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万亿广汽”蓝图,需复制“比亚迪速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三天前,广汽集团开始预热这场“广汽集团新闻发布会”。三个总计约20秒的视频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2023年,我们一起挑战更高的目标”;“万亿广汽,一路领先”。

“万亿广汽”的口号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12月30日的发布会上,广汽集团终于为大家打消了疑虑。“万亿广汽”是广汽集团制定的2030年发展目标——产销达到475万辆,营收突破万亿元。相比今年的产销收入,2030年的目标相当于翻了一番。

这个目标乍一看似乎有点激进,但只要旗下双子星爱安或传祺能重现比亚迪的高增长率(前11月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5倍),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广汽的野心

发布会上,广汽集团仅用一张图透露了2030年的宏伟规划,将围绕“完成一个目标”,做五大增量,夯实七大板块,实施八大行动。

“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产销汽车475万辆,营收1万亿元,利税1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8年,广汽集团产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比今年翻一番。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今年广汽集团几乎超额完成产销和收入目标(既定目标是产销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据广汽集团预测,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9万辆和24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15%和12%。合并营业收入5144.6亿元,同比增长约19.7%;利税总额651.9亿元(统计口径),同比增长约13.2%。

如果保持目前的年增速,广汽集团明年挑战产销同比增长10%的目标,似乎相对容易。但2030年实现目标仍有压力,需要广汽集团实现年均增长29万辆以上。现实情况是,自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后,广汽集团增速明显放缓,年复合增长率不足2%,年均增长约8万辆。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更何况,受全球经济衰退、地缘冲突、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业界对明年车市的预测并不乐观。奥迪公司首席财务官阿诺德·安特里(Arnold Antri)日前表示,由于全球通胀和需求减少,预计2023年将比2022年更具挑战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和华为创始人任郑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认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明年整个车市可能会陷入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将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明年同比增速有望收窄至30%以下。

但显然,这不会影响广汽集团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更不会阻挡产业扩张的步伐。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广汽集团将对整车业务进行转型升级,加快出海步伐。同时,还将在零部件、能源生态、出行市场等领域发力,助力“万亿广汽”蓝图的实现。

双子座会接过重担。

“万亿广汽”目标的实现,关键还是聚焦在乘用车业务上。那么,自主和合资两大板块的重要推手会是谁呢?应该是双子座——伊恩和传祺。因为两个自主品牌更符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广汽集团的“盈利牛”是合资品牌。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广汽集团对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21.44亿元,占集团投资收益的90%以上。从销量来看,广汽集团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222.8万辆,其中合资品牌占比超七成。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和一些中国车企一样,过度依赖合资品牌是广汽集团长期以来被诟病的一大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销售趋势就会发现,变化正在发生。

今年前11个月,除广汽丰田仍保持27.6%的高增长外,广汽本田和广汽三菱已陷入负增长。其中,广汽本田同比微降2.63%,广汽三菱下降近50%,累计销量骤降至3万多辆。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另一方面,独立部门正在崛起。前11个月,广汽乘用车(即广汽传祺)同期增长11%;爱安更是高歌猛进,同比增长1.28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替代燃油车市场的加速,率先布局市场的爱安和传祺将持续受益。合资板块,广汽集团旗下的几个日系品牌电动车技术积累相对较弱,纯电动车市场表现一般。预计未来该市场增速有限,另一方面可能面临燃油车市场份额萎缩的危机。

在这样的趋势下,双子星将逐渐承担起广汽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任。电气化和智能化是双子座未来发展的重点。其中,传祺发布了巨浪混动技术品牌,今年落地了多款混动车型,首款搭载Spirit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也将于明年亮相。

爱安是全集团开发的新能源品牌。为了支持爱安的发展,广汽集团将其从广汽乘用车拆分出来,主导了爱安的混改,并推动其IPO(目前估值超过1000亿元)。不出意外,爱安将是广汽集团实现2030年目标的主要驱动力。

广汽永旺2030年的目标是销量超过15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近3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爱安每年将推出不少于两款全新车型,并加速国际化战略。

在窗口碰碰运气

距离2030年还有8年,广汽集团产销需要跨越“300万辆”和“400万辆”两个重要台阶;汇总收入需要跨越万亿门槛。在汽车市场整体环境不明朗,自身增速放缓的当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走得更远,广汽集团必须往前走。

目前,汽车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提到,电动化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已经进入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智能化。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阿亚恩浩博Hyper GT,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目前,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赛道具有先发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受益于此,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很快超过50%的上限。同时,新能源市场正在助力中国品牌向中高端价格带发展,成功进入20万+中高端市场,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

但是,必须看到,智能汽车发展的窗口期正在缩小。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日前指出,智能化只剩下三到五年的时间。

广汽爱安品牌传播部总监邱良平也提到,“未来几年有几个关键节点:一是2023年整体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第二,2025年智能汽车将出现拐点,无论是无人驾驶的整体产品体验、服务还是商业竞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可见,包括广汽集团在内的中国品牌,都想在窗口期关闭前,在新能源和智能两大领域建立更多优势。

为此,制定了在外界看来更为“激进”的产销目标,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着眼于2025年。比如SAIC的目标是达到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270万辆以上),长安汽车是600万辆(新能源占60%),长城汽车是400万辆(新能源占80%)。

同时,推动新能源出海也成为中国品牌对抗合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几乎没有取得成功。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中国新能源出口累计销量59.3万辆,同比翻番。广汽集团通过CBU\KD等方式出口到美洲、非洲、东南亚等27个国家。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银牌电池技术效果图,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中国品牌的布局已经延伸到零部件、能源等领域。例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能源生态布局是万亿广汽蓝图新的重要增长点。广汽集团将建立“锂矿+基础锂电池原料生产+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充换电+储能”的垂直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未来三到五年,广汽集团不知道要不要再建一个“比亚迪”。三天前,广汽集团开始预热这场“广汽集团新闻发布会”。三个总计约20秒的视频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2023年,我们一起挑战更高的目标”;“万亿广汽,一路领先”。

“万亿广汽”的口号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12月30日的发布会上,广汽集团终于为大家打消了疑虑。“万亿广汽”是广汽集团制定的2030年发展目标——产销达到475万辆,营收突破万亿元。相比今年的产销收入,2030年的目标相当于翻了一番。

这个目标乍一看似乎有点激进,但只要旗下双子星爱安或传祺能重现比亚迪的高增长率(前11月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5倍),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广汽的野心

发布会上,广汽集团仅用一张图透露了2030年的宏伟规划,将围绕“完成一个目标”,做五大增量,夯实七大板块,实施八大行动。

“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产销汽车475万辆,营收1万亿元,利税1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8年,广汽集团产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比今年翻一番。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今年广汽集团几乎超额完成产销和收入目标(既定目标是产销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据广汽集团预测,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9万辆和24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15%和12%。合并营业收入5144.6亿元,同比增长约19.7%;利税总额651.9亿元(统计口径),同比增长约13.2%。

如果保持目前的年增速,广汽集团明年挑战产销同比增长10%的目标,似乎相对容易。但2030年实现目标仍有压力,需要广汽集团实现年均增长29万辆以上。现实情况是,自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后,广汽集团增速明显放缓,年复合增长率不足2%,年均增长约8万辆。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更何况,受全球经济衰退、地缘冲突、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业界对明年车市的预测并不乐观。奥迪公司首席财务官阿诺德·安特里(Arnold Antri)日前表示,由于全球通胀和需求减少,预计2023年将比2022年更具挑战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和华为创始人任郑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认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明年整个车市可能会陷入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将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明年同比增速有望收窄至30%以下。

但显然,这不会影响广汽集团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更不会阻挡产业扩张的步伐。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广汽集团将对整车业务进行转型升级,加快出海步伐。同时,还将在零部件、能源生态、出行市场等领域发力,助力“万亿广汽”蓝图的实现。

双子座会接过重担。

“万亿广汽”目标的实现,关键还是聚焦在乘用车业务上。那么,自主和合资两大板块的重要推手会是谁呢?应该是双子座——伊恩和传祺。因为两个自主品牌更符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广汽集团的“盈利牛”是合资品牌。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广汽集团对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21.44亿元,占集团投资收益的90%以上。从销量来看,广汽集团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222.8万辆,其中合资品牌占比超七成。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和一些中国车企一样,过度依赖合资品牌是广汽集团长期以来被诟病的一大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销售趋势就会发现,变化正在发生。

今年前11个月,除广汽丰田仍保持27.6%的高增长外,广汽本田和广汽三菱已陷入负增长。其中,广汽本田同比微降2.63%,广汽三菱下降近50%,累计销量骤降至3万多辆。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另一方面,独立部门正在崛起。前11个月,广汽乘用车(即广汽传祺)同期增长11%;爱安更是高歌猛进,同比增长1.28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替代燃油车市场的加速,率先布局市场的爱安和传祺将持续受益。合资板块,广汽集团旗下的几个日系品牌电动车技术积累相对较弱,纯电动车市场表现一般。预计未来该市场增速有限,另一方面可能面临燃油车市场份额萎缩的危机。

在这样的趋势下,双子星将逐渐承担起广汽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任。电气化和智能化是双子座未来发展的重点。其中,传祺发布了巨浪混动技术品牌,今年落地了多款混动车型,首款搭载Spirit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也将于明年亮相。

爱安是全集团开发的新能源品牌。为了支持爱安的发展,广汽集团将其从广汽乘用车拆分出来,主导了爱安的混改,并推动其IPO(目前估值超过1000亿元)。不出意外,爱安将是广汽集团实现2030年目标的主要驱动力。

广汽永旺2030年的目标是销量超过15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近3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爱安每年将推出不少于两款全新车型,并加速国际化战略。

在窗口碰碰运气

距离2030年还有8年,广汽集团产销需要跨越“300万辆”和“400万辆”两个重要台阶;汇总收入需要跨越万亿门槛。在汽车市场整体环境不明朗,自身增速放缓的当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走得更远,广汽集团必须往前走。

目前,汽车市场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提到,电动化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已经进入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智能化。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阿亚恩浩博Hyper GT,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目前,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赛道具有先发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受益于此,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很快超过50%的上限。同时,新能源市场正在助力中国品牌向中高端价格带发展,成功进入20万+中高端市场,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

但是,必须看到,智能汽车发展的窗口期正在缩小。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日前指出,智能化只剩下三到五年的时间。

广汽爱安品牌传播部总监邱良平也提到,“未来几年有几个关键节点:一是2023年整体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第二,2025年智能汽车将出现拐点,无论是无人驾驶的整体产品体验、服务还是商业竞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可见,包括广汽集团在内的中国品牌,都想在窗口期关闭前,在新能源和智能两大领域建立更多优势。

为此,制定了在外界看来更为“激进”的产销目标,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着眼于2025年。比如SAIC的目标是达到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270万辆以上),长安汽车是600万辆(新能源占60%),长城汽车是400万辆(新能源占80%)。

同时,推动新能源出海也成为中国品牌对抗合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几乎没有取得成功。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中国新能源出口累计销量59.3万辆,同比翻番。广汽集团通过CBU\KD等方式出口到美洲、非洲、东南亚等27个国家。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Aeon, Honda, BYD and Mitsubishi

银牌电池技术效果图,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中国品牌的布局已经延伸到零部件、能源等领域。例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能源生态布局是万亿广汽蓝图新的重要增长点。广汽集团将建立“锂矿+基础锂电池原料生产+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充换电+储能”的垂直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未来三到五年,广汽集团不知道要不要再建一个“比亚迪”。

标签:广汽集团埃安本田比亚迪三菱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岚图12月交付量1729辆,全年累计交付19,409辆

1月2日,岚图汽车公布了12月交付量数据。在刚刚过去的12月,岚图累计交付新车1729辆,环比增长147。

1900/1/1 0:00:00
赛力斯2022年销量达13.5万辆,问界累计交付超7.5万

日前,赛力斯公布了1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2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643辆,同比增长17062;其中,赛力斯汽车12月销量为10157辆,同比增长30402。

1900/1/1 0:00:00
长安深蓝SL03 12月交付破万 环比增长42%

1月1日,第一电动网小编从长安深蓝官方获悉,在去年12月长安深蓝SL03交付量突破万台大关,达到11650辆,环比增长42。深蓝SL03在去年正式公布售价33分钟后,便实现订单破万。

1900/1/1 0:00:00
大型高性能豪华皮卡山海炮重磅上市 售价22.88万起

分享打造真正的超好玩万能改装车,无限拓展户外新玩法。

1900/1/1 0:00:00
EV晨报丨长安深蓝SL03 2022.12交付破万 环比增长42%;阿维塔11新年权益发布 提供首任车主终身整车质保等权益;2023年上半年北京小客车指标申报期开启了 于3月8日结束

1、长安深蓝SL03202212交付破万环比增长421月1日,第一电动网小编从长安深蓝官方获悉,在去年12月长安深蓝SL03交付量突破万台大关,达到11650辆,环比增长42。

1900/1/1 0:00:00
3月31日前购车可享3万补贴 岚图FREE优惠政策公布

日前从官方获悉,虽然今年1月1日开始国补取消,但岚图汽车给出了限时优惠政策,对购买岚图FREE(参数丨图片)车型的用户,从即日起到3月31日前,都可无门槛享受30000元的补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