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与魏建军、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根据公告,新东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魏建军认缴500万元,占10%;长城汽车认缴1000万元,占比20%;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认缴3500万元,占比70%。魏建军为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魏建军直接控制的公司。该合资对外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长城汽车此举合情合理。自“芯片荒”以来,全球大部分车企都陷入了芯片荒的焦虑中,尤其是中国。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芯片法案的颁布,导致国内汽车行业的芯片处境越来越艰难。
长城汽车曾经因为芯片问题惹了不少麻烦。从进入到个人退出,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汽车冲破“牢笼”的挣扎和决心,或许也是大多数国产车企应对芯片困境的缩影。
陷入“芯片困境”
早在2021年11月,长城汽车就陷入了“芯片造假门”事件。
事件始于消费者发现长城汽车欧拉好猫搭载的芯片并非其一直宣称的高通八核芯片,而是2016年的旧英特尔四核芯片。英特尔的四核芯片和高通八核芯片的性能差距太大了。前者不兼容安卓应用软件,会导致软件运行不畅,启动慢。为此,不少消费者发起了对长城汽车的诉讼。
无独有偶,2021年4月,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因芯片短缺遭遇生产瓶颈。2021年5月和6月,重庆永川和保定徐水两个生产基地将停产,影响哈弗H6、长城加农炮、坦克300等热门车型。
对此,长城汽车迅速发布公告:公司位于重庆和徐水的两个生产基地暂无停产计划,长城汽车目前面临芯片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厂生产,但并未停产。
而紧接着,长城汽车证券部也向媒体透露,公司确实面临芯片供应紧张,但影响相对可控。对于未来是否进行芯片自主研发,以避免代工厂涨价或停产造成的被动局面,长城汽车表示,自主研发成本高,目前没有更多这方面的计划。
走进“筹码棋局”
长城汽车不打算研发自己的芯片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车企自主研发芯片并不容易。
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前10大汽车公司中将有50%设计自己的芯片。但就我国而言,相关数据显示,国产汽车芯片的自研率仅为10%,90%仍依赖进口。
这主要是因为车企自研芯片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难以量产。对此,今年8月,长城汽车董秘徐辉表示:“针对目前的芯片供应问题,公司制定了“短期扫货”、“中期开发新供应商”、“长期技术升级”三种解决方案。
显然,长城汽车在芯片问题上有自己的打算。长城汽车合资成立半导体公司并不是其在芯片领域的首次布局。
早在2021年2月,长城汽车就宣布完成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正式进军芯片行业。
当时根据地平线披露的融资信息,其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江汽车电子。其中,长城汽车还将与地平线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高级辅助驾驶、高级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方向,共同探索汽车智能技术,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汽车产品,快速部署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智能核心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和量产。
随后,2021年12月,长城汽车宣布与通光股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重点关注第三基因的应用……新型宽带隙半导体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应用,推动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和芯片的产业化。当时,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超算芯片、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是长城汽车2025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8月,长城汽车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长城汽车旗下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装测试制造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投资38亿元。
乐章结尾部
显然,从支持参与到自研,长城汽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芯片“伏笔”早已埋下。
但自研芯片不是纸上谈兵。长城汽车打造自己的芯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成本问题首当其冲,其现金流能否支撑长城汽车烧钱做芯片,仍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长城汽车2022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373.46亿元,同比增长29.36%;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74%。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94.8亿元,同比增长9.56%;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65.03%。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R&D费用大幅上升至47.06亿元,2021年同期为28.5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22亿元,同比下降65.69%。或许接下来,长城汽车需要回答“钱从哪里来?”。10月21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与魏建军、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根据公告,新东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魏建军认缴500万元,占10%;长城汽车认缴1000万元,占比20%;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认缴3500万元,占比70%。魏建军为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文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魏建军直接控制的公司。该合资对外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长城汽车此举合情合理。自“芯片荒”以来,全球大部分车企都陷入了芯片荒的焦虑中,尤其是中国。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芯片法案的颁布,导致国内汽车行业的芯片处境越来越艰难。
长城汽车曾经因为芯片问题惹了不少麻烦。从进入到个人退出,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汽车冲破“牢笼”的挣扎和决心,或许也是大多数国产车企应对芯片困境的缩影。
陷入“芯片困境”
早在2021年11月,长城汽车就陷入了“芯片造假门”事件。
事件始于消费者发现长城汽车欧拉好猫搭载的芯片并非其一直宣称的高通八核芯片,而是2016年的旧英特尔四核芯片。英特尔的四核芯片和高通八核芯片的性能差距太大了。前者不兼容安卓应用软件,会导致软件运行不畅,启动慢。为此,不少消费者发起了对长城汽车的诉讼。
无独有偶,2021年4月,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因芯片短缺遭遇生产瓶颈。2021年5月和6月,重庆永川和保定徐水两个生产基地将停产,影响哈弗H6、长城加农炮、坦克300等热门车型。
对此,长城汽车迅速发布公告:公司位于重庆和徐水的两个生产基地暂无停产计划,长城汽车目前面临芯片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厂生产,但并未停产。
而紧接着,长城汽车证券部也向媒体透露,公司确实面临芯片供应紧张,但影响相对可控。对于未来是否进行芯片自主研发,以避免代工厂涨价或停产造成的被动局面,长城汽车表示,自主研发成本高,目前没有更多这方面的计划。
走进“筹码棋局”
长城汽车不打算研发自己的芯片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车企自主研发芯片并不容易。
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前10大汽车公司中将有50%设计自己的芯片。但就我国而言,相关数据显示,国产汽车芯片的自研率仅为10%,90%仍依赖进口。
这主要是因为车企自研芯片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难以量产。对此,今年8月,长城汽车董秘徐辉表示:“针对目前的芯片供应问题,公司制定了“短期扫货”、“中期开发新供应商”、“长期技术升级”三种解决方案。
显然,长城汽车在芯片问题上有自己的打算。长城汽车合资成立半导体公司并不是其在芯片领域的首次布局。
早在2021年2月,长城汽车就宣布完成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正式进军芯片行业。
当时根据地平线披露的融资信息,其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江汽车电子。其中,长城汽车还将与地平线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高级辅助驾驶、高级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方向,共同探索汽车智能技术,开发市场领先的智能汽车产品,快速部署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智能核心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和量产。
随后,2021年12月,长城汽车宣布与通光股份签署战略投资协议,重点关注第三基因的应用……新型宽带隙半导体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应用,推动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和芯片的产业化。当时,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超算芯片、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是长城汽车2025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8月,长城汽车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长城汽车旗下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装测试制造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投资38亿元。
乐章结尾部
显然,从支持参与到自研,长城汽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芯片“伏笔”早已埋下。
但自研芯片不是纸上谈兵。长城汽车打造自己的芯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成本问题首当其冲,其现金流能否支撑长城汽车烧钱做芯片,仍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长城汽车2022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373.46亿元,同比增长29.36%;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74%。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94.8亿元,同比增长9.56%;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65.03%。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R&D费用大幅上升至47.06亿元,2021年同期为28.5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22亿元,同比下降65.69%。或许接下来,长城汽车需要回答“钱从哪里来?”。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公司日立阿斯特莫株式会社研发了一款新型线控转向设备原型,可消除传统方向盘并扩大车内空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0月21日,丰田汽车预计将下调本财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970万辆的全球产量目标,这是丰田首次承认将无法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
1900/1/1 0:00:00分享10月18日,东风日产启辰D60EVPLUS正式官宣上市。新车补贴后售价舒适版1298万,智行版1328万,续航里程磷酸铁锂版本高达420km、三元锂版本最高可达450km。
1900/1/1 0:00:0010月18日消息,近日,天齐锂业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至169亿元,同比增长276896至3089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叫车企业Lyft表示,该公司将在美国提高乘客直接向公司支付的服务费,以抵消更高的保险费用。Lyft发言人表示,在全美范围内,每次出行的服务费增幅平均不到50美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0月17日,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已与一家海上风电供应商达成初步协议,从2027年起,该供应商将在德国为奔驰提供相当于其25需求的电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