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供应链报告】芯片算法成本占比竟超四分之三,国产毫米波雷达如何破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9月15日-16日,由Gaspar主办的“2022第五届自动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在上海绿地公馆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众多毫米波雷达公司出席,并获得“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优质供应商”称号,被列入2022盖世汽车优质供应商名单。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从全球市场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市场份额大多被博世、大陆、安博福、海拉、韦纳、电装等巨头瓜分,留给国内厂商的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对手众多。虽然森斯泰克、华宇汽车、大华股份、德赛四维、穆宗科技等少数优秀厂商实现了量产,但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仍然很少,国产替代之路才刚刚开始。

图表1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基于这样的背景,Gaspar推出了2022版毫米波雷达供应链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毫米波雷达行业的信息。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扫描码末海报免费获取报告)

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全景

毫米波雷达经过多年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上游是软件算法和硬件零部件企业,其中以射频前端MMIC、信号处理芯片和高频PCB(微带贴片天线)为核心部件,中游是各大毫米波雷达生产集成厂商,下游是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

近年来,由于TI芯片开发门槛低,国内诞生了一批中游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上游零部件厂商主要是芯片和高频PCB供应商。目前国内厂商很少,仍以国外为主。

图表2毫米波雷达产业链示意图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以上是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的一些优秀企业。)

随着国内大量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的出现,国内外市场已经有了大量的市场参与者;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毫米波雷达企业最多,以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其中,上海聚集了大量外国制造商的中国分支机构,如海拉、ZF、法雷奥、安博福、威宁格和现代莫比乌斯。广东有很多创业型企业,如电木科技、凌波微步、潘宇科技、雷博德等。

图表3各地区车载毫米波雷达部分代表性企业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此外,毫米波雷达在当今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配置方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1前置雷达、1前置雷达+2角雷达、1前置雷达+4角雷达、2前置雷达+2角雷达、2前置雷达+4角雷达。从目前市场上装载的型号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普及率目前比较高,但市场仍然被国外巨头垄断。虽然国内雷达厂商很多,但是在上车进度慢,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国产毫米波雷达怎么破?

图表3 2022年上半年OEM车型毫米波雷达搭载情况表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以上是2022年上半年部分毫米波雷达装载型号。)

笔者认为,国产毫米波雷达要想实现国产替代,不仅要从中游的雷达厂商做起,还需要上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国内上游企业较弱,尤其是在算法、芯片、高频PCB方面。所以毫米波雷达的国产换代不仅仅是雷达厂商的换代,而是整个毫米波雷达供应链的换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分析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构成和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探索毫米波雷达的国产替代方向。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构成

图表4毫米波雷达成本分析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国产雷达算法的测量精度和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国外算法受专利保护,非常昂贵,约占成本的50%。硬件由射频前端MMIC(25%)、信号处理芯片(10%)和高频PCB(10%)组成。总的来说,芯片算法的成本占毫米波雷达总成本的四分之三以上,体现了毫米波雷达芯片高度集成化的趋势。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中,MMIC芯片、信号处理芯片、软件算法等关键部件仍由国外企业掌控,而博世、恩智浦等公司具有软硬件双重优势,各MMIC、DSP、FPGA、CMOS厂商的芯片产品也以优异的品质成为行业首选。

目前国内急需能够在软件算法上有所突破的供应商,而芯片供应商已经开始积累,比如中电科、加特兰德、建大科技等CMOS供应商。除了CMOS芯片,国内也有厂商涉足SoC芯片,如文志微电子、盛德威、思卫玠等。他们拥有经验丰富的R&D团队,正在为芯片的本地化做出贡献。

国际市场上合格的高频PCB板供应商很少,如Rogers、Isola、Schweizer等,国内产品仍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厂商沪电股份收购施韦策19.74%股权,期望未来填补国内毫米波雷达天线PCB空白。

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毫米波雷达总体上将向更高频段、更多芯片集成度和4D毫米波雷达方向发展。同时,多传感器融合和冗余设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基于频段,车载毫米波雷达将逐步淘汰24GHz,逐步用77GHz、79GHz甚至81GHz取代。目前77GHz和79GHz已经成为典型产品。

从芯片的角度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芯片将更加集成化,主要体现在多芯片向多通道单芯片发展,全集成SoC和天线芯片集成;在芯片工艺方面,与砷化镓、锗硅相比,CMOS工艺具有集成度高、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等明显优势,将成为未来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的主流技术。

此外,4D毫米波雷达正在被业界采用。由于其具有可测量高度、点云质量相当于16线激光雷达但成本仅为激光雷达十分之一、静态障碍物目标分类、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激光雷达的“替代”雷达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主力雷达。然而,4D毫米波雷达目前的成本约为150-200美元,远远高于普通毫米波雷达70-80美元的价格,还需要进一步降低。

图表7部分4D毫米波雷达制造商和产品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标签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产毫米波雷达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发力:芯片算法、高频PCB、4D毫米波雷达。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国产毫米波雷达供应链上中下游应共同努力,提升上游芯片算法和高频PCB的R&D和供应能力。与此同时,4D毫米波雷达方兴未艾,国内许多厂商已经开始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有望在下一阶段的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实现国产替代。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9月15日-16日,由Gaspar主办的“2022第五届自动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在上海绿地公馆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众多毫米波雷达公司出席,并获得“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优质供应商”称号,被列入2022盖世汽车优质供应商名单。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从全球市场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市场份额大多被博世、大陆、安博福、海拉、韦纳、电装等巨头瓜分,留给国内厂商的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对手众多。虽然森斯泰克、华宇汽车、大华股份、德赛四维、穆宗科技等少数优秀厂商实现了量产,但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仍然很少,国产替代之路才刚刚开始。

图表1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基于这样的背景,Gaspar推出了2022版毫米波雷达供应链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毫米波雷达行业的信息。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扫描码末海报免费获取报告)

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全景

毫米波雷达经过多年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上游是软件算法和硬件零部件企业,其中以射频前端MMIC、信号处理芯片和高频PCB(微带贴片天线)为核心部件,中游是各大毫米波雷达生产集成厂商,下游是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

近年来,由于TI芯片开发门槛低,国内诞生了一批中游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上游零部件厂商主要是芯片和高频PCB供应商。目前国内厂商很少,仍以国外为主。

图表2毫米波雷达产业链示意图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以上是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的一些优秀企业。)

随着国内大量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的出现,已经有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国内外市场的蚂蚁;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毫米波雷达企业最多,以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其中,上海聚集了大量外国制造商的中国分支机构,如海拉、ZF、法雷奥、安博福、威宁格和现代莫比乌斯。广东有很多创业型企业,如电木科技、凌波微步、潘宇科技、雷博德等。

图表3各地区车载毫米波雷达部分代表性企业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此外,毫米波雷达在当今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配置方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1前置雷达、1前置雷达+2角雷达、1前置雷达+4角雷达、2前置雷达+2角雷达、2前置雷达+4角雷达。从目前市场上装载的型号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普及率目前比较高,但市场仍然被国外巨头垄断。虽然国内雷达厂商很多,但是在上车进度慢,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国产毫米波雷达怎么破?

图表3 2022年上半年OEM车型毫米波雷达搭载情况表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以上是2022年上半年部分毫米波雷达装载型号。)

笔者认为,国产毫米波雷达要想实现国产替代,不仅要从中游的雷达厂商做起,还需要上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国内上游企业较弱,尤其是在算法、芯片、高频PCB方面。所以毫米波雷达的国产换代不仅仅是雷达厂商的换代,而是整个毫米波雷达供应链的换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分析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构成和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探索毫米波雷达的国产替代方向。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构成

图表4毫米波雷达成本分析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其中,国产雷达算法的测量精度和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国外算法受专利保护,非常昂贵,约占成本的50%。硬件由射频前端MMIC(25%)、信号处理芯片(10%)和高频PCB(10%)组成。总的来说,芯片算法的成本占毫米波雷达总成本的四分之三以上,体现了毫米波雷达芯片高度集成化的趋势。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中,MMIC芯片、信号处理芯片、软件算法等关键部件仍由国外企业掌控,而博世、恩智浦等公司具有软硬件双重优势,各MMIC、DSP、FPGA、CMOS厂商的芯片产品也以优异的品质成为行业首选。

目前国内急需能够在软件算法上有所突破的供应商,而芯片供应商已经开始积累,比如中电科、加特兰德、建大科技等CMOS供应商。除了CMOS芯片,国内也有厂商涉足SoC芯片,如文志微电子、盛德威、思卫玠等。他们拥有经验丰富的R&D团队,正在为芯片的本地化做出贡献。

国际市场上合格的高频PCB板供应商很少,如Rogers、Isola、Schweizer等,国内产品仍需从国外进口。国内厂商沪电股份收购施韦策19.74%股权,期望未来填补国内毫米波雷达天线PCB空白。

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毫米波雷达总体上将向更高频段、更多芯片集成度和4D毫米波雷达方向发展。同时,多传感器融合和冗余设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基于频段,车载毫米波雷达将逐步淘汰24GHz,逐步用77GHz、79GHz甚至81GHz取代。目前77GHz和79GHz已经成为典型产品。

从芯片的角度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芯片将更加集成化,主要体现在多芯片向多通道单芯片发展,全集成SoC和天线芯片集成;在芯片工艺方面,与砷化镓、锗硅相比,CMOS工艺具有集成度高、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等明显优势,将成为未来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的主流技术。

此外,4D毫米波雷达正在被业界采用。由于其具有可测量高度、点云质量相当于16线激光雷达但成本仅为激光雷达十分之一、静态障碍物目标分类、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激光雷达的“替代”雷达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主力雷达。然而,4D毫米波雷达目前的成本约为150-200美元,远远高于普通毫米波雷达70-80美元的价格,还需要进一步降低。

图表7部分4D毫米波雷达制造商和产品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标签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产毫米波雷达可以在以下三个方向发力:芯片算法、高频PCB、4D毫米波雷达。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国产毫米波雷达供应链上中下游应共同努力,提升上游芯片算法和高频PCB的R&D和供应能力。与此同时,4D毫米波雷达方兴未艾,国内许多厂商已经开始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有望在下一阶段的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实现国产替代。

Beijing, DS, Discovery, Modern

标签:北京DS发现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赣锋锂业拟9.62亿美元增资赣锋国际 另投3亿增资领能锂业

9月26日晚,赣锋锂业(002460)公告,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增资962亿美元。公告显示,赣锋锂业本次增资是为了扩大赣锋国际的规模,确保赣锋国际对外投资的资金需求。

1900/1/1 0:00:00
90亿元!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超薄锂电铜箔项目落户四川遂宁

图片来源:投资遂宁9月25日上午,四川遂宁高新区与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华创新材)举行锂电项目线上签约仪式。

1900/1/1 0:00:00
广东新建社区确保车位100%可建充电设施

日前,广东省住建厅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1900/1/1 0:00:00
法国:欧盟应为本土产电动汽车制定利好政策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法国财政部长BrunoLeMaire表示,在美国仅对北美产电动汽车提供补贴支持后,欧盟应该考虑对在欧盟生产的汽车提供电动汽车补贴。

1900/1/1 0:00:00
四感合一诠释先锋机械美学 沙龙设计专场Workshop在京举行

近日,沙龙汽车设计专场Workshop在沙龙汽车北京总部举行。

1900/1/1 0:00:00
卷赢自己,和AION Y相比,AION Y Plus多了什么?

分享在AIONY销量持续破万后,埃安期望AIONYPlus能进一步突破销量。9月27日,埃安YPlus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