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企Q3财报:“最赚钱”车企险易主,两极分化加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汽车消费政策等因素的刺激下,三季度乘用车市场整体趋旺。具体到中国品牌汽车,销售业绩实现正增长。

一般来说,销量和业绩成正比。比如比亚迪销量激增,导致第三季度净利润快速增长,跻身第一梯队。但有些时候,销量和业绩的关系变得不可预测。比如长城销量下降了,但是利润增加了。赛勒斯和北汽蓝谷陷入了“越卖越欠”的恶性循环。

根据Gaspar整理的12家车企三季度财报数据(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因为是港股,没有发布三季度财报),车企业绩两极分化加剧,短时间内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分化加剧。

与上半年相比,由于受疫情扰动不大,第三季度大部分车企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并实现增长。但盈利企业数量变化不大,约占70%。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但是,净利润的排名发生了变化。SAIC以57.4亿元的净利润蝉联“最赚钱车企”称号,多次蝉联第一。但比亚迪的业绩却因为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翻了一番,排名第二,甚至差点超过SAIC。除了SAIC和比亚迪,本季度长城和广汽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长城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数据显示,长城1-9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9.25%,已连续两个月跌出协会前十批发量。但是,业绩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长城第三季度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74%。对此,长城解释称,公司提升产品力,车型盈利能力增加。

长城销量“流失”的部分,只是一款盈利能力差的低端电动车产品。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年初长城停售黑猫和白猫两款低价电动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如果(黑猫、白猫)开售,维持原价,(欧拉)月销量可能超过2万辆,长城肯定能进前十”。

在崔东树看来,长城走了一条以利润为导向的路线。财报显示,长城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22.47%,好于大多数车企。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江淮和江铃也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高增长。尤其是江铃当期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2.67倍。这主要得益于皮卡和SUV市场的好转,抵消了重卡和轻客的业绩下滑。由于乘用车业务的复苏,另一家汽车公司江淮汽车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也收窄至7200万元。

长安同期净利润由正转负。本季度净利润为10.42亿,同比下降17.47%。除了大额非经营性损益项目的影响,还应该与疫情反复、高温限电、供应链物料短缺等多重因素有关。

据长安总会计师张德勇介绍,前三季度长安未能如期交付的订单有58万辆。此外,8月中旬,受高温影响,四川、重庆出台限电政策,长安在重庆渝北、两江新区的工厂停产十多天,导致当月销量出现两位数下降。从第三季度开始,“保供、保产、保交”……成为长安城的一个重要话题。

至于赛勒斯和北汽蓝谷,目前仍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卖家第三季度营收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6倍,但其净亏损9.5亿元,同比下滑超50%。北汽蓝谷亏损更多,当季净亏损13.2亿元。两大品牌亏损的原因差不多。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盈亏平衡尚未实现。

一方面净利润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净亏损却在扩大。双方的差距似乎在扩大。

SAIC保险被比亚迪超越。

“最赚钱”车企易主,应该是车企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变化最大的一次。比亚迪报告期内净利润为57.16亿元,仅比SAIC少2000万元。对比两者的净利润增幅,比亚迪高达3.5倍,而SAIC下降了18.43%。

回顾第一季度,双方的利润仍然不在一个量级。当时比亚迪净利润8亿元,SAIC高达55亿元。即使与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的净利润相比,比亚迪也是相差很大。没想到,仅用了半年时间,比亚迪的净利润就实现了“跨越式”的惊人增长。原因是比亚迪在新能源产能上的规模经济正在扩大。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图片来源:比亚迪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比亚迪和特斯拉“群雄逐鹿”的格局。在国内15-30万的大众新能源车市场,得益于宋系、唐系、韩系以及海豚、毁灭者05等新车型的热销,比亚迪几乎“一家独大”。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9月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前9个月累计销量已超过118万台,同比增长1.6倍。这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9%,同比/环比增幅超过4个百分点。据机构测算,比亚迪本季度自行车净利润接近1万元,环比增加近3000元。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订单的持续释放,比亚迪将在第四季度保持增长势头。这表明比亚迪第四季度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SAIC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其净利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滑。第三季度毛利率为9.94%,仅为比亚迪的一半。如果不能及时止跌,随时面临被比亚迪超越的风险。

SAIC将净利润下滑归因于疫情、零配件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以及产销结构改善和产品毛利率恢复仍滞后,导致公司盈利压力较大,净利润下降。但原因不止于此。

投资收益减少可能是SAIC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财报显示,第三季度SAIC投资收益为40.6亿元,同比下降50.3%。其中,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7.4%,为30.5亿元。证明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市场表现不达预期,造成了不良影响。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图片来源:雪佛兰品牌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9月燃油车市场,只有通用、福特等美国销量同比下降。从产销数据来看,上汽通用降幅呈扩大趋势,9月同比下降9.68%,降幅大于前三季度整体降幅(同比下降5.32%)。上汽通用似乎与整体汽车市场的产销上升趋势渐行渐远。现阶段,SAIC独立业务的推动似乎不足以抵消合资品牌业绩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比亚迪的业绩增长速度和SAIC目前的表现,“最赚钱”车企的头衔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发生变化。

在“不确定性”中继续上移

综合各种来源,疫情反复、地缘因素、俄乌冲突、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将贯穿2022年全年。不少机构在对车企进行风险提示时,都提到了上述因素导致的发展风险。但从前三季度汽车市场的增长来看,国内汽车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加强。

以9月份为例,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报告,虽然疫情“多点开花”,但供应链相对稳定,产量同比增长36.2%。基于此,在不确定性可控的情况下,多家机构看好车企四季度业绩。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比亚迪应该是最有前景的车企之一。10月份的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再破20万辆,达到21万辆。不出意外的话,从销量趋势来看(明星车型+新品助力),第四季度有望突破60万辆,达到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产能规模效应的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助推比亚迪盈利。有机构预测,比亚迪全年单车利润有望超过7000+元,同比增速接近翻番。

除了整车业务,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规模扩大。第三季度,比亚迪安装动力和储能电池23.5GW,同比增长1.2 t……是的。第四季度将迎来电池需求释放的高潮。东吴证券预测,2022年比亚迪电池产量为80GWh+,有望实现同期翻番增长,带动业绩增长。

如果供应链紧张等问题得到解决,长安第四季度业绩也将可期。此外,深蓝SL03和奥伊塔两款新车型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深蓝SL03,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知情人士透露,深蓝SL03在终端市场表现不俗。长安表示,“自7月底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第三季度摆脱高温限制后,深蓝SL03发货节奏加快。与此同时,持有数万订单的Aouita 11已经进入生产调度计划,12月开始交付。

在“双自主”品牌的齐心协力和合资品牌的助力下,广汽的业绩有望继续提升。

SAIC第四季度的利润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合资销售不稳定、独立产销结构紊乱、毛利率低的问题短期内无法改善。SAIC今年的产销目标是600万辆,前三季度只完成了60%,第四季度压力较大。

至于赛利斯和北汽蓝谷,可能至少需要2-3年才能扭亏为盈。目前华为保底的Celeste销量不错,发展势头更强,净利润可能收窄更快。而北汽蓝谷,还缺“爆款”,现在又面临新一轮人事震荡(极狐总裁王日前离职)。

眼看2022接近尾声,在国家、车企、经销商、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仍有望实现增长。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第二轮补贴,以及9月是第三季度末,经销商为完成第三季度考核将加大采购力度,2022年乘用车整体销量将增长10.8%。

但2023年可能是个“寒冬”,车企要储备“过冬粮”。在汽车消费政策等因素的刺激下,三季度乘用车市场整体趋旺。具体到中国品牌汽车,销售业绩实现正增长。

一般来说,销量和业绩成正比。比如比亚迪销量激增,导致第三季度净利润快速增长,跻身第一梯队。但有些时候,销量和业绩的关系变得不可预测。比如长城销量下降了,但是利润增加了。赛勒斯和北汽蓝谷陷入了“越卖越欠”的恶性循环。

根据Gaspar整理的12家车企三季度财报数据(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因为是港股,没有发布三季度财报),车企业绩两极分化加剧,短时间内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分化加剧。

与上半年相比,由于受疫情扰动不大,第三季度大部分车企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并实现增长。但盈利企业数量变化不大,约占70%。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但是,净利润的排名发生了变化。SAIC以57.4亿元的净利润蝉联“最赚钱车企”称号,多次蝉联第一。但比亚迪的业绩却因为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翻了一番,排名第二,甚至差点超过SAIC。除了SAIC和比亚迪,本季度长城和广汽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长城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数据显示,长城1-9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9.25%……耳,而且已经连续两个月跌出协会前十批发量了。但是,业绩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长城第三季度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74%。对此,长城解释称,公司提升产品力,车型盈利能力增加。

长城销量“流失”的部分,只是一款盈利能力差的低端电动车产品。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年初长城停售黑猫和白猫两款低价电动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如果(黑猫、白猫)开售,维持原价,(欧拉)月销量可能超过2万辆,长城肯定能进前十”。

在崔东树看来,长城走了一条以利润为导向的路线。财报显示,长城前三季度毛利率高达22.47%,好于大多数车企。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江淮和江铃也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高增长。尤其是江铃当期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2.67倍。这主要得益于皮卡和SUV市场的好转,抵消了重卡和轻客的业绩下滑。由于乘用车业务的复苏,另一家汽车公司江淮汽车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也收窄至7200万元。

长安同期净利润由正转负。本季度净利润为10.42亿,同比下降17.47%。除了大额非经营性损益项目的影响,还应该与疫情反复、高温限电、供应链物料短缺等多重因素有关。

据长安总会计师张德勇介绍,前三季度长安未能如期交付的订单有58万辆。此外,8月中旬,受高温影响,四川、重庆出台限电政策,长安在重庆渝北、两江新区的工厂停产十多天,导致当月销量出现两位数下降。三季度以来,“保供、保产、保交”成为长安的重要话题。

至于赛勒斯和北汽蓝谷,目前仍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卖家第三季度营收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6倍,但其净亏损9.5亿元,同比下滑超50%。北汽蓝谷亏损更多,当季净亏损13.2亿元。两大品牌亏损的原因差不多。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盈亏平衡尚未实现。

一方面净利润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净亏损却在扩大。双方的差距似乎在扩大。

SAIC保险被比亚迪超越。

“最赚钱”车企易主,应该是车企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变化最大的一次。比亚迪报告期内净利润为57.16亿元,仅比SAIC少2000万元。对比两者的净利润增幅,比亚迪高达3.5倍,而SAIC下降了18.43%。

回顾第一季度,双方的利润仍然不在一个量级。当时比亚迪净利润8亿元,SAIC高达55亿元。即使与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的净利润相比,比亚迪也是相差很大。没想到,仅用了半年时间,比亚迪的净利润就实现了“跨越式”的惊人增长。原因是比亚迪在新能源产能上的规模经济正在扩大。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图片来源:比亚迪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比亚迪和特斯拉“群雄逐鹿”的格局。在国内15-30万的大众新能源车市场,得益于宋系、唐系、韩系以及海豚、毁灭者05等新车型的热销,比亚迪几乎“一家独大”。

最新数据显示……at比亚迪9月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前9个月累计销量已超过118万台,同比增长1.6倍。这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9%,同比/环比增幅超过4个百分点。据机构测算,比亚迪本季度自行车净利润接近1万元,环比增加近3000元。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订单的持续释放,比亚迪将在第四季度保持增长势头。这表明比亚迪第四季度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SAIC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其净利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滑。第三季度毛利率为9.94%,仅为比亚迪的一半。如果不能及时止跌,随时面临被比亚迪超越的风险。

SAIC将净利润下滑归因于疫情、零配件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以及产销结构改善和产品毛利率恢复仍滞后,导致公司盈利压力较大,净利润下降。但原因不止于此。

投资收益减少可能是SAIC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财报显示,第三季度SAIC投资收益为40.6亿元,同比下降50.3%。其中,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7.4%,为30.5亿元。证明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市场表现不达预期,造成了不良影响。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图片来源:雪佛兰品牌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9月燃油车市场,只有通用、福特等美国销量同比下降。从产销数据来看,上汽通用降幅呈扩大趋势,9月同比下降9.68%,降幅大于前三季度整体降幅(同比下降5.32%)。上汽通用似乎与整体汽车市场的产销上升趋势渐行渐远。现阶段,SAIC独立业务的推动似乎不足以抵消合资品牌业绩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比亚迪的业绩增长速度和SAIC目前的表现,“最赚钱”车企的头衔可能会在第四季度发生变化。

在“不确定性”中继续上移

综合各种来源,疫情反复、地缘因素、俄乌冲突、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将贯穿2022年全年。不少机构在对车企进行风险提示时,都提到了上述因素导致的发展风险。但从前三季度汽车市场的增长来看,国内汽车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加强。

以9月份为例,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报告,虽然疫情“多点开花”,但供应链相对稳定,产量同比增长36.2%。基于此,在不确定性可控的情况下,多家机构看好车企四季度业绩。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比亚迪应该是最有前景的车企之一。10月份的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再破20万辆,达到21万辆。不出意外的话,从销量趋势来看(明星车型+新品助力),第四季度有望突破60万辆,达到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产能规模效应的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助推比亚迪盈利。有机构预测,比亚迪全年单车利润有望超过7000+元,同比增速接近翻番。

除了整车业务,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规模扩大。第三季度,比亚迪安装动力和储能电池23.5GW,同比增长1.2 t……是的。第四季度将迎来电池需求释放的高潮。东吴证券预测,2022年比亚迪电池产量为80GWh+,有望实现同期翻番增长,带动业绩增长。

如果供应链紧张等问题得到解决,长安第四季度业绩也将可期。此外,深蓝SL03和奥伊塔两款新车型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BYD, Great Wall, Chang 'an, Aouita, Jiangling

深蓝SL03,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知情人士透露,深蓝SL03在终端市场表现不俗。长安表示,“自7月底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第三季度摆脱高温限制后,深蓝SL03发货节奏加快。与此同时,持有数万订单的Aouita 11已经进入生产调度计划,12月开始交付。

在“双自主”品牌的齐心协力和合资品牌的助力下,广汽的业绩有望继续提升。

SAIC第四季度的利润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合资销售不稳定、独立产销结构紊乱、毛利率低的问题短期内无法改善。SAIC今年的产销目标是600万辆,前三季度只完成了60%,第四季度压力较大。

至于赛利斯和北汽蓝谷,可能至少需要2-3年才能扭亏为盈。目前华为保底的Celeste销量不错,发展势头更强,净利润可能收窄更快。而北汽蓝谷,还缺“爆款”,现在又面临新一轮人事震荡(极狐总裁王日前离职)。

眼看2022接近尾声,在国家、车企、经销商、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年仍有望实现增长。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第二轮补贴,以及9月是第三季度末,经销商为完成第三季度考核将加大采购力度,2022年乘用车整体销量将增长10.8%。

但2023年可能是个“寒冬”,车企要储备“过冬粮”。

标签:比亚迪长城长安阿维塔江铃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特汽车全明星车型阵容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更福特,更中国,更来电。

1900/1/1 0:00:00
打造“移动安全堡垒”,哪吒S荣获“2022中国十佳车身”大奖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近两年的新能源行业,一定是“卷”配置越来越高、智能体验越来越前沿、续航也越来越长。

1900/1/1 0:00:00
共促开放 共赢未来 捷豹路虎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作为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连续五年参展,再次为汽车展区带来独树一帜的英伦魅力。

1900/1/1 0:00:00
FlymeAuto车机系统怎么样?本周五揭晓

11月8日,魅族Flyme宣布FlymeAuto车机系统将在本周五10点发布设计细节。海报信息显示,FlymeAuto将提供解决车机屏幕Dock栏的空间利用率低问题的方案。

1900/1/1 0:00:00
巴菲特再减持比亚迪H股 累计近21亿港元!

11月4日,港交所数据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于11月1日以16987港元的价格卖出3297万股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降至1792。

1900/1/1 0:00:00
盖世周报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蔚来合肥工厂恢复生产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据天眼查显示,11月3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