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一口气发布L8、L7两款新车,李想「杀」疯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5点整,发布会准时开始,预热阶段,万余人涌入李视频直播间。

不过很难预料的是,除了提前正式公布的新车L8之外,李想还将在本次发布会上呈现第二款重量级车型——L7。

理想的L8、L7车直接覆盖33.98-39.98万元的价格区间,全系标配高速NOA功能和100多项旗舰配置。李全栈研发的L4技术也将在2025年后续车型的更新迭代中使用。

两个型号的重量都是新的,这让李湘感到满满的自豪,金句频出。好像三年不发新车的压抑都在这个发布会上,一举发泄出来了。

“谁说新势力不能造车”“Pro是竞品中的顶配,Max已经上天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车”。

L8和L7是两个王者,理想不愧是“王中之王”。

其实在发布会前几天,新智家就收到了提前预览理想L8的邀请。

理想L8的车身尺寸比李ONE略大,前屏配置与L9相似,配备13.35英寸HUD和mini-LED互动屏,用于安全驾驶,两块15.7英寸液晶屏。相比李ONE的四屏配置,更加高端大气。

(图为左为理想中的L8,右为李一。)

(图为左为理想中的L8,右为李一。)

在理想L9中谈到的手势融合的交互功能,也在理想L8中得到了镌刻。只要说一句“理想同学,打开窗户”,L8就会自动打开乘客所在的窗户。

在驾驶体验方面,李ONE的车主大多不满意两点,三缸发动机和底盘配置。

理想的L8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1.5T四缸增程器综合续航能力CLTC 1315km以上,WLTC 1000km以上。底盘采用前双横臂后五连杆结构,标配魔毯空气悬架。

新智家先后经历了理想的L8和李ONE车型。L8的驾驶体验非常流畅,李ONE的车身震动比L8更明显。

至于价格,不出所料,L8推出了两个版本,Pro版35.98万元,Max版39.98万元,11月份发货。

在宣布了L8的定价之后,李想还多了一个极其沉重的东西——理想L7。

和L8一样,L7也推出了两个版本。L7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33.98万元,理想的L7 Max 37.98万元。两款都比同版本L8低2万元。

L7相当于L8的五座版,配置与L8几乎相同。它标配了四驱增程式电动系统和魔毯悬挂,就连车内的屏幕设置也是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L7的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倒,形成长2.4m,宽1.5m的大双人床。

L7和L8一样,会从发布会结束开始预订,具体发货时间是2023年2月底。

L8和L7标配了100多项配置,包括全电动调节方向盘、256色氛围灯、三区新风空调、静音电吸门、双层隔音玻璃等等。

只是在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方面,Pro和Max有明显的区别。

两款车的Pro版将搭载ideal智能驾驶AD Pro和smart space SS Pro,Max版将搭载AD Max和SS Max。值得一提的是,理想AD Pro也是Horizon Journey 5首款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

除了新车的介绍,李想还花了整整25分钟介绍李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计划。

这三年间,李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已达数百亿,从实验室到产品落地。

在电气化方面,李不仅研发了1.5T增程器和五位一体电驱动,还在本次大会上展出了用于800V高压平台的碳化硅功率芯片。

在智能方面,多模态融合传感技术采用……by李艾在AI对话、提醒、预警等场景进展顺利,pre-BEV融合架构算法大大提高了安全冗余。李想还抛出了一个沉甸甸的目标——2025年,在大部分高速公路和封闭道路上实现L4级自动驾驶。

在供应链端,三家理想自建工厂实现了50万套增程器、60万套五合一电驱动、240万个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年产能。

李厂的智能制造能力同样惊人。据李想自己介绍,其常州工厂拥有1200台焊接机器人,焊接车间连接自动化率达到95%。自动安装天窗和前后挡风玻璃只需要50秒。

虽然站在发布会的聚光灯下,李想的骄傲和喜悦溢于言表,但最近几个月,事情在李身上并不顺利。

用户维权,高管套现,理想中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回到6月,理想L9正式发布,新车叫好。APP订票页面瞬间瘫痪,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理想L9的定位和售价比李ONE高一个级别,统一售价45.98万元。相应的,L9的四缸增程器、空气悬挂标配、空调、冰箱、彩电对李ONE都是全方位超越。

所以理想内部员工都直言“L9和ONE好像是两个产品线的产品,不适合放在一个展厅里。”

想买李一台的人,看到店里的L9后,都有些担心——明明L9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价格超出预算。

L9于8月正式交付用户,本月李销量遭遇滑铁卢,同比下滑超50%,仅为4571辆,略高于疫情最严重的4月份的4167辆。

当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榜,李悄然跌出前15。

销售悬崖只是开胃菜,理想的多事之秋才刚刚开始。

8月15日,李在微博中欲推L8,称“L8现阶段别买了”。

后来事态发酵,网友爆料:李将于10月在李ONE停产,为李ONE的换代产品L8让路,李ONE降价2万元清仓大甩卖。

李的这一行为让很多一号车主非常气愤,大呼“韭菜已经割了”。网友“不要拿我的鼓槌”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集体投诉,投诉李、隐瞒消费者、虚假宣传。至今已有1852人参与,但办理率为0。

对于李ONE车主的诸多要求,李最终只答应停产后继续维修,而对于退差价、更换新车、延长质保等要求,却不敢轻易开口。

如果这几个人的诉求都答应了,那另外20万李ONE车主呢?

幸福从来不是成双成对的,但是从来不下雨,还有其他让李想同样头疼的暴风雨。

9月2日、6日,李执行董事、总裁沈亚男先后在李卖出100万股港股,套现约9113万元,被外界解读为“高管套现跑路”的信号。其实仔细看,沈亚男的持股比例已经从1.74%降到了1.68%,持股比例只有0.06%。

9月16日,李司法部官方微博开通,第一条微博发布起诉公告。

李法务称,安徽万安供应商彭某某发布的“品牌要求降低质量标准”的帖子内容及回复均为虚假信息,上述行为对李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对此,李已启动司法程序维权。

由于交付量下降,维权风波,高管减员降质传闻,李“屋漏偏逢连夜雨”。其港股价格下跌,一度跌至88.7港元/股。

产品变革必然有阵痛,车企会“不破不立”

“历史产品”的退出必然会带来一些阵痛,这也是李正在经历的阶段。在多重关键打击下,李想这个9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憋屈和艰难中度过的。

直到本月21日,小鹏G9,它有一个直接的竞争对手……e与理想L8的关系,被发布,其定价策略被推翻。

这是一个机会。李急需一款新车来稳定用户,提振销量。尤其是一款性能更好,价格更透明,配置更清晰的中大型SUV。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李提前发布了原计划11月交付的理想L8,直接开始了大决策。定位为中大型SUV的理想L7正式亮相并开放预订。距离L9的理想上市刚好四个月。

事实上,李在现阶段快刀斩乱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虽然李ONE为理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设备配置非常涉及的新能源竞争中,其竞争力却下降了不少。

的自由侠、的M7、的G9和蔚来的ES7,每一款竞品车型都盯上了李的一个市场。

以同样发布增程版的蓝兔自由行为例。它有一个四缸发动机,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的底盘结构,标准的空气悬架和标准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在车辆硬件上,它几乎全面超过李一。

智能驾驶芯片上,2021款Li ONE虽然换了两个地平线征途3芯片,但也只有10TOPS,在计算能力极度内卷化的时代,显得太单薄了。

在产品更迭的时候,很多新势力选择两边讨好,新老用户不得罪。

今年6月,在理想L9发布之前,蔚来ES7上市,ES7的定位与原来的三款车型重合,分别是ES8、ES6、EC6。三位模特都是蔚来里的长辈,和李一个地位。但蔚来不仅没有停产某款车型,还带来了为老用户升级系统的计划。

蔚来的计划需要升级,极氪更激进。7月,氪宣布为氪001新老用户免费升级8155芯片,一批胜出的老用户高呼“良心车企”。

如果还是推出20万老用户的新方案,成本可能是一向以成本控制著称的理想无法接受的。

所以,在李ONE彻底失去优势之前,引进李ONE的替代品L8,主动退出市场,换取更清晰的产品线,才是上策。

李想曾经把创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0-1阶段是验证阶段,1-10阶段是成长阶段,10-100阶段是成熟阶段。

李ONE诞生四年,直接成为六款SUV领域的“现象级产品”,累计贡献20万辆交付量,圆满完成了从0到1的使命。

L8的出现也预示着接下来1到10的路线将由L9、L8、L7等产品接手。

l代表增程式电动平台的SUV系列,数字尺寸代表车辆的尺寸级别。从理想中的L9到L6,价格逐渐下降,尺寸逐渐缩小,全方位覆盖SUV车型。

写在最后

理想的产品矩阵逐渐清晰。如果能延续李ONE的爆款基因,无疑能充分发挥规模化产能的优势。

但是半年内直接炸了三款新车进入市场,三款车的动力、设计、价格、配置都没有太大差别。如何全面打开市场也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等到明年2月底之后才能知道——届时,L9、L8、L7都将交付给用户。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L8和L7正式交付之前,李很可能处于一个新老更替的尴尬阶段。

显然,李一家正在逐步退出市场。如果短时间内不能交付L9,未来半年的交付数据可能不好看。

但是,不谋全天下者,不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谋一域。

变短期痛苦为长期稳定。过了这一关,李将真正进入从1到10的快速成长期。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15点整,发布会准时开始,预热阶段,万余人涌入……李视频e直播间。

不过很难预料的是,除了提前正式公布的新车L8之外,李想还将在本次发布会上呈现第二款重量级车型——L7。

理想的L8、L7车直接覆盖33.98-39.98万元的价格区间,全系标配高速NOA功能和100多项旗舰配置。李全栈研发的L4技术也将在2025年后续车型的更新迭代中使用。

两个型号的重量都是新的,这让李湘感到满满的自豪,金句频出。好像三年不发新车的压抑都在这个发布会上,一举发泄出来了。

“谁说新势力不能造车”“Pro是竞品中的顶配,Max已经上天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车”。

L8和L7是两个王者,理想不愧是“王中之王”。

其实在发布会前几天,新智家就收到了提前预览理想L8的邀请。

理想L8的车身尺寸比李ONE略大,前屏配置与L9相似,配备13.35英寸HUD和mini-LED互动屏,用于安全驾驶,两块15.7英寸液晶屏。相比李ONE的四屏配置,更加高端大气。

(图为左为理想中的L8,右为李一。)

(图为左为理想中的L8,右为李一。)

在理想L9中谈到的手势融合的交互功能,也在理想L8中得到了镌刻。只要说一句“理想同学,打开窗户”,L8就会自动打开乘客所在的窗户。

在驾驶体验方面,李ONE的车主大多不满意两点,三缸发动机和底盘配置。

理想的L8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1.5T四缸增程器综合续航能力CLTC 1315km以上,WLTC 1000km以上。底盘采用前双横臂后五连杆结构,标配魔毯空气悬架。

新智家先后经历了理想的L8和李ONE车型。L8的驾驶体验非常流畅,李ONE的车身震动比L8更明显。

至于价格,不出所料,L8推出了两个版本,Pro版35.98万元,Max版39.98万元,11月份发货。

在宣布了L8的定价之后,李想还多了一个极其沉重的东西——理想L7。

和L8一样,L7也推出了两个版本。L7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33.98万元,理想的L7 Max 37.98万元。两款都比同版本L8低2万元。

L7相当于L8的五座版,配置与L8几乎相同。它标配了四驱增程式电动系统和魔毯悬挂,就连车内的屏幕设置也是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L7的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倒,形成长2.4m,宽1.5m的大双人床。

L7和L8一样,会从发布会结束开始预订,具体发货时间是2023年2月底。

L8和L7标配了100多项配置,包括全电动调节方向盘、256色氛围灯、三区新风空调、静音电吸门、双层隔音玻璃等等。

只是在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方面,Pro和Max有明显的区别。

两款车的Pro版将搭载ideal智能驾驶AD Pro和smart space SS Pro,Max版将搭载AD Max和SS Max。值得一提的是,理想AD Pro也是Horizon Journey 5首款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

除了新车的介绍,李想还花了整整25分钟介绍李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计划。

这三年间,李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已达数百亿,从实验室到产品落地。

在电气化方面,李不仅研发了1.5T增程器和五位一体电驱动,还在本次大会上展出了用于800V高压平台的碳化硅功率芯片。

在智能方面,李艾采用的多模态融合传感技术在AI对话、提醒、预警等场景进展顺利,pre-BEV融合架构……ure算法大大提高了安全冗余度。李想还抛出了一个沉甸甸的目标——2025年,在大部分高速公路和封闭道路上实现L4级自动驾驶。

在供应链端,三家理想自建工厂实现了50万套增程器、60万套五合一电驱动、240万个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年产能。

李厂的智能制造能力同样惊人。据李想自己介绍,其常州工厂拥有1200台焊接机器人,焊接车间连接自动化率达到95%。自动安装天窗和前后挡风玻璃只需要50秒。

虽然站在发布会的聚光灯下,李想的骄傲和喜悦溢于言表,但最近几个月,事情在李身上并不顺利。

用户维权,高管套现,理想中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回到6月,理想L9正式发布,新车叫好。APP订票页面瞬间瘫痪,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理想L9的定位和售价比李ONE高一个级别,统一售价45.98万元。相应的,L9的四缸增程器、空气悬挂标配、空调、冰箱、彩电对李ONE都是全方位超越。

所以理想内部员工都直言“L9和ONE好像是两个产品线的产品,不适合放在一个展厅里。”

想买李一台的人,看到店里的L9后,都有些担心——明明L9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价格超出预算。

L9于8月正式交付用户,本月李销量遭遇滑铁卢,同比下滑超50%,仅为4571辆,略高于疫情最严重的4月份的4167辆。

当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榜,李悄然跌出前15。

销售悬崖只是开胃菜,理想的多事之秋才刚刚开始。

8月15日,李在微博中欲推L8,称“L8现阶段别买了”。

后来事态发酵,网友爆料:李将于10月在李ONE停产,为李ONE的换代产品L8让路,李ONE降价2万元清仓大甩卖。

李的这一行为让很多一号车主非常气愤,大呼“韭菜已经割了”。网友“不要拿我的鼓槌”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集体投诉,投诉李、隐瞒消费者、虚假宣传。至今已有1852人参与,但办理率为0。

对于李ONE车主的诸多要求,李最终只答应停产后继续维修,而对于退差价、更换新车、延长质保等要求,却不敢轻易开口。

如果这几个人的诉求都答应了,那另外20万李ONE车主呢?

幸福从来不是成双成对的,但是从来不下雨,还有其他让李想同样头疼的暴风雨。

9月2日、6日,李执行董事、总裁沈亚男先后在李卖出100万股港股,套现约9113万元,被外界解读为“高管套现跑路”的信号。其实仔细看,沈亚男的持股比例已经从1.74%降到了1.68%,持股比例只有0.06%。

9月16日,李司法部官方微博开通,第一条微博发布起诉公告。

李法务称,安徽万安供应商彭某某发布的“品牌要求降低质量标准”的帖子内容及回复均为虚假信息,上述行为对李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对此,李已启动司法程序维权。

由于交付量下降,维权风波,高管减员降质传闻,李“屋漏偏逢连夜雨”。其港股价格下跌,一度跌至88.7港元/股。

产品变革必然有阵痛,车企会“不破不立”

“历史产品”的退出必然会带来一些阵痛,这也是李正在经历的阶段。在多重关键打击下,李想这个9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憋屈和艰难中度过的。

直到本月21日,与理想L8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小鹏G9发布,其定价策略被颠覆。

这是一个机会。李急需要……一款稳定用户,提振销量的新车。尤其是一款性能更好,价格更透明,配置更清晰的中大型SUV。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李提前发布了原计划11月交付的理想L8,直接开始了大决策。定位为中大型SUV的理想L7正式亮相并开放预订。距离L9的理想上市刚好四个月。

事实上,李在现阶段快刀斩乱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虽然李ONE为理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设备配置非常涉及的新能源竞争中,其竞争力却下降了不少。

的自由侠、的M7、的G9和蔚来的ES7,每一款竞品车型都盯上了李的一个市场。

以同样发布增程版的蓝兔自由行为例。它有一个四缸发动机,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的底盘结构,标准的空气悬架和标准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在车辆硬件上,它几乎全面超过李一。

智能驾驶芯片上,2021款Li ONE虽然换了两个地平线征途3芯片,但也只有10TOPS,在计算能力极度内卷化的时代,显得太单薄了。

在产品更迭的时候,很多新势力选择两边讨好,新老用户不得罪。

今年6月,在理想L9发布之前,蔚来ES7上市,ES7的定位与原来的三款车型重合,分别是ES8、ES6、EC6。三位模特都是蔚来里的长辈,和李一个地位。但蔚来不仅没有停产某款车型,还带来了为老用户升级系统的计划。

蔚来的计划需要升级,极氪更激进。7月,氪宣布为氪001新老用户免费升级8155芯片,一批胜出的老用户高呼“良心车企”。

如果还是推出20万老用户的新方案,成本可能是一向以成本控制著称的理想无法接受的。

所以,在李ONE彻底失去优势之前,引进李ONE的替代品L8,主动退出市场,换取更清晰的产品线,才是上策。

李想曾经把创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0-1阶段是验证阶段,1-10阶段是成长阶段,10-100阶段是成熟阶段。

李ONE诞生四年,直接成为六款SUV领域的“现象级产品”,累计贡献20万辆交付量,圆满完成了从0到1的使命。

L8的出现也预示着接下来1到10的路线将由L9、L8、L7等产品接手。

l代表增程式电动平台的SUV系列,数字尺寸代表车辆的尺寸级别。从理想中的L9到L6,价格逐渐下降,尺寸逐渐缩小,全方位覆盖SUV车型。

写在最后

理想的产品矩阵逐渐清晰。如果能延续李ONE的爆款基因,无疑能充分发挥规模化产能的优势。

但是半年内直接炸了三款新车进入市场,三款车的动力、设计、价格、配置都没有太大差别。如何全面打开市场也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等到明年2月底之后才能知道——届时,L9、L8、L7都将交付给用户。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L8和L7正式交付之前,李很可能处于一个新老更替的尴尬阶段。

显然,李一家正在逐步退出市场。如果短时间内不能交付L9,未来半年的交付数据可能不好看。

但是,不谋全天下者,不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谋一域。

变短期痛苦为长期稳定。过了这一关,李将真正进入从1到10的快速成长期。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理想ONE理想汽车理想L8理想L9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马斯克:特斯拉将在美国新增车身颜色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意购买特斯拉汽车的消费者都觉得该公司在车身颜色方面提供的选择不够丰富,而这一点很可能会在不久之后改变。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从业者,眼中不仅有自动驾驶

电流在6000根电子管间飞驰,室温因机器持续运行而上升,在被一架巨型计算机填满的房间内,程序员正殷切地期盼它准确地自动输出计算结果。

1900/1/1 0:00:00
传技术共享为雷诺与日产联盟的症结所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雷诺与日产就双方几十年的合作关系进行谈判的过程中,技术共享成为了两家公司的症结所在。

1900/1/1 0:00:00
DEKRA德凯获沃尔沃第三方实验室认可资质

DERKA德凯上海嘉定实验室和苏州昆山实验室成为沃尔沃汽车授权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服务范围涵盖汽车电子性能测试和ISO16750(15)标准下的车辆电气和电子设备环境测试,

1900/1/1 0:00:00
UBC开发突破性电池技术 比传统电池轻43%并可减少CO2排放

盖世汽车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要用到电池。据外媒报道,UltimateBatteryCompany(UBC)致力于为这个重要的市场研发新的技术。

1900/1/1 0:00:00
马斯克会见墨西哥政府官员,特斯拉或考虑当地建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上周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现身墨西哥北部的新莱昂州,引发了墨西哥可能成为特斯拉未来投资目的地的猜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