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苏鹏崔秋阳
编辑|王艳
不知道要开多久,充多少次电。我不确定东北气温降到零下几十度会给续航带来多大的“灾难”。就这样,面对诸多未知,孙宏亮坐着他的特斯拉Model Y,开启了从深圳到辽宁2700多公里的回家之路。
疫情三年,回家成了一个一直有计划却很难做的概念。还在上高中的哥哥姐姐已经成为大学生了。在太多悲伤的报道中,他常常想起家里的老人。“三年了,第一次全家人能在春节团聚。”
从毕业到创业,孙宏亮希望借此机会向家人展示自己买的第一辆车。坚持自驾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给电动车“洗白”。他把自己开电动车回老家的计划发到社交平台上。有家属劝阻他,也不乏网友的冷嘲热讽。不乐观的声音浮现在他的脸上,但这坚定了孙红长跑的决心。
不停地在高速公路上走来走去寻找被多收了钱的车站已经成为孙红旅程的一部分,它一直很乐意享受这个过程。在等待充电的时候,他干脆脱离了长时间的驾驶状态,进入了休息模式。
放开后的第一年,像孙宏亮这样走在回家路上的车主不计其数。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站点行色匆匆,路过各地的滥收费站,路上可能会有颠簸,但与人们压抑已久、亟待释放的乡愁相比,一切在到达的那一刻都显得不重要。
开着电动车跑长途,南北方的喜怒哀乐不尽相同。
“过了山海关,电动车直接把我们带进了地狱模式。”提起前几天开电动车回家的过程,杜丽仍然心有余悸。
虽然我已经在北京定居多年,但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是杜丽不可阻挡的旅行。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今年没有健康码和核酸的返乡之路似乎畅通无阻,但习惯坐高铁返乡的杜丽,因为担心大规模的流动聚集会把病带给家里的老人,决定开车回家。
通常用于通勤的小鹏P7,承担着从外省返回杜丽的重任。为了顺利返程,他提前做了计划。高速行驶时,小鹏P7的续航里程约为450公里。为了安全起见,他打算每300公里就去附近的服务区补充能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提前确定了离充电服务区最近的城市充电桩位置。“如果在服务区遇到排队,就去附近的城市充电。”
杜丽的担心不无道理。在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尚未达到平衡的当下,节假日期间,电动车会频繁“蹲守”在高速公路上。而且东北冬季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对纯电动车续航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来源:视觉中国。
从北京到吉林有1000多公里,开车一般要11个小时。考虑到高速收费、堵车、临时休息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杜丽留出了4个小时。按照他的计划,“我早上5点出发,晚上8点左右到家。”
让他没想到的是,当车驶入山海关以北,向东北方向行驶时,低温不断压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过了山海关,路过的两个高速服务区都没有充电桩,半路上就上高速充电了。结果600公里的续航只能跑270多公里,续航缩水了一大半。”看到续航里程直线下降,杜丽被迫调整充电策略,每两个服务区充电一次。
这一点毋庸置疑……ly直接拉长了回国的时间。他发现,零下的温度不仅让电池寿命“缩水”,充电时间也被拉长。他记得在秦皇岛服务区,只需要40分钟就能充满80%的电,而在东北,同样的电量至少需要1个小时。
最后,杜丽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原计划11个小时的路程,不堵车不出事故,用了20多个小时。
因为低温会减缓化学反应过程,电池的充放电也会受到影响,使用暖气会让打折的电车在冬天不堪一击。
然而,与北上返乡的杜丽相比,陈郁从深圳驱车1000多公里回到江西老家的旅程显然要顺利得多。陈郁说,他之所以选择开车回家,主要是因为他担心电动车长时间闲置会过度放电。"这将对新买的汽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有了去年的经验,他这次回国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提前出发避开高峰期,陈郁还详细规划了沿途的充电位置。
因为他已经很熟悉自己的大众ID.4 X的耗电逻辑了,这一次,他还仔细计算了一下耗电量。不像其他人在半夜或凌晨离开,陈郁选择在上午10点离开。“10点以后,深圳到江西的气温会维持在15度左右,15度续航打四折。低于15度的时候,续航会下降的更厉害。”
此外,陈郁还总结了使用汽车的各种方法。“充电时预约开空调,利用充电桩的电流提高车内温度。一旦打开高速,恒速巡航将被打开。有了它的介入,电量可以节省2-3千瓦时左右。”
但是,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省钱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自从发现关空调能开十几公里,只要温度不是特别低,陈郁就不会开空调。
必须计算的经济账户
在年底的提车潮中,很多新能源车主在尝到用车成本的“甜头”后,决定开车回家。
因为不看好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又要经常往返两个城市,买一辆性价比高的车成了周茹的刚需。等了三个多月,终于在过年前拿到了自己的新车比亚迪秦加DM-i。
开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饲料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不到3升,足够淄博到济南10个来回了。”
对于想开长途的孙宏亮来说,回老家的路程是2700公里,单程充电费用在1000元左右。以现在的汽油价格,如果开燃油车,用车成本至少是有轨电车的两倍。
在疫情过后出行需求最旺盛的春节,租车公司的老板们出于降低感染风险和出行灵活性的考虑,发现春节前租车市场逐渐回暖,但新能源生意还是不太好。
一家租车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即使现在高速充电网络比较发达,门店遍布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新能源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但春节前选择租纯电动车跑回家过年的人还是很少。“大部分还是选择燃油车。”
来源:视觉中国。
其表示,相比长途租赁,纯电动车之所以在市区更受欢迎,也是因为租车公司的定价:B级有轨电车租A级燃油车的价格,舒适的纯电动车租经济型燃油车的价格。“只要价格足够低,还是会有人买单的。”
但是,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纯电动汽车的用车和养车成本是muc……比同级别燃油车便宜,很多租车行业的人都意识到,在现在的租赁市场,“电动车只有品牌响了才能租出去,不知名的车型买了只能吃灰。”
这意味着购买成本也提高了,返本成了问题。除了租赁“燃油+纯电动”车辆,用油租车业务配套纯电动汽车,不少租车公司还拓展了业务范围,从事婚庆租车、豪车租赁、在线租车等业务。
租车公司老板周导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记者,他所在的公司会将大部分新的纯电动汽车租赁给C端市场,一年后将符合在线租车运营标准的车转移到B端市场。这样既能树立自己租车公司的口碑,又能做到新能源车物尽其用。“等B端规模更大了,还可以和在线租车平台签约,争取更大更稳定的业务。”
下沉市场将成为新力量的希望
开着电动车回家后,杜丽成了周围亲友的“话题人物”。除了回国的艰难经历,人们还经常在饭后谈论这件事。大家也很好奇这款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和智能。
但新鲜能量过去后,很多对这款车的评价还是“不实用”。主要原因是在低温气候下,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不仅大大降低,充电也成了问题。“充电一小时,续航200公里。”杜丽打趣道。
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接近28%。从具体区域分布来看,2022年11月,上海、海南、广西等地区纯电车普及率均超过30%,而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纯电动车普及率分别为15.76%、12%、2.7%,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但除了南北差异,在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三四五线城市,有限的能源补充资源和维护条件也让很多纯电动汽车的意向用户望而却步。
一位开电动车回河北老家的车主告诉未来汽车日报,他住的乡镇没有充电桩。如果他想充电,他必须开车到20公里外的市区。“除了来回路上花的时间,如果遇到排队的充电桩,基本上一个下午都浪费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调查显示,三四五线城市的公共充电桩水平仅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总水平的17%、6%和2%。
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充电难,纯电动汽车还面临着维护难的问题。“在我们老家,汽车维修主要靠汽修厂,但现在汽修厂不会修新能源车,只能去市里的4S店维修。”上述业主说。
虽然下沉市场问题很多,但这些地方是新能源车企的新战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2年,三线以下城市将成为重要的增量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二、三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54%。据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速发展,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有望超过60%。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一二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限购政策已经趋于饱和,三线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场和“小镇青年”正在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77.55%。近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4万个乡镇,66万个村,10亿人口,其中小城镇青年人数高达2.27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应着巨大的市场流量。
2022年,来自广西三线城市柳州的“人民代步车”五菱洪光MINIEV家族累计销量超过55万辆。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销量实现逆袭的哪吒汽车对此深有体会。哪吒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曾在采访中提到:“韦小立有一把金钥匙,从中部市场开始。我们是草根,从下沉市场开始,注重性价比。”
现在,在完成一二线城市的覆盖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下沉市场。
但对于目前的新能源玩家来说,在探索市场下沉的可能性之前,下沉的不仅仅是开多少线下店,而是面对对成本更敏感的潜在消费者,如何让产品定位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注:采访对象杜丽、陈郁、周导为化名)。
未来汽车日报
头像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苏鹏崔秋阳
编辑|王艳
不知道要开多久,充多少次电。我不确定东北气温降到零下几十度会给续航带来多大的“灾难”。就这样,面对诸多未知,孙宏亮坐着他的特斯拉Model Y,开启了从深圳到辽宁2700多公里的回家之路。
疫情三年,回家成了一个一直有计划却很难做的概念。还在上高中的哥哥姐姐已经成为大学生了。在太多悲伤的报道中,他常常想起家里的老人。“三年了,第一次全家人能在春节团聚。”
从毕业到创业,孙宏亮希望借此机会向家人展示自己买的第一辆车。坚持自驾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给电动车“洗白”。他把自己开电动车回老家的计划发到社交平台上。有家属劝阻他,也不乏网友的冷嘲热讽。不乐观的声音浮现在他的脸上,但这坚定了孙红长跑的决心。
不停地在高速公路上走来走去寻找被多收了钱的车站已经成为孙红旅程的一部分,它一直很乐意享受这个过程。在等待充电的时候,他干脆脱离了长时间的驾驶状态,进入了休息模式。
放开后的第一年,像孙宏亮这样走在回家路上的车主不计其数。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站点行色匆匆,路过各地的滥收费站,路上可能会有颠簸,但与人们压抑已久、亟待释放的乡愁相比,一切在到达的那一刻都显得不重要。
开着电动车跑长途,南北方的喜怒哀乐不尽相同。
“过了山海关,电动车直接把我们带进了地狱模式。”提起前几天开电动车回家的过程,杜丽仍然心有余悸。
虽然我已经在北京定居多年,但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是杜丽不可阻挡的旅行。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今年没有健康码和核酸的返乡之路似乎畅通无阻,但习惯坐高铁返乡的杜丽,因为担心大规模的流动聚集会把病带给家里的老人,决定开车回家。
通常用于通勤的小鹏P7,承担着从外省返回杜丽的重任。为了顺利返程,他提前做了计划。高速行驶时,小鹏P7的续航里程约为450公里。为了安全起见,他打算每300公里就去附近的服务区补充能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提前确定了离充电服务区最近的城市充电桩位置。“如果在服务区遇到排队,就去附近的城市充电。”
杜丽的担心不无道理。在新能源车车堆比还没有……达到了一个平衡,在节假日期间,电动车将频繁“蹲”在高速公路上。而且东北冬季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对纯电动车续航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来源:视觉中国。
从北京到吉林有1000多公里,开车一般要11个小时。考虑到高速收费、堵车、临时休息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杜丽留出了4个小时。按照他的计划,“我早上5点出发,晚上8点左右到家。”
让他没想到的是,当车驶入山海关以北,向东北方向行驶时,低温不断压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过了山海关,路过的两个高速服务区都没有充电桩,半路上就上高速充电了。结果600公里的续航只能跑270多公里,续航缩水了一大半。”看到续航里程直线下降,杜丽被迫调整充电策略,每两个服务区充电一次。
这无疑直接拉长了回国的时间。他发现,零下的温度不仅让电池寿命“缩水”,充电时间也被拉长。他记得在秦皇岛服务区,只需要40分钟就能充满80%的电,而在东北,同样的电量至少需要1个小时。
最后,杜丽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原计划11个小时的路程,不堵车不出事故,用了20多个小时。
因为低温会减缓化学反应过程,电池的充放电也会受到影响,使用暖气会让打折的电车在冬天不堪一击。
然而,与北上回乡的杜丽相比,陈郁从深圳驱车1000多公里回到江西老家的旅程显然要顺利得多。陈郁说,他之所以选择开车回家,主要是因为他担心电动车长时间闲置会过度放电。"这将对新买的汽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有了去年的经验,他这次回国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提前出发避开高峰期,陈郁还详细规划了沿途的充电位置。
因为他已经很熟悉自己的大众ID.4 X的耗电逻辑了,这一次,他还仔细计算了一下耗电量。不像其他人在半夜或凌晨离开,陈郁选择在上午10点离开。“10点以后,深圳到江西的气温会维持在15度左右,15度续航打四折。低于15度的时候,续航会下降的更厉害。”
此外,陈郁还总结了使用汽车的各种方法。“充电时预约开空调,利用充电桩的电流提高车内温度。一旦打开高速,恒速巡航将被打开。有了它的介入,电量可以节省2-3千瓦时左右。”
但是,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省钱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自从发现关空调能开十几公里,只要温度不是特别低,陈郁就不会开空调。
必须计算的经济账户
在年底的提车潮中,很多新能源车主在尝到用车成本的“甜头”后,决定开车回家。
因为不看好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又要经常往返两个城市,买一辆性价比高的车成了周茹的刚需。等了三个多月,终于在过年前拿到了自己的新车比亚迪秦加DM-i。
开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饲料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不到3升,足够淄博到济南10个来回了。”
对于想开长途的孙宏亮来说,回老家的路程是2700公里,单程充电费用在1000元左右。以现在的汽油价格,如果开燃油车,用车成本至少是有轨电车的两倍。
春节是疫情过后出行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们发现,汽车租赁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和出行的灵活性,ly在春节前有所回升,但新能源业务还是不太好。
一家租车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即使现在高速充电网络比较发达,门店遍布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新能源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但春节前选择租纯电动车跑回家过年的人还是很少。“大部分还是选择燃油车。”
来源:视觉中国。
其表示,相比长途租赁,纯电动车之所以在市区更受欢迎,也是因为租车公司的定价:B级有轨电车租A级燃油车的价格,舒适的纯电动车租经济型燃油车的价格。“只要价格足够低,还是会有人买单的。”
但是,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纯电动车的用车成本和养车成本比同级别燃油车便宜很多,但很多租车行业的人都意识到,在目前的租赁市场,“电动车只有品牌响了才能租出去,不知名的车型买了只能吃灰。”
这意味着购买成本也提高了,返本成了问题。除了租赁“燃油+纯电动”车辆,用油租车业务配套纯电动汽车,不少租车公司还拓展了业务范围,从事婚庆租车、豪车租赁、在线租车等业务。
租车公司老板周导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记者,他所在的公司会将大部分新的纯电动汽车租赁给C端市场,一年后将符合在线租车运营标准的车转移到B端市场。这样既能树立自己租车公司的口碑,又能做到新能源车物尽其用。“等B端规模更大了,还可以和在线租车平台签约,争取更大更稳定的业务。”
下沉市场将成为新力量的希望
开着电动车回家后,杜丽成了周围亲友的“话题人物”。除了回国的艰难经历,人们还经常在饭后谈论这件事。大家也很好奇这款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和智能。
但新鲜能量过去后,很多对这款车的评价还是“不实用”。主要原因是在低温气候下,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不仅大大降低,充电也成了问题。“充电一小时,续航200公里。”杜丽打趣道。
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接近28%。从具体区域分布来看,2022年11月,上海、海南、广西等地区纯电车普及率均超过30%,而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纯电动车普及率分别为15.76%、12%、2.7%,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但除了南北差异,在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三四五线城市,有限的能源补充资源和维护条件也让很多纯电动汽车的意向用户望而却步。
一位开电动车回河北老家的车主告诉未来汽车日报,他住的乡镇没有充电桩。如果他想充电,他必须开车到20公里外的市区。“除了来回路上花的时间,如果遇到排队的充电桩,基本上一个下午都浪费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调查显示,三四五线城市的公共充电桩水平仅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总水平的17%、6%和2%。
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充电难,纯电动汽车还面临着维护难的问题。“在我们家乡,汽车维修主要靠汽修厂,但现在汽修厂会……不会修新能源车,只能去市里的4S店保养。”上述业主表示。
虽然下沉市场问题很多,但这些地方是新能源车企的新战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2年,三线以下城市将成为重要的增量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二、三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54%。据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速发展,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有望超过60%。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一二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限购政策已经趋于饱和,三线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场和“小镇青年”正在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77.55%。近300个地级市,3000个县城,4万个乡镇,66万个村,10亿人口,其中小城镇青年人数高达2.27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应着巨大的市场流量。
2022年,来自广西三线城市柳州的“人民代步车”五菱洪光MINIEV家族累计销量超过55万辆。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销量实现逆袭的哪吒汽车对此深有体会。哪吒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曾在采访中提到:“韦小立有一把金钥匙,从中部市场开始。我们是草根,从下沉市场开始,注重性价比。”
现在,在完成一二线城市的覆盖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下沉市场。
但对于目前的新能源玩家来说,在探索市场下沉的可能性之前,下沉的不仅仅是开多少线下店,而是面对对成本更敏感的潜在消费者,如何让产品定位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注:采访对象杜丽、陈郁、周导为化名)。
未来汽车日报
2022年,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投资收购动作频频,透过这些举动不难发现,这一年博世继续忙于扩充芯片产能、加快电气化布局、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实力,当然也在继续加快中国本土的布局,
1900/1/1 0:00:00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1900/1/1 0:00:002022年的吉利汽车,在全面升级国内市场业务的同时,继续提升着对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通过多次海外并购和合作,持续在全球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实力。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瑞士电池制造商Leclanch表示,其在现代GNMCA电芯(其中“G”代表负极中的石墨,NMCA代表基于镍锰钴铝氧化物的正极)的环保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
1900/1/1 0:00:00近日,奥迪官方宣布,奥迪将计划推出更多RS系列的SUV车型、RS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所有奥迪运动车型都将是混合动力车或纯电动车型。
1900/1/1 0:00:002022年对长城汽车而言,是快速成长的一年,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持续壮大,智能化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22年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861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