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声明:本文是对汽车行业的逻辑探索,不构成投资建议。目前,新能源汽车板块阶段性涨幅巨大,投资入市需谨慎,存在风险。
燃油动力汽车赛道是一个典型的内卷化行业。
中国汽车行业一直受到批评。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以近1400万辆的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和日本,登上世界之巅。十年过去了,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已经达到3000万辆的水平,但实际情况仍然让所有人感到尴尬。
Lively是一个合资品牌,但目前还没有中国自主品牌。
上图显示了2020年8月市场上最畅销的十款车型,那是两个月前的事了。自主品牌基本上是传统燃油车的配角。在乘用车的主要车型中,只有一款吉利帝豪进入前十,其他都是合资品牌。SUV稍好一些,而哈弗H6仍然是最畅销的车型。然而,在最畅销的十大SUV中,只有四个国产品牌,剩下的大部分仍然是合资品牌。
自1984年11月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成立以来,中国汽车行业,特别是乘用车行业一直以合资企业为主。
在2020年初大放异彩的日产雷诺前总裁卡洛斯·戈恩曾漫不经心地说出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时几乎没有任何贡献,因此从长远来看,他们必须为合资制造业务和其他运营业务‘增值’”的真相。这让这家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中方感到尴尬。
对合资企业持股比例的限制是中国加入WTO后保护汽车行业的第一条生命线。根据2004年5月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48条,中外合资整车、专用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但现在看来,这种市场对技术股比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汽车行业,其后果是合资伙伴在现有的市场利益上撒谎而没有取得进展。一汽集团总经理朱延峰曾说,“自主品牌必须耐得住20年的孤独。”这不仅涉及利益冲突,也涉及面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巨大差距的自暴自弃。
该政策仍然坚定不移地保护汽车行业和国产品牌,那么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大的努力,却染上跳蚤呢?由于燃料动力汽车的技术进步空间有限,该行业高度内向。
燃油车有一个高下限和一个低上限。由于下限高,电动汽车在一百年前就被淘汰了,但由于上限低,电动汽车注定会在未来被电动汽车击败。
电动汽车的历史早于汽油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最早出现在世界上,其次是柴油机车。1900年左右,美国市场上约40%的汽车由蒸汽机驱动,38%由电力驱动,只有22%由汽油驱动。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燃油汽车。
1908年,划时代的福特T型车问世,汽油动力汽车逐渐取代了高速、续航时间长、价格便宜的电动汽车。然而,电动汽车的老问题仍然存在,续航里程短、速度慢、价格高。到1930年左右,他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燃料动力汽车已经淘汰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有其成本效益高的上限和下限。
但燃料动力汽车的问题也是致命的,其上限非常低。
如果说成功的顶峰是开始是令人难过的,那么汽油动力汽车真的是一条悲伤的河流。
对于燃料动力汽车来说,最基本的考虑因素无非是内燃机的整体效率,这……
发动机。发动机通过燃料燃烧工作。燃烧的充分性是燃烧效率。燃烧后,加热驱动机械运动。这个过程的效率被称为热效率。机械运动通过传动系统驱动车轮。这个过程的效率被称为机械效率。
发动机的总效率是燃烧效率、热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优化后的燃烧效率和机械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由于热能是低质量的能量,当它转换成机械能时会有损耗。理论上的最高热效率约为60%。
也就是说,发动机的整体效率可以达到50%,这是极限。事实上,汽油发动机的总效率可以达到30%以上,而柴油发动机可以达到40%。无论有多高,都很难到达天空。
这些年来,燃料动力汽车取得了多大进展?
怎么说?百公里油耗从上世纪中叶的16升左右下降到现在的8升左右,年均下降仅0.1升。其中,内燃机的进步贡献并不独特,整车的轻量化和电子化设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燃机等机械设计的模式很容易掌握,也很难超越。对于后来者来说,你只需要花费10%的时间来复制一台80%性能的设备,但如果你想达到90%的性能,可能还需要花费90%的时间。更进一步,接近极限需要900%的努力和1%的进展,因为机械的潜力太小了。
例如,著名的机械手表,智商税的代表之一,顶级技术的陀飞轮,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行程时间精度方面仍然受到电子手表的冲击。
燃油汽车也像机械手表一样进入了死胡同,追求表面精致、复杂性和对细节的关注。为了极其接近发动机热效率的极限,各种独特的技术频繁出现。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将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引入汽车发动机。丰田开发了什么样的双喷射和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为了在发动机换档中实现“巧克力般的丝滑感”,大众有DSG干式和湿式变速器,而丰田有Aisin 6AT变速器,这是一种简单的换档装置,现在很复杂,与航空发动机一起,已经成为人类机械的巅峰。
如果这不是内卷,还有什么不是内卷?这种表面的精细、复杂和对细节的关注导致了核心的发动机效率限制非常低。无论你怎么努力,这只是在胯部打了一拳,没有多大区别。
在这种内部化的情况下,燃油车行业的一些现象变得很自然。
现象1
--乌龟和蜗牛赛车
让我们以最畅销的丰田卡罗拉为例。这款车型的第一代诞生于1966年,现在已经有十二代了。每一个新生代都会伴随着响亮的鼓声、鞭炮声和大量的噪音而出现。乍一看,最大的变化是外观。在快乐的六十年之后,它仍然卖得很好。
我们把汽车制造商和这种车型之间的竞争称为乌龟和蜗牛赛跑。在这些乌龟和蜗牛中,有你所知道的市场上所有的大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法拉利。。。正是在这个市场上,每个人都依赖于他们的先发优势。你好,你好,大家都在躺着赚钱。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奇观,新车型正在推出,旧车型正在更名和出售,大众中国捷达、宝来和速腾三代同堂。诚然,除了外观之外,不同世代的汽车没有质的区别。
然而,汽车制造商的研发周期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技术进步太慢,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有可以证明的技术卖点。
事实上,传统燃油车制造商的生活非常舒适,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整体竞争格局没有太大变化。
现象2
--超稳定的备件供应商体系
2020年6月29日,美国汽车公司……
新闻发布了2020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汽车产销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只有7家公司上榜,其中延锋排名最高,为第19位。
在我们印象中的前三大汽车制造商中,美国即将关闭,有24家上榜,日本21家,德国18家,韩国甚至有8家,比中国多出一家。哦,对了,中国排名第一的延锋是这些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中国合资伙伴。
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汽车零部件公司仍然疲软。
因为汽车,尤其是乘用车的技术进步缓慢,竞争格局也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供应链肯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可以的话,谁会麻烦供应商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前端市场是,当供应商进入一个新的汽车品牌体系时,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为什么?一款新车型的开发和上市通常需要五年时间。如果你在开发期间进入新车型的合格供应商系统,那么后续的配套设施将毫无用处。
这就是为什么华为的汽车制造团队与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进行了沟通,现有的制造商觉得华为不了解汽车零部件的匹配规则,而华为觉得你不了解技术。毕竟,对于一个来自内化行业的人来说,很难让他们的思维与一个来敲门的野蛮人保持一致。
现象三
--实用性让位于人性化设计
可选消费行业有一条规则,即一旦一个行业内的品牌开始销售产品,就表明产品质量的差异并不显著。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内在特征是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本田的工匠精神,精致的燃油效率,以及自有品牌的浪费。吉利李书福的“造车就是四个轮子和一个沙发”遭到了众人的嘲笑,但李书福不就是那个提到皇帝新装的孩子吗?但它只是一种运输工具。满足这一需求的国产品牌与其他品牌有本质区别吗?
为什么商用车在中国彻底淘汰了外国品牌?因为商用车用户只关注从他们的车上赚钱,无论他们的成本效益是否高,无论他们是否有工匠精神,也无论他们的车是否符合他们的贵族地位。
对于如何打破内部竞争,华为内部论坛也给出了答案。“只有跳出圈子,站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创造,才能不让细腻、复杂、看似专注的内卷状态困扰我们,才能重回向上的新常态。”
这个更高的级别是电动汽车,因为电动汽车的上限远高于汽油车,这决定了汽油车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历史舞台上的C位。
未来交通的最终形式将不可避免地是智能驾驶甚至无人驾驶,而实现无人驾驶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电动汽车。此外,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决定了未来电力成本可以降至非常低甚至接近零,而依赖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则不会。无论是在性能上限还是经济性方面,电动汽车未来都可以用作燃料动力汽车。
与汽油动力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与其说是弯道超车,不如说是向后推,重新起步。让我们开始新一轮的麻将,打扫房子,互相款待。
王川:为什么大多数传统汽车制造商很快就破产了?“突出了电动汽车和汽油动力汽车设计之间的巨大差异:
电动汽车不需要燃油发动机或变速箱,也不再需要相应的燃油输送和排放控制系统。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以发动机和变速器为中心的机械系统的燃料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积累立即从市场上消失了。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可以应用的燃料动力汽车的技术遗产……
电动汽车几乎很少。所有这些依靠内燃机技术为生的工程师突然意识到,他们的技能毫无用处。一汽-大众在2020年招生中不再招收汽车工程等机械行业的毕业生。
这是一个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却经历了暗流涌动的重大转变。
根据德国联邦劳工局的数据,德国七分之一的就业人口与汽车有关。我们知道,发动机和变速器至少占汽车总价值的25%,这意味着如果德国4%的汽车行业不能适应未来从汽油向电动汽车的过渡,他们将永久失去就业机会。另一个汽车大国日本占其出口总额的20%。对德国和日本来说,这是一场不可战胜的战争。
他们的砷,我的亲爱的。汽油动力汽车的衰落注定是电动汽车的狂欢,而这一次,中国电动汽车不再缺席。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三个部件,包括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都在中国拥有顶级重量级企业。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产业,中国与世界同步。
就电池而言,它基本上是东亚版的三国志。回顾各自的竞争格局,日本和韩国月清星稀,大局已定,而中国正在与其他国家竞争,一切皆有可能。
根据东方证券报告的数据,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高的公司是中国的宁德时代(300750,股吧)(SZ:300750),为32.31Gwh,其次是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三星SDI和SKI,分别排名第三、第五和第十,比亚迪(SZ:002594)排名第四。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电池公司,如国轩高科(002074,股吧)(SZ:0002074)、圆圆、力神、亿纬锂能(300014,股吧,SZ:300014)等。
电池行业的资本投资和研发费用非常可观。美国公司不擅长巨额资本支出和制造业,而欧洲公司在电池研发方面不具备先发优势。这导致世界动力电池行业高度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
其中,日本主要由松下主导,高度依赖特斯拉(NASDAQ:,任何企业都可能抓住技术进步的突然逆转。
所谓的购物中心就像一个战场,银瓶爆裂,水喷涌而出。生死未卜,一个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人敢说他们无忧无虑。面对未来五十年可能发生的最大的技术变革,一切皆有可能。
在汽车行业,中国企业资源丰富,具有先发优势。
电动机有很多种,但唯一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是直流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峰值效率高、控制性能好,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电动汽车电机。最关键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稀土产业链,这使其在电机行业具有先发优势。
得益于徐光先院士新的稀土提取理论,中国的稀土提纯和深加工产业已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0.5%。永磁电机的核心原料钌铁硼是一种稀土。以中科三环(000970,Stock Bar)(SZ:000970)为代表的永磁生产企业不断开发和改进新技术,以提高产品性能,推动了永磁同步电机在中国的应用迅速扩大。
根据高工工业研究院电动汽车研究所的数据……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为比亚迪、大洋电气(002249,股吧)(SZ:002249)和安徽聚易,均为正宗的中国自主品牌企业。
由于目前电动汽车电机缺乏规模效应,一些公司的毛利率只有个位数,而类似的工业电机通常在25%-30%之间。当前,电动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小企业正在加速退出。然而,无论它们如何发展,中国的电动机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比亚迪是电子控制行业中第一个取得突破的公司。
电控是控制驱动电机的大脑,核心是功率器件,也称IGBT,约占电控成本的35%-50%。这部分基本上由外国半导体公司所有。
一直强调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比亚迪(SZ:002594),再次在国内所有电动汽车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9年,比亚迪就设计出了第一款IGBT芯片IGBT1.0,并于2012年成功升级至2.0版本。基于此,比亚迪打造了一款车规级IGBT模块。2018年,全新IGBT 4.0版车规级车型上市,目前产能为120万辆新能源汽车。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电池、电机,还是电子控制,比亚迪都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民族自主品牌的驱动力。在这场电动汽车创造运动中,最热门、最前沿、技术最先进的市场是中国。
汽车制造业的各种新势力层出不穷,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例如,最近声称“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上汽通用五菱,以及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宏光MINI EV,都让所有人感到惊讶。他们的月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的Model 3,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的月销量冠军。
这款最大续航里程仅170公里、起步价不到3万元的电动汽车,月销近1.5万辆,告诉了追随特斯拉脚步、尘封的造车新势力。什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什么是市场化的,什么前景广阔的,潜力巨大。
如果说二十年前,宝洁的营销部门是中国营销人才的黄埔军校,那么今天的五菱,以及那些拼多多,用他们下沉到五六线市场的旗舰产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新时代的长征,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什么是人民的需求。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应该勇敢地从初级角度走自己的路,仅仅模仿是没有前途的。
在燃油动力汽车时代,由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发达国家在先发优势较大,中国没有全球品牌。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即使在国内市场也没有成为主流。但在电动汽车赛道上,中国肯定会是主角之一,只要是同步竞争,我们从不害怕任何人。
特斯拉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伟大是因为他独自一人将电动汽车带上了颠覆汽油动力汽车的道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特斯拉与福特T型车一样,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可以写入历史教科书的重大事件。
但是一朵花也不是春天。春天百花齐放,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一定会把这个花园填满。我们也将见证无数优秀的中国公司在这个行业的迅速崛起。
既然你辜负了秋天晴朗的夜空和冬天的冰雪,就不要错过这个五彩缤纷的春天。
作者:于老头,他在《雪球》中有一个同名专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博科。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盖世汽车讯现在,大多数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在汽车上提供了驾驶辅助系统,帮助减轻驾驶员的负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系统并不能让汽车“自动驾驶”,只是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支持。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全球领先的动力总成及汽车技术服务商FEV与德国能源公司Uniper合作开发出电动汽车移动电源。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和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的纳米力学科学家们,正在为第二届国际纳米汽车大赛做准备。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高级计算成像公司Light推出了感知平台Clarity。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将在美国召回218192辆汽车,原因是这些车辆的燃油导轨螺栓可能出现松动的情况,导致燃油泄漏。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向其员工表示,公司计划2021年每周至少新建一个服务中心,旨在扩张服务中心网络和充电网络,更好地为不断增长的全球销量服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