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商走不下去了。
最近几天,国内汽车圈最大的新闻来自李一男的牛创汽车。从上周末开始,业内就一直在流传牛创汽车将“倒闭”的消息。至于原因,版本很多,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第一款车型——自走式NV无法量产交付。12月7日,牛创汽车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致NV用户的信,基本证实了上述传闻。信中称,由于自身原因,NV车型无法在短时间内交付。
图片来源:纽创官方账号
更重要的是,下一句——“这意味着我们期待的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很快就要结束了”。
对于一批新车品牌来说,量产交付时间的调整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供应链问题、资金链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交付时间的延迟,尤其是最近两三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倍增,行业内新车交付延迟频繁。
所以,自助游NV短时间内无法交付,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官方直接抛出旅途即将结束的言论,与最近关于牛创破产的传言相对应。
李一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第一次冒险似乎真的不会继续下去了。
来的突然,去的更急。
牛创应该是最短命的新造车企业之一。
从2020年12月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更名为江苏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2022年12月发布《致NV用户的一封信》,仅仅过了两年,的造车梦就醒了。
事实上,牛创进入的时机并不乐观。
2020年对于大多数新造车企业来说是“苦年”。今年,林赛、博骏、拜腾等一批新车企因为资金链问题被迫“走出去”,就连蔚来也差点倒下。被称为“2019年最差男人”的李斌,依靠家乡安徽抛出的橄榄枝,让蔚来冒险上岸。
用造车新势力“最黑暗的时刻”来形容2020年并不为过,但牛创就是在这一年入局的。
图片来源:自助游
在公司成立一年后,牛创汽车于2021年12月发布品牌名称NIUTRON,中文命名为“自我旅行者”,并宣布首款产品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接受预订,同年9月开始交付。在普遍“快”的新车领域,牛创的整体推广节奏堪称“迅猛”。不到一年就要交付新品牌了。经过一大波新车品牌多年的“教育”,自然不会有多少人会轻易相信。牛闯是“吹牛”?这样的疑惑从来没有断过。
自助游NV的正式上市并不是意外的推迟,而是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10月8日,自助游车NV正式上市,推出纯电动和增程两个版本,其中纯电动标准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为27.88万元和31.88万元,增程版售价为28.88万元。
图片来源:自助游
然而,新车上市时承诺的从12月起陆续交付用户的承诺却无法兑现。12月24000多准客户来200元,顺便还有NV的车模,自助游。当然,官方也在12月7日的公告中表示,会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
这个公告的签名也挺有意思的,不是牛创或者火星科技,是大乘。
成功是大乘,失败是大乘。
大乘是怎么成为主角的?
事情还得从牛创新能源的更名说起。自驾游NV上市前不久,牛创新能源正式……更名为火星石科技,特别强调“牛创新能源”这个名称,在任何场景下都不会继续使用。官方解释了此次更名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用户混淆其英文商标“NIUTRON”和“Self-Travel Home”与牛创新能源的关系。
本来就是上下级关系,为什么吐槽的时候怕被搞混?问题的关键在于与大乘的合作方式。
大乘汽车品牌发布,图片来源:大乘汽车
大乘是众泰汽车的关联品牌,于2018年正式发布。其前身是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7年,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江西江铃集团轻型车有限公司混改,获得后者过半股权。重组后的新公司不久正式更名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从股权关系来看,大乘与众泰汽车关联不大,但大乘汽车董事长吴晓是众泰汽车原董事长吴建中的儿子,大乘的很多产品都是众泰的换代车。盖世汽车整理的销售数据显示,大乘2019年的年销售业绩超过3万辆,但在这家公司成立后的其他年份,年销量都在1万辆以下。2021年,大乘两大生产基地被其他品牌瓜分,比亚迪“接手”并改造大乘福州生产基地,常州金坛工厂与牛创合作。
据了解,在牛创的初步规划中,大乘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工厂将作为“代工厂”,牛创最终将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获得大乘的金坛工厂及生产资质。然而,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却为代工生产设置了门槛。在贴牌生产模式下,双方都需要有相关的生产资质。显然,贴牌模式已经不适合牛创了。最终,牛创和大乘达成了类似华为和赛勒斯的合作关系。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他们也跳过了“代工”程序。就像世界属于赛鲁士一样,“纽创”和“旅行者”的商标属于大乘。
图片来源:自助游
大乘有现成的工厂,有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质,这也成为牛创快速推出新车NV的关键。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事情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牛创目前突然倒闭,业内普遍猜测是大乘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对已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核查,方可恢复生产。也就是说,如果大乘新能源业务关停两年以上,重启时将重新审核资质。
牛创的生产资质再次陷入“罗生门”,官方目前并未明确表态,但牛创无法交付产品是事实。“牛闯输了?我会自杀吗?不会的,我会结清供应商的欠款和员工的工资。”在推出自助游品牌时,李一男直言不讳地谈到这个项目是否会失败。目前来看,至少不像之前很多新造车项目在地下留下一地鸡毛,牛创应该做好善后工作。毕竟,对于27岁成为华为副总裁,38岁成为百度首席技术官,45岁成为小牛电器创始人的李一男来说,名声很重要,有了名声就有机会重新开始。又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商走不下去了。
最近几天,国内汽车圈最大的新闻来自李一男的牛创汽车。从上周末开始,业内就一直在流传牛创汽车将“倒闭”的消息。至于原因……版本很多,其中提到最多的是第一款车型——自走式NV无法量产交付。12月7日,牛创汽车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致NV用户的信,基本证实了上述传闻。信中称,由于自身原因,NV车型无法在短时间内交付。
图片来源:纽创官方账号
更重要的是,下一句——“这意味着我们期待的美好旅程还没有开始,很快就要结束了”。
对于一批新车品牌来说,量产交付时间的调整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供应链问题、资金链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交付时间的延迟,尤其是最近两三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倍增,行业内新车交付延迟频繁。
所以,自助游NV短时间内送不出去,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官方直接抛出旅途即将结束的言论,与最近关于牛创破产的传言相对应。
李一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第一次冒险似乎真的不会继续下去了。
来的突然,去的更急。
牛创应该是最短命的新造车企业之一。
从2020年12月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0月更名为江苏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2022年12月发布《致NV用户的一封信》,仅仅过了两年,的造车梦就醒了。
事实上,牛创进入的时机并不乐观。
2020年对于大多数新造车企业来说是“苦年”。今年,林赛、博骏、拜腾等一批新车企因为资金链问题被迫“走出去”,就连蔚来也差点倒下。被称为“2019年最差男人”的李斌,依靠家乡安徽抛出的橄榄枝,让蔚来冒险上岸。
用造车新势力“最黑暗的时刻”来形容2020年并不为过,但牛创就是在这一年入局的。
图片来源:自助游
在公司成立一年后,牛创汽车于2021年12月发布品牌名称NIUTRON,中文命名为“自我旅行者”,并宣布首款产品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接受预订,同年9月开始交付。在普遍“快”的新车领域,牛创的整体推广节奏堪称“迅猛”。不到一年就要交付新品牌了。经过一大波新车品牌多年的“教育”,自然不会有多少人会轻易相信。牛闯是“吹牛”?这样的疑惑从来没有断过。
自助游NV的正式上市并不是意外的推迟,而是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10月8日,自助游车NV正式上市,推出纯电动和增程两个版本,其中纯电动标准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为27.88万元和31.88万元,增程版售价为28.88万元。
图片来源:自助游
然而,新车上市时承诺的从12月起陆续交付用户的承诺却无法兑现。12月24000多准客户来200元,顺便还有NV的车模,自助游。当然,官方也在12月7日的公告中表示,会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
这个公告的签名也挺有意思的,不是牛创或者火星科技,是大乘。
成功是大乘,失败是大乘。
大乘是怎么成为主角的?
事情还得从牛创新能源的更名说起。自旅NV上市前不久,牛创新能源正式更名为火星石科技,并特别强调“牛创新能源”这一名称,在任何场景下都不会继续使用。官方解释了这次更名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用户混淆其……格力士商标“牛创”、“自助游家”和牛创新能量。
本来就是上下级关系,为什么吐槽的时候怕被搞混?问题的关键在于与大乘的合作方式。
大乘汽车品牌发布,图片来源:大乘汽车
大乘是众泰汽车的关联品牌,于2018年正式发布。其前身是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7年,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江西江铃集团轻型车有限公司混改,获得后者过半股权。重组后的新公司不久正式更名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从股权关系来看,大乘与众泰汽车关联不大,但大乘汽车董事长吴晓是众泰汽车原董事长吴建中的儿子,大乘的很多产品都是众泰的换代车。盖世汽车整理的销售数据显示,大乘2019年的年销售业绩超过3万辆,但在这家公司成立后的其他年份,年销量都在1万辆以下。2021年,大乘两大生产基地被其他品牌瓜分,比亚迪“接手”并改造大乘福州生产基地,常州金坛工厂与牛创合作。
据了解,在牛创的初步规划中,大乘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工厂将作为“代工厂”,牛创最终将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获得大乘的金坛工厂及生产资质。然而,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却为代工生产设置了门槛。在贴牌生产模式下,双方都需要有相关的生产资质。显然,贴牌模式已经不适合牛创了。最终,牛创和大乘达成了类似华为和赛勒斯的合作关系。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他们也跳过了“代工”程序。就像世界属于赛鲁士一样,“纽创”和“旅行者”的商标属于大乘。
图片来源:自助游
大乘有现成的工厂,有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质,这也成为牛创快速推出新车NV的关键。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事情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牛创目前突然倒闭,业内普遍猜测是大乘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对已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核查,方可恢复生产。也就是说,如果大乘新能源业务关停两年以上,重启时将重新审核资质。
牛创的生产资质再次陷入“罗生门”,官方目前并未明确表态,但牛创无法交付产品是事实。“牛闯输了?我会自杀吗?不会的,我会结清供应商的欠款和员工的工资。”在推出自助游品牌时,李一男直言不讳地谈到这个项目是否会失败。目前来看,至少不像之前很多新造车项目在地下留下一地鸡毛,牛创应该做好善后工作。毕竟,对于27岁成为华为副总裁,38岁成为百度首席技术官,45岁成为小牛电器创始人的李一男来说,名声很重要,有了名声就有机会重新开始。
12月9日电,据韩国先驱报消息,美国州官员周五表示,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和SK集团的电池制造子公司SKOn将投资40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立一家联合电池生产厂。预计将于2025年完工。
1900/1/1 0:00:00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截止,
1900/1/1 0:00:002022国家新能源补贴即将结束,继多家车企推出限时保价政策后。12月9日,东风日产也官宣了纯电ARIYA艾睿雅限时保价说明。
1900/1/1 0:00:00日前,东风日产正式发布Ariya艾睿雅参数询价限时保价政策说明,在2022年12月31日2400前完成大定锁单的定单,即可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及武汉新能源补贴,
1900/1/1 0:00:00近日,东风汽车表示,正在研发的第二代固态电池,在高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具备更高能量密度的特点,“预计2024年上半年可实现量产搭载,届时整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有一份特斯拉内部文件以及两名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表明,上海工厂ModelY的组装将在12月25日至1月1日之间暂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