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发现,既然一大半部门都是‘杨’,这工作效率怎么提高的?”
一周前,笔者向某主机厂的朋友打听自己单位近况时,无意中听到了上面这段话。虽然说者无心,但几乎是现成的“地狱笑话”。
朋友工作的长城汽车位于河北保定,是国内管制放开后第一轮被疫情席卷的地区之一。
相传肆虐当地的主要是奥米克隆的变异菌株BF.7。其特点是病程严重,不仅有近40℃的高烧,而且喉咙有刀片穿过喉咙般的剧痛。
自上月底以来,长城汽车遭受了防疫政策放开以来第一波疫情的猛烈冲击。短短10天,当地工厂感染人数已达员工总数的70%。从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的团队领导和后勤人员,没有人能免受病的侵害。
“起初,单位也试图将阳性但症状较轻、能坚持工作的人与‘阴’的人区分开来。一开始大家的座位都调了,后来就采取了分头工作的模式。但也没多大区别。我们很快发现,因为中央空调的问题,日常工作需要跨部门交流,这种程度的隔离根本没用,每天都有很多人被感染。”
虽然,但是...能不能在印刷前交给文案改一下措辞?
作为这次“放开”后可以称之为“钉子户”的一群人,这位朋友靠着严格的个人防范和一点点运气,一直坚持到了月中。然而,她最终还是上当了。就在第一批患病同事陆续回到岗位时,她也出现了症状。我先是咳嗽,然后发烧。在床上躺了一天,抗原提示“两杠”。
“反正我们部门清场了——全是负面。”我说这话的时候,朋友正在嚼生西红柿。当富含维生素P的果肉通过喉咙时,疼痛也大大减轻,虽然只是暂时的。
在更北的长春,疫情同样肆虐。
因为“放”之前就有疫情问题,一直没有清除。直到上个月底,严格的防控措施依然遍布长春。所以当地政府其实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严控到开放的180度大转弯。速度来了,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来。
一些人在月初评论说-
“我前两天已经扫描了地方代码。有些地方我得有24小时核酸报告。结果今天很多商家开始撕定位码?这种‘转向’是不是太快了...让人头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是‘阳’了!"
而且一个个看着周围的人,听到大家都在讨论哪一个是“阳”,不由得担心自己是不是也是“阳”。于是,我开始怀疑每一个喷嚏,每一次咳嗽,每一次喉咙发干。所以大家都给它起了个外号——幻阳综合征。
鉴于车辆生产的某些环节人员密度大,这种情况下主机厂总是首当其冲。一汽集团在长春的生产基地自然也不能幸免。
今年3月全国疫情期间,长春的情况一度非常严重。一汽集团当地五家整车厂全部停工,损失惨重。预计一汽在长春地区部署的产能约为每天12000 ~ 14000辆。一周的停产意味着9万台产能的损失。
也许不应该用“幸运”这个词来形容,但是经过今年3月的风波,一汽的应急部门其实是有经验的。
12月第一周结束,虽然整个吉林已经进入“负清”的冲刺阶段,但一汽长春生产基地的工厂仍在努力维持生产线运转。在放松外部防控的情况下,工厂内部依然维持着严格的管控措施。即使逆向“清零”看似必然结果,但如果能分阶段、分批次“正向”,就能保证生产线不停产、产能不崩盘。
四分之一的人没有被感染;四分之一的轻度症状坚持在岗;四分之一的员工因为发烧请假;最后还有四分之一,症状基本消失,近期准备复工——有人形容放开之初企业的生产情况。
截至20日,包括长春在内的整个吉林地区暂时爬出疫情泥潭还需要两周时间。因为疫情比河北和北京晚,吉林只能算是刚刚过了疫情高峰期。
月初以来,有传言称南方的奥米克隆菌株BA.5.2更温和。
就笔者所知,虽然不尽然,但在广州那些被“阳”过的熟人中,确实有一些症状较轻的病例。但还是有很多人“刀口舔喉”,发烧40℃以上。
可能有人还记得,11月底有一则新闻,广汽集团拿出850万元支持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如果把最近的捐款都算进去,那么广汽近期对广州疫情的捐款已经达到了1100万。
由于今年3月疫情期间亏损,加上10月底以来当地疫情仍未清除,广汽集团早早采取措施。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已于11月初对部分关键环节恢复闭环生产。
此前,广汽已多次组织人员协助旗下产业链企业恢复生产。例如,在11月中旬广美工业园因疫情关闭期间,多个零部件公司的500多人被转移到闭环生产。
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相当一部分遏制措施被彻底取消。随着人员的大规模流动,疫情的不断蔓延,阳性率的增加,实际生产问题会更加复杂。
闭环生产仍然是避免疫情干扰生产的最佳方式。据广汽集团官方消息,月初至今,已在番禺投入约3800人,在从化明珠工业园投入约700人。工厂采取了闭环措施来工作和生产。
就算自带帐篷,也够辛苦了。
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放开管制后全国第一批承受疫情冲击的地区不仅是北京和河北,还有广东。以作者为例。第一个在朋友圈举报“杨”的是一个在羊城工作的女孩。
但从实际感染率来看,广东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很低。负面人群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也许如果你关注的话,你会发现最近的新闻联播已经连续五天由康辉和李征主持了。以前总是八个主持人两人一组轮班。
就在一个月前,如果有人问“如果取消疫情控制会怎么样”,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一点——至少不会比之前的控制措施更糟糕。
然而,经过三个多星期的试验,上述观点显然是轻率的。从目前的所见所闻来看,很明显车企近期压力很大。虽然停产这种极端情况并没有发生,但由于一个又一个员工发烧倒下,抗体无法提供跨株免疫的残酷现实,我们很难不问这个“不远的将来”能有多久,两个株之间的间隔能一扫而空。
更有甚者,来自多个新闻渠道的消息宣称,中国将从明年1月起全面放开出入境管制措施。
12月22日晚,日本厚生劳动省疫情相关部门上传最新数据:确诊一例来自中国的输入性病株,属于Omicron BA.5.2的分支,但具有5个独特的变异特征...
或许一场类似于“大逃亡”的更大的死亡赛跑正在开始。世界上原来的66亿个“培养皿”,由于中国的加入,现在增加到了80亿个。
对于OEM来说,真正的b……生死之战已经开始。除了之前产品力、营销手段、渠道的比拼,如何加强抗冲击能力也正在成为车企生死的一个关键。“昨天突然发现,既然一大半部门都是‘杨’,这工作效率怎么提高的?”
一周前,笔者向某主机厂的朋友打听自己单位近况时,无意中听到了上面这段话。虽然说者无心,但几乎是现成的“地狱笑话”。
朋友工作的长城汽车位于河北保定,是国内管制放开后第一轮被疫情席卷的地区之一。
相传肆虐当地的主要是奥米克隆的变异菌株BF.7。其特点是病程严重,不仅有近40℃的高烧,而且喉咙有刀片穿过喉咙般的剧痛。
自上月底以来,长城汽车遭受了防疫政策放开以来第一波疫情的猛烈冲击。短短10天,当地工厂感染人数已达员工总数的70%。从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的团队领导和后勤人员,没有人能免受病的侵害。
“起初,单位也试图将阳性但症状较轻、能坚持工作的人与‘阴’的人区分开来。一开始大家的座位都调了,后来就采取了分头工作的模式。但也没多大区别。我们很快发现,因为中央空调的问题,日常工作需要跨部门交流,这种程度的隔离根本没用,每天都有很多人被感染。”
虽然,但是...能不能在印刷前交给文案改一下措辞?
作为这次“放开”后可以称之为“钉子户”的一群人,这位朋友靠着严格的个人防范和一点点运气,一直坚持到了月中。然而,她最终还是上当了。就在第一批患病同事陆续回到岗位时,她也出现了症状。我先是咳嗽,然后发烧。在床上躺了一天,抗原提示“两杠”。
“反正我们部门清场了——全是负面。”我说这话的时候,朋友正在嚼生西红柿。当富含维生素P的果肉通过喉咙时,疼痛也大大减轻,虽然只是暂时的。
在更北的长春,疫情同样肆虐。
因为“放”之前就有疫情问题,一直没有清除。直到上个月底,严格的防控措施依然遍布长春。所以当地政府其实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严控到开放的180度大转弯。速度来了,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来。
一些人在月初评论说-
“我前两天已经扫描了地方代码。有些地方我得有24小时核酸报告。结果今天很多商家开始撕定位码?这种‘转向’是不是太快了...让人头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已经是‘阳’了!"
而且一个个看着周围的人,听到大家都在讨论哪一个是“阳”,不由得担心自己是不是也是“阳”。于是,我开始怀疑每一个喷嚏,每一次咳嗽,每一次喉咙发干。所以大家都给它起了个外号——幻阳综合征。
鉴于车辆生产的某些环节人员密度大,这种情况下主机厂总是首当其冲。一汽集团在长春的生产基地自然也不能幸免。
今年3月全国疫情期间,长春的情况一度非常严重。一汽集团当地五家整车厂全部停工,损失惨重。预计一汽在长春地区部署的产能约为每天12000 ~ 14000辆。一周的停产意味着9万台产能的损失。
也许不应该用“幸运”这个词来形容,但是经过今年3月的风波,一汽的应急部门其实是有经验的。
12月第一周结束,虽然整个吉林已经进入“负清”的冲刺阶段,但一汽长春生产基地的工厂仍在努力维持生产线运转。在放松外部防控的情况下,工厂内部依然维持着严格的管控措施。即使逆向“清零”看似必然结果,但如果能分阶段、分批次“正向”,就能保证生产线不停产、产能不崩盘。
四分之一的人没有被感染;四分之一的轻度症状坚持在岗;四分之一的员工因为发烧请假;最后还有四分之一,症状基本消失,近期准备复工——有人形容放开之初企业的生产情况。
截至20日,包括长春在内的整个吉林地区暂时爬出疫情泥潭还需要两周时间。因为疫情比河北和北京晚,吉林只能算是刚刚过了疫情高峰期。
月初以来,有传言称南方的奥米克隆菌株BA.5.2更温和。
就笔者所知,虽然不尽然,但在广州那些被“阳”过的熟人中,确实有一些症状较轻的病例。但还是有很多人“刀口舔喉”,发烧40℃以上。
可能有人还记得,11月底有一则新闻,广汽集团拿出850万元支持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如果把最近的捐款都算进去,那么广汽近期对广州疫情的捐款已经达到了1100万。
由于今年3月疫情期间亏损,加上10月底以来当地疫情仍未清除,广汽集团早早采取措施。据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已于11月初对部分关键环节恢复闭环生产。
此前,广汽已多次组织人员协助旗下产业链企业恢复生产。例如,在11月中旬广美工业园因疫情关闭期间,多个零部件公司的500多人被转移到闭环生产。
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相当一部分遏制措施被彻底取消。随着人员的大规模流动,疫情的不断蔓延,阳性率的增加,实际生产问题会更加复杂。
闭环生产仍然是避免疫情干扰生产的最佳方式。据广汽集团官方消息,月初至今,已在番禺投入约3800人,在从化明珠工业园投入约700人。工厂采取了闭环措施来工作和生产。
就算自带帐篷,也够辛苦了。
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放开管制后全国第一批承受疫情冲击的地区不仅是北京和河北,还有广东。以作者为例。第一个在朋友圈举报“杨”的是一个在羊城工作的女孩。
但从实际感染率来看,广东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很低。负面人群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也许如果你关注的话,你会发现最近的新闻联播已经连续五天由康辉和李征主持了。以前总是八个主持人两人一组轮班。
就在一个月前,如果有人问“如果取消疫情控制会怎么样”,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一点——至少不会比之前的控制措施更糟糕。
然而,经过三个多星期的试验,上述观点显然是轻率的。从目前的所见所闻来看,很明显车企近期压力很大。虽然停产这种极端情况并没有发生,但由于一个又一个员工发烧倒下,抗体无法提供跨株免疫的残酷现实,我们很难不问这个“不远的将来”能有多久,两个株之间的间隔能一扫而空。
更有甚者,来自多个新闻渠道的消息宣称,中国将从明年1月起全面放开出入境管制措施。
12月22日晚,日本厚生劳动省疫情相关部门上传最新数据:确诊一例来自中国的输入性病株,属于Omicron BA.5.2的分支,但具有5个独特的变异特征...
或许一场类似于“大逃亡”的更大的死亡赛跑正在开始。世界上原来的66亿个“培养皿”,由于中国的加入,现在增加到了80亿个。
对于OEM来说,真正的b……生死之战已经开始。除了之前产品力、营销手段、渠道的比拼,如何加强抗冲击能力也正在成为车企生死的一个关键。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感染;
1900/1/1 0:00:00“智能汽车的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将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50以上面临重构。
1900/1/1 0:00:0012月25日,长安160周年收官仪式“长安汽车科技成果展暨长安16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1900/1/1 0:00:0012月26日,百度宣布在武汉大规模拓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已实现扩区、提量、增时三个突破。
1900/1/1 0:00:0012月25日,特斯拉官方账号在推特上表示,其4680电池团队在过去七天内成功生产了868000颗电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多模式人机交互(HMI)解决方案供应商Neonode宣布与EPICNPOC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为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提供多模式HMI开发平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