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申请方面遥遥领先,大量创新技术为公司崛起和全球企业提供了动力。
图片来源:比亚迪
在日本知识产权景观的协助下,日经分析了中国四大纯电动汽车厂商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其中比亚迪以1557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一,几乎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870件)专利申请量的两倍。奇瑞汽车以640项专利申请排名第三,SAIC以448项专利申请排名第四。
在海外专利申请方面,比亚迪也已远超其他三家竞争对手,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扩张的强大野心。其中,比亚迪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分别提交了171项、139项和49项专利申请,占公司所有电动汽车专利申请的11%、8.9%和3.1%。吉利在欧洲提交了58项专利申请,占其申请总数的6.7%,在美国和日本分别提交了33项和8项申请。奇瑞在海外提交的专利申请很少,而SAIC几乎没有。
比亚迪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16年开始显著增加,该公司提交了203份专利申请,是上一年的3.5倍。据悉,2016年,比亚迪从奥迪聘请了沃尔夫冈·埃格(Wolfgang Egger)担任首席设计师。此后,比亚迪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349件。
相比之下,其他三家公司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数量至少在几年后飙升。吉利的专利申请直到2018年才猛增,当时吉利提交了98项专利申请,是前一年的3.8倍。
知识产权景观首席执行官Akira Yamauchi表示,“目前,比亚迪是唯一一家全面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10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几个欧洲市场销售新的电动乘用车。该公司还表示,明年将全面进军日本市场。
图片来源:比亚迪
《知识产权景观》还调查了引用这四家中国企业专利的其他公司的数据。其中,丰田在自主专利中引用比亚迪专利103次,接近特斯拉专利的146倍。奇瑞的专利被引用了29次,而SAIC的专利被丰田引用了9次。
丰田重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到了两家公司合作的程度。上个月,两家公司宣布将很快在中国推出bZ3电动汽车。山内还表示,“即使在专利质量方面,比亚迪也领先于国内同行。”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根据专利对公司竞争力的贡献、引用频率和其他因素对专利进行排名。其中比亚迪刀片电池相关的电池专利名列前茅。比亚迪刀片电池使用磷酸亚铁锂,而不是昂贵的钴或镍。
日韩企业在镍锰钴电池方面有优势。镍-锰-钴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容易地调节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例如更长的续航里程。比亚迪一直专注于开发更薄、更小、更安全的电池,并计划将其用于在欧洲和日本销售的电动汽车和bZ3电动汽车。
在这四家中国企业和特斯拉拥有的相关专利中,知识产权景观将特斯拉的五项专利和比亚迪的五项专利列入了最重要专利的前10名。
排在首位的是比亚迪在2013年申请的一项专利。该技术允许电池在不同功率规格下充电,无需昂贵的转换器,可用于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外部电网之间的供电。这项技术已经在奥迪、福特、现代和其他公司申请的至少100项其他相关专利中被引用。
除了先进的电池充放电技术,比亚迪的专利还注重电池温度和安全性。比亚迪在2017年申请了一项专利,涉及密切监控电池并调整其温度的技术。电池在特定的温度下工作最佳。2017年,比亚迪还申请了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bat……意外事故。
研究机构Marklines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14个主要经济体共销售了95.5万辆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17.8%,而在2020年9月,这一比例仅为5%。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汽油动力汽车以减少碳排放,电动汽车的销量将继续增长。根据一些预测,比亚迪可能在2022年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主导了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市场。
但山内表示,“凭借从原业务中积累的技术,比亚迪可以在全球舞台上增加影响力。”据外媒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申请方面遥遥领先,大量创新技术为公司崛起和全球企业提供了动力。
图片来源:比亚迪
在日本知识产权景观的协助下,日经分析了中国四大纯电动汽车厂商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其中比亚迪以1557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一,几乎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870件)专利申请量的两倍。奇瑞汽车以640项专利申请排名第三,SAIC以448项专利申请排名第四。
在海外专利申请方面,比亚迪也已远超其他三家竞争对手,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扩张的强大野心。其中,比亚迪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分别提交了171项、139项和49项专利申请,占公司所有电动汽车专利申请的11%、8.9%和3.1%。吉利在欧洲提交了58项专利申请,占其申请总数的6.7%,在美国和日本分别提交了33项和8项申请。奇瑞在海外提交的专利申请很少,而SAIC几乎没有。
比亚迪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16年开始显著增加,该公司提交了203份专利申请,是上一年的3.5倍。据悉,2016年,比亚迪从奥迪聘请了沃尔夫冈·埃格(Wolfgang Egger)担任首席设计师。此后,比亚迪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349件。
相比之下,其他三家公司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数量至少在几年后飙升。吉利的专利申请直到2018年才猛增,当时吉利提交了98项专利申请,是前一年的3.8倍。
知识产权景观首席执行官Akira Yamauchi表示,“目前,比亚迪是唯一一家全面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公司。”10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几个欧洲市场销售新的电动乘用车。该公司还表示,明年将全面进军日本市场。
图片来源:比亚迪
《知识产权景观》还调查了引用这四家中国企业专利的其他公司的数据。其中,丰田在自主专利中引用比亚迪专利103次,接近特斯拉专利的146倍。奇瑞的专利被引用了29次,而SAIC的专利被丰田引用了9次。
丰田重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到了两家公司合作的程度。上个月,两家公司宣布将很快在中国推出bZ3电动汽车。山内还表示,“即使在专利质量方面,比亚迪也领先于国内同行。”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根据专利对公司竞争力的贡献、引用频率和其他因素对专利进行排名。其中比亚迪刀片电池相关的电池专利名列前茅。比亚迪刀片电池使用磷酸亚铁锂,而不是昂贵的钴或镍。
日韩企业在镍锰钴电池方面有优势。镍-锰-钴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容易地调节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例如更长的续航里程。比亚迪一直专注于开发更薄、更小、更安全的电池,并计划将其用于在欧洲和日本销售的电动汽车和bZ3电动汽车。
在这四家中国企业和特斯拉拥有的相关专利中,知识产权景观将特斯拉的五项专利和比亚迪的五项专利列入了最重要专利的前10名。
排在首位的是……比亚迪2013年申请的专利。该技术允许电池在不同功率规格下充电,无需昂贵的转换器,可用于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外部电网之间的供电。这项技术已经在奥迪、福特、现代和其他公司申请的至少100项其他相关专利中被引用。
除了先进的电池充放电技术,比亚迪的专利还注重电池温度和安全性。比亚迪在2017年申请了一项专利,涉及密切监控电池并调整其温度的技术。电池在特定的温度下工作最佳。2017年,比亚迪还申请了一项汽车设计专利,以保护事故中的电池。
研究机构Marklines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14个主要经济体共销售了95.5万辆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17.8%,而在2020年9月,这一比例仅为5%。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汽油动力汽车以减少碳排放,电动汽车的销量将继续增长。根据一些预测,比亚迪可能在2022年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主导了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市场。
但山内表示,“凭借从原业务中积累的技术,比亚迪可以在全球舞台上增加影响力。”
11月14日,我们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特斯拉10月国内上险量仅17万辆。其中,ModelY上险量为14391台,Model3上险量仅2809辆。
1900/1/1 0:00:0011月13日,广东潮州特斯拉连撞数人引发关注,相继有多段事故视频曝出。据悉,本次事故造成2名行人身亡,3人受伤。
1900/1/1 0:00:00第三季度销售额达93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7,超过同期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增长的24排除汇率折算和扣除资产剥离并购的影响,
1900/1/1 0:00:0011月12日,KAOLA官方微博账户发布了首条动态。
1900/1/1 0:00:00此前,蔚来方面就表示将会在2023年推出第三代换电站,但关于这套新的换电站一直都不曾公布详细信息。
1900/1/1 0:00:00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可是很诚实的,电动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传统车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