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青田智卡宣布推出基于Journey 5的“青田自动驾驶系统”,成为首家使用地平线Journey 5的商用车高级辅助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该系统结合了擎天的软件算法优势和Journey 5的超强计算能力,实现了重型卡车在高速场景下的点对点自动驾驶。该系统计划于2023年量产。
地平线征程5搭载的TADC-D52车载域控擎天自动驾驶系统,集成了车道保持(LKA)、全速自适应巡航(ACC)、交通标志识别(TSR)、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级导航、自动变道(ALC)、自动进出口匝道等功能,实现了重型卡车在高速场景下的点对点自动驾驶。在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自动靠边,无需驾驶员干预,从而保护车辆及其乘员的安全。目前该系统支持夜间、雨天、隧道等特殊使用场景,未来将继续扩展覆盖更多场景。
搭载擎天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行驶在隧道中。青田发布了一段载有这套系统的重型卡车在开放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视频。视频中,车辆完成了高速公路巡航,并完美处理了特殊情况。在高速公路路段,车辆顺畅进出口,自主应对堵车和社会车辆变道,多次自动变道。得益于车道级导航和车道保持功能,车辆行驶平稳,始终保持在路中间。在特殊场景下,车辆识别过马路的行人和突然堵车的车辆后,可以根据现场车速和情况自主选择处置策略减速或停车,干扰消失后恢复正常行驶。
面对过马路的行人,搭载青田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自动减速。
面对突如其来的堵车,搭载青田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自动减速,然后恢复正常行驶。在重卡自动驾驶场景中,高速路段占比较高,车辆和挂载货物总重量大,运行速度高。车辆需要面对的特殊场景复杂多变。任何安全级别的事故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后果。青田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重点提升车辆面对特殊情况的操控能力,为车辆和乘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地平线高性能大计算力全场景车载智能中央计算芯片Journey 5擎天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地平线第三代车载规范芯片Journey 5打造,单个芯片的计算能力高达128 TOPS。搭载地平线最新一代BPU贝叶斯深度学习加速引擎,充分发挥软硬协同优化的技术优势,拥有业界领先的真实计算性能。征途5的高性能、大计算能力和丰富的传感器适应性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擎天自动驾驶系统与征途5的整合可在14天内完成,速度和效率在业内罕见。通过此次合作,青田智卡与地平线达成了软硬件协同的共识,为未来的深度协同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的共同投资将进一步促进未来的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优势和国内领先的计算平台开发能力,早日为中国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带来更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
潘振……青田智卡创始人兼CEO表示:“我们一直专注于重卡自动驾驶技术在干线物流场景的研发和应用。希望通过快速推动行业产品化、商业化的进度,真正解放司机,实现无人化运输能力,推动行业以新的商业形态迎接转型。得益于与地平线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国产芯片的重卡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对整个行业意义重大,让行业的纯国产化之路更进一步。地平线的计算平台非常优秀,为软件操作和车辆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与地平线保持战略合作,通过整合两者优势,为干线物流带来真正的革命性创新!“地平线副总裁、智能驾驶产品线业务拓展部负责人张宏志表示:“地平线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致力于开发一个极其高效的硬件计算平台和一个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这次合作是我们和自动驾驶软件厂商的共同突破。青田的技术能力和执行力都很优秀。短短14天,就完成了与征途5的整合,可以说是业界的“奇迹”。未来,我们期待与擎天一起,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推出更多解决方案,以智能驾驶技术‘节点’的积累和突破,带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生态的连锁效应。“青田智卡与地平线的战略合作,标志着自驾行业在中国落地,开启了软硬件整体国产化进程。”融合、创新、共同进步”是两家公司未来的战略合作目标。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技术研发能力,共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借力技术和产品的双驱动,通过软硬件的强强联合,为商用车自动驾驶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以全新的视角继续探索和规划行业。12月23日,青田智卡宣布推出基于Journey 5的“青田自动驾驶系统”,成为首家使用地平线Journey 5的商用车高级辅助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该系统结合了擎天的软件算法优势和Journey 5的超强计算能力,实现了重型卡车在高速场景下的点对点自动驾驶。该系统计划于2023年量产。
地平线征程5搭载的TADC-D52车载域控擎天自动驾驶系统,集成了车道保持(LKA)、全速自适应巡航(ACC)、交通标志识别(TSR)、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级导航、自动变道(ALC)、自动进出口匝道等功能,实现了重型卡车在高速场景下的点对点自动驾驶。在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自动靠边,无需驾驶员干预,从而保护车辆及其乘员的安全。目前该系统支持夜间、雨天、隧道等特殊使用场景,未来将继续扩展覆盖更多场景。
搭载擎天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行驶在隧道中。青田发布了一段载有这套系统的重型卡车在开放道路上自动驾驶的视频。视频中,车辆完成了高速公路巡航,并完美处理了特殊情况。在高速公路路段,车辆顺畅进出口,自主应对堵车和社会车辆变道,多次自动变道。得益于车道级导航和车道保持功能,车辆行驶平稳,始终保持在路中间。在特殊场景下,车辆识别过马路的行人和突然堵车的车辆后,可以根据现场车速和情况自主选择处置策略减速或停车,干扰消失后恢复正常行驶。
面对过马路的行人,搭载青田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自动减速。
面对突如其来的堵车,搭载青田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自动减速,然后恢复正常行驶。在重卡自动驾驶场景中,高速路段占比较高,车辆和挂载货物总重量大,运行速度高。车辆需要面对的特殊场景复杂多变。任何安全级别的事故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后果。发布的解决方案……青田这次重点提升车辆面对特殊情况的操控能力,为车辆和乘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地平线高性能大计算力全场景车载智能中央计算芯片Journey 5擎天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地平线第三代车载规范芯片Journey 5打造,单个芯片的计算能力高达128 TOPS。搭载地平线最新一代BPU贝叶斯深度学习加速引擎,充分发挥软硬协同优化的技术优势,拥有业界领先的真实计算性能。征途5的高性能、大计算能力和丰富的传感器适应性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擎天自动驾驶系统与征途5的整合可在14天内完成,速度和效率在业内罕见。通过此次合作,青田智卡与地平线达成了软硬件协同的共识,为未来的深度协同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的共同投资将进一步促进未来的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优势和国内领先的计算平台开发能力,早日为中国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带来更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
青田智卡创始人兼CEO潘振宇表示:“我们一直专注于重卡自动驾驶技术在干线物流场景的研发和应用。希望通过快速推动行业产品化、商业化的进度,真正解放司机,实现无人化运输能力,推动行业以新的商业形态迎接转型。得益于与地平线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成为国内首家采用国产芯片的重卡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对整个行业意义重大,让行业的纯国产化之路更进一步。地平线的计算平台非常优秀,为软件操作和车辆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与地平线保持战略合作,通过整合两者优势,为干线物流带来真正的革命性创新!”地平线副总裁、智能驾驶产品线业务拓展部负责人张宏志表示:“地平线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致力于开发一个极其高效的硬件计算平台和一个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这次合作是我们和自动驾驶软件厂商的共同突破。青田的技术能力和执行力都很优秀。短短14天,就完成了与征途5的整合,可以说是业界的“奇迹”。未来,我们期待与擎天携手,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推出更多解决方案,以智能驾驶技术‘节点’的积累和突破,带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生态的连锁效应。”青田智卡与地平线的战略合作,标志着自驾行业在中国落地,开启了软硬件整体国产化进程。“融合、创新、共同进步”是两家公司未来的战略合作目标。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技术研发能力,共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借力技术和产品的双驱动,通过软硬件的强强联合,为商用车自动驾驶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以全新的视角继续探索和规划行业。
标签:理念
日前,在蔚来NIODAY2022沟通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再次对用户数据遭窃被勒索一事做出回应。
1900/1/1 0:00:00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汽车的属性也从一个机械化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与各个生态相互连通的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
1900/1/1 0:00:0011月,全国疫情感染数量急剧上升,消费者进一步减少流动,经销商平均停业天数也继续增加,车市损失进一步扩大。全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650万辆,同比下降91,环比下降104。
1900/1/1 0:00:002022年12月25日,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领未来”为主题的长安汽车科技成果展暨长安160周年系列活动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盛大举行。
1900/1/1 0:00:0012月21日,PowerUpPlan皖西大别山线正式贯通。皖西大别山线全程约568km,沿途布局6座换电站、2座超充站、5座目充站。
1900/1/1 0:00:0012月22日据东风汽车官微,东风将基于东风日产启辰大V,开发燃料电池乘用车,并在广州花都区开启为期36个月的示范运营,加速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