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宣布三个月后,马骁之星与三一重卡的合作又传来新消息。
今天,三一重卡与华旭基金合资公司马骁智行生产的首批30辆智能重卡下线,交付青年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清涧物流是由马骁之星和中国外运共同投资成立的智慧物流公司,于今年4月1日开始运营。
活动现场,青年物流首席运营官刘墉表示,未来三年,青年物流将从易集智卡采购500辆智能重卡,投入干线物流运营网络。
(易之家董事长容志诚、青年物流首席运营官刘墉)
宣布合作后不到100天,马骁之星参与的两家合资企业就传来了智能重卡交付并即将投入运营的喜讯,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这似乎也反映了马骁之星的不耐烦。
结合马骁智行今年的所有动作,似乎指向马骁智行在焦虑中度过了2022年。
马骁之星:不是开自动档重型卡车的新手。
在三一重卡的一个工厂里,三一重卡与华旭基金合资的亿马之星正式揭牌。其董事长为华旭基金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容志诚。
容志诚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曾担任DJI执行副主席、英特尔中国首席技术官、PMC-Sierra和Tesera首席技术官和高级副总裁,并在半导体和电子通信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高级管理和投资合作伙伴经验。
活动现场,易致智卡正式向青年物流交付30辆智能重卡。
事实上,此次一机智卡交付的smart重卡是基于三一重卡原有的基础燃油车型。对此,马骁智行智慧物流总经理、广州R&D中心副总经理贺星向新智家解释,交付时间压力很大,所以首款智能重卡定位燃油车,新能源重卡会在后面交付。
据新智家透露,马骁智行于2021年初开始与三一重卡和中外运讨论合作的可能性。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敲定合作,共同打造智能重卡。在合作过程中,马骁智行不仅提供了自动驾驶技术,还根据干线物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化的变更,比如参与线路控制的改造,为智能重卡搭建了与车队管理系统相衔接的数字化系统。
此次交付的30辆智能重卡将投入青岛物流干线物流运营网络,进行智能驾驶货运。目前,清涧物流智能行驶路线已包括山东至华南、华东至华南两条路线,智能运行路线已达20万公里。
事后,新智佳近距离拍摄到了智行交付的一辆smart重卡,驾驶舱内的布局与其他燃油重卡差别不大。整体来说,驾驶座后面有一个长凳,供驾驶员休息。操作方面,除了主驾驶座前的中控屏,副驾驶座前还有一个垂直显示屏。
(一机之星交付的首款智能重卡驾驶舱部分)
例如,马骁之星建立的“金三角”在自动驾驶行业并不少见。干线物流方面,智加科技、干线科技等公司涉足已久。马骁智行作为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场景的新人有什么优势?
在贺星看来,马骁智行并不是自动驾驶重卡赛道的后来者。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马骁智行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重卡,但因为公司文化比较务实,之前并没有宣传其在干线物流方面的动作。
贺星进一步表示,基于现有的Robotaxi业务开发Robotruck不需要额外100%的资源和成本,只需要两项业务120%的资源和成本,因为Robotaix和Robotruck在核心技术上有共同点。
Xi……马智行与三一重卡在一年前开始确认合作,如今易智卡车已经交付了30辆智能重卡。对于马骁智行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智慧物流的商业闭环已经初步完成。对于马骁智行、三一重卡、中外运组成的“金三角”,马骁智行CEO彭军称这个联盟是开放的,希望未来有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改善生态。
另类组合,不可小觑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应用,自动驾驶公司纷纷选择与国外合作,加快技术的应用。从以往的新闻报道来看,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伙伴大多是主力机械厂和物流运营商,三一重卡等具有机械工程背景的企业堪称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备选”。
但就马骁之星与三一重卡的合作而言,双方可谓互利共赢。
先看马骁智行。
与马骁智行合作的三一重卡,是三一集团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项目。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已推出三款智能卡车。
虽然三一重卡推出的车型数量不多,但其卡车制造实力不容小觑。三一重卡的很多团队成员都是三一集团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一集团已成为中国首家“千亿”工程机械企业,产品类别包括数十种工程机械车辆。三一重卡与马骁之星联合设计研发智能重卡一年多,已向青年物流交付30辆智能重卡。
三一重卡扎实的工程车辆制造基础,可以加速马骁智行首款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投放,这无疑是马骁智行的优势之一。按照计划,双方合资公司将于2022年小规模量产交付,2024年开始量产。
除了制造产品,三一重卡还可以帮助自动驾驶卡车尽快得到应用。
在双方宣布合作时,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曾表示,三一重卡与智行将共同打造多个重量级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并在实际运营中快速落地,而不是停留在原型阶段。
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基于三一集团多元化的产品和广阔的国际市场。
三一集团只有电动产品一栏,根据电动卡车包括干线、港口、矿区等场景,这意味着双方合作的产品有多种应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三一集团的产业集群覆盖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巴西等地区,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有大量的应用机会,甚至可以通过三一集团的全球市场布局输出到海外。
马骁智行卡车事业部负责人李告诉新智家,马骁智行在与三一智卡合作之初就讨论过这种可能性。如果马骁智行设计的自动驾驶重卡性能足够优秀,在国内的应用效果也不错,确实有可能通过三一集团的全球销售渠道出口。
因此,对于马骁之星来说,与三一重卡的合作可谓一箭多雕。
三一重卡感兴趣的,可能更多的是其转型所需的新理念和数字化体验的影响。
三一重卡网站称,三一重卡要用“平台、大数据、创新”的思维来做卡车,用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写重卡行业。三一重卡选择与马骁之星合作,无疑有助于其转型速度。
数字化转型时代,诞生于传统制造企业的三一重卡需要根据时代潮流进行自我调整,而更传统的机械制造思维需要外部新思想的冲击和碰撞。
李还告诉辛志佳,他能感觉到,除了智力,楼迪……tal产品也是很多汽车厂商最大的核心需求之一。
就公司团队而言,马骁知行的初期团队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人员以中美员工为主。对于三一重卡来说,与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国际化团队深度合作,是一种比较新的体验。
就产品应用而言,马骁智行的Robotaxi已经开始在广、京、深三地进行载人测试,拥有长期的Robotaxi运营经验。其合资公司青岛物流也于今年4月1日开始运营。在技术积累和应用方面,马骁智行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证明。
从产品销售来看,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马骁智行在很多国家都有一定知名度,如果未来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出口可能会更容易。
所以这种不寻常的合作组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动态披露。
三一集团,马骁之星的最佳选择
过去的案例表明,与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制造自动驾驶重型卡车,而不是主机厂,可能是马骁之星的最佳选择。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途胜的未来。
未来,从2019年开始,途胜陆续与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合作,生产自动驾驶重卡。国内的主机厂,比如陕汽、北汽福田,国外的主机厂,比如纳威司达、PACCAR,都在重卡制造上有很深的积累。
其中,途胜未来与纳威司达的合作最为密切。为了保证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卡车能够如期交付,途胜不仅会每年支付纳威司达数千万美元,还会邀请纳威司达成为股东。
然而,超出图森未来预期的是,纳威司达并没有如期交付改装后的自动驾驶卡车。因为生产进度太慢,途胜不得不推迟未来的产品交付时间。无奈之下,图森未来董事会前主席陈墨不得不负责亲自成立公司“图灵智能卡”,生产满足自动驾驶车队需求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途胜与其他主机厂合作制造的自动驾驶重卡也因为种种原因进展缓慢。
至于主机厂制造自动驾驶卡车速度慢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智家,自动驾驶公司的生产订单数量对主机厂来说很少,主机厂需要重新设计生产线,主机厂由于收入少缺乏动力。更重要的是,OEM担心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后,可能会抢占自家产品的市场份额。
所以很多主机厂不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更长远的利益。
马骁智行自动驾驶重卡生产的合作方三一重卡,不仅在行业内有着深厚的制造经验,而且背靠拥有全球跨国市场的三一集团,产品种类繁多,这意味着即使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后,对三一重卡现有业务的威胁也较小。三一重卡可以在合作生产的过程中学习其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所需的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与其他公司合作造车,自动驾驶公司自己生产自动驾驶卡车也是另一种选择。之前有图灵智能卡,后来智加科技CFO韩文带队成立了杜威科技,两家都是为中美生产新能源重卡。
但2021年,马骁智行对自动驾驶卡车部门进行了调整和收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暂时不会在自动驾驶卡车上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资金。
自驾货车无望,队友合作生产强势。三一重卡正成为马骁之星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2022年,马骁知行焦虑了一年。
不可否认,马骁智行在技术、政策、合作伙伴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得益于马骁智行长期的技术积累。然而,在更加注重技术应用的新阶段,过去的技术优势似乎正在失效。正如阿尔戈。AI没有实现L4 a的应用……2021年的onomous驾驶技术正如投资者预测的那样,被大众和福特抛弃。
正因如此,意识到这一点的马骁智行,近两年一直在与国外合作,打造Robotaxi和Robotruck的所谓“金三角”,分别形成“自动驾驶公司+旅行公司+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物流公司+重卡制造商”的合作模式。
尤其是2022年,对马骁之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技术动作慢,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马骁之星可能会陷入没有外资投入,家里余粮耗尽的局面。
仅在今年,马骁智行密集公布了合作进展,完成了Robotaxi和Robotruck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初步布局。
在Robotaxi方面,马骁之星宣布与广汽和儒奇出行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车队。目前,马骁之星的自驾游服务已经接入如骑出行平台。
Robotruck方面,马骁智行与招商局旗下物流企业中外运合资成立秦桧物流,三一重卡是马骁智行制造L4级物流运输所需的自动驾驶卡车。此外,马骁之星于今年6月获得广州出租车及物流车辆示范运营资质。
在贺星看来,马骁知行与各类企业合作推动技术落地是很自然的事情。马骁智行的技术积累已经接近规模化应用,物流企业也有意使用自动驾驶卡车更便捷高效地进行物流运输,因此双方的合作顺理成章。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刺骨的寒意已经渗透到了自动驾驶行业。不久前,大众和福特宣布不再为Argo提供资金。AI最近,自动驾驶第一人途胜的创始成员全部离职,很多令人不安的信号开始闪现。
总的来说,在商业化运作的道路上,马骁知行还在铺垫,生存的焦虑将是其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焦虑的日子能否缩短,取决于马骁知行科技的实际应用。
至少目前,马骁智行可以松一口气了。2022年,一系列快速果断的合作行动,为其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运营赢得了一些时间。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在官方宣布三个月后,马骁之星与三一重卡的合作又传来新消息。
今天,三一重卡与华旭基金合资公司马骁智行生产的首批30辆智能重卡下线,交付青年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清涧物流是由马骁之星和中国外运共同投资成立的智慧物流公司,于今年4月1日开始运营。
活动现场,青年物流首席运营官刘墉表示,未来三年,青年物流将从易集智卡采购500辆智能重卡,投入干线物流运营网络。
(易之家董事长容志诚、青年物流首席运营官刘墉)
宣布合作后不到100天,马骁之星参与的两家合资企业就传来了智能重卡交付并即将投入运营的喜讯,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这似乎也反映了马骁之星的不耐烦。
结合马骁智行今年的所有动作,似乎指向马骁智行在焦虑中度过了2022年。
马骁之星:不是开自动档重型卡车的新手。
在三一重卡的一个工厂里,三一重卡与华旭基金合资的亿马之星正式揭牌。其董事长为华旭基金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容志诚。
容志诚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曾担任DJI执行副主席、英特尔中国首席技术官、PMC-Sierra和Tesera首席技术官和高级副总裁,拥有超过25年的高级管理和投资经验……半导体和电子通信领域的nt合作伙伴。
活动现场,易致智卡正式向青年物流交付30辆智能重卡。
事实上,此次一机智卡交付的smart重卡是基于三一重卡原有的基础燃油车型。对此,马骁智行智慧物流总经理、广州R&D中心副总经理贺星向新智家解释,交付时间压力很大,所以首款智能重卡定位燃油车,新能源重卡会在后面交付。
据新智家透露,马骁智行于2021年初开始与三一重卡和中外运讨论合作的可能性。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敲定合作,共同打造智能重卡。在合作过程中,马骁智行不仅提供了自动驾驶技术,还根据干线物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化的变更,比如参与线路控制的改造,为智能重卡搭建了与车队管理系统相衔接的数字化系统。
此次交付的30辆智能重卡将投入青岛物流干线物流运营网络,进行智能驾驶货运。目前,清涧物流智能行驶路线已包括山东至华南、华东至华南两条路线,智能运行路线已达20万公里。
事后,新智佳近距离拍摄到了智行交付的一辆smart重卡,驾驶舱内的布局与其他燃油重卡差别不大。整体来说,驾驶座后面有一个长凳,供驾驶员休息。操作方面,除了主驾驶座前的中控屏,副驾驶座前还有一个垂直显示屏。
(一机之星交付的首款智能重卡驾驶舱部分)
例如,马骁之星建立的“金三角”在自动驾驶行业并不少见。干线物流方面,智加科技、干线科技等公司涉足已久。马骁智行作为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场景的新人有什么优势?
在贺星看来,马骁智行并不是自动驾驶重卡赛道的后来者。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马骁智行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重卡,但因为公司文化比较务实,之前并没有宣传其在干线物流方面的动作。
贺星进一步表示,基于现有的Robotaxi业务开发Robotruck不需要额外100%的资源和成本,只需要两项业务120%的资源和成本,因为Robotaix和Robotruck在核心技术上有共同点。
马骁智行和三一重卡在一年前开始确认合作,今天易智卡车已经交付了30辆smart重卡。对于马骁智行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智慧物流的商业闭环已经初步完成。对于马骁智行、三一重卡、中外运组成的“金三角”,马骁智行CEO彭军称这个联盟是开放的,希望未来有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改善生态。
另类组合,不可小觑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应用,自动驾驶公司纷纷选择与国外合作,加快技术的应用。从以往的新闻报道来看,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伙伴大多是主力机械厂和物流运营商,三一重卡等具有机械工程背景的企业堪称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备选”。
但就马骁之星与三一重卡的合作而言,双方可谓互利共赢。
先看马骁智行。
与马骁智行合作的三一重卡,是三一集团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项目。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已推出三款智能卡车。
虽然三一重卡推出的车型数量不多,但其卡车制造实力不容小觑。三一重卡的很多团队成员都是三一集团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一集团已成为中国第一家“千亿”工程机械企业,其产品类别i……路德数十辆工程机械车。三一重卡与马骁之星联合设计研发智能重卡一年多,已向青年物流交付30辆智能重卡。
三一重卡扎实的工程车辆制造基础,可以加速马骁智行首款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投放,这无疑是马骁智行的优势之一。按照计划,双方合资公司将于2022年小规模量产交付,2024年开始量产。
除了制造产品,三一重卡还可以帮助自动驾驶卡车尽快得到应用。
在双方宣布合作时,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曾表示,三一重卡与智行将共同打造多个重量级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并在实际运营中快速落地,而不是停留在原型阶段。
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基于三一集团多元化的产品和广阔的国际市场。
三一集团只有电动产品一栏,根据电动卡车包括干线、港口、矿区等场景,这意味着双方合作的产品有多种应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三一集团的产业集群覆盖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巴西等地区,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有大量的应用机会,甚至可以通过三一集团的全球市场布局输出到海外。
马骁智行卡车事业部负责人李告诉新智家,马骁智行在与三一智卡合作之初就讨论过这种可能性。如果马骁智行设计的自动驾驶重卡性能足够优秀,在国内的应用效果也不错,确实有可能通过三一集团的全球销售渠道出口。
因此,对于马骁之星来说,与三一重卡的合作可谓一箭多雕。
三一重卡感兴趣的,可能更多的是其转型所需的新理念和数字化体验的影响。
三一重卡网站称,三一重卡要用“平台、大数据、创新”的思维来做卡车,用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写重卡行业。三一重卡选择与马骁之星合作,无疑有助于其转型速度。
数字化转型时代,诞生于传统制造企业的三一重卡需要根据时代潮流进行自我调整,而更传统的机械制造思维则需要外部新思想的冲击和碰撞。
李还告诉新智家,他能感觉到,除了智能化,打造数字化产品也是很多汽车厂商最大的核心需求之一。
就公司团队而言,马骁知行的初期团队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人员以中美员工为主。对于三一重卡来说,与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国际化团队深度合作,是一种比较新的体验。
就产品应用而言,马骁智行的Robotaxi已经开始在广、京、深三地进行载人测试,拥有长期的Robotaxi运营经验。其合资公司青岛物流也于今年4月1日开始运营。在技术积累和应用方面,马骁智行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证明。
从产品销售来看,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马骁智行在很多国家都有一定知名度,如果未来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出口可能会更容易。
所以这种不寻常的合作组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动态披露。
三一集团,马骁之星的最佳选择
过去的案例表明,与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制造自动驾驶重型卡车,而不是主机厂,可能是马骁之星的最佳选择。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途胜的未来。
未来,从2019年开始,途胜陆续与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合作,生产自动驾驶重卡。国内的主机厂,比如陕汽、北汽福田,国外的主机厂,比如纳威司达、PACCAR,都在重卡制造上有很深的积累。
其中,途胜未来与纳威司达的合作最为密切。为了确保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卡车能够在schedu上交付……,图森不仅会每年支付纳威司达数千万美元,还会邀请纳威司达成为股东。
然而,超出图森未来预期的是,纳威司达并没有如期交付改装后的自动驾驶卡车。因为生产进度太慢,途胜不得不推迟未来的产品交付时间。无奈之下,图森未来董事会前主席陈墨不得不负责亲自成立公司“图灵智能卡”,生产满足自动驾驶车队需求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途胜与其他主机厂合作制造的自动驾驶重卡也因为种种原因进展缓慢。
至于主机厂制造自动驾驶卡车速度慢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智家,自动驾驶公司的生产订单数量对主机厂来说很少,主机厂需要重新设计生产线,主机厂由于收入少缺乏动力。更重要的是,OEM担心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后,可能会抢占自家产品的市场份额。
所以很多主机厂不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更长远的利益。
马骁智行自动驾驶重卡生产的合作方三一重卡,不仅在行业内有着深厚的制造经验,而且背靠拥有全球跨国市场的三一集团,产品种类繁多,这意味着即使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量产后,对三一重卡现有业务的威胁也较小。三一重卡可以在合作生产的过程中学习其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所需的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与其他公司合作造车,自动驾驶公司自己生产自动驾驶卡车也是另一种选择。之前有图灵智能卡,后来智加科技CFO韩文带队成立了杜威科技,两家都是为中美生产新能源重卡。
但2021年,马骁智行对自动驾驶卡车部门进行了调整和收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暂时不会在自动驾驶卡车上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资金。
自驾货车无望,队友合作生产强势。三一重卡正成为马骁之星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2022年,马骁知行焦虑了一年。
不可否认,马骁智行在技术、政策、合作伙伴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得益于马骁智行长期的技术积累。然而,在更加注重技术应用的新阶段,过去的技术优势似乎正在失效。正如阿尔戈。AI没有像投资者预测的那样在2021年实现L4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它被大众和福特放弃了。
正因如此,意识到这一点的马骁智行,近两年一直在与国外合作,打造Robotaxi和Robotruck的所谓“金三角”,分别形成“自动驾驶公司+旅行公司+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物流公司+重卡制造商”的合作模式。
尤其是2022年,对马骁之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技术动作慢,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马骁之星可能会陷入没有外资投入,家里余粮耗尽的局面。
仅在今年,马骁智行密集公布了合作进展,完成了Robotaxi和Robotruck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初步布局。
在Robotaxi方面,马骁之星宣布与广汽和儒奇出行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车队。目前,马骁之星的自驾游服务已经接入如骑出行平台。
Robotruck方面,马骁智行与招商局旗下物流企业中外运合资成立秦桧物流,三一重卡是马骁智行制造L4级物流运输所需的自动驾驶卡车。此外,马骁之星于今年6月获得广州出租车及物流车辆示范运营资质。
在贺星看来,马骁知行与各类企业合作推动技术落地是很自然的事情。马骁智行的技术积累接近大规模应用,物流企业也有兴趣使用自dr……ing卡车更便捷高效地进行物流运输,因此双方的合作顺理成章。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刺骨的寒意已经渗透到了自动驾驶行业。不久前,大众和福特宣布不再为Argo提供资金。AI最近,自动驾驶第一人途胜的创始成员全部离职,很多令人不安的信号开始闪现。
总的来说,在商业化运作的道路上,马骁知行还在铺垫,生存的焦虑将是其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焦虑的日子能否缩短,取决于马骁知行科技的实际应用。
至少目前,马骁智行可以松一口气了。2022年,一系列快速果断的合作行动,为其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运营赢得了一些时间。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分享东风风神全新奕炫马赫版有望打破入门级轿车领域合资品牌的垄断局面,为更多新时代的年轻人普及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
1900/1/1 0:00:00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法雷奥也顺势提出推进电气化、加速实现ADAS、打造全域智能照明和重塑舱内体验四大发展战略。
1900/1/1 0:00:00基于对激光雷达形态的理解和过去几年从点云到感知的输出工作,亮道智能发现车流密度高的场景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行车环境,在此场景下,需要更加关注激光雷达的“补盲”作用,即减少车在近场感知上的盲区。
1900/1/1 0:00:00有媒体报道,10月24日,山东烟台。
1900/1/1 0:00:00近日,贾跃亭变身原告,起诉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案由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将于11月29日在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美国公司将召回44396辆SantaFeSport跨界车,原因是这些车辆存在可能导致电气短路和起火的缺陷,在发现这些缺陷后,现代建议车主将车辆停在室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