备精度1-2个数量级,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合理的,值得的。此外,戴世智能还会对交付的基础器件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稳定性,验证校准参数是否有效。例如,以下显示了传感器性能是否可重复……通过比较不同的温度循环曲线。
戴世智能会对所有器件做严格的产品测试,比如几十秒内的快速升降温测试,列出温度循环曲线对比图,测试高温度梯度场景下产品变形和应力对零偏稳定性的影响,校准传感器,直到重合度符合标准。
戴氏智能公司简介
戴史鸷能是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性能领先、品质卓越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自2015年成立以来,先后开发出面向无人机和自动驾驶应用的高精度集成惯性导航、IMU模块、测试软件套件等行业领先产品,在有限场景和ADAS测试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深受客户好评。
戴在高精度IMU和集成惯性导航产品方面积累了核心技术,按照德国大众标准开发和验证产品,并配备了全新的第三代智能惯性产品生产线。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七年的产品迭代积累,逐渐成为国内外客户的首选供应商。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最后介绍了IFS 3000系列产品中ADAS套件的组网测试套件。联网测试是组合导航系统的衍生应用。ADAS开发时如何减少定位与真实场景的误差?比如在做毫米波雷达验证和车道线维护时,系统往往需要动态获取多个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要保持不同设备的时延同步,从而达到足够的精度,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和难度的。因此,戴能提供的IFS 3000 ADAS套件是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帮助工程师进行V2V和V2L的点对点测量、轮廓和等高线动态测量,支持侧滑角车辆运动侧滑角测试、欧ADAS功能验证、机器人驾驶界面和室内定位测试。
(以上内容来自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于2022年9月14日在Gaspar主办的第四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2022上发表了“P-Box 2022的开发与应用”的主题演讲。)戴史鸷能是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性能领先,品质卓越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陆续推出面向无人机和自动驾驶应用的高精度集成惯性导航、IMU模块、测试软件套件等行业领先产品。
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发表了主题为“P-Box 2022的开发与应用”的演讲。以下是发言摘要:
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
本次演讲分为几个部分:行业背景、高精度IMU性能要求、高精度IMU校准技术、关于磨损、IFS3000 ADAS测试套件。
IMU性能要求
2020年后,L2和L2+级辅助驾驶将会燎原。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主要由GNSS卫星信号接收、RTK算法和IMU惯性导航单元组成。其中,GNSS/RTK在开阔场景下精度较高,但在复杂的城市工况下缺乏鲁棒性。IMU可以克服GNSS/RTK定位信号的这种缺陷。同时,与视觉和激光雷达形成的SLAM技术进一步使车辆具备全天候高精度定位能力。
高精度IMU的性能要求是没有止境的,但“足够好”的平衡需要汽车行业讨论。接下来,我们做了一个性能对比测试来说明IMU精度对VSlam/VIO性能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不同精度等级的IMU产品进行双目视觉匹配,并对VSlam/VIO进行了实时测绘和轨迹绘制试验。
其中,样本A选择3.5°/h的零偏不稳定性,样本B采用6.3°/h的零偏不稳定性,同时,两个样本都配备了不同的边界条件组合,有无正交校准。结果表明,在不同精度水平的IMU条件下,随着距离的增加(单圈约550m),两个样本的轨迹绘制性能不同。我们进行了50次重复实验来定量比较这种差异,发现样品A在准确度和重复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其误差经过积累后是稳定的。在没有轮速里程表辅助的场景下,依然可以实现五米左右的箱型图分布。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IMU可以弥补GNSS信号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定位依赖于DR算法(航位推算)。DR算法是指知道上一时刻的导航状态(状态、速度、位置),根据三维惯性传感器计算下一时刻的航位推算状态。DR算法包括姿态排列和位置排列两部分。姿态编排采用AHRS融合算法,处理后输出车辆的姿态信息。
当相机出现故障,卫星模型被遮挡时,需要使用IMU+轮速+高精地图(状态、速度、位置)进行定位,即使用DR算法进行定位。DR算法的精度主要取决于IMU(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和测速仪的误差。惯性传感的误差会导致位置误差随时间二次增加,测速仪的误差会导致位置误差随时间线性增加。
高精度IMU校准技术
说到性能,就要说到标定和校准,车载场景对高精度IMU标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陀螺仪校准为例,下图显示了经典陀螺仪校准模型中的主要修正参数。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通过高精度的标准设备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矩阵求解和计算,最后再注入到产品中,使每个芯片都有一个独立的校准状态。校准后,零偏随温度的漂移可降至0.001dps,高出1-2个数量级。通过标定,在传感器的全量程范围内,标度因数的误差范围可以从3%减小到0.3%,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综上所述,标定和未标定的成本差异不到30%,但可以提高惯导设备精度1-2个数量级,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合理的,值得的。此外,戴世智能还会对交付的基础器件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稳定性,验证校准参数是否有效。例如,以下显示了传感器性能是否可重复……通过比较不同的温度循环曲线。
戴世智能会对所有器件做严格的产品测试,比如几十秒内的快速升降温测试,列出温度循环曲线对比图,测试高温度梯度场景下产品变形和应力对零偏稳定性的影响,校准传感器,直到重合度符合标准。
戴氏智能公司简介
戴史鸷能是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性能领先、品质卓越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自2015年成立以来,先后开发出面向无人机和自动驾驶应用的高精度集成惯性导航、IMU模块、测试软件套件等行业领先产品,在有限场景和ADAS测试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深受客户好评。
戴在高精度IMU和集成惯性导航产品方面积累了核心技术,按照德国大众标准开发和验证产品,并配备了全新的第三代智能惯性产品生产线。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七年的产品迭代积累,逐渐成为国内外客户的首选供应商。
图片来源:戴氏智能
最后介绍了IFS 3000系列产品中ADAS套件的组网测试套件。联网测试是组合导航系统的衍生应用。ADAS开发时如何减少定位与真实场景的误差?比如在做毫米波雷达验证和车道线维护时,系统往往需要动态获取多个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要保持不同设备的时延同步,从而达到足够的精度,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和难度的。因此,戴能提供的IFS 3000 ADAS套件是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帮助工程师进行V2V和V2L的点对点测量、轮廓和等高线动态测量,支持侧滑角车辆运动侧滑角测试、欧ADAS功能验证、机器人驾驶界面和室内定位测试。
(以上内容来自上海戴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amp;联合创始人陆海峰于2022年9月14日在Gaspar主办的第四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2022上发表了“P-Box 2022的开发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在经历了数年的芯片开发、流片、系统迭代、DVPV车规级验证,和量产爬坡后,禾赛宣布,超高清激光雷达AT128实现单月交付量突破10000台,成为全球首家月交付过万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9月27日,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L99LDLH32线性电流调节器,
1900/1/1 0:00:009月2829日,新能源汽车新锐品牌合创汽车邀请一众媒体在上海HYCANPARK开展了静态品鉴活动,现场体验不久前在成都车展上首次亮相的新车合创A06。
1900/1/1 0:00:00提起ASML,很多人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便是颇有代表性的光刻机,作为人们口中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机无疑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预计在本季度末汽车交付量会“非常高”,并要求所有员工协助完成季末交付任务,甚至包括非销售和交付部门的员工。
1900/1/1 0:00:00分享2022年9月29日,领克举办线上发布会,旗下领克09EMP远航版正式发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