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纯电时代,大众如何依然“大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文章|张老板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天然的“顶流”,大众集团近期在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投资江淮汽车(600418,股吧),成功控股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同时投资了国轩高科(002074,股吧),带动了股市一波“小阳线”。

关于对江淮汽车的投资,我们对行业有着敏锐了解的资深记者亦凡在她的文章《如果大众换江淮,合肥将繁荣》中做了详细的解释。

张老板的稿费微薄,没能在汹涌的资本市场上大起大落。他已经失去了躺着赚钱的机会,只能坐下来继续为大人物编码,谈论大众集团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更深层次布局。

大众汽车,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

众所周知,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完成一次华丽的“大象转身”。去年下半年,在新能源领域,大众汽车集团一口气公布了未来10年的详细目标,甚至是未来30年的长期目标:

2022年,全球将建立8家MEB工厂

到2025年,计划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

2028年,计划在全球推出70款纯电动汽车,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欧洲和中国汽车产量的40%以上

到2050年,我们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包括中国市场

这一篮子“小目标”几乎即将改变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整体格局。当然,凭借大众集团在全球市场的全面覆盖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我愿意选择相信这不是PPT上的一句空话。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转型,如何保持人气?

尽管我相信大众汽车集团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首先,让我们一起思考,公众是什么?

历史上,大众汽车并不是汽车的发明者,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它都成功地将汽车消费带入了数百万家庭。这就是“大众”这个词的本质。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如今,随着汽车消费形成不同层次的细分,大众集团拥有从民用品牌到超豪华品牌的完整品牌阵列。在这一点上,大众集团的转型使命更加复杂,因为它需要像汽油车时代一样实现新能源交通方式的“普及”,同时保持所有品牌的一致基调。

什么是“普遍性”?汽车之家去年的数据显示,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购买新车的平均交易价格为14.7万元。特斯拉Model 3确实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但毕竟中国消费者还没有人均“知乎”收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之路还很长。

大众汽车需要做的事情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几年后,一个普通消费者把购买朗逸的预算带进店,就可以直接看到并带走一辆新能源汽车,就像今天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购买朗逸一样,成为未来用户眼中同级别的“最大公约数”。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另一方面,尽管大量新动力品牌进入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但大众集团仍需努力保持高地,再次兑现高端品牌的积蓄。当高端消费者选择从奥迪,甚至保时捷和宾利购买新能源产品时,他们也需要体验同样的豪华体验和卓越的性能。

为此,大众汽车集团预设了品牌战略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MEB和PPE两大电动化平台,以满足不同级别市场用户的需求。在中国,江淮大众将与南北大众采取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三兄弟将携手合作,逐一兑现对过去的赞誉。

战略布局非常明确,但大众集团选择进入产业链的角度仍然值得思考。

国轩高科为何受到大众青睐

投资国轩高科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被大众汽车集团看中,深度参与新能源产业链。

国轩高科是中国第三大电池供应商,2019年装机容量为3.6GWh,占2019年装装机容量的5.33%。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供应商体系正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2018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中的占比为61.2%,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68.3%。

越强越强,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话语权存在严重的倒置。到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预计将在中国增加100GWh的电池容量,由于巨大的新需求,很难维持单一的供应商。

顶级供应商的实力也意味着像国轩高科这样的“腰部”供应商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也会相应削弱。在这一点上,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投资,建立稳定的研发和供应能力,对大众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大众集团明确声称,不仅江淮大众,国轩高科也将在南北大众MEB平台上的产品后续电池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明这是一种非常高水平的战略投资行为。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尽管大众汽车集团的供应链投资集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但地缘因素不容忽视。位于合肥的国轩高科在研发过程中可以与大众集团发挥巨大的协同作用。

目前,合肥江淮大众的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中。在控制了江淮大众之后,我相信大众集团将在这里集中更多的研发,以获得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并在未来将其应用于中国乃至世界更广阔的市场。在这一点上,与位于合肥的当地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核心技术路线也是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近日,比亚迪汉成为新能源领域的话题车,刀片电池技术惊艳业界,标志着行业磷酸铁锂路线的回归。根据工信部第33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使用LFP路线的产品已从不足20%跃升至29.8%。

但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是唯一的受益者。在2019年乘用车领域,国轩高科LFP电池装机容量最大,达到1.55GWh,市场份额达到75.2%,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在这个领域,国轩高科有发言权,有机会逆风翻盘。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微观世界

在电动产品的普及过程中,主流用户的核心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价格、安全性和保存率等问题上。LFP技术路线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更具竞争力的工厂成本。LFP本质上对稀土元素的依赖较少,并且其成本易于控制。根据中国化学(601117,股吧)和物理电力行业协会的数据,LFP电池的市场价格已降至0.7元/千瓦时以下,而三元电池的价格徘徊在0.9元/千瓦左右。超过20%的成本差异将直接反映在用户未来支付的汽车价格中。到2025年,江淮大众将推出或开发4-5款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型纯电动车型上,此时价格优势尤为关键;

更安全的用户声誉。不必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针灸的PK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的本质。尽管电池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只有LFP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用户的核心关切;

更好的循环寿命。以80%的剩余电量为边界,LFP实验室目前的1C循环寿命超过3500次,部分达到5000次,而三元锂电池实验室的1C循环周期约为2500次。这意味着LFP电池型号具有更稳定的续航里程,更适合快速充电,并具有更高的转售价值。

利用平台的力量实现供应商合作的价值最大化

然而,众所周知,比亚迪当时被迫暂停了LFP路线,这涉及到普通用户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另一个核心问题——电池寿命。LFP路线具有自然能量密度限制。

国轩高科声称正在寻求在模块层面提高LFP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其分组能量密度约为160Wh/kg,接近三元锂电池的分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

这个谜题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架构,也是大众汽车在过去的造车经验中积累的最宝贵的经验。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MEB的布局理念是四轮四角,前后悬架极短。以首款车型ID.3为例,其长度与高尔夫相似,但轴距超过2.8米,几乎达到标准B级车的水平。这种设计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其核心优势在于:

极短的前后悬架设计为电池布局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并且有很大的功能扩展空间,大众汽车集团可以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新的集团解决方案,以实现更高的电池组能量密度;

极短的前后悬架设计也意味着在相同的乘坐空间下,车身尺寸可以更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车的重量。换句话说,它补偿了LFP在能量密度方面的缺点。同时,大众在MQB和其他架构中积累的轻量级经验可以应用于进一步放大这一优势;

与此同时,模块化技术目前正朝着高度灵活的方向发展,补充了MEB架构的灵活性。二者合作,可以快速开发和推出新的产品阵列。

这一组合意味着,国轩高科LFP技术路线的优势将不仅在江淮大众的小型纯电动产品上发挥作用,而且有机会向上扩展,最终指向用户需求旺盛的紧凑型/中型纯电动产品,形成车辆成本和产品力的综合优势。

同时,国轩高科也积累了更高定位的NCM正极技术路线,甚至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有足够的前瞻性投入。大众汽车集团的平台架构也可以完全适应更高端的产品定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转型,而不仅仅是产品

目前,无论是未来的“国纯电动”ID.3,还是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SUV车型ID,大众的新能源产品都显示出了强大的“普及潜力”。甚至奥迪e-tron和保时捷Taycan都是市场上备受期待的产品。

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下,这种“普遍性”仍有进一步放大的能力,使纯电动汽车真正成为主流用户接受的交通方式。

更重要的是,不仅是产品,在中国,大众集团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来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能源模式。

中国拥有最多的新能源汽车,为探索售后市场和零部件回收提供了机会,并帮助大众在全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循环。另一方面,中国新兴的智能技术为大众汽车集团探索智慧城市提供了参考模型。中国已经成为公众全面转型中最不可或缺、最重要的因素。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2050年的长期碳中和目标基于产品的全周期使用。在中国的生产过程中,大众汽车集团借助太阳能(000591,Guba)、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新技术,将一次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了25%。在充电领域,大众汽车集团还希望全面提高欧洲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在任何时代,大众汽车集团的精髓总是能够抓住主流。纯电时代的公众有着光明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大众江淮比亚迪奥迪保时捷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高度智能化势不可挡 走进捷途河南智能制造基地

曾几何时,一提到自主品牌汽车,不少国人会嗤之以鼻,国产车一度被贴上“粗制滥造”的标签,大部分人宁愿多花钱买合资也不会退而求其次去选择“中国制造”。

1900/1/1 0:00:00
机动车检测标准新规出台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近日,网通社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了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新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

1900/1/1 0:00:00
一汽丰田发布5月销量 多车主力车型增长明显

另外,今年5月,丰田官方还发布了2019财年的集团联合财务报表,2019财年销售额为299299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56亿日元,同比减少10。

1900/1/1 0:00:00
同比增长近130% 长安福特5月销量达23,491台

日前,网通社从长安福特官方渠道获悉,长安福特正式公布了5月份汽车销量数据,5月单月销量达到23491台,5月份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同比增长近130、环比增长314。

1900/1/1 0:00:00
思域、雅阁不香了?日系三强5月在华销量:丰田猛涨,本田下滑

近日,日系品牌的5月乘用车销量数据陆续公布。

1900/1/1 0:00:00
汽车大佬的练摊儿往事

撰文编辑部编辑张南设计赵昊然题图李玥一夜之间,地摊肩负“人间烟火”使命成为最火概念、最新风口,让霸榜几个月的直播瞬间失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