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无论是在防疫的第一线还是在家隔离,都成为每个行业和个人的任务。
我们虽然处于疫情之下,但并不处于风暴的中心,仍然尽职尽责。疫情防控一线需要大量的物资保障、医务人员和无数劳动者的奉献。每一个有助于控制病的微小改进都应该得到重视和优化。作为一家长期关注技术趋势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媒体,我们也希望用车联网的小视角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并考虑车联网技术能给公共卫生和防疫工作带来哪些可能的变化。
_
现实:车联网在疫情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疫情应对的几个轨迹。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关闭了离汉通道。与此同时,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导致湖北13个城区公共交通暂停,随后扩大到18个地区内和地区间公共交通暂停的市县。此时,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已正式进入紧急状态。
通过主流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新闻可以看出,春节假期停产停业,加上封路的影响,使武汉及周边城市的防疫物资供应迅速紧张,医院急需的防护设备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公共交通的暂停也使医护人员难以随时通勤。
由于停工,通常的旅行和物流运输立即中断,救援几乎同时开始。物资援助已成为道路封闭后需要克服的最关键挑战。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已成为连接疫区“输血”的动脉。防疫医疗设备和基本生活物资将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车尽快进入武汉及周边地区,全力缓解一线医疗物资短缺问题。
谁在驰援武汉?“通过一辆国产汽车的车联网大数据,我们可以瞥见这些物资运输的痕迹。
1月24日至28日,湖北省共有2675辆汽车参与运营,其中湖北省上牌仅1048辆,占39%,其余61%为外省上牌。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河南省68辆,江苏省64辆,山东省59辆。此外,一些距离武汉1000多公里的省市也有不少夜间来车,其中广东有23辆;京津冀70辆;黑鸡寮52辆;内蒙古6辆车;云南有3辆车;新疆有两辆车。这些“外地车辆”通过绿色通道和特殊防疫许可证,源源不断地向武汉及周边地区运送医疗用品、防疫物品、水果、蔬菜和农产品(000061,库存栏)、工程物资等物资。整车物流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水果批等农贸市场,保障城市生活的日常供应;
以及医疗设备等相关企业和物流园区,确保医疗设备的运输和配送。
当然,可以看出,这些车联网大数据只是作为物资运输的数据统计,其大数据应用并不涉及车辆调度决策。参与货物分配、运输和接收的个人决策者仍然位于物流线上。尽管航运、卡车司机和收割机之间已经有了非常顺畅的通信连接,但仍然存在绕行、空驶、物资分配不合理等信息不对称问题。车联网大数据不仅起到“看”的作用,还应实时共享并输入统一的物资调配系统,从而减少货车运输的浪费和物资调度的不合理,优化防疫资源的利用。
谁能为旅行提供及时的疫情信息?“中国一家主流地图应用程序第一时间为车主和行人提供了“全国疫情地图”。这张基于全国疫情实时大数据生成的“疫情地图”可以为出行用户提供最新的疫情动态,并为车主返岗返城提供参考。目前还有“发热门诊”“在武汉、北京、广州和成都等四个城市都有。你可以查看附近所有提供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此外,根据人口流动密度热图,还可以提醒用户避开拥挤的地方,降低感染风险。
为了应对肺炎疫情的猖獗传播,“城市封锁”和公共交通停运是阻断大规模人员流动和感染传播的有效措施。然而,必要的物资运输和必要的出行需要交通管理部门以及汽车租赁和旅游企业的积极响应。未来,应形成长期的应急通道和保障机制。由政府协调、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车企充分参与的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广泛覆盖和高效运行,应在疫情后提上议事日程。
_
进展:车联网防疫常态化应用
当前假期后返回城市的高峰已经到来。为了加强疫情防控,筛查疑似病携带者,全国各地的机场和火车站都实施了体温监测。一些车站出口和地铁入口还配备了红外测温仪,以确保乘客能够快速通过检测。这一过程不利于检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和人员。停车、车主和其他乘客下车、登记测量体温,然后上车和启动车辆,很容易导致车辆在出口排队,增加车辆的行驶时间。
显然,我们可以借用“发明鞋子”的概念,而不是“把毛皮铺在地上”,而是“把一块毛皮绑在脚上”。温度检测甚至车内健康检测系统实际上可以直接嵌入车内,成为车联网的常态化应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健康检测系统可以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车内乘客的体温和人体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疲劳驾驶或疾病导致的危险驾驶行为,并提供第一次警告。它监测同车乘客的身体状况,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对于公共交通,这种智能监控工具可以确定乘客是否吸烟、戴口罩、流感或发烧,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向司机和乘客发送友好的提醒。在疫情期间,系统可以在车主允许的情况下,将乘客的体温和标志数据上传到疫情平台,然后实时同步到交通管理部门和高速ETC系统。对于正常车辆,不进行通行检测,而对于发热和疑似患者,则提供及时的预防和协助。
车载红外摄像头与智能温度控制和净化相结合……
车联网平台的设备将增强对车辆健康和实时疫情的监测能力,进一步丰富车辆大数据的监测维度。同时,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同时,智能硬件辅助也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_
未来篇章:无人车联网防疫平台
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自动驾驶技术向L5水平的进步,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某些无人车在特定环境中的广泛使用。例如,为专门用于物资运输的无人卡车建立物流渠道。分散在广阔的工业、物流、工业和大学园区的无人车,或者最后一英里的物流配送车;在特定路线上行驶的低速公共交通。
未来,无人车联网平台可以有效满足疫情发生后物资和人员的运输需求。对于散装材料的运输,无人卡车将极大地缓解卡车司机的压力,并确保材料安全顺利地运送到目的地。针对普通隔离用户的日常购物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无人车定时定点配送;对于寻求治疗的患者,无人巴士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司机的感染。
由于防控疫情蔓延,公共交通停运的前两天,许多需要出行的医务人员没有车可坐。许多来自武汉市的私家车组成了志愿者车队,完成了医务人员昼夜上下班的运输,以及医疗物资的运输。这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无形中增加了志愿者感染的风险。在后期,尽管相关部门紧急调度通勤公交车以确保医务人员的出行需求,但仍需要众多司机和乘客的协助。未来,无人车的自动调度将彻底解决医务人员的出行困难,同时也避免了需要更多人员来承担疫情带来的额外风险。
可以预见,自动驾驶汽车联网大数据将真正连接人、车、路、货、目的地,合理优化人们的出行时间和物资配置,实现实时信息传输,甚至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将疫情扼杀。
当然,理想化状态的实现是技术积累和商业成熟时间重叠的状态。政府组织、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汽车工厂和技术服务平台,包括每一位消费者,都是这个车联网平台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相应的政策法规、配套的基础设施、车辆技术集成、平台数据连接、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公共义务的平衡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因素,需要每个参与者都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参与。
正如流感是对我们个人免疫力的考验一样,这次病的爆发也是对我们社会治理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考验。从灾难中学习反思,从漏洞中寻找补救措施,从混乱中建立新秩序,正是经过疫情考验后我们应该学习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rain Polar Body。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雪铁龙C5AIRCROSS是该品牌旗舰SUV,将推出插电混动车型。
1900/1/1 0:00:00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中华大地,全国上下随即拉开了一场疫情保卫战。
1900/1/1 0:00:00第二部分是与经销商共战疫情,这包括了解绑商务政策,让经销商享受到政策奖励。发布“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红包奖励。享受最长90天免息期,最长240天融资期等等。
1900/1/1 0:00:00总所周知,新型冠状病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如今临近开工,出行成为大家面临的问题之一。
1900/1/1 0:00:00近日,网通社从宝马官方了解到,该品牌旗舰SUV宝马X7推出2020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0万元1628万元人民币,整体价格区间相比2019款车型并没有变化。
1900/1/1 0:00:002020年2月6日网通社从海外媒体获悉,大众公布2020款AtlasCrossSport售价,AtlasCrossSport可以看为是国产途昂X在北美的姊妹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