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IPO渠道
生产/节点财务
10月8日,滴达楚星向香港联交所公开提交招股说明书,海通国际资本和野村国际共同发起。
滴滴一直是出行市场上最大的寡头,在优步的快速联姻和合并之后,滴滴吃掉了最大的市场蛋糕。在滴滴的统治下,看似沉默无名的滴滴出行,第一个屈服于关爱的力量是什么?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的总收入分别为4894万元、1.2亿元和5.8亿元。在三年内,收入几乎翻了一番。此外,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970.2万元、10.7亿元和1.7亿元。也就是说,自2019年以来,嘀嗒已经实现了盈利。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成立7年,滴滴累计亏损超过500亿元。
与高调的滴滴不同,嘀嗒选择了另一条悄悄赚钱的道路。即使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滴达旅游在六个月内仍实现了1.51亿元的净利润。这家巨头能否在困境中生存下来,顺利登上香港证交所之旅?
/ 01 /
时空交错发展
迪达,上车
2010年,宋忠杰和谷歌、百度等知名公司的五位精英创办了团购网站“嘀嗒团”。当时,5000多家团购网站引发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疯狂的“千团大战”。经过四年的努力,宋仲杰决定转向拼车。5月,嘀嗒拼车应运而生。此时,滴滴和快的的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无论是团购还是旅游,嘀嗒似乎都放慢了脚步。然而,正是因为它的“缓慢”,迪达避免了与巨头的对抗和真正的烧钱之战。
除了时间错位,嘀嗒在业务上也与滴滴难分伯仲。从业务角度来看,滴滴的主要业务包括快递、拼车、顺风车和出租车服务。嘀嗒的主要业务是搭顺风车和出租车。宋仲杰曾说过:“嘀嗒永远不会做快递业务
嘀嗒业务的大规模增长发生在2018年,当时滴滴利用导致其顺风车业务完全退市的负面事件,嘀嗒加大了补贴力度来吸引客户。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嘀嗒上的乘客数量不断增加,连续七个季度环比正增长,从2018年第三季度的70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5470万人次,季度复合增长率高达40%,呈现快速增长。
巨兽滴滴在这一业务上的收缩让滴滴搭上了顺风车。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网约车GTV分别达到7亿元、19亿元和8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71.4%和347.4%;
同时,免费骑手对应的骑行订单分别为2360万、4820万和1.785亿,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实现了104.2%和270.5%的同比增长。
嘀嗒出行的规模猛增,导致营业收入增长了12倍。2017年至2019年,以佣金为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93.5万元、1.18亿元和5.81亿元。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仍同比增长66.25%,达到3.1亿元。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嘀嗒也借机实现了反超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19年的顺风车数量计算,嘀嗒运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市场份额为66.5%。通过错位发展,嘀嗒不仅实现了弯道超车,还悄悄发了财,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盈利的叫车公司。
/ 02 /
减少补贴,采用轻资产模式
嘀嗒率先盈利
市场上有预测称,优步、Lyft和滴滴将成为首批盈利的叫车公司。不在选项范围内的勾号已实现。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的毛利润分别为2400万元、6900万元和4.62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9.5%、58.6%和79.5%。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嘀嗒顺风车业务的毛利率高达83.1%,令人印象深刻。就连美国互联网旅游巨头优步在过去三年中也保持了约50%的毛利率。
数据来源:节点投资研究院招股说明书
从财务角度来看,减少销售费用是增加毛利润的重要原因。2017年至2019年,嘀嗒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9900万元、10.94亿元和2.1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03.0%、93.0.7%和37.7%。
无论是优步、Lyft还是滴滴,他们仍然为司机和用户提供巨额补贴。2020年第一季度,优步的总成本和费用为48.06亿美元,而Lyft的总成本与费用为13.7亿美元。
就净利润而言,嘀嗒的业绩同样令人满意。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计算,嘀嗒出行2019年实现盈利,净利润1.72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5亿元。从经营现金流来看,2019年,嘀嗒出行拥有近4亿的经营现金流。即使在今天的上半年,在疫情的制约下,它仍然创造了1.3亿的经营现金流,表明其财务充裕。
嘀嗒净利润转正的关键原因是其商业模式导致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的收入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约车和出租车服务的信息服务费,以及广告服务。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收入分别为2770万元、7790万元和5.33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6.6%、66.3%和91.9%;广告和其他服务分别实现收入2120万元、3970万元和410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3.4%、33.7%和7.1%。
数据来源:节点投资研究院招股说明书
叫车收入占绝大多数,2019年达到91.9%,2020年上半年达到87.8%。可以说,这趟顺风车支撑了嘀嗒的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
巨头们仍然陷入烧钱的境地,依靠低成本、轻资产的模式实现自我成长,并成为全球第一家盈利的叫车公司。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提到了顺风车业务的优势。招股书指出,基于顺风车业务模式,该平台不存在与车队管理相关的运营成本,也不需要运营许可证和执照,也不要求大幅补贴以实现强劲的财务业绩。
滴滴CEO程维曾表示,滴滴自2012年以来从未盈利,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2018年,公司亏损高达109亿元,司机补贴113亿元甚至超过全年亏损;
优步将实现盈利的时间线从今年第四季度推迟到明年;此前,预计Lyft将在2021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 03 /
年内收到49张门票
挖掘“昭阳”市场
通过搭便车,它悄悄地变得更强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仅仅依靠顺风车业务显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嘀嗒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招股书中,嘀嗒提供了五大增长策略:一是巩固顺风车在行业中的市场领先地位;二是继续推进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三,增强流动性,丰富流动性渠道;第四,提高技术能力;第五是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
简而言之,嘀嗒的下一个业务重点是出租车。早在2018年,嘀嗒拼车就完成了品牌升级,更名为嘀嗒出行。除了原有业务外,该公司还增加了一项新的出租车运输业务。2019年8月,滴达在西安推出了“出租车智能码”,旨在连接驾驶员、出租车、计价器、高架灯以及交易、服务和评估等数据。根据招股书,自智能码推出至2020年6月30日,它已收到约1620万条乘客评论,平均每位出租车司机的评论超过550条。
宋仲杰一直对出租车市场非常乐观。他认为,以每年7000亿元的GMV计算,出租车市场潜力巨大,嘀嗒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赋能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9年,嘀嗒出租车业务的乘车量为1.1亿次,在国内出租车在线预订市场排名第二。
这可能是继顺风车之后,能够支持嘀嗒可持续发展的下一条业务线。但是有车和出租车在旁边,迪达能舒服地休息吗?
在嘀嗒网约车业务快速发展期间,滴滴因监管问题下线。2019年,滴滴、高德等所有出行平台都缺席了叫车市场,这让嘀嗒“畅通无阻”。去年6月,高德推出了叫车业务。今年年初,滴滴叫车开始在上海、杭州、宁波等8个城市试运营;6月中旬,滴滴顺风车披露已重新上线,并在全国300个城市试运营。
错位发展以来,我们又一次和巨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压力不小。
根据易观千帆发布的“2020年8月移动应用千强榜单”,滴滴出行以6543.1万活跃用户排名第64位;滴滴旗下新上线的“花小猪打车”,活跃用户基数946.1万,排名第259位;
嘀嗒出行以658.6万活跃用户排名第344位。
滴滴的活跃人口仅为滴滴的十分之一。从平台规模和活跃人口来看,滴滴和嘀嗒显然不在一个规模上。如果不是因为滴滴的“意外”,滴滴真的有机会吗?在这一点上,滴滴正在重返风车市场,一场激烈的战斗不可避免。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是,滴滴上出现的安全隐患是无法避免的。
据七星报报道,截至2020年10月9日,滴达旅游的经营实体北京长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身存在152项风险,其中法律纠纷占绝大多数。今年以来,嘀嗒出行共收到49张罚单,主要是因为未经授权或变相从事叫车活动。
安全和监管一直是网约车公司的高压线。迪达之前也发生过安全事故,但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与滴滴不同,滴滴没有免费乘车,也没有专车、拼车等。如果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像滴滴一样无限期地进行线下整改,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嘀嗒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通过技术等手段提高运营安全系数。作为安全成本支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达到100.5万元、949万元和484万元。未来,为了确保平台运营的安全,这笔支出势必会继续增长。
数据来源:节点投资研究院招股说明书
作为全球第一家盈利的叫车企业,嘀嗒的战略路径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老虎是侧身的,它睡不安稳。滴滴重新启动顺风车业务,能承受得住滴滴高纬度的冲击吗?按照以往的惯例,像滴滴这样的人民币玩家要想通过补贴快速夺回顺丰的市场份额并不难。
尽管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但很明显,嘀嗒并不是最大的网约车企业。在市场蛋糕被瓜分后,嘀嗒减少补贴并在未来继续增长的能力,以及出租车业务(310328)所呈现的创新势头,是投资者买单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本报告是基于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性质和上市公司按照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的独立第三方研究;节点财务力求报告内容和观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不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中表达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务对因使用本报告而采取的任何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北京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0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卡车业务部门Traton表示,已经同意将对NavistarInternational的收购报价从每股43美元提升至44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7日电付玉梅造车新势力仿佛陷入了“IPO前自燃”的魔咒中,现在这把“火”烧到了威马汽车身上。近日,证监会公告显示威马启动上市辅导,意味着其离登科再近一步。
1900/1/1 0:00:0010月16日,网通社从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获得2021款宝骏510配置信息。外观方面,新车将推出“海风蓝”车身配色,并新增星耀黑套色车顶。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外媒获悉,由于受到新冠病的影响,今年纽约国际车展将推迟至2021年8月20日举办。
1900/1/1 0:00: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10月17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信心保障计划已于2020年10月16日终止执行并下线,在此之后的购车订单均不再享受购车后七天内无理由退车的服务。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获得铃木AcrossHybrid官图。该车是铃木和丰田合作推出的车型,基于丰田TNGA平台打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