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电子致力于汽车智能底盘核心电控系统的创新开发。其核心团队在底盘电控领域深耕多年。其产品包括智能悬架控制系统、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线控制动控制系统、轮毂电机控制系统和底盘集成域控制系统。
2022年11月18日,由Gaspar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第二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上,苏州盖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进喜介绍,
智能底盘域控制系统将成为场景感知中心、通信中心和计算决策中心的结合体。盖茨电子认为,需要广泛的生态合作,整合智能机箱的子功能,构建全功能的域控系统。盖茨电子希望在生态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域控供应商共同努力,打造机箱域控的国产自主技术。
王琨|苏州盖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今天的题目是“智能底盘悬架系统集成域控制技术的开发与探索”。首先我会介绍智能机箱的发展,盖茨在机箱领域的探索,以及智能机箱未来的应用场景。最后我会做一个总结和展望。
智能底盘的发展历程
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因此聚焦汽车底盘领域,也在从传统底盘、电动底盘向智能底盘发展。目前,智能底盘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的载体,是汽车智能化技术改造的关键,与智能汽车安全驾驶、节能减排、碳减排等领域密切相关。
汽车悬架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机械悬架到电控悬架的迭代。
智能机箱其实分为两个重要部分:一是机箱域控制系统,二是机箱执行部分。如果以人来比较,机箱传感器就像人眼一样能感受到外界的场景;底盘域控制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可以进行智能协同控制,负责状态判断、整车控制、功能驱动;底盘执行器相当于人的四肢,包括空气悬架、线控制动、CDC减震、线控转向等装置,负责执行具体动作。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一般来说,传感器采集周围的信息,通过域控制器处理数据,形成决策,最后传递给底盘的机械执行器执行。
Gates机箱域控制探索
智能底盘将按照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演进模式发展。电动化是指满足电动汽车高度集成化的要求,智能化是指满足更高层次的自动驾驶的要求,数字联网强调有更多的数据进行交互,各种高速总线和以太网总线应用于智能底盘。
盖茨认为,智能机箱领域存在五大难点和痛点:
第一,真正的域控制算法集成必须有自下而上的子节点控制策略;二是芯片计算能力的需求指数越来越大,需要10-50倍的子节点计算能力;再次,内外通信的高度配合,需要CANFD/高速以太网的综合应用;第四,信息安全是未来安全的主战场;第五,多维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需要将采集算法应用于用户需求场景。
基于这些难点和痛点,盖茨电子对智能底盘悬架域控制器的开发思路是:借鉴智能驾驶的模式,将底盘域控制系统作为三个中心的组合,以感知中心、计算决策中心和执行中心为总框架,提出了电子底盘域控制的“感知-决策-执行”系统融合模型。
该模型包括场景感知融合中心(传感器融合、输入接口采集、通信集中到域控制器进行高速以太网通信融合)、计算与决策中心(空气弹簧、减震器、电子驻车、电机等系统功能融合的统一协调与控制)、底盘域控制系统集成中心(线控悬挂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电子驻车系统、车灯系统、四驱差速锁控制、线控制动系统)。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下图是盖茨在智能机箱领域控制的技术路线图,也是盖茨电子产品开发迭代的路线图。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盖茨电子公司从单一系统开始。2019年推出CDC连续阻尼可调悬架电控系统,在减震器上增加空气弹簧,推出空气悬架电控系统(CDC+AS)。随着智能底盘的发展和域控制器概念的不断更新,盖茨创新事业部研发并推出了CDC+AS+EPB+SBW智能悬浮集成域控制系统。
类似积木,在CDC+AS+EPB+SBW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盖茨还将进一步推出CDC+AS+EPB+SBW+差速锁多模态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盖茨不断打造不同的功能模块,将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拓展到Robotaxi、L4/L5自动驾驶、XYZ全维集成等领域。
在这一技术路线下,盖茨电子也希望建立广泛的生态:与高校合作,获得系统集成的前沿算法,与驾驶舱Tier1合作,实现跨域协同控制,与底盘Tier1合作进行平台系统集成,与主机厂商合作打造落地技术应用,与国内域控芯片厂商携手合作,实现底盘国产化的突破性成果。
下面是盖茨第三代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CDC+AS+EPB+SBW)的两个框图。
图A显示了驱动分布式软件的架构。通过集成EPB和线控转向控制器(电子控制单元,现在称为驱动单元),我们集成了EPB和SBW的应用层,形成软件集中架构。好处是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直接开发域控制器,实现“软件先行”。图B是所有线控转向控制器与EPB控制器的集成,集成了软件和硬件。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再看方案B的硬件架构图。图片左侧需要连接传感器信号,硬件特性中会保留CANFD和高速以太网的接口输入。整体设计冗余,安全等级达到ASIL D级,考虑到系统的模块化和开放性,CPU会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迭代更换。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未来智能底盘的应用场景
下面分享一下Gates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探索。盖茨认为,智能底盘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场景中落地。在复杂环境下,结合空气悬架、线控转向、轮毂电机多模态集成等控制技术,可多自由度解锁驻车模式。
此外,它是一个智能解耦c……ssis场景,如CTC、CTB、滑板底盘等以电池为主体的智能底盘。车辆前后仰角小,地形穿越能力弱。如果采用以空气悬架为主体的车辆避障系统,结合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提前预测车辆障碍物,减少底盘和电池的损坏。
智能车作为新型智能驾驶舱的主体,需要被赋予更多的娱乐功能,从而与以空气悬架为主体的车辆体感增强系统相结合,辅以3D全息投影的图像技术,进行多领域联动,增强娱乐互动效果,给乘客更高维度的乘坐体验。
总结一下。盖茨电子会根据客户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包括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双重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底盘系统的演进不是一个人能够推动的,必须有一个开放的系统来支撑。盖茨愿意在系统的开放平台与从事系统、机械、算法、芯片的企业合作,打造生态闭环,最终实现共赢。
(以上内容来自苏州盖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于2022年11月18日发表的题为《智能底盘悬架系统集成域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探索》的主题演讲,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其材料。)盖茨电子致力于汽车智能底盘核心电控系统的创新开发。其核心团队在底盘电控领域深耕多年。其产品包括智能悬架控制系统、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线控制动控制系统、轮毂电机控制系统和底盘集成域控制系统。
2022年11月18日,由Gaspar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第二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上,苏州盖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进喜介绍,
智能底盘域控制系统将成为场景感知中心、通信中心和计算决策中心的结合体。盖茨电子认为,需要广泛的生态合作,整合智能机箱的子功能,构建全功能的域控系统。盖茨电子希望在生态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域控供应商共同努力,打造机箱域控的国产自主技术。
王琨|苏州盖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今天的题目是“智能底盘悬架系统集成域控制技术的开发与探索”。首先我会介绍智能机箱的发展,盖茨在机箱领域的探索,以及智能机箱未来的应用场景。最后我会做一个总结和展望。
智能底盘的发展历程
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因此聚焦汽车底盘领域,也在从传统底盘、电动底盘向智能底盘发展。目前,智能底盘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的载体,是汽车智能化技术改造的关键,与智能汽车安全驾驶、节能减排、碳减排等领域密切相关。
汽车悬架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机械悬架到电控悬架的迭代。
智能机箱实际上分为两个重要部分:一个是机箱域控制系统,另一个是cha……是执行部分。如果以人来比较,机箱传感器就像人眼一样能感受到外界的场景;底盘域控制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一样,可以进行智能协同控制,负责状态判断、整车控制、功能驱动;底盘执行器相当于人的四肢,包括空气悬架、线控制动、CDC减震、线控转向等装置,负责执行具体动作。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一般来说,传感器采集周围的信息,通过域控制器处理数据,形成决策,最后传递给底盘的机械执行器执行。
Gates机箱域控制探索
智能底盘将按照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演进模式发展。电动化是指满足电动汽车高度集成化的要求,智能化是指满足更高层次的自动驾驶的要求,数字联网强调有更多的数据进行交互,各种高速总线和以太网总线应用于智能底盘。
盖茨认为,智能机箱领域存在五大难点和痛点:
第一,真正的域控制算法集成必须有自下而上的子节点控制策略;二是芯片计算能力的需求指数越来越大,需要10-50倍的子节点计算能力;再次,内外通信的高度配合,需要CANFD/高速以太网的综合应用;第四,信息安全是未来安全的主战场;第五,多维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需要将采集算法应用于用户需求场景。
基于这些难点和痛点,盖茨电子对智能底盘悬架域控制器的开发思路是:借鉴智能驾驶的模式,将底盘域控制系统作为三个中心的组合,以感知中心、计算决策中心和执行中心为总框架,提出了电子底盘域控制的“感知-决策-执行”系统融合模型。
该模型包括场景感知融合中心(传感器融合、输入接口采集、通信集中到域控制器进行高速以太网通信融合)、计算与决策中心(空气弹簧、减震器、电子驻车、电机等系统功能融合的统一协调与控制)、底盘域控制系统集成中心(线控悬挂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电子驻车系统、车灯系统、四驱差速锁控制、线控制动系统)。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下图是盖茨在智能机箱领域控制的技术路线图,也是盖茨电子产品开发迭代的路线图。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盖茨电子公司从单一系统开始。2019年推出CDC连续阻尼可调悬架电控系统,在减震器上增加空气弹簧,推出空气悬架电控系统(CDC+AS)。随着智能底盘的发展和域控制器概念的不断更新,盖茨创新事业部研发并推出了CDC+AS+EPB+SBW智能悬浮集成域控制系统。
类似积木,在CDC+AS+EPB+SBW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盖茨还将进一步推出CDC+AS+EPB+SBW+差速锁多模态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盖茨不断打造不同的功能模块,将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拓展到Robotaxi、L4/L5自动驾驶、XYZ全维集成等领域。
在这一技术路线下,盖茨电子也希望建立广泛的生态:与高校合作,获得系统集成的前沿算法,与驾驶舱Tier1合作,实现跨域协同控制,与底盘Tier1合作进行平台系统集成,与主机厂商合作打造落地技术应用,与国内域控芯片厂商携手合作,实现底盘国产化的突破性成果。
下面是盖茨第三代智能悬架集成域控制系统(CDC+AS+EPB+SBW)的两个框图。
图A显示了驱动分布式软件的架构。通过集成EPB和线控转向控制器(电子控制单元,现在称为驱动单元),我们集成了EPB和SBW的应用层,形成软件集中架构。好处是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直接开发域控制器,实现“软件先行”。图B是所有线控转向控制器与EPB控制器的集成,集成了软件和硬件。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再看方案B的硬件架构图。图片左侧需要连接传感器信号,硬件特性中会保留CANFD和高速以太网的接口输入。整体设计冗余,安全等级达到ASIL D级,考虑到系统的模块化和开放性,CPU会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迭代更换。
图片来源:盖茨电子
未来智能底盘的应用场景
下面分享一下Gates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探索。盖茨认为,智能底盘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场景中落地。在复杂环境下,结合空气悬架、线控转向、轮毂电机多模态集成等控制技术,可多自由度解锁驻车模式。
此外,它是一个智能解耦c……ssis场景,如CTC、CTB、滑板底盘等以电池为主体的智能底盘。车辆前后仰角小,地形穿越能力弱。如果采用以空气悬架为主体的车辆避障系统,结合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提前预测车辆障碍物,减少底盘和电池的损坏。
智能车作为新型智能驾驶舱的主体,需要被赋予更多的娱乐功能,从而与以空气悬架为主体的车辆体感增强系统相结合,辅以3D全息投影的图像技术,进行多领域联动,增强娱乐互动效果,给乘客更高维度的乘坐体验。
总结一下。盖茨电子会根据客户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包括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双重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底盘系统的演进不是一个人能够推动的,必须有一个开放的系统来支撑。盖茨愿意在系统的开放平台与从事系统、机械、算法、芯片的企业合作,打造生态闭环,最终实现共赢。
(以上内容来自苏州盖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于2022年11月18日发表的题为《智能底盘悬架系统集成域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探索》的主题演讲,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其材料。)
标签:
在没有成功之前,所有的路都可能是正确的路。比如在实现自动驾驶这个目标上,有的车企选择纯视觉路线,有的车企则坚持视觉和雷达的融合方案。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却有着一个相似趋势:重感知而轻地图。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12月1日晚上(北京时间12月2日上午),特斯拉正式向百事公司交付第一批电动Semi卡车,而这距离其首次发布Semi卡车已经过去五年。
1900/1/1 0:00:00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12月31日正式终止,各大品牌都推出了保价政策。
1900/1/1 0:00:0012月1日,蔚来官方公布了11月的交付数据,数据显示11月蔚来汽车共交付14178台,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409,创下月度交付量新高。
1900/1/1 0:00:00随着汽车智能化进入深水区,汽车安全尤其是数据安全越来越受到车企关注。
1900/1/1 0:00:00眼下,2022年还剩最后一个月就即将结束,各大汽车品牌也在忙着冲业绩,极氪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