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中国汽车论坛丨李邵华:中国要建立汽车芯片与车载操作系统共生的产业生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在11月9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三:汽车与芯片的融合发展”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本次论坛聚焦汽车与芯片的融合。我觉得这个主题真的很符合目前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整个社会开始关注芯片,或者说关注汽车芯片,因为去年的汽车缺芯,当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初我们也没想到缺芯会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后来我们也没想到影响会持续这么久。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发展生态。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对中国汽车芯片未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我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汽车芯片发展的高地和聚集地。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新车市场还是汽车数量,我们都已经是最大的了。同时,我们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我们在保有量和新车方面已经是世界第一,今年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与此同时,L2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新车的渗透率也已超过30%。因此,中国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汽车芯片技术的升级,为芯片产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近地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将为我国汽车芯片的产业链提供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我相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全世界的高地和聚集地。

第二,中国必须建立汽车芯片和车载操作系统并存的产业生态。今天上午,包括昨天的闭门峰会,从苗主任、万董事长到众多企业负责人,都提到了芯片行业和操作系统,以及对汽车生态发展的看法,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芯片和操作系统共生生态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实Wintel和AA联盟在桌面和手机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但是,汽车和台式机、手机不太一样。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贴近中国的法律和中国的市场。其软硬件的开发也要结合车路协同的网侧数据平台,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满足我国软件定义汽车的要求。换句话说,中国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模式,必须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生态支撑。

第三,汽车和芯片行业未来一定会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关系。这种核心的缺失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这两个发展如此迅速的行业之间的协同共赢并不是很好。但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车企对芯片产品和这项技术的关注,还是国内外芯片公司对汽车技术带来的芯片技术革命的关注,都让我感觉到未来汽车和芯片的关系是d……最初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配件和整车的关系。芯片一定是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技术、市场、企业形态,包括资本影响力,汽车芯片必然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成为未来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汽车芯片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重构。同时,疫情和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也迫使汽车和芯片行业重新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同时,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决定了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汽车芯片也会走向高端,我们中国的汽车,或者说传统汽车,绝对不会是低端芯片的集中营。

推动这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建立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和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需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各方面的努力。同时,要在人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各个领域进行沟通,增进交流,开展合作,培育环境,完善政策,探索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了业界各界专家参与,包括OEM厂商、芯片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各方专家。目的是加强技术交流,探索管理体系各方面的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半导体行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大家的批评,我也有一些想法。

一是要加大星载芯片的应用,这是解决我国星载芯片应用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火车上大规模应用,才能形成芯片迭代的新技术土壤,进而推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构建更具弹性的汽车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生态和面向汽车未来技术的产业链生态双生态战略。应该说,面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我们需要更多地向国外IDM芯片公司学习,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开放、共享、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生态。面对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需要构建软件、硬件、底层操作系统联动的新技术生态模式。双生态的构建不仅可以从供给侧解决汽车芯片的供给问题,还可以从技术侧引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双生态,需要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相互合作、相互融合,需要汽车企业深度参与芯片的研发。芯片公司也要贴近汽车公司,了解汽车的需求,了解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变化,时刻关注汽车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双方要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技术对接,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第三,要加强芯片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他们是芯片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的人才队伍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汽车对芯片的高可靠性要求和特殊场景的需求叠加之后,汽车芯片专业人才更加匮乏。所以要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供应链和产业链,需要补充各个环节的人才,同时我认为需要重点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要完善我国汽车芯片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而芯片的性能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所以确实有必要对汽车芯片建立严格的标准和检测体系。目前国内这方面还非常缺乏,这也严重制约了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芯片标准和测试体系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是供应链长、技术集中度高、全球分工充分的行业,需要各国优秀企业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为全球优秀芯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合作。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十五”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在11月9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三:汽车与芯片的融合发展”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本次论坛聚焦汽车与芯片的融合。我觉得这个主题真的很符合目前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整个社会开始关注芯片,或者说关注汽车芯片,因为去年的汽车缺芯,当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初我们也没想到缺芯会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后来我们也没想到影响会持续这么久。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发展生态。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对中国汽车芯片未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我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汽车芯片发展的高地和聚集地。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新车市场还是汽车数量,我们都已经是最大的了。同时,我们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我们在保有量和新车方面已经是世界第一,今年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与此同时,L2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新车的渗透率也已超过30%。因此,中国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汽车芯片技术的升级,为芯片产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近地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将为我国汽车芯片的产业链提供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我相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全世界的高地和聚集地。

第二,中国必须建立汽车芯片和车载操作系统并存的产业生态。今天上午,包括昨天的闭门峰会,从苗董事、万董事长到很多企业领导,都提到了芯片产业……ry和操作系统,以及他们对汽车生态发展的见解,越来越明确的指出了我们芯片和操作系统共生生态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实Wintel和AA联盟在桌面和手机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但是,汽车和台式机、手机不太一样。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贴近中国的法律和中国的市场。其软硬件的开发也要结合车路协同的网侧数据平台,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满足我国软件定义汽车的要求。换句话说,中国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模式,必须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生态支撑。

第三,汽车和芯片行业未来一定会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关系。这种核心的缺失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这两个发展如此迅速的行业之间的协同共赢并不是很好。但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车企对芯片产品和这项技术的关注,还是国内外芯片企业对汽车技术带来的芯片技术革命的关注,都让我感觉到,未来汽车与芯片的关系,绝对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配件与整车的关系。芯片一定是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技术、市场、企业形态,包括资本影响力,汽车芯片必然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成为未来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汽车芯片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重构。同时,疫情和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也迫使汽车和芯片行业重新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同时,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决定了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汽车芯片也会走向高端,我们中国的汽车,或者说传统汽车,绝对不会是低端芯片的集中营。

推动这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建立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和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需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各方面的努力。同时,要在人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各个领域进行沟通,增进交流,开展合作,培育环境,完善政策,探索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了业界各界专家参与,包括OEM厂商、芯片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各方专家。目的是加强技术交流,探索管理体系各方面的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半导体行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大家的批评,我也有一些想法。

一是要加大星载芯片的应用,这是解决我国星载芯片应用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火车上大规模应用,才能形成芯片迭代的新技术土壤,进而推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构建更具弹性的汽车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生态和面向汽车未来技术的产业链生态双生态战略。应该说,面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我们需要更多地向国外IDM芯片公司学习,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开放、共享、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生态。面对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需要构建软件、硬件、底层操作系统联动的新技术生态模式。双生态的构建,既能从供给侧解决汽车芯片的供给问题,又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从技术面看汽车行业。

构建双生态,需要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相互合作、相互融合,需要汽车企业深度参与芯片的研发。芯片公司也要贴近汽车公司,了解汽车的需求,了解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变化,时刻关注汽车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双方要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技术对接,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第三,要加强芯片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他们是芯片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的人才队伍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汽车对芯片的高可靠性要求和特殊场景的需求叠加之后,汽车芯片专业人才更加匮乏。所以要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供应链和产业链,需要补充各个环节的人才,同时我认为需要重点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要完善我国汽车芯片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芯片的性能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因此确实需要建立严格的汽车芯片标准和检测体系。目前国内这方面还非常缺乏,这也严重制约了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芯片标准和测试体系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是供应链长、技术集中度高、全球分工充分的行业,需要各国优秀企业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为全球优秀芯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合作。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十五”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戈恩逃跑“帮凶”服刑完毕,被遣送回美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此前在日本服刑的帮助雷诺日产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从日本逃往黎巴嫩的父子已经于上周被遣送回到了美国。

1900/1/1 0:00:00
美国新电动车补贴法引争议:韩国争取三年豁免期,日本要求平等对待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政府在11月5日警告称,美国新的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阻止日本企业在该国的进一步投资,并对美国的就业造成影响。

1900/1/1 0:00:00
奇瑞汽车计划2023年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

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奇瑞负责出口业务的高管近日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表示,奇瑞计划重返澳大利亚市场,为2026年进军英国市场奠定基础。

1900/1/1 0:00:00
开北京EU5快换版 享的士暖心驿站 京城的哥VIP待遇升级

11月4日,以“享暖心驿站建低碳未来”为主题,“京城的士暖心驿站圣火广场站揭牌暨2022年北京市纯电动出租汽车北京EU5快换版交付仪式”成功举办。

1900/1/1 0:00:0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明VEViD 可提供自动驾驶汽车高质量图像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BahramJalali教授和研究生CallenMacPhee领导的一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执行计算成像任务的新算法,

1900/1/1 0:00:00
MIH推出Project X: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A级电动汽车平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富士康发起的MIH联盟(MIHConsortium)宣布推出由创新者提供的开放电动汽车平台ProjectX,以降低企业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门槛,并根据需求定制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