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在华月销首破10万,特斯拉却没那么高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没有太多意外。在刚刚过去的11月,根据特斯拉官方披露,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再次创下纪录,即月交付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到100291辆,并且仅凭借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完成。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截至11月底,特斯拉在中国的累计交付量达到65万辆,甚至超过了去年全球的总交付量。平心而论,目睹这样的表现,不得不承认这家美国车企的实力和领导力。中国对它的意义也是不用说的。

当然,作为旁观者,我还是想说,特斯拉里程碑事件的背后,必然与最近几次主动放下身段有关。

首先,把记忆拉回到10月24日,特斯拉突然宣布:即日起,调整Model 3和Model Y在的价格。调整后,Model 3的起步价为26.59万元人民币;Y型起步价288元,900元人民币(均为补贴价)。

下面还补充: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消息一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可以用“蜂拥而出”来形容。从微信朋友圈展示的场景来看,用“抢白菜”来形容Model 3和Model Y降价后的终端反馈并不为过。

很快,行业内慢慢出现了一种声音:特斯拉的操作直接扼杀了一些自主品牌推进电动化的希望。性价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已经收割了主流轿车和SUV细分市场的所有潜在客户。

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完全有失偏颇。正如《特斯拉降价,无需神话》一文中所分析的,这种操作更多的是因为在中国持有的累计订单骤降,无法支撑更充裕的产能。

众所周知,几天后,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家美国车企突然再次宣布: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和合作保险机构的车险组合并按期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余额可减少4000元。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是的,你没有看错。短短两周,特斯拉再次给出了改变方向的优惠方案。

至于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正式降级后新单数量远不如预期,所以只能继续被迫出牌。另一方面,你可能还是想督促已经下定决心的用户加快速度,锁车。

很快,时间来到了11月底,特斯拉第三次拿出了“杀招”。

方便的是,打开其中国官网,可以发现这家美国车企再次缩短了其在华新车的交付周期。Model 3后驱版、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长寿命版、Model Y高性能版等四款产品都从之前的4-8周缩短到了1-5周。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立即下单,理论上最快7天就可以提车。由此再往深里看,可以解读出其中的含义,包括特斯拉,曾经完全坚持以生产为基础的销售,交付周期长达半年,逐渐开始为“库存”留有余地。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此时此刻,订购Model 3和Model Y并完成交车,还可获得20000“百宝箱”积分,可兑换5000公里多充里程。此外,特斯拉还推出了燃油车置换福利。截至12月31日订车并在交付前签署置换协议的用户,可获得90天的增强型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免费试用。

综上所述,在国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主动降价,分期给保险,大幅缩短交车周期,启动购车福利,回顾这家非常强势的美国车企的过往,也是非常难得的“操作”。

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分析来说,特斯拉已经随着竞争对手的竞争和终端消费活力的下降,逐渐丧失了在中国的销售能力,所以只能被迫以诚换量。月交付量突破10万大关比较合理。

也正因为如此,特斯拉似乎并不那么开心。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众所周知,就在昨天,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由于电动汽车的需求没有达到特斯拉的预期,该公司计划削减其上海工厂的产能,最快将于本周生效,削减幅度约为20%,主要针对model Y。

特斯拉虽然没有正面回应这一消息,但还是读出了对日益令人担忧的环境的担忧。所以我们尽量通过主动减产来提前规避风险。

无独有偶,据上周相关外媒报道,特斯拉确实在研发新的Model 3,可以理解为变相的中期改款。这款车型将在外观、内饰、电池、动力等方面进行升级,内部代号为“高地”。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与此同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新款Model 3上的另一个重点,比如采用更多一体化铸造技术,减少整车零件数量。而且物理按键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比如采用新样式的方向盘。

至于量产时间,根据消息,新款Model 3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上海工厂正式投产,预计中国将成为首批重新设计的细分市场之一。

从中读出的另一层意思是,作为历年来绝对的“主销责任”,随着身边竞争对手的努力和后来者的不断增多,Model 3产品的绝对领先优势正在被一步步侵蚀,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也成为了特斯拉必须直面的“痛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新一代的时候到了。”没有太多意外。在过去的11月,根据特斯拉的官方披露……ure,其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再次创下纪录,即月交付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到100291辆,仅凭借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完成。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截至11月底,特斯拉在中国的累计交付量达到65万辆,甚至超过了去年全球的总交付量。平心而论,目睹这样的表现,不得不承认这家美国车企的实力和领导力。中国对它的意义也是不用说的。

当然,作为旁观者,我还是想说,特斯拉里程碑事件的背后,必然与最近几次主动放下身段有关。

首先,把记忆拉回到10月24日,特斯拉突然宣布:即日起,调整Model 3和Model Y在的价格。调整后,Model 3的起步价为26.59万元人民币;Y型起步价288元,900元人民币(均为补贴价)。

下面还补充: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消息一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可以用“蜂拥而出”来形容。从微信朋友圈展示的场景来看,用“抢白菜”来形容Model 3和Model Y降价后的终端反馈并不为过。

很快,行业内慢慢出现了一种声音:特斯拉的操作直接扼杀了一些自主品牌推进电动化的希望。性价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已经收割了主流轿车和SUV细分市场的所有潜在客户。

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完全有失偏颇。正如《特斯拉降价,无需神话》一文中所分析的,这种操作更多的是因为在中国持有的累计订单骤降,无法支撑更充裕的产能。

众所周知,几天后,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家美国车企突然再次宣布: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和合作保险机构的车险组合并按期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余额可减少4000元。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是的,你没有看错。短短两周,特斯拉再次给出了改变方向的优惠方案。

至于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正式降级后新单数量远不如预期,所以只能继续被迫出牌。另一方面,你可能还是想督促已经下定决心的用户加快速度,锁车。

很快,时间来到了11月底,特斯拉第三次拿出了“杀招”。

方便的是,打开其中国官网,可以发现这家美国车企再次缩短了其在华新车的交付周期。Model 3后驱版、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长寿命版、Model Y高性能版等四款产品都从之前的4-8周缩短到了1-5周。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立即下单,理论上最快7天就可以提车。由此再往深里看,可以解读出其中的含义,包括特斯拉,曾经完全坚持以生产为基础的销售,交付周期长达半年,逐渐开始为“库存”留有余地。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此时此刻,订购Model 3和Model Y并完成交车,还可获得20000“百宝箱”积分,可兑换5000公里多充里程。此外,特斯拉还推出了燃油车置换福利。截至12月31日订车并在交付前签署置换协议的用户,可获得90天的增强型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免费试用。

综上所述,在国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主动降价,分期给保险,大幅缩短交车周期,启动购车福利,回顾这家非常强势的美国车企的过往,也是非常难得的“操作”。

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分析来说,特斯拉已经随着竞争对手的竞争和终端消费活力的下降,逐渐丧失了在中国的销售能力,所以只能被迫以诚换量。月交付量突破10万大关比较合理。

也正因为如此,特斯拉似乎并不那么开心。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众所周知,就在昨天,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由于电动汽车的需求没有达到特斯拉的预期,该公司计划削减其上海工厂的产能,最快将于本周生效,削减幅度约为20%,主要针对model Y。

特斯拉虽然没有正面回应这一消息,但还是读出了对日益令人担忧的环境的担忧。所以我们尽量通过主动减产来提前规避风险。

无独有偶,据上周相关外媒报道,特斯拉确实在研发新的Model 3,可以理解为变相的中期改款。这款车型将在外观、内饰、电池、动力等方面进行升级,内部代号为“高地”。

Tesla, Model 3,Model Y, found

与此同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新款Model 3上的另一个重点,比如采用更多一体化铸造技术,减少整车零件数量。而且物理按键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比如采用新样式的方向盘。

至于量产时间,根据消息,新款Model 3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上海工厂正式投产,预计中国将成为首批重新设计的细分市场之一。

从中读出的另一层意思是,作为历年来绝对的“主销责任”,随着身边竞争对手的努力和后来者的不断增多,Model 3产品的绝对领先优势正在被一步步侵蚀,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也成为了特斯拉必须直面的“痛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新一代的时候到了。”

标签:特斯拉Model 3Model Y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EV晨报 | 几何E 五座版上市;特斯拉11月创下10万单月交付纪录

1、全球首例:博世与奔驰合作推出的自动泊车技术获批商用德国,斯图加特博世和梅赛德斯奔驰在自动驾驶领域携手迈向了全新的里程碑:两家公司已获得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批准,

1900/1/1 0:00:00
更低调 新款保时捷911 GT3 Touring谍照曝光

日前,车质网从海外媒体获悉了一组新款保时捷911GT3Touring的谍照图片。新车虽然有着GT3的后缀,但整体风格更为低调。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传苹果汽车发布推迟至2026年;博格华纳将拆分两个部门;VinFast计划赴美上市

传苹果汽车发布推迟至2026年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已缩减其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计划,并计划将新车推出的日期推迟到2026年。消息报道后,苹果股票下跌了24。

1900/1/1 0:00:00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美国提交IPO申请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12月6日宣布,该公司已经在美国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Nasdaq)公开交易其普通股,

1900/1/1 0:00:00
smart 公布 11 月交付数据,交付延期的用户将得到补偿

12月5日,纯电汽车科技品牌smart正式公布2022年11月交付数据:11月1日至30日,全新smart精灵1在华共交付2410台。

1900/1/1 0:00:00
“电动化”不是捷尼赛思的解药

相比合资与自主在传统20万元以下市场的纷争,豪华车市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状态,肯定是近两年来中国消费者最常疑惑的地方。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汽车市场向着两极分化的角度演进,BBA成了赢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