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亚非
来源/盒饭财经
永远不要放弃,为了你,为了世界,全力以赴。”FF获得新一轮融资后心情不错的贾跃亭在微博上写下了这句话。
对话一结束,南方Plus的一篇报道就指出,除了吉利,FF还获得了珠海市国资委20亿元的投资,格力集团和华发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FF的老股东恒大集团也参与了融资谈判。
最新消息是,1月29日,法拉第未来
昨晚,有消息称,已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就企业合并达成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该公司价值约34亿美元,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资本市场的火爆似乎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起飞。
就在FF融资的两天前,恒大汽车宣布引入260亿港元的投资,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历史上最大的股权融资之一。
在官宣当天,恒大汽车高开高走,涨幅一度超过60%。截至1月28日香港股市收盘,恒大汽车以每股40港元收盘,较25日开盘价上涨16.4%以上,市值3526.63亿港元,成为继比亚迪之后香港第二大汽车公司。
早在三年前,我们就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爆炸有一天会像智能手机取代黑白手机的爆炸一样。这不是一次缓慢而线性的爆炸,而是一次陡峭而悬崖般的爆炸。
市场支持张弛的判断。在经历了2019年的资本寒冬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0年处于爆发式增长的边缘。
资本不断涌入,几家领先的新车制造商的估值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公开数据,博闻财经发现,2020年只有7家造车新势力获得了超过180亿美元的融资,是2019年的三倍多。
年中,Ideal和小鹏相继在美国股市上市,将汽车制造热潮推向顶峰。上市当天,理想和小鹏的开盘价均较发行价上涨了40%以上,市值超过百亿美元,几乎是NIO上市当天估值的两倍。
几乎在前后,滴滴、阿里巴巴、苹果、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市场,并亲自造车。
这是一个在O2O世界大战等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故事,从之前的资本投资到现在的个人退出。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在变化,但与几年前相比,它不再是奶奶不爱、叔叔不爱的松散沙子。
贾跃亭的造车梦已经坚持了7年,
2014年,掀起了“跨界造车”的潮流,他原本是第一波起步的人,但现在他成了最后一波。
在数百家新造车势力中,只有8家能够实现交付。只有蔚来、小鹏、威马和理想的销售额超过1万元。它们背后的资本背景正在逐渐明朗。
一
新车资本局
熊彼特经济学家说,技术的积累和突破依赖于烧钱和颠覆性创新,但资本市场相信一个更简单的逻辑——钱。
仔细观察这些中国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就会发现它们背后都有强大的投资背景。
NIO背后是腾讯和京东,小鹏背后是阿里巴巴和雷军,理想背后是美团,威马背后是百度,恒大后面是腾讯和马云,参与四大新势力的资本只有红杉中国。
盒饭金融制图
其中,腾讯是第一个加入这一跨境造车活动的公司,此后又进行了多次补充。2015年6月,NIO完成了总计1.3亿美元的a轮融资,腾讯和刘强东分别参与了3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NIO的C轮融资已将腾讯的投资提高到1亿美元。2017年11月,蔚来汽车宣布推出D型圆鳍……
以腾讯为首,投资额达到22.74亿元。
之后,NIO在美国股市上市,腾讯也多次参与。据盒米财经统计,腾讯为NIO参与了至少7轮融资,总投资额超过6.3亿美元。
来源:招股书、天眼查|制图:博闻财经
截至去年7月,NIO和腾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腾讯持有NIO 16.3%的股份,是仅次于NIO创始人李斌的第二大股东。
腾讯看好NIO,而阿里巴巴则在小鹏汽车上下了重金。2017年12月,小鹏完成A+轮融资,阿里巴巴参与4659万美元。在此后最重要的几轮融资中,阿里巴巴没有缺席,共参与了4轮融资。在B轮融资中,马云旗下的云锋基金也参与其中。
来源:招股书、天眼查|制图:博闻财经
根据小鹏汽车的招股书,当时阿里巴巴持有14.4%的股份。小鹏IPO后,阿里巴巴继续增持,持股比例达到19%,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另一方面,百度选择大举投资威马汽车,并先后参与了威马的B轮、C轮和D轮投资,成为其最大的机构股东。在完成D轮融资后,威马将启动IPO,最快将于今年登陆科创板。
与BAT相比,美团实现得较晚,但尽管进入市场较晚,但投入的资金最多。王兴个人和美团总共投资了11.3亿美元。
2019年12月,理想汽车完成了5.5亿美元的C轮融资,仅王兴一人就领投了2.34亿美元,美团龙珠资本出资2500万美元。在D轮融资期间,美团继续筹集资金,并领投了5亿美元。
来源:招股书、天眼查|制图:博闻财经
理想汽车IPO后,美团和王兴共同持有24%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其中,王兴个人持股7.9%,美团子公司Inspired
Elite持有16.1%的股份。
由于赛道上新能源汽车的可用性有限,BAT偶尔会发生“撞车事故”。去年9月,恒大汽车宣布通过配售新股筹资40亿港元。Boxer财经注意到,腾讯、云锋基金和滴滴都在投资者名单上。
截至2020年底,互联网巨头英美烟草已对顶级汽车制造公司进行了全面投资,并在其投资的公司中牢牢占据了C位,很难再次动摇其地位。
NIO、理想和小鹏的上市加速并缩短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窗口期。如今,随着资本市场逐渐降温,没有强大投资背景的新造车企业很难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找到一席之地。
二
第二波浪潮再次兴起
从大环境来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浪潮死灰复燃,除了特斯拉的多次升级,Model
除了国产化,政策红利和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扩张也向市场展示了新车制造的潜力。
Y型显示器
去年,在特斯拉的带领下,新能源板块持续飙升。截至1月29日昨日收盘,特斯拉的股价在一年内飙升了644.8%,超过了丰田、通用汽车和福特的市值总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蔚来、理想和小鹏分别上涨了1332%、94%和116%。这向许多投资机构表明,新能源汽车可以是一个投资回报率非常高的行业。
国内政策红利也是引发第二波投资热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0年最新补贴政策显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已延长至2022年底,补贴下降的力度和速度有所缓解。原则上,2020年
-补贴标准……
或2022年将比前一年减少10%、20%和30%。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仍需要补贴才能生存的新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
此外,自去年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逐步复苏。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36万辆,增长近11%。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到2021,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将超过30%,产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几家领先的新车制造商在攀登了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的高峰后,继续增加销量。NIO汽车去年全年交付汽车4.4万辆,同比增长112%;理想的汽车交付量为33000辆;小鹏汽车交付2.7万辆,增速与蔚来相近;威马汽车交付2.2万辆,同比增长33%。
尽管与特斯拉50万辆的年销量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它们从车型发布到量产交付的两年内的销售表现提振了市场信心。
回顾中国市场,就市值而言,全球汽车公司前十名中有三家中国公司。在TOP20排名中,有8家中国汽车公司占40%,超过了美德日阵营。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受到市场高度期待的原因之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陈清泰也指出,股价和市值的飙升与互联网基因、产品技术和新车企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关。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也标志着汽车行业进入大转型期,汽车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在重新洗牌
三
科技巨头进入跑步赛场
新能源汽车正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科技和互联网造车带来的想象空间也在进一步扩大。
去年11月,滴滴找到比亚迪,签约首款定制叫车滴滴D1,该车已上线;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智己汽车”;12月,据透露,苹果将于明年9月发布其首款电动汽车苹果
汽车
两周前,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生产汽车;富士康与拜腾的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就连此前宣布不造车的华为,也与长安和宁德时代(300750,股吧)联手打造了一个新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和高端电动汽车产品。
如果说“蔚小理”属于造车新势力,那么这些在造车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绝对话语权的科技公司则属于另一股不同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力量的新势力。它们的出现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这将对智能汽车市场和新的移动生态系统的真正到来产生非常积极的加速影响
1月11日,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这些科技巨头的加入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背景下进行的,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科技公司显然不愿意只做智能连接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汽车行业分析师严京辉认为,前汽车+互联网已经转向互联网+汽车。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这是业界的共识。互联网公司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跨越汽车制造的门槛只需要一步。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特斯拉FSD(Full
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占其市值的三分之一;中金认为,NIO汽车软件将占据其市值的一半。对于科技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在软件和计算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使他们更渴望在充满机遇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份额。
2021,新的汽车制造企业仍在涌入,汽车行业势必面临更多变数。新鲜血液和统治力可能不一定是目前造车的新势力,也可能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巨头,甚至是FF和恒大,他们都是以巨额资金进入的。
在汽车制造的无边界行业游戏中,未来的竞争将是资本、生态和格局。FF和恒大能否在这场资本之谜中找到一席之地并脱颖而出,时间已经变得非常紧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oxer Finance。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合肥效应”不可轻易模仿,不能以“幸存者偏差”来替代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五十铃汽车将把柴油卡车发动机业务外包给美国发动机供应商康明斯,而五十铃将专注于研发新兴技术。
1900/1/1 0:00:00在与燃油车竞争的时代,特斯拉采取的重要路径,就是通过不断降价,来撬动燃油车的市场。显而易见,特斯拉降价之路,还会不断走下去。
1900/1/1 0:00:00蓝鲸TMT频道1月28日讯,今日有媒体报道称,滴滴自动驾驶已于近期完成一笔3亿美元融资。对此,滴滴出行CTO张博回应表示,滴滴会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全力奔跑。
1900/1/1 0:00:00凭借着沃尔沃做背书,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领克迅速打开市场,其不仅销量蒸蒸日上,还将出口海外。1月27日,据官方消息,新款领克01将于近期登陆欧洲。该车自去年12月初上市以来,订单已破10000台。
1900/1/1 0:00:00来源:新浪财经1月28日上午,福特中国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博文,附图的广告海报写着“2021中国马年”,这种错误马上被发现并引起了网友吐槽。事实上,公元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