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广汽自主的“红与黑”| 向上45°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早在今年年中,随着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天平向自主品牌倾斜,有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将是中国汽车企业全面崛起,向占据市场20多年的合资企业施压的一年。但当时芯片、疫情等外部因素仍在影响着市场格局的重建。要说这个结论会成立,还是有一定的讨论空间的。

乱世中的中国车企应该变成什么样?正是抱着这样的思维,今年的车市谨慎地进入了下半场。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出台从未让任何人懈怠。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现在,2022年终于过去了。回顾过去的几个月,无论有多少合资品牌的粉丝依然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一醉方休,我们都有幸见证了历史被改写的时刻。

年销量186.85万辆的比亚迪,让原本被特斯拉偏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重回正轨;奇瑞、SAIC出口量飙升,让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上与高手角力;已经在一线的吉利、长安等车企,越来越多地利用电气化向传统合资车企发起攻势...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有了这种升级的动力,如果把目光放在华南的广汽,相比头部阵营的意气风发,它在多赛道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但我始终认为,现实在造势的同时,谁也不能保证背后的阴影会很快被转型的荣光抹去。在欢乐的另一面,总有对“未知未来”的焦虑和彷徨。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对于广汽来说,这种感觉,说是迷茫或者说是不知所措,确实有点过了。产销方面,站在新势力巅峰的艾安不会承认,明显的回暖迹象也不会表达出丑的意图。背靠广汽研究院及其合资公司的技术输血,广汽大学怎么会甘于落后?

只能说,在去年的神奇为2023年的序幕埋下隐患的时候,作为华南领头羊的广汽,把爱安和传祺带到这个高度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有一天,以比亚迪、吉利为首的自主军全面压制主流合资,紧随其后的广汽应该带着怎样的信心去应对,去瓜分市场的巨大缺口?

成绩显著,不用说。

今年中国车企透露的攻击力有多夸张?回顾过去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想每个行业的人都能看到。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受益于政策红利,或者说因为消费趋势日趋理性,从新能源行业到传统汽车市场,从建立新的品牌高度到整个行业生态,几乎所有有志于振兴中国汽车产业的汽车企业,都在重新设定现有的汽车市场秩序。

和这些同行一样,2022年的广汽传祺和爱安当然不会选择平躺着度过。

早在去年4月26日,广汽传祺正式发布了电气化战略下全新的混动科技品牌名称——巨浪混动。其中,巨浪混动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即自主研发的GMC双电机混联混动系统,以及对丰田最新THS混动系统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实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与THS系统的完美结合。双引擎解决方案。

随后,在新车的落地上,出现了影酷、影豹混动、M8 Master等产品,都为传祺最新的发展目标做了全方位的背书,即“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2030年混动销量占比超过60%,挑战2045年实现碳中和”。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由此,传祺取得了今年累计销售36.25万辆的好成绩。而11.83%的同比增长势头,更是无限接近广汽设定的集团整体增长15%的既定目标。

而对于爱安来说,新能源行业所激发的势能,不仅让其在IPO的路上越来越坚定,也在与魏小利的体量对抗中,不断用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市场的理解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技术上,继去年发布弹匣电池、A480超级充电桩、800V高压平台之后,AEP 3.0纯电动汽车平台、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思必驰架构相继到来,爱安确实在回应大家关注的行业点。

在产品方面,AION做了中期的改变,与Hyper(浩博)高端序列的SSR、Hyper GT叠加,从主流家居市场突破到了韦小立所在甚至更高的领域。艾安能拿出来的模型矩阵,在同类br中算是最丰富的了……ds和最广泛涉及的细分市场。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从销量上来说,爱安从年初到年底占据新势力榜单第一名是不够的。最终数据直接定格在27.1万辆的高位。

或许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新时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还是忍不住要抨击掌握着行业命脉的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面对是否盈利等相关问题,爱安总经理顾惠南也深感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维持,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恶劣,可以看出一向稳扎稳打的传祺和爱安,终于在今年支撑起了广汽大自主的道路。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随着传祺用新一代GS3电影极速为2023的到来埋下新的种子,爱安用Hyper GT,我们也在揣测,广汽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应该在混乱中巩固现在赢得的一切。

然而,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正如前言中给出的担忧,在市场对中国车企表现出美好祝愿的当下,我们需要看到,被“田亮”输血已久的广汽大族,仍然需要被吉利、比亚迪甚至奇瑞等同行包围,进行自我表现,获得一个让外界满意的高度认同,而不吵闹。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技术是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高的筹码,但这绝不是中国市场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中国消费者的批评眼光总是多种多样的。从关注品牌底蕴到考虑圈子文化,从对产品的深入衡量到对整个营销氛围的感知,如果有一个环节跟不上节奏,那么在内卷上的突出会相当困难。

高喊“人民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的五菱,有着“中国之星”标签的吉利,依然需要全力以赴奔向2022,为2023的到来积蓄力量。那么对于还没有明确立身的传祺和爱安来说,在为过去感到惊讶的同时,亟待解决的依然是自信带来的战术短板。

学会倾听市场,胜过自命不凡。

我们都很清楚,在广汽的发展版图中,一直走的是合资和自主双线的模式。2022年,即使广汽不幸失去了广汽讴歌和广汽菲克的帮助,鉴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合资撤退浪潮中的反向稳定,广汽与他们的自主业务已经积累了跟上自主品牌崛起的能量。

在自主高端MPV和SUV领域,以及20万以下的纯电车市场,传祺和爱安分别发挥了相当的统治力。经过几年的车市洗礼,M8和GS8、AION S和AION Y已经成为广汽独立参战的仅有的两大阵营。而不断下跌的市场口碑也有一定的焦点。面向未来、满载而归的电气化战略,让它越来越有底气。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衡量传祺和爱安目前“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的。

纵观整个市场,无论是非电动的高端MPV还是亲民的纯电动车,其舆论量和话题焦点都比较少。这意味着,在整个自主品牌的竞争中,传祺和爱安要想利用这两个领域的潜力,走向头部阵营并不容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息茧房的存在。与众多中国品牌相比,广汽对自身产品的认可度一直很高。从过去的GS5、GA6/GA8到近两年的影豹、影酷,从纯电动原生平台加持的AION S到广汽车展上喊出响亮口号的Hyper GT,在国内广受好评。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自从“SUV黄金十年”渐渐远去,电气化已经……威驰保持了较高的竞争水平,传祺和爱安或多或少遭遇了难以摆脱固有形象的禁锢。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前者在MPV市场建立的高度信心,在后续的产品落地中似乎总是难以复制。

影豹的诞生似乎让它蒙羞。GA系列车带来的焦虑和长期的自我怀疑,在影豹屡次登上舆论中心的背景下,已经逐渐消散。但谁能想到,自从影豹进入半年后跑车都跳不出来的销量围城,高调入场的影酷很难调动起自主紧凑型SUV的发展方向。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传祺离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官方数据显示,除了占据布局核心位置的M8,其他热销机型的月销量都在5000-6000之间徘徊。如果这是传祺期望的最高市场门槛,外界是担心的。

如果不是呢?仅仅依靠MPV车型来维持一个品牌销量和口碑的边界,对传祺来说是个好消息吗?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另外,2022年是齐飞的PHEV和贝弗之年。当传祺在2023年坚定选择以HEV技术为先导强攻的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在丰田THS、本田iMMD的名号在比亚迪DMi、吉利雷神动力的狂飙下无法掀起热浪之后,其他品牌用同类品牌的技术突围有多难?

表面上看,在现有的规划中,PHEV科技即将在传祺的产品矩阵中全面铺开。像奇瑞鲲鹏动力,长安蓝鲸动力,巨浪混动以后都会有口碑涟漪。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一旦PHEV成为某些头部厂商的技术标签,“后来者的机会在哪里?”答案很难预测。

所以传祺真的要小心了。要想借势完成革命,就要从主流技术和核心市场的趋势入手。

至于后者,面对口袋妖怪的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掌控的高端新能源战局,相信只会为2023年的正面战场打开一角。广州车展上围绕Hyper GT的很多口号也是想用傲慢来锤炼爱安的斗志。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想实现高端电动化,销量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之前有《韦小立》,之后是极氪和世界。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高端电动车的顶级品牌,来自于对潜在消费群体的透彻研究,从一开始就给予充足的资源树立品牌形象,在产品规划上有明显的选择。

当然,高举高打会绕过10 ~ 20万份额最大的市场,失去最大的新车用户群体,但实际上避免了品牌被动的窘境。

现在,我不怀疑在销量上完成原始积累的永旺有重塑品牌的良苦用心,外界也不需要怀疑永旺进军高端局的决心和实力。只是希望永旺能收起一些傲气,听听终端市场的反馈。有时候,“威小李”看似“无厘头”的举动,高端电动车品牌背后总有一个基本逻辑。

说到底,中国的车企增速不能同日而语。10年前,在多家合资品牌的压力下,自主品牌只抢10万元以下的边缘市场;十年后的今天,看到当年处于低质量发展的比亚迪、吉利等企业一举改写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演变轨迹,包括传祺、爱安在内的中国品牌,如何能满足于仅仅靠单一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优势?早在今年年中,随着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天平向自主品牌倾斜,有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将是中国汽车企业全面崛起,向占据市场20多年的合资企业施压的一年。但当时芯片、疫情等外部因素仍在影响着市场格局的重建。要说这个结论会成立,还是有一定的讨论空间的。

乱世中的中国车企应该变成什么样?正是抱着这样的思维,今年的车市谨慎地进入了下半场。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出台从未让任何人懈怠。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现在,2022年终于过去了。回顾过去的几个月,无论有多少合资品牌的粉丝依然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一醉方休,我们都有幸见证了历史被改写的时刻。

年销量186.85万辆的比亚迪,让原本被特斯拉偏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重回正轨;奇瑞、SAIC出口量飙升,让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上与高手角力;已经在一线的吉利、长安等车企,越来越多地利用电气化向传统合资车企发起攻势...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有了这种升级的动力,如果把目光放在华南的广汽,相比头部阵营的意气风发,它在多赛道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但我始终认为,现实在造势的同时,谁也不能保证背后的阴影会很快被转型的荣光抹去。在欢乐的另一面,总有对“未知未来”的焦虑和彷徨。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对于广汽来说,这种感觉,说是迷茫或者说是不知所措,确实有点过了。产销方面,站在新势力巅峰的艾安不会承认,明显的回暖迹象也不会表达出丑的意图。背靠广汽研究院及其合资公司的技术输血,广汽大学怎么会甘于落后?

只能说,在去年的神奇为2023年的序幕埋下隐患的时候,作为华南领头羊的广汽,把爱安和传祺带到这个高度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有一天,以比亚迪、吉利为首的自主军全面压制主流合资,紧随其后的广汽应该带着怎样的信心去应对,去瓜分市场的巨大缺口?

成绩显著,不用说。

今年中国车企透露的攻击力有多夸张?回顾过去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想每个行业的人都能看到。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受益于政策红利,或者说因为消费趋势日趋理性,从新能源行业到传统汽车市场,从建立新的品牌高度到整个行业生态,几乎所有有志于振兴中国汽车产业的汽车企业,都在重新设定现有的汽车市场秩序。

和这些同行一样,2022年的广汽传祺和爱安当然不会选择平躺着度过。

早在去年4月26日,广汽传祺正式发布了电气化战略下全新的混动科技品牌名称——巨浪混动。其中,巨浪混动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即自主研发的GMC双电机混联混动系统,以及对丰田最新THS混动系统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实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与THS系统的完美结合。双引擎解决方案。

随后,在新车的落地上,出现了影酷、影豹混动、M8 Master等产品,都为传祺最新的发展目标做了全方位的背书,即“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2030年混动销量占比超过60%,挑战2045年实现碳中和”。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由此,传祺取得了今年累计销售36.25万辆的好成绩。而11.83%的同比增长势头,更是无限接近广汽设定的集团整体增长15%的既定目标。

而对于爱安来说,新能源行业所激发的势能,不仅让其在IPO的路上越来越坚定,也在与魏小利的体量对抗中,不断用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市场的理解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技术上,继去年发布弹匣电池、A480超级充电桩、800V高压平台之后,AEP 3.0纯电动汽车平台、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思必驰架构相继到来,爱安确实在回应大家关注的行业点。

在产品方面,AION做了中期的改变,与Hyper(浩博)高端序列的SSR、Hyper GT叠加,从主流家居市场突破到了韦小立所在甚至更高的领域。艾安能拿出来的模型矩阵,在同类br中算是最丰富的了……ds和最广泛涉及的细分市场。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从销量上来说,爱安从年初到年底占据新势力榜单第一名是不够的。最终数据直接定格在27.1万辆的高位。

或许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新时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还是忍不住要抨击掌握着行业命脉的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面对是否盈利等相关问题,爱安总经理顾惠南也深感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维持,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恶劣,可以看出一向稳扎稳打的传祺和爱安,终于在今年支撑起了广汽大自主的道路。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随着传祺用新一代GS3电影极速为2023的到来埋下新的种子,爱安用Hyper GT,我们也在揣测,广汽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应该在混乱中巩固现在赢得的一切。

然而,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正如前言中给出的担忧,在市场对中国车企表现出美好祝愿的当下,我们需要看到,被“田亮”输血已久的广汽大族,仍然需要被吉利、比亚迪甚至奇瑞等同行包围,进行自我表现,获得一个让外界满意的高度认同,而不吵闹。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技术是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高的筹码,但这绝不是中国市场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中国消费者的批评眼光总是多种多样的。从关注品牌底蕴到考虑圈子文化,从对产品的深入衡量到对整个营销氛围的感知,如果有一个环节跟不上节奏,那么在内卷上的突出会相当困难。

高喊“人民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的五菱,有着“中国之星”标签的吉利,依然需要全力以赴奔向2022,为2023的到来积蓄力量。那么对于还没有明确立身的传祺和爱安来说,在为过去感到惊讶的同时,亟待解决的依然是自信带来的战术短板。

学会倾听市场,胜过自命不凡。

我们都很清楚,在广汽的发展版图中,一直走的是合资和自主双线的模式。2022年,即使广汽不幸失去了广汽讴歌和广汽菲克的帮助,鉴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合资撤退浪潮中的反向稳定,广汽与他们的自主业务已经积累了跟上自主品牌崛起的能量。

在自主高端MPV和SUV领域,以及20万以下的纯电车市场,传祺和爱安分别发挥了相当的统治力。经过几年的车市洗礼,M8和GS8、AION S和AION Y已经成为广汽独立参战的仅有的两大阵营。而不断下跌的市场口碑也有一定的焦点。面向未来、满载而归的电气化战略,让它越来越有底气。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衡量传祺和爱安目前“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的。

纵观整个市场,无论是非电动的高端MPV还是亲民的纯电动车,其舆论量和话题焦点都比较少。这意味着,在整个自主品牌的竞争中,传祺和爱安要想利用这两个领域的潜力,走向头部阵营并不容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息茧房的存在。与众多中国品牌相比,广汽对自身产品的认可度一直很高。从过去的GS5、GA6/GA8到近两年的影豹、影酷,从纯电动原生平台加持的AION S到广汽车展上喊出响亮口号的Hyper GT,在国内广受好评。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自从“SUV黄金十年”渐渐远去,电气化已经……威驰保持了较高的竞争水平,传祺和爱安或多或少遭遇了难以摆脱固有形象的禁锢。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前者在MPV市场建立的高度信心,在后续的产品落地中似乎总是难以复制。

影豹的诞生似乎让它蒙羞。GA系列车带来的焦虑和长期的自我怀疑,在影豹屡次登上舆论中心的背景下,已经逐渐消散。但谁能想到,自从影豹进入半年后跑车都跳不出来的销量围城,高调入场的影酷很难调动起自主紧凑型SUV的发展方向。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传祺离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官方数据显示,除了占据布局核心位置的M8,其他热销机型的月销量都在5000-6000之间徘徊。如果这是传祺期望的最高市场门槛,外界是担心的。

如果不是呢?仅仅依靠MPV车型来维持一个品牌销量和口碑的边界,对传祺来说是个好消息吗?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另外,2022年是齐飞的PHEV和贝弗之年。当传祺在2023年坚定选择以HEV技术为先导强攻的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在丰田THS、本田iMMD的名号在比亚迪DMi、吉利雷神动力的狂飙下无法掀起热浪之后,其他品牌用同类品牌的技术突围有多难?

表面上看,在现有的规划中,PHEV科技即将在传祺的产品矩阵中全面铺开。像奇瑞鲲鹏动力,长安蓝鲸动力,巨浪混动以后都会有口碑涟漪。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一旦PHEV成为某些头部厂商的技术标签,“后来者的机会在哪里?”答案很难预测。

所以传祺真的要小心了。要想借势完成革命,就要从主流技术和核心市场的趋势入手。

至于后者,面对口袋妖怪的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掌控的高端新能源战局,相信只会为2023年的正面战场打开一角。广州车展上围绕Hyper GT的很多口号也是想用傲慢来锤炼爱安的斗志。

Ai 'an, BYD, Shadow Leopard, Toyota, Shadow Cool

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想实现高端电动化,销量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之前有《韦小立》,之后是极氪和世界。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高端电动车的顶级品牌,来自于对潜在消费群体的透彻研究,从一开始就给予充足的资源树立品牌形象,在产品规划上有明显的选择。

当然,高举高打会绕过10 ~ 20万份额最大的市场,失去最大的新车用户群体,但实际上避免了品牌被动的窘境。

现在,我不怀疑在销量上完成原始积累的永旺有重塑品牌的良苦用心,外界也不需要怀疑永旺进军高端局的决心和实力。只是希望永旺能收起一些傲气,听听终端市场的反馈。有时候,“威小李”看似“无厘头”的举动,高端电动车品牌背后总有一个基本逻辑。

说到底,中国的车企增速不能同日而语。10年前,在多家合资品牌的压力下,自主品牌只抢10万元以下的边缘市场;十年后的今天,看到当年处于低质量发展的比亚迪、吉利等企业一举改写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演变轨迹,包括传祺、爱安在内的中国品牌,如何能满足于仅仅靠单一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优势?

标签:埃安比亚迪影豹丰田影酷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面对新时代,代表“中式豪华”的红旗应当如何转型?

自1958年第一台红旗轿车诞生起,红旗品牌就开始承载着厚重的责任感。在国家大型活动中,红旗更是承载着历史与荣耀的指定用车。

1900/1/1 0:00:00
2022年大众品牌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提升23.6%

盖世汽车讯1月10日,大众品牌公布,由于持续的供应链瓶颈,2022年其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68,至456万辆。

1900/1/1 0:00:00
Orin-X加持,创时赋能智己NOA再进阶

新年伊始,盲订订单已突破7000辆,毫无疑问,智己LS7已经“出圈”。随着智己LS7的正式发布,为其赋能的高阶智驾域控创时智驾iECU31也将在智驾领域显露头角。

1900/1/1 0:00:00
天津再发1.15亿元消费券 购车最高可享6000元补贴

1月10日,天津市宣布从1月11日起至2月底期间,发放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总计金额115亿元;并设立了汽车、家电、百货零售、餐饮文旅等四大类消费券类型。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宝马2022年全球销量下降5%;奔驰2022年全球销量微跌1%;李尔计划出售其俄罗斯工厂

宝马2022年全球销量下降5,电动车销量翻番由于供应链瓶颈和中国地区的疫情封锁,宝马集团2022年在全球交付了240万辆汽车,同比下降48。

1900/1/1 0:00:00
小鹏,该醒醒了!| 向上45°

“造车,绝没有轻松可言。即便对于强者,从势头正旺的山顶,跌入又一个谷底,往往只需要一瞬间。”文章开篇,之所以抛出这样一段话,还是想要更好的引出今天的主角小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