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诞生之初,正是由于陆地交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得以在世界上点燃,也正是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关键交通枢纽,最早的一批城市才得以幸福地出现。
如今,地理位置仍然是制约一个城市大规模发展能力的先天条件,是否有新兴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城市未来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每个国家和城市带来了比以往任何工业革命成就都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在这一轮工业技术革命中,我们有幸看到,中国不再是追随欧美发达国家的后进生,而是首次与发达国家站在技术创新和转型的前沿,掀起了这一波智能数字经济的新浪潮。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我国在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中首当其冲、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技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次不再只是少数一线城市的机遇,而是几乎同时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小型城市扩张。
这些先行城市基于不同的地理条件、产业特征、政策、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为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交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生态路径。
在中国推广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产业的城市名单中,位于湖南中部地区的长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努力最早、积累最深的种子选手,走在行业前列。
今年9月底,工信部批复支持湖南设立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这是目前我国继江苏省(无锡)、天津市(西青)之后的第三个车联网试点区。就在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湖南省政府副省长陈飞在长沙参观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区,并为湖南国家网联汽车领先区品牌揭幕。从批准到揭幕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不难看出长沙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在这轮“因智而兴、因工而兴”的机遇中,以建设“智能驾驶第一城”为发展目标的长沙,在智能数字时代具有典型的“样本”价值,非常值得全景记录。
智能驾驶在湘江两岸悄然启程
国内首条开放道路环境下的智能公交线路开通,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测试点开通,全国首批试运营示范通知和无人驾驶测试通知发布
很多人都想不到,取得如此多“全国第一”的城市,不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而是地处中部的湖南长沙。
在这轮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城市排名竞争中,几乎每个城市都想成为中国版的“凤凰”,甚至试图赶上大洋彼岸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商业化进程。
长沙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尽管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比,长沙在自动驾驶相关的科技公司、人才和产业链方面并不具有领先优势,但其政策领导力和基础设施投资并不落后。
自2016年以来,长沙市开始建设……
以“道路”为起点,车路协同,道路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截至2018年6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开放,当时共有228个智能网联测试场景。两个月后,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负责智能互联汽车在长沙的开放道路测试,主要负责长沙及新区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构建、测试运营和研发工作。
同年11月底,该测试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正式加入国家队。一个月后,湘江新区开通了全国首条开放道路环境下的智能公交示范线,实现了L3级自动驾驶。
当时,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试行)》政策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的长沙率先参加了大规模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比赛。在以自动驾驶测试公里数、续航里程和相关测试许可证发放数量为重点的竞争阶段,长沙的成绩位居前列。
正是基于第一阶段的先发优势和积累的首批测试经验,长沙逐步构建了“路、车、云、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建设布局。
从2019年开始,长沙车路协同的应用场景全面加速。累计建设智慧高速公路100公里、城市开放道路100平方公里,建设智慧公交示范线7.8公里,建设封闭试验场1232亩。共创建了300多个智能网络测试、应用和智能交通管理场景,改造了180多个城市路口,覆盖了约230公里的城市主次干道。湘江新区示范区的多样化检测能力在中国同类示范区中表现突出。
领先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抓住了长沙测试自动驾驶产业的机会。
目前,该测试区可实现智能汽车的安全、高效、信息服务、新能源四类测试。为智能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和网络通信供应商提供系统测试服务。
在测试区运营的2年多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动驾驶汽车团队都来到这里进行测试。智慧物流、L4级无人出租车、智能环卫、智能公交、自动停车、无人汽车等场景正在湘江新区迅速落地。
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沙从云端部署,构建了以数据库和控制中心为重点的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包括信息共享、数据互联、系统智能和网络安全。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从而构建了城市智慧城市“超级大脑”下的“智慧交通大脑”,未来将成为服务于整个城市的数字智能交通系统。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长沙以测试区为平台,建立了“封闭+开放”、“物理+虚拟”、“城市+城际”等全场景的“路云”测试体系。形成了以“智能道路”、“智能汽车”、“强大云”、“灵活网络”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技术路径,为全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沙解决方案”。
率先成为行业样本的“长沙计划”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为什么长沙能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本质是什么……
l为这个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制定“长沙计划”的因素?
基于对脑体的观察,我们可以从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总结出“长沙计划”产生的原因。
首先,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产业政策为长沙市率先行动、主动作为提供了行动依据。
要知道,长沙是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城市。2018年至今年9月,长沙市发布了12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政策文件,其中包括道路测试管理、功能测试规定、开放道路技术要求等政策。
在政策前沿方面,长沙也敢于走在前列。例如,今年9月,长安发布了第一批全国试运营示范通知和禁止驾驶员考试通知,允许测试公司在长沙的开放道路上进行没有安全员的车辆测试。
在产业扶持政策力度方面,长沙也有更大的力度。今年4月,长沙启动了“火炬计划”和“头阳计划”,以湖南湘江新区为重点,在全市打造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通过培育头部企业,促进技术、业态、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联动创新。
其次,构建和推动完善的产业生态布局,不断提升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范围和质量。
在长沙将智能汽车引入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广度,即细分垂直领域的丰富性,还关注产业链的深度,即每个垂直领域的企业实力。
例如,华为已经被引入车内和路边的通信设备;围绕自动驾驶底盘和线控转向引入舍弗勒;引入围绕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地平线;围绕传感器介绍大陆集团;围绕云控制平台引入启蒙云控制;
围绕自动驾驶专用车的推出,相继推出了桑德新能源汽车、中联酷哇、西迪智能驾驶等。
目前,长沙已引进20多家行业巨头,入驻347家涵盖基础硬件、软件技术、应用层面的配套企业。目前,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在全国百强榜上排名第三。
再次,以“智慧之路”为起点,建设综合性基础设施,通过车路协同带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如上所述,长沙围绕测试区和城市开放道路,打造了各种测试场景,提升了5G网络覆盖率、智能道路测试设备和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形成了“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基础实力。
例如,今年,长沙市将进一步大力拓展开放道路智能驾驶示范区,实现关键车辆电子识别系统的大规模使用,升级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部署和加快数字交通智能终端,展示自动泊车和虚拟仿真平台,并在各种车载应用场景上开始新一轮的密集工作。
基于“车路云网图”车联网的整体架构,长沙在应用和终端渗透率、5G/LTE-V2X路侧基础设施、车联网服务云平台、,多场景应用模式、标准化建设方案、运营主体、安全管理机制、配套政策措施、产业合作机制、第三方权威认证评估等方面。
正是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的领先布局,率先建设国内先进的自动驾驶测试园区基础设施,大力引入产业生态的集群优势,长沙才能赢得“从北上广出发,落地长沙”的行业赞誉。
也正是这些因素,使“长沙计划”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样本”之一,为长沙获批国家级车联网引领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和行动:迈向新的工业高地
9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在湖南设立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
未来,长沙车联网试验区的主要目标将围绕“整个路网大规模部署的基础设施建设、车联网应用场景和产品的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智能汽车商业运营模式的探索”三个方面展开。
从“示范区”升级为“试验区”,意味着长沙需要从注重技术落地和测试验证转向同时注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运营模式、管理、标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形成跨行业、多行业融合的协同发展效应;
同时,要从注重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同时注重商业应用和验证,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生态集群。
目标已经确定,行动紧随其后。抓住打造车联网引领区的机遇,长沙再次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10月16日,湘江智能与中国电信湖南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以湘江新区为核心的5G车联网技术、场景、商业运维等领域的更深层次合作与建设。
10月22日,在长沙举行的“城市级大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发布”大会上,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签署了《城市级大型智慧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共建倡议书》。四市联动将进一步形成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示范效应和协同发展模式,形成城市间智能网联产业和应用场景的合作共建机制。
商业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标准的实施。当天,湘江智能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了《车联网评估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在共同参与车联网测试标准和场景开发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探索车联网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为未来车联网应用的实施和商业运营提供可行的标准。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赵策所说:“从“示范”到“试点”,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一小步,但却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步,表明车联网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正在经历从“可见”到“可用”的转变从“盆景”到“花园”。
因此,在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试验区的价值在于产业政策的示范效应及其带来的商业落地的带动作用。因此,长沙车联网试验区的创建任务应具体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进产业政策支持,在行业标准、专项资金、试商用等顶层设计和资源投入层面,推进长沙车联网产业商业化试点,推动车联网企业商业模式落地。
其次,进一步推动“头羊计划”的实施。从长沙本地“火炬计划”企业中筛选出1-2家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增长潜力好的长沙本地企业,通过创新示范、场景建设、生态建设等方式,培育成为“一线企业”,打造以公交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环卫车为重点,集智能车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驾驶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领先企业。
第三,进一步推动车联网相关商业项目的落地。推广商业应用场景,包括基于5G智能物流车路协同的示范项目、基于5G-V2X的城市出行服务示范应用项目,以及智能网联城市运维示范应用项目的推广。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正式将智能汽车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正是在这一历史机遇下,长沙提出要把智能装备、智能汽车、智能终端、电源芯片等“三智一核”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和完整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长沙实施战略产业规划的助推器和载体。
利用创建国家级车联网领先区的机遇,长沙未来可以更好地完成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落地,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部署和应用,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突破和商业落地,从而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也为中国其他城市和整个行业贡献了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发展的“长沙样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rain Polar Body。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北京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真的来了。“电动化、智能化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战略方向。
1900/1/1 0:00:00新华社澳门10月30日电第十届中国国际汽车博览会30日在澳门开幕,100多家中外汽车企业和品牌携近400辆实车参展。
1900/1/1 0:00: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蔚来官方微博今日发布消息称,蔚来本月第5000台整车今天在合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下线。这是蔚来量产车单月下线首次突破5000台,也是中国第一次有高端汽车品牌月产达到5000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尽管大众集团与名爵汽车组建了排放池,但该公司预计最终或依然无法实现欧盟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目标,会被欧盟处以罚款。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路透社援引德国经济部的一份文件报道称,德国已通过了一项20亿欧元的援助项目,旨在帮助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向更环保的发动机和自动驾驶转型。
1900/1/1 0:00:00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汽车制造商在销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现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