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可能没想到会保持低调,为上市做准备。尽管它已经跨过了上市门槛,但上市后仍将面临沉重的打击。
6月30日,成立9年的滴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然而,仅仅两天后,滴滴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启动“滴滴出行”网络安全审查的通知。同时宣布,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止风险扩大,“滴滴出行”将在审查期间停止注册新用户。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应用。根据官方声明,“滴滴出行”应用程序存在严重的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违规行为。
来自国家的持续打击让滴滴有点困惑,但它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微博话题阅读量迅速超过10亿。一些用户也没有闲着,在滴滴平台上疯狂开发票,甚至一度导致开票系统崩溃。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滴滴是焦点的时候,一则新的公告又来了。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再次发布公告,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一次,焦点是“云漫侠”、“卡车帮”和“BOSS直聘”最近在美国股市的上市。与滴滴一样,在审查期间,“全量发货”、“卡车辅助”和“老板直聘”的新用户注册也被暂停。
这时,大家终于平静下来了。这是一项针对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的系统性行动!
环境总是在微妙地变化,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段野蛮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迎来了一个需要加强监管的新时代。
科技和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速度和便利,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然而,长期以来,互联网公司一直受到对用户信息过度需求的困扰,用户意见很多。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甚至垄断地位,它经常被批评为允许企业和用户进行明显的垄断行为,如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它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这些数据的使用和安全将不可避免地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变了,科技和互联网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很难回到过去。只有在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直到现在,人们才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对滴滴等互联网公司的审查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用户和公众,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一变化。
第1级:数据霸权和反霸权
不可否认,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目前拥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积极利用,并将给人们带来好处。如果消极利用,这将是一场重大灾难。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很难用“商业资源”来简单描述企业持有的海量数据(603138,股吧),这已成为国家的根本战略资源。因此,互联网平台持有的个人数据流向何方一直是社会上最敏感的神经。
美国早就认识到数据的战略地位,多年来一直在疯狂地索取这些海量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关于征求国内数据,也是关于征求美国以外的数据。
因为美国的目标很明确:在军事霸权、技术霸权、文化霸权之后建立全球数据霸权。因此,美国一直在布局其法律框架,有意无意地领导国际数据规则制定,逐步构建美国数据霸权的砖瓦。
在互联网领域,美国是技术的发起者、规则制定者和实际控制人,掌握了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以及总的交换节点和根路由器。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为窃取其他国家的数据和寻求“数据霸权”提供了极大便利。
这种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展示,但对美国“不太友好”的国家如果一不小心可能会面临重大损失:例如,伊朗的许多网站可以被美国直接撤销,让这些网站凭空消失;在窃取其他国家的数据后,美国可以进行多维分析,将敌对国家的社会脆弱性和攻击点包装成信息和数据炸弹,并将其储存在美国的武器库中。
此外,美国的监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监控世界的“棱镜计划”、从互联网骨干枢纽收集数据的“布兰尼计划”以及从光纤网络收集数据的《上游计划》。
斯诺登在挑选美国内衣时表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广泛实施窃听,其掌握的数据甚至包括“你在和谁说话,什么时候和他们说话,你去了哪里”等等。
美国对敌对国家或外国的数据请求没有上限或下限,而且根据规定,美国互联网公司也会无休止地请求数据。谁制定了规则?他们自己
苹果、推特、脸书、谷歌只要你能说出互联网公司的名字,美国政府就会不断与它们沟通并要求提供数据。美国的许多公司也在苦苦挣扎,但它们正在积极合作。
2018年,美国颁布了《合法使用外国数据澄清法》,将美国的执法部门从美国的跨国公司扩展到全球的跨国公司,试图重新建立美国对全球数据的控制。
你认为中国是个例外吗?不,恰恰相反,美国人对中国的数据非常“热情”和感兴趣!
2020年3月3日,奇虎360发布研究报告称,美国中情局攻击组织对中国航空航天、石化、大型互联网公司、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窃取大量商业机密和与最新技术和社会动态有关的数据,侵犯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020年3月4日,外交部在回应此事时表示,美国是名副其实的“黑客帝国”。
如果中国不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允许更多科技公司“裸”到海外上市,被怀有恶意的国家或机构索要数据,那么中国不仅会失去商业利益,还会失去国家安全。因此,中国将失去数据治理的主导地位,成为待宰的羔羊。
当中美关系相对良好时,即使存在分歧,两国之间的沟通和磋商也会形成务实的解决方案。但现在两国关系紧张,是美国积极破坏中美关系,不尊重中国的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关注网络安全,依法对海外上市公司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已成为必要和合乎逻辑的。
对于海外旅行的中国公司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在海外上市之前,他们主要遵循当地的资本市场法规。在未来,情况会有所不同。除了遵守当地法规,他们还需要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保护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
以“滴滴”网络安全事件为标志,无论是中国海外企业还是外国跨国企业,只要涉及中国的利益和安全,都必须遵守中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尽管目前对“滴滴”的调查尚未得出结论,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提高了中国各家公司的意识,尤其是那些互联网巨头。
第二级:互联网监管进入新时代
有人认为中国政府这次小题大做,但恰恰相反,欧盟和美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近年来,欧盟一再采取措施打击所谓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认为这些平台“受众最多,可能造成最严重的损害”。因此,大型互联网平台应承担最高标准的尽职调查义务,以匹配其社会影响力和手段。欧盟要求脸书和亚马逊等全球科技互联网公司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
除了国家安全,还有一个反垄断方面。例如,自去年以来,许多国家发起了一波互联网反垄断措施,美国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和微软首当其冲。从数亿美元到越来越高的惩罚水平,都表明强有力的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立法还为时不晚!紫金财经将对此进行简单梳理!
2015年的《国家安全法》和2016年的《网络安全法》是两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基本奠定了我国网络安全审查法治化的基础,也是我国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的重要法律依据。
2020年4月,十二部委联合制定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滴滴、云漫漫、凡岗、BOSS直聘的审核依据《网络安全审核办法》,即“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2020年10月17日,《出口管制法》通过,凸显了新型国家安全。与传统安全概念不同,新型国家安全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包括经济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和网络安全。
在新国家安全领域,中国高科技(600730,股吧)技术出口企业需要特别关注并遵守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2021 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数据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任何组织或个人收集数据都应采取合法、合法的方法;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
总之,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做了大量工作,国家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变得更加系统和完善。
各种迹象表明,该国未来将在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做得更多。可能会出台严格的法律来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一些敏感数据国家不允许企业独立保存,只能调用;滴滴用户出行的详细位置信息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使用,而不是随意独立保存和使用。
互联网不是网络安全法之外的地方,只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它们就可能受到审查。至于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是国内还是国外,他们受到同等待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滴滴发起的监管风暴与此前阿里和美团的调查不同。阿里巴巴和美团因利用其垄断地位从事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而受到调查。从网信办发布的两份通知中可以看出,此次反垄断调查与阿里巴巴和美团的调查并不相同。
在财经科技作家陈根看来,无论是滴滴出行、BOSS直聘,还是云漫侠、卡车帮,他们面临的网络安全审查都不是空穴来风。将这四家公司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它们的业务都涉及基本信息数据,并且最近在美国股市上市。
陈根老师认为,滴滴、云漫漫、卡车帮虽然业务方向不同,但其运营机制和方式是相似的。基本上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长江南北部城市以外的大街小巷的数据。而BOSS直聘直接掌握了很多求职者的基本信息。由于其巨大的市场份额,滴滴、云曼、凡刚使用的网络系统和用户数据更为重要。
让我们大胆预测,随着数据安全和敏感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美国企业对数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极端,放弃美国市场前往香港可能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
第三层次:隐私保护进入新阶段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语和行为轨迹、学习和工作、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等,几乎都在互联网上留下数据,这些数据每天都在快速增长。
不仅是滴滴,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巨头,都面临着海量数据带来的新问题,用户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当人们享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他们也会发现我们的隐私正在慢慢被窃取。例如,当你在谈论儿童并打开一个应用程序时,你可以直接推荐奶粉和尿布;你需要给父母买一份礼物,当你打开手机时,你就会收到。买XX作为礼物送给父母是完美的;当你想换房时,中介机构和房屋销售公司会打来大量电话。
人们的隐私被窃取了,几乎每个人都在网上裸奔。没有法律保护的数据几乎让我们暴露在互联网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暴露在大小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在那里被任意使用,甚至被交易。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新的数据收集和客户开发方法取得了非凡的发展,仿佛他们从一开始就发现了相关法律的漏洞,并积累了强大的垄断力量。
前几年,互联网公司每天都在喊着“连接一切”和“大数据”,数据被视为免费的石油,支持创业神话和资本市场飙升的估值。
当消费者被鼓励使用自己的数据而不是资金来支付服务费用时,似乎没有适当的法律来规范用户数据的滥用。一位公司领导曾发表过类似的声明,“用户可以将其个人隐私数据转移到某些功能应用程序中。
从蚂蚁金服事件、滴滴事件以及政府采取的行动可以看出,未来互联网巨头野蛮扩张和数据使用的时代已经结束。从行业规范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科技公司建立对用户数据的尊重,因为数据不是你想要的。
数据越多,责任就越大,个人隐私保护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实际上迫使科技互联网公司不要利用资本优势来挤压和降低成本,而是要找到更好的出路。
例如,开发高科技,开发高精度和尖端技术,解决瓶颈项目。例如,对于国际市场的扩张,除了占领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国企业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也可能采取“降维”行动,很少有人能抗拒。
人民日报此前评论社区团购:别只想着几捆白菜,技术创新的海洋更让人兴奋。这些话对于分心的企业来说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总体方向和格局已经确定,大家要认真思考,量力而行!
跨国企业也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应该遵纪守法、不越界,服务用户、服务公众、服务人民,不成为资本的附庸,不依靠资本作恶,与国家利益相一致。如果你不了解这些,那么一家多大的公司也会倒闭!
参考材料:
美国正在疯狂地从世界各地收集数据,中国公司在输出数据时必须格外小心
《网络审查之锤,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陈根
完善跨境数据流法律体系,防止美国“数据霸权”来源:法制网
滴滴全国行动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作者:詹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紫金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发现
新浪科技讯7月8日下午消息,天眼查App显示,7月7日,常州进和理标准厂房建设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斌,注册资本1
1900/1/1 0:00:007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众可能准备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ElectrifyAmerica的部分股份,以帮助该公司在电动汽车时代获得发展。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今年北京市摇号新政实施以来,先后完成了首次新能源指标、普通指标配置。那么,新政优先向“无车家庭”配置小客车指标,是否得到了落实?7月7日上午,市交通委公布积分入围家庭构成,用数据说话。
1900/1/1 0:00:00财联社讯,当地时间周二,捷豹路虎JaguarLandRover警告称,预计第二财季的芯片短缺程度较上一季度更严峻,这可能导致本季新车销量较预期目标下滑50。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7月7日,天眼查显示,神州优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被执行的企业为神州优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法院为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1900/1/1 0:00:00中华网财经7月7日讯据港媒报道,小鹏汽车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小鹏汽车创办人何小鹏一直与小米创办人雷军关系良好,他在上市后记者会被问及小米宣布造车后两人关系时,何小鹏称,依然视雷军为“好大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