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30家车企9月销量一览:比亚迪、奇瑞等继续暴涨,东风本田等旺季遇冷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9月销量成绩。盖世汽车收集的数据显示,部分车企如期迎来“金九”,不仅跑赢大盘,涨幅更是翻倍。但部分车企表现不佳,在行业旺季坐了“冷板凳”。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旺季之下,多车企保持增长势头。

“金九”来了。

继6月份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双增,7、8月份在芯片短缺、限电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持续良好表现后,9月份车市再现旺季。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汽车销量达261万辆,环比(由负转正)增长9.5%,同比增长25.7%,旺季特征明显。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一些车企也用自己极高的增长率证实了“金九”的到来。

零跑9月交付新车11039辆,同比增长超200%,再次成为增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此外,从之前的9月份开始,零跑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87,602辆,是其2021年全年交付量43,121辆的两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表现得益于A00级纯电动车T03的推出,在10万元以下续航可达400公里的小型电动车中颇具竞争力。同时,它还拥有L2级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技术,上市后深受市场欢迎,助推了零跑的销售数据。

当然,目前零跑有S01、T03、C11、C01四个生产型号。其中,零跑C01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量产无电池CTC技术的车辆,已于9月28日正式上市,进入交付阶段,并可能逐步转型为零跑的销售主力。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零跑C01;图片来源:零跑

零跑的增速更高,但比亚迪的增长更“疯狂”。毕竟零跑的销量基数并不大,比亚迪经过之前的连续暴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销量基数。即便如此,依然拿下了9月份超20万辆的月销量,不仅环比继续增长,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51%。

乘联会最近公布的数据也反映了比亚迪的凶猛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9月份比亚迪再次夺得乘用车企业月度销量冠军,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要知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汽大众、SAIC大众、上汽通用常年包揽前三的席位。

看来,随着上游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和对下游终端市场把握能力的提升,比亚迪为自己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

广汽ean也表现不错。9月份,广汽爱安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达到30016辆,同比增长121.2%。1-9月累计销量达182,321辆,同比增长132.1%。

在此之前,爱安的月销量已经连续达到2万+的水平,突破3万辆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非常难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纯电市场,大部分品牌基本都在月销量1万辆左右徘徊,达到2万辆的品牌并不多见,更别说突破3万辆大关了。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爱安正在积极推进高端品牌。9月15日,爱安发布新标暨Hyper(浩博)品牌,发布——Hyper SSR——百万级超跑车型,正式开启爱安品牌腾飞的新征程。

此外,奇瑞最近开始了“抢购”模式的销售。9月,奇瑞销售了112,980辆新车,同比增长112.6%。从1月到9月,它销售了679,863辆汽车,同比增长55%。

其他车企,如东风乘用车、蓝兔汽车、广汽乘用车、广汽丰田、长安自主等,都没有像上述车企一样销量翻倍,但都跑赢了市场,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分化趋势明显,日系品牌略显落寞。

然而,“金九”可能只是一些汽车公司的“金九”。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自主品牌汽车零售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5%,而主流合资品牌汽车零售量达74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4%,反差明显。

虽然自主品牌没有集体上涨(长城汽车和SAIC乘用车9月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显然9月乘用车市场的增量更多是自主品牌拿下的。

合资品牌表现相对较弱,尤其是日系品牌。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德国品牌零售份额为21%,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美国品牌为1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日本品牌为17.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另外,从Gaspar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日系车企的月销量都出现了下滑。

9月,长安马自达销量仅为7087辆,虽然环比增长33%,但同比仍下降近六成。前9个月整体表现不如去年同期,出现9.76%的下滑。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均较上月同期下滑。广汽本田9月销量69,040辆,环比下降2.82%,同比下降4.18%。东风本田9月销量43,884辆,环比下降13.93%,同比下降32.92%。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不过,并不是所有日系车企都出现下滑,广汽丰田9月销量不降反升。

9月,广汽丰田拿下9.6万辆的月销量,不仅在上月基础上再次增长,同比也增长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从累计销量来看,在很多车企还没有跑赢去年同期的时候,广汽丰田的累计销量增长已经达到了31%。

这样的差异化表现可能与相应企业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日前,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一些日本企业的销售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其供应链的一些节奏调整,导致生产和销售相对较低。

这从实际数据中也能看出来。9月份,广汽本田产量同比下降14%,东风本田产量同比下降46%,而广汽丰田产量同比增长89.49%。

“丰田的产业链是比较优秀的。”崔东树说,日本产品的竞争仍然是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问题。由于其产业链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芯片等物资的短缺对其有一定影响,所以日本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产业的供给能力,加强产业链在中国的本土化生存能力,从而抓住中国本土化产业链的优势,促进更快的发展。

当然,销售业绩不佳也不完全是供应链的“锅”。

从产品层面,有业内人士直言,本田在国内市场的主要销售来源是CR-V、XR-V、思域、雅阁等“老兵”,而e:NS1/e:NP至尊派1、ZR-V知止等“新生儿”车型尚未形成趋势。

但与此同时,广汽丰田的销售业绩得益于新车型(包括新风兰达+赛纳、新雷凌+威兰达等)的优异表现).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赛纳;图片来源:广汽丰田

全年销售目标还很远,第四季度很难说轻松。

要实现车企设定的目标,光有“金九”是不够的。

要知道,截至9月底,部分车企的累计销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比如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东风日产、长城汽车。对他们来说,比成人销售目标更现实的问题是首先击败去年。

虽然其他企业的累计月销售额已经高于去年同期,但与他们制定的年度销售目标仍相差甚远。

今年年初,奇瑞集团发布了“2022年150万辆,力争200万辆”的销售目标。从前9月起,其累计销量达到893,93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相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距离其年销量目标还有至少60万辆的差距。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要实现月均20万辆的销量,显然不是难事。

相比奇瑞集团,东风乘用车前9个月实现了更大的增长,累计销量137608辆,同比增长81%。但要实现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设定的冲刺20万辆的目标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他保持目前2万+的月销量水平。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另外还有一些车企,比如广汽本田,吉利汽车。虽然今年的销售目标与去年相比并不大,但并没有更接近全年的销售目标。比如广汽本田去年销量780266辆,今年目标是100万辆。但从目前来看,虽然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很难达到今年的全年销售目标。

综合来看,月销量连续飙升,前9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79%的比亚迪相对轻松。其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已达1185103辆,距离其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仅差30多万辆。9月,比亚迪单月销量超过20万辆。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能否完成或更接近全年销售目标的压力已经给到了第四季度。

好在接下来的车市还是受到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居民购买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很多优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表示,10月是传统汽车销售旺季,很多地方提倡国庆期间现场过节,经销商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引流。上半月销量受到小型车展开始、新车集中上市、上路旅行热潮等因素支撑。同时,随着秋收的完成,农村地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逐渐释放,预示着10月份汽车销量将继续增长。

中汽协还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卡车通行费下调10%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持续作用下,预计四季度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将继续良好发展,汽车市场将实现全年平稳增长的目标。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9月销量成绩。盖世汽车收集的数据显示,部分车企如期迎来“金九”,不仅跑赢大盘,涨幅更是翻倍。但部分车企表现不佳,在行业旺季坐了“冷板凳”。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旺季之下,多车企保持增长势头。

“金九”来了。

继6月份在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实现双升,7月份和8月份在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继续保持良好表现……下调后,9月份汽车市场再现旺季。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汽车销量达261万辆,环比(由负转正)增长9.5%,同比增长25.7%,旺季特征明显。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一些车企也用自己极高的增长率证实了“金九”的到来。

零跑9月交付新车11039辆,同比增长超200%,再次成为增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此外,从之前的9月份开始,零跑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87,602辆,是其2021年全年交付量43,121辆的两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表现得益于A00级纯电动车T03的推出,在10万元以下续航可达400公里的小型电动车中颇具竞争力。同时,它还拥有L2级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技术,上市后深受市场欢迎,助推了零跑的销售数据。

当然,目前零跑有S01、T03、C11、C01四个生产型号。其中,零跑C01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量产无电池CTC技术的车辆,已于9月28日正式上市,进入交付阶段,并可能逐步转型为零跑的销售主力。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零跑C01;图片来源:零跑

零跑的增速更高,但比亚迪的增长更“疯狂”。毕竟零跑的销量基数并不大,比亚迪经过之前的连续暴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销量基数。即便如此,依然拿下了9月份超20万辆的月销量,不仅环比继续增长,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51%。

乘联会最近公布的数据也反映了比亚迪的凶猛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9月份比亚迪再次夺得乘用车企业月度销量冠军,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要知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汽大众、SAIC大众、上汽通用常年包揽前三的席位。

看来,随着上游产业链的深度布局和对下游终端市场把握能力的提升,比亚迪为自己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

广汽ean也表现不错。9月份,广汽爱安销量首次突破3万辆,达到30016辆,同比增长121.2%。1-9月累计销量达182,321辆,同比增长132.1%。

在此之前,爱安的月销量已经连续达到2万+的水平,突破3万辆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非常难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纯电市场,大部分品牌基本都在月销量1万辆左右徘徊,达到2万辆的品牌并不多见,更别说突破3万辆大关了。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爱安正在积极推进高端品牌。9月15日,爱安发布新标暨Hyper(浩博)品牌,发布——Hyper SSR——百万级超跑车型,正式开启爱安品牌腾飞的新征程。

此外,奇瑞最近开始了“抢购”模式的销售。9月,奇瑞销售了112,980辆新车,同比增长112.6%。从1月到9月,它销售了679,863辆汽车,同比增长55%。

其他车企,如东风乘用车、蓝兔汽车、广汽乘用车、广汽丰田、长安自主等,都没有像上述车企一样销量翻倍,但都跑赢了市场,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分化趋势明显,日系品牌略显落寞。

然而,“金九”可能只是一些汽车公司的“金九”。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份,自主品牌汽车零售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5%,而主流合资品牌汽车零售量达74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4%,反差明显。

虽然自主品牌没有集体上涨(长城汽车和SAIC乘用车9月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显然9月乘用车市场的增量更多是自主品牌拿下的。

合资品牌表现相对较弱,尤其是日系品牌。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德国品牌零售份额为21%,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美国品牌为1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日本品牌为17.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另外,从Gaspar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日系车企的月销量都出现了下滑。

9月,长安马自达销量仅为7087辆,虽然环比增长33%,但同比仍下降近六成。前9个月整体表现不如去年同期,出现9.76%的下滑。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均较上月同期下滑。广汽本田9月销量69,040辆,环比下降2.82%,同比下降4.18%。东风本田9月销量43,884辆,环比下降13.93%,同比下降32.92%。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不过,并不是所有日系车企都出现下滑,广汽丰田9月销量不降反升。

9月,广汽丰田拿下9.6万辆的月销量,不仅在上月基础上再次增长,同比也增长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从累计销量来看,在很多车企还没有跑赢去年同期的时候,广汽丰田的累计销量增长已经达到了31%。

这样的差异化表现可能与相应企业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日前,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一些日本企业的销售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其供应链的一些节奏调整,导致生产和销售相对较低。

这从实际数据中也能看出来。9月份,广汽本田产量同比下降14%,东风本田产量同比下降46%,而广汽丰田产量同比增长89.49%。

“丰田的产业链是比较优秀的。”崔东树说,日本产品的竞争仍然是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问题。由于其产业链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芯片等物资的短缺对其有一定影响,所以日本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产业的供给能力,加强产业链在中国的本土化生存能力,从而抓住中国本土化产业链的优势,促进更快的发展。

当然,销售业绩不佳也不完全是供应链的“锅”。

从产品层面,有业内人士直言,本田在国内市场的主要销售来源是CR-V、XR-V、思域、雅阁等“老兵”,而e:NS1/e:NP至尊派1、ZR-V知止等“新生儿”车型尚未形成趋势。

但与此同时,广汽丰田的销售业绩得益于新车型(包括新风兰达+赛纳、新雷凌+威兰达等)的优异表现).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赛纳;图片来源:广汽丰田

全年销售目标还很远,第四季度很难说轻松。

要实现车企设定的目标,光有“金九”是不够的。

要知道,截至9月底,部分车企的累计销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比如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广汽三菱、东风日产、长城汽车。对他们来说,比成人销售目标更现实的问题是首先击败去年。

虽然其他企业的累计月销售额已经高于去年同期,但与他们制定的年度销售目标仍相差甚远。

今年年初,奇瑞集团发布了“2022年150万辆,力争200万辆”的销售目标。从前9月起,其累计销量达到893,93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相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距离其年销量目标还有至少60万辆的差距。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要实现月均20万辆的销量,显然不是难事。

相比奇瑞集团,东风乘用车前9个月实现了更大的增长,累计销量137608辆,同比增长81%。但要实现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设定的冲刺20万辆的目标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他保持目前2万+的月销量水平。

Honda, Toyota, BYD, Dongfeng, Ai 'an

另外还有一些车企,比如广汽本田,吉利汽车。虽然今年的销售目标与去年相比并不大,但并没有更接近全年的销售目标。比如广汽本田去年销量780266辆,今年目标是100万辆。但从目前来看,虽然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很难达到今年的全年销售目标。

综合来看,月销量连续飙升,前9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79%的比亚迪相对轻松。其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已达1185103辆,距离其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仅差30多万辆。9月,比亚迪单月销量超过20万辆。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能否完成或更接近全年销售目标的压力已经给到了第四季度。

好在接下来的车市还是受到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居民购买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很多优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表示,10月是传统汽车销售旺季,很多地方提倡国庆期间现场过节,经销商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引流。上半月销量受到小型车展开始、新车集中上市、上路旅行热潮等因素支撑。同时,随着秋收的完成,农村地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逐渐释放,预示着10月份汽车销量将继续增长。

中汽协还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卡车通行费下调10%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持续作用下,预计四季度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将继续良好发展,汽车市场将实现全年平稳增长的目标。

标签:本田丰田比亚迪东风埃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首发元PLUS 比亚迪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

10月11日,比亚迪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并发布了第一款高端纯电SUV元PLUS,这也是印度汽车行业的首款运动型纯电SUV。

1900/1/1 0:00:00
销量破百万 五菱汽车最新销量数据公布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公布最新产销数据:19月累计产销量分别达1154万台、1076万台,同比增长102、24,其中,9月产销量分别为182万台、16

1900/1/1 0:00:00
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了150万片

日前,地平线共计与超过20家车企签下了70余款车型的前装量产项目定点,覆盖自动驾驶和车载智能交互全场景应用领域,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了150万片。

1900/1/1 0:00:00
Lucid证实有望实现2022年产量目标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集团在10月12日证实,该公司仍然有望实现其2022年的产量目标,即生产6000至7000辆汽车,

1900/1/1 0:00:00
传特斯拉德国电池生产计划推迟至2024年

盖世汽车讯10月14日,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援引两名与特斯拉关系密切的专家的话称,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在2024年之前不会大规模生产电池。

1900/1/1 0:00:00
宝马将把英国MINI电动汽车生产转移到中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宝马将停止在英国生产MINI掀背车的电动版,这对试图使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英国来说是一大挫折。据《泰晤士报》此前报道,宝马将停止在牛津考利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