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最有前途的金属?镍币值得拥有!
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声明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马斯克已经多次在镍平台上工作。他说,“我们将最大限度地使用镍,并将钴降至零。”他还说,“如果你以一种对环境敏感的方式有效地开采镍,特斯拉将给你一份长期、巨额的合同。”
今年1月,马斯克表示“镍是我们最大的瓶颈”。2月25日晚,他还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在扩大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的最大问题是“镍短缺”。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中,由于电池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规模的快速增长的双重因素,对镍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
新一轮的资源争夺战已经开始,中国镍资源储量仅占3%。在这种劣势下,我们还能跟上吗?中国公司是否已经具备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能力?镍作为电池原材料的主要技术途径是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通过对上市公司、行业专家、矿业投资者的专访,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研究,揭开了镍的“面纱”。
未来10年,电池对镍的需求将增长8-16倍
根据国际镍协会的数据,2019年世界镍消费结构中,不锈钢占70%,合金占16%,电镀占8%,电池占5%,其他合计占1%。
不锈钢仍然是镍的最大消费国,2019年电池仅占5%
为什么电池使用的镍比例很低,但却能点燃一个“圆圈”?
许多专业人士认为,这正是基于未来对电池中镍的巨大潜在需求。
财通证券有色金属研究员李帅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高续航要求下,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扩大,对镍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镍的需求正在增加
根据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的数据,从NCM622电池过渡到NCM811电池的镍需求增加了16%。
根据兴证金属集团的预测,全球对电动汽车镍的需求可能会从2020年的约10.7万吨大幅增加到2025年的60万吨。2020-2025年需求端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预计电池领域的需求占比将从5%提高到17%。
淡水河谷估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行业对镍的需求预计将超过89万吨,激进估计为170万吨。电池对镍的需求将增加到37%,使电池成为镍的第二大需求领域。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镍的需求将增长8-16倍。
面对巨大的需求,人们对镍供应短缺的担忧不断。马斯克经常呼吁“高镍低钴”,他多次呼吁更多的镍矿开采,甚至表示“镍是我们最大的瓶颈”。
彭博社分析师Allan Ray Restaulo也表示,未来三年有色金属镍的供应将继续紧张,随着需求反弹,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严重的供应短缺。
在目前的产能形势下,镍的需求缺口将逐渐扩大
镍储量大,资源丰富
由于自行车使用量增加和电动汽车规模的双重好处,李帅华甚至认为镍将是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电池金属。
李帅华表示,任何一种电池金属要想有未来,成为核心金属,其储量首先必须能够支撑大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少因资源稀缺等原因导致的价格暴涨暴跌。
那么镍的储量是多少呢?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19年全球镍储量将达到8900万吨。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锂矿储量为1700万吨,全球钴……
2018年矿石储量为688万吨。
让我们再看看价格。
近年来,钴价格一直在20万元/吨以上,2018年飙升至68万元/顿的高点。今年以来,钴价再次开启上涨趋势,2月底突破40万元/吨,3月中旬突破36万元/顿左右。
钴价长期在20万元/吨以上
锂的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长期以来一直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从每吨4.3万元飙升至2018年的18万元,此后暴跌至去年的每吨4.3万多元。去年年底,上涨趋势再次开始,到今年3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8.5万元至9.2万元/吨之间。
近年来,锂价格波动较大
镍价方面,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开始了连续一年的上涨趋势。截至今年3月初,该价格在交易期间已超过每吨2万美元,创下六年多来的新高。记者梳理安泰客的数据发现,自2017年以来,电池级硫酸镍的平均价格在每吨22.75万元至36.25万元之间。
近年来,镍价格持续上涨
然而,与钴和锂相比,镍价格的整体波动并没有那么大。
李帅华认为,大金属格局大,价格相对稳定,更有利于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
高冰镍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硫酸镍供应模式的变化?
就在业内仍在期待镍价继续上涨之际,毫无征兆的是,3月3日,伦镍价格突然调转下跌。
3月4日,Lunni的收盘价为每吨15895美元,比前一天下跌15%,创下近三个月低点。同一天,上海镍业下跌6%,收于130510元。
引起巨大市场震荡的是中国不锈钢巨头青山实业3月3日发布的消息——从2021 10月起,青山实业将向华油钴业(603799,原料棒)供应6万吨高冰镍,向中卫集团供应4万吨高镍。
上海有色金属网镍盐分析师孙家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高冰镍可以作为电池级硫酸镍生产的原料,从而生产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三元锂电池。硫酸镍中间原料的补充有望缓解过去的供应短缺,导致新能源方向对纯镍的需求减少,对镍价格的预期减弱。
过去,高冰镍主要通过冶炼硫化镍矿获得,但硫化镍矿资源相对稀缺,供应变得紧张。青山工业将红土火法冶炼的镍铁转化为高冰镍。
青山实业表示,2020年7月,公司开始在印尼调试生产高冰镍,生产镍含量超过75%的高冰镍。该工艺于2020年底成功试验,目前能够稳定供应高质量和高质量的冰镍。该公司将继续增加对印尼镍工业的投资,预计2021产量为60万吨镍当量,2022年产量为85万吨,2023年产量为110万吨。高冰镍和镍铁的生产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进行调整。
孙家灿表示,目前硫酸镍的主要原料来源是镍湿法中间体、镍豆/镍粉和回收材料。由于回收材料有限,镍湿法中间体已成为最具成本效益和最主要的原料。从长远来看,用高冰镍生产硫酸镍的经济性要好于用镍豆生产硫酸镍。新能源行业对镍豆的需求将低于预期,导致镍价格大幅下跌。
青山实业供应的高冰镍是否意味着硫酸镍原料的预期短缺已经完全打破……
?
孙佳灿表示,此前预计2021至2022年间硫酸镍原料供应将紧张,但如果青山工业按计划供应高冰镍,7.5万吨镍高冰镍项目将弥补供应缺口。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高镍锍工艺的成本相对较高。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报告指出,在镍价格大幅下跌后,目前镍价格与新产品价格之间的差异使新产品无法生产高冰镍来弥补工艺成本。生产高冰镍的利润明显低于直接销售NPI的利润,NPI企业生产高冰铜的动力不足。如果维持目前的NPI价格,LME镍价格将上涨至每吨至少18200美元,以便企业有动力生产高冰镍。
数据显示,3月19日,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镍价收于每吨16250美元。
另一方面,从生产硫酸镍的工艺来看,湿法冶炼技术仍然是主流,具有更多的成本优势。
目前,湿法冶炼技术是主流
孙家灿指出,湿法技术初期投资大,后期成本低,而火法冶金技术初期投资低,后期投资大。与总成本相比,采用火法冶炼镍锍技术生产硫酸镍的成本高于湿法生产。
国信期货通过比较湿法冶炼和火法冶炼生产高冰镍技术,认为后者存在技术不成熟、转化成本高等缺点。根据诺斯里克公司的数据,用红土镍矿生产高冰镍的总成本超过每吨镍20000美元。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两种技术路径中,第三代高压酸浸工艺是成本的下限,火法提取高冰镍是成本的上限。但据国信期货称,目前镍价仍在第三代高压酸浸工艺成本线附近。
国信期货指出,青山工业项目要到10月才能达到初步生产,全部成本未知。它尚未对短期供需端产生重大影响,情绪发泄后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盛屯矿业(600711,股吧)和华友钴业也在印尼投资了火法冶炼高冰镍项目。华友钴业独家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年产4.5万吨镍金属及高冰镍项目是公司非公开募集项目之一。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和准备工作,建设期为2年,预计2022年底投产。
中国企业上马红土镍矿湿法项目
正是由于对红土镍矿湿法冶炼技术的乐观前景,一些具有强烈勘探精神的中国企业进入了红土镍矿储量和产量排名第一的印尼。
2020年,印尼镍资源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华友钴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尼红土镍资源储量大、品位优,其中褐铁矿资源占很大比例。目前,镍铁主要采用热原RKEF工艺生产,大部分褐铁矿资源处于废弃状态。该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大型湿法项目将在资源、成本和其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司将根据业务情况和下游市场需求,进一步积极开展镍资源终端产业布局。
目前,采矿主要集中在腐殖质层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处理红土镍矿时,新能源产业链的突破主要在湿法冶炼方面。
近年来,包括华友钴业、绿地(002340,股吧)、洛阳钼业(603993,股吧……
宁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了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据安信证券统计,目前印尼在建或规划的红土镍矿湿法项目有5个,产能20万吨。
其中,华悦项目因多家中国上市公司的参与而备受关注。华岳项目由华岳公司开发,华岳公司是华友钴业的全资子公司华庆公司、青创国际、沃源控股、IMIP和LONG SINCERE成立的合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2.8亿美元,计划建设年产6万吨镍金属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2019年11月,洛阳钼业通过资本运作,投资并参与印尼镍钴湿法冶金项目,实现对华岳镍钴21%股权的控制。
青梅邦项目是格林威、青山工业、邦普、IMIP和韩华工业于2019年1月成立的合资公司,旨在联合投资印尼红土镍矿生产新能源材料。该项目联合投资7亿美元,建设一个生产能力不低于5万吨镍金属和4000吨钴金属的湿法冶炼基地,生产5万吨中间氢氧化镍、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晶体、2万吨电池级别硫酸钴晶体,以及30000吨电池级硫酸锰晶体。
湿法项目资本支出高,产能提升缓慢
备受资本追捧的湿法冶炼项目前景如何?
曾参与镍投资的外国企业官员徐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工艺改造和技术水平置换开发,目前新建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大多采用第三代高压酸浸工艺。这一过程历史上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它能否以合理的成本按时生产出符合电池要求的产品。但目前看来,中国人对这项技术的掌握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突破。
传统的问题在于高投资和缓慢的产能提升。徐静说,历史上,高压酸浸项目不仅在自身基础设施开发方面需要高投资,而且由于工艺和过程控制不成熟,导致成本超支和项目延误,这是世界范围内类似项目的常见问题。项目完成后,生产线需要反复测试和调整,经过长时间的调试周期,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多年来,这些问题限制了高压酸浸技术的广泛应用,仅限于西方国家投资的几个大型项目。
例如,马达加斯加的Ambatovy项目的设计年产能为60000吨镍和5600吨钴,2011年的初始预算为47.6亿美元,修订预算为55亿美元。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期延长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中信证券(600030,Stock Bar)分析了过去的项目投资,发现全球主要红土镍湿法冶金项目的超支比例达到73%,其中超支最严重的项目导致最终投资额是预算的2.7倍。同时,该项目的投资强度也处于较高水平,据报道每吨镍投资5.8万美元。
理论上,高压酸浸技术是可行的,但化学工艺的复杂性使许多西方公司对按时生产符合预期的产品犹豫不决。徐静解释说,与用于铁、铜等金属的传统冶金工艺不同,红土镍矿使用化学工艺提取镍,其工艺控制比冶金工艺更复杂。
完工后产能提升期的长短也存在不确定性。
2010年投产的VNC项目和Ambatovy项目尚未达到产能,而2012年投产的中集瑞木项目则用了约5年时间提升产能。
由于资本支出高,产能提升缓慢,许多湿法冶炼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
直到今天。
徐静指出,Ambatovy项目是加拿大矿业公司Sherrit International、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韩国资源集团的合资项目,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去年,Sherrit转让了他的矿业股权,并退出了Ambatovy项目。
经过多年的亏损,淡水河谷还出售了其在新喀里多尼亚的Goro项目。
中国企业在湿法冶炼项目方面具有优势
尽管湿法冶炼工艺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徐静表示对中国企业充满信心。
西方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了尝试,但他们的经济短视导致大多数尝试都没有进行到底。只有中国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的深耕,中国团队已经完全掌握了低成本高压酸浸提取镍和钴的技术,将“外国人”害怕的产能爬坡期缩短到可控范围。此外,印尼红土镍矿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矿化类型相同,多年来探索的成熟团队和经验可以复制。传统的火法冶金镍铁加工工艺也是如此。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中国公司在过去十年中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并在印度尼西亚遍地开花,成为当今世界镍原材料的重要来源
徐静表示,中冶集团在中国的八鑫瑞木项目已经很好地投入运营,打破了项目延期、效果不佳甚至被出售的“魔咒”。瑞木项目的成功经验已经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在印尼复制的希望很大。
事实上,业内普遍认为中冶瑞木项目是目前最成功的第三代高压酸浸项目。其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设计产能,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第三代高压酸浸项目之一。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考虑红土镍矿湿法工艺投资高、难度大、生产慢的问题。华友钴业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第三代高压酸浸技术经过建设、生产,以及多年来各种项目的运营经验。它在工艺理论、工程设计、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方面已经成熟。
华友钴业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独家回应中表示,在投资方面,通过技术优化、国产化替代、大幅减少园区公辅设施建设等措施,万吨镍的投资是全球同类项目的三分之一;在难度方面,华友钴业对世界上类似项目的生产实践有着透彻的了解,并充分掌握了此类项目的技术和生产控制能力;
在扩量方面,可采取充分测试验证生产指标、加强人员模拟操作、加强工艺培训等措施,在项目建成后一至一年半内实现项目生产目标。
华友钴业对何时开始生产充满信心。据介绍,该公司年产6万吨镍金属氢氧化镍钴湿法工艺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底投产。红土镍矿湿法冶金项目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一半以上。该公司有信心在2021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华友钴业独家回应。
中信证券研究还认为,本期在印尼投资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大多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建设投资预计将较以往项目大幅减少。高压酸浸技术的成熟缩短了项目的生产和合规周期,生产成本预计将降至5000-8000美元/吨的水平,具有成本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在建的几个湿法冶炼项目计划于2021至2022年投入运营。
例如,今年2月,绿地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印尼项目现场目前正在实施主要设备基础工程,符合5月1日主要设备到位的条件。国内定制的高压反应堆等主要设备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运往印尼项目现场。印尼项目将于2022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并将跟上公司三元前驱体的战略需求。
印尼利钦OBI镍钴项目一期工程于201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镍量35000吨,计划于2021第二季度投产。
考虑到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延迟影响,一些项目可能会出现生产时间延迟的情况。安信证券研报认为,印尼已经推迟了计划中的第三代高压酸浸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三代高压酸浸项目的重点将放在2021-2023年,届时全球硫酸镍供应量将出现大幅增长。
湿法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在对中国企业充满信心的同时,李帅认为,先发企业具有先发优势,这使其能够更早地与印尼当地优势企业合作,更快地绑定红土镍矿资源,抓住机遇,并有利于降低成本。
华友钴业在独家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指出,得益于青山公园的配套设施、大量设备的国产化、镍钴品位高以及工艺流程优化,其项目总成本远低于目前同类项目。
徐静还指出,在建设初期,有必要招聘相关人才。在高素质人才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规划的项目可以抓住人才优势。如果先建成后投产,拥有大客户的机会也会更大。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对未来镍需求持乐观态度,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抢占镍资源市场。
蓝晓科技(300487,股吧)近年来表示,在红土镍矿的开发中,湿法工艺已经逐渐成熟,并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为吸附分离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吸附分离是蓝消科技的“主战场”。
长期研究红土镍矿的蓝晓科技首席科学家李遂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红土镍矿处理的难点在于铁、镁、铝等高金属杂质。在杂质去除、钴镍分离和废水处理方面,树脂吸附法可作为当前新能源产业链中镍、钴等金属的主要净化分离方法。
李遂当解释说,目前国内进入……
ises大多采用传统稳定的提取方法开发镍矿。在提取过程中,主要使用氢氧化钠或氧化钙进行皂化,然后重复沉淀和提取。如果采用树脂法的吸附分离技术,可以省去沉淀步骤,即硫酸镍浸出液除铁后不需要用碱皂化,可以直接用树脂法吸附分析,除杂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镍。与提取方法相比,每吨可减少数千至10000元的成本。
李遂当指出,与提取法相比,树脂法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但在长期运行中具有明显优势。在湿法冶金领域,金属资源的获取通常是在简单可行的提取方法之前进行的,但最终会被更精细和升级的技术所取代,从而促进行业的逐渐稳定和成熟。吸附技术通常是最后一种替代技术,因为它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工艺环保、产品质量更高以及吸附材料升级带来的广阔的成本降低空间等明显优势。在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的领域,吸附法首先具有环保的特点。其次,树脂的损失很低,而且提取方法每月都需要新的提取剂。
此外,树脂法在处理低品位红土镍矿方面具有优势。对于镍含量在0.8%以下的红土镍矿,使用提取法的成本相对较高。当镍价格高企时,企业仍然可以盈利。然而,当镍产能和供应增加,价格下降时,当企业追求低成本技术改造时,树脂法的成本优势更加突出。目前,蓝晓科技在红土镍矿中提取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已经拥有树脂中试级的配套系统设备技术储备。
徐静认为,企业创新将有利于镍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加速发展,对行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国信期货研报,鉴于大规模优质硫化物矿床日益稀缺,利用红土镍矿开发电池用镍的技术路径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新的红土镍矿冶炼高冰镍和第三代高压酸浸技术可能是未来挽救硫酸镍短缺的救命稻草。然而,高投资、高成本和长建设周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镍价格来鼓励更多的公司进行投资。
记者手记|企业技术创新为镍行业发展增添更多确定性
市场普遍认为,印尼湿法冶炼项目的生产进度将快于火法冶炼高冰镍项目。但近期,青山实业在印尼火法冶炼高冰镍方面的技术突破远超市场预期。
总体比较表明,湿法项目具有成本优势,仍有广阔的前景。但火法冶炼高冰镍技术也有发展空间。两项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硫酸镍的供应增加更多确定性,从而满足三元锂电池领域对镍的巨大需求。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这需要鼓励企业创新,这将有利于镍产业链的技术改进和加速发展,并对行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11日凌晨,美国底特律市发生一起特斯拉ModelY与卡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两名司乘人员严重受伤,特斯拉ModelY受损。
1900/1/1 0:00:00受芯片短缺的影响,自进入2020年以来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减产、停产,这其中就包括沃尔沃。
1900/1/1 0:00:00日前,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
1900/1/1 0:00:00蒙迪欧作为福特汽车曾经的销量之王,上市后在国内就有着不错的市场,但由于7年没换代,以及国产品牌和主流品牌的马太效应,该车已经逐渐边缘化。
1900/1/1 0:00:00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实施标准的通知。
1900/1/1 0:00:00此前有消息称,一汽丰田将放弃“皇冠”这个历史悠久、且定位高端的品牌名字。但随着“双车战略”的布局,一汽丰田似乎要将其融入为SUV车型,也就是传闻多时的一汽丰田版汉兰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