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简介
习惯于轻资产业务的百度虽然手握一把好手,但在面对外卖、团购等重资产业务时,必须对汽车制造等重业务的高度复杂性保持耐心,警惕过去的肤浅尝试。
李平|文
离石商业评论|来源
你唱完之后,我将出现在舞台上。关于跨境汽车制造的消息是否活跃。
10月18日,雷军宣布小米的造车“远超预期”,最快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落地。为了避免被淘汰的风险,雷军上了自己“人生的全部声誉”,勇敢地继续造车。
比小米更快的是富士康。
10月18日,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正式发布了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带来了三款新车,即纯电动轿车Model C、纯电动SUV 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经过苹果十年的造车生涯,富士康正式宣布在一年内推出三款车型。
华为仍然坚持不生产汽车,但计划开设更多的商店来销售汽车。赛力斯官网显示,北京共有13家门店,包括用户中心和授权体验店,与9月底媒体报道的7家相比增加了6家,几乎翻了一番。
自2021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再超出预期。中国汽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5万辆,分别完成35.3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增长1.5倍,创历史新高。同时,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0.4%,一定程度上“提前”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
持续火爆的销售业绩继续吸引跨境玩家进入和造车,百度、小米、OPPO和360等公司都明确表示有意造车。可以预见,科技公司的进入将加速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并加速整个行业的转型和淘汰。未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如果不考虑华为,百度和小米应该是国内科技公司中的前两大种子公司,尤其是掌握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百度。年初,汽车制造业的官方宣布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但与最近的小米相比,关于百度造车的消息明显较少,最新进展仍在9月下旬,当时有消息称百度的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正在进行软件调试。从曝光度来看,百度造车的热度也明显低于小米造车。根据最近的百度搜索,大约有41400000个与“小米制造的汽车”相关的结果,而“百度制造的汽车》只有34300000个。
在二级市场,造车给百度带来的荣耀似乎已经逐渐消散。在正式宣布造车后,百度股价一路上涨,达到354.82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截至目前,百度股价已跌至177.64美元,较峰值下跌了一半。
显然,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百度汽车制造业可能面临的压力、挑战和真正价值。
一
无法继续的“安卓梦”
如果把时间拨回年初,百度宣布造车令外界相当惊讶。在此之前,李彦宏曾多次表示百度不会造车,Apollo只是一个自动驾驶平台。
作为最早进军汽车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百度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深度学习实验室,并于2014年正式启动了“百度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计划。当大多数新势力还处于PPT造车阶段时,李彦宏已经在北京五环路上驾驶百度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2015年下半年,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并进行了全自动驾驶……
在北京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进行测试。
2017年,百度的“阿波罗”计划启动,百度决定向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开放其自动驾驶平台,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通过硬件环境与任何自动驾驶车辆对接。
2018年,百度Apollo先后发布了三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自动泊车、无人运营车、自动穿梭巴士。截至2020年底,百度Apollo拥有近百家合作汽车公司,包括丰田、大众和福特等汽车巨头,在全球97个国家拥有45000多名开发者。
从全球范围来看,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处于顶级水平。知名研究公司Navigator research将百度Apollo与美国三大自动驾驶公司一起列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四大领导者,并认为百度是中国唯一的顶级自动驾驶公司。
没有人会低估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地位,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除了自动驾驶技术,百度在高清地图、AI智能语音、图像处理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远超传统厂商。
但面对汽车行业长达一个世纪的变革,手握好品牌的百度并不急于造车。相反,和现在的华为一样,“不造车”一直是百度固有的标签。
如果不亲自下场,百度也有自己的计划。尽管技术优势突出,但硬件制造是百度的弱点之一,供应链管理和To C能力也相对缺乏。因此,百度明智地将自己定位为“汽车行业的安卓”,并将Apollo打造成一个开放的技术开放平台,为传统车企提供车辆、软硬件、云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既然百度选择了To B路径,自然无法与车企直接竞争。直到2019年两会,李彦宏本人明确表示,百度不会做硬件,百度不会自己做汽车。
但今年1月11日,百度高调宣布将与吉利组建合资公司,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并以汽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
为什么百度要进入自己不擅长的硬件领域,不做平台业务就亲自造车?
事实上,尽管落花是有意的,但流水是无情的。百度Apollo计划看似美好,但却遇到了实际困难。
令人尴尬的是,尽管百度宣布了越来越多的Apollo“合作伙伴”,但市场上很少有车企宣布使用百度Apollo技术。更准确地说,只有百度真金白银投资的威马汽车采用了Apollo ANP和AVP技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尽管百度对自动驾驶技术保持着足够开放的态度,但车企没有也不能接受百度作为橄榄枝。越是有实力的车企,就越会坚持自主研发。毕竟,无论是新车制造商还是传统汽车巨头,都不愿意将正在进行的汽车智能化转型委托给第三方,而只是成为汽车硬件制造商。最近引发争议的上汽集团以华为的“灵魂理论”为例。
最终,尽管有很多“合作”的车企,但真正接受百度Apollo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的,只有威马这一二线新势力。事实上,百度的“安卓汽车梦”已经觉醒。
二
集合度的建立与进展
厂商之间的博弈和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让百度的“汽车安卓梦”难以为继。如果你想继续展示你的领先技术实力,你必须亲自下台。
3月2日,吉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百度的全资子公司大足县百瑞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5%的股份,吉利的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持有45%的股份,a……
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
公开资料显示,夏一平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学院,曾担任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在加入美孚之前,夏一平曾在福特亚太和北美工作了5年,负责福特智能汽车系统SYNC产品在中国的本地化。
作为集度汽车的首任CEO,夏一平最常被外界问到的问题是“百度造车太晚了吗?
外界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一方面,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燃油车公司加速电动化转型,造车新势力成功“复活”。小鹏和NIO每月已交付超过10000辆新车,2021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再次吸引了小米和OPPO等强大的跨境参与者加入汽车制造大军。
另一方面,缺乏硬件基因的百度在造车方面有很多困难。汽车制造技术和技术研发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别,复杂的制造和运营系统需要长期的积累。即使是今天的特斯拉也从梅赛德斯-奔驰和丰田那里学习了供应链管理和制造流程。可以预见,即使有吉利作为合作伙伴,百度的汽车制造知识仍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那么,百度如何在一个紧张的时间窗口内推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呢?
对于这个问题,夏一平在6月1日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普及已经获得了行业共识,使得无人驾驶落地的可能性更加合理。未来3-5年,电动汽车将面临电动化竞争的同质化现象,竞争的核心肯定在智能化领域。
从夏一平的上述讨论中不难看出,集度汽车希望利用百度的智能技术优势,实现未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百度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个竞争对手已经量产落地的情况下,集度还处于团队建设、产品研发阶段,智能技术的变化和发展非常快。此外,即使在吉利的帮助下,集度汽车在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产品定位、用户基础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夏一平还透露,集度汽车计划在今年10月举行品牌发布会,首款量产概念车将在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它在外观和概念上“90%接近量产”,将于明年年底前计划,2023年前开始交付。此外,集度汽车目前计划推出不止一款车型,而是一系列车型,预计每1-1.5年发布一款新车。
大规模和紧凑的产品开发计划自然需要资金支持。根据百度的计划,集度汽车将在未来五年投资500多亿元,并将在接下来寻求外部融资。
然而,从目前的角度来看,集度汽车已于8月30日完成了模型风洞实验,整车设计已得到确认。不过,目前还没有品牌发布会的消息,也没有外部融资的消息。
三
两个和尚提着水吃?
如果在2023年之前真正实现交付,百度将相当于将新车量产时间压缩到两年。凭借吉利SEA平台和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势,集度汽车在新车交付速度上仍保持着对小米的优势。
有意思的是,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前,人们普遍猜测的名字是“集度”,吉利和百度各取一个字,但最终的结果是“集都”。
在官方的解释中,集度的含义是“百度人工智能能力的顶峰”。显然,这是一家由百度主导的公司,只要它汇集了百度的成功,似乎就没有必要对吉利考虑太多。
此外,百度还于6月7日成立了积都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技术服务、开发……
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销售。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然而,它被百度100%间接控制,似乎把吉利留在了一边。
这让人怀疑这两家公司的合资企业是否仍处于蜜月期。“百度投资20亿元造车”的消息登上热搜后,百度回应称,集度科技是由百度和吉利汽车共同创立的一家以科技为基础的汽车初创公司。公司未来的股票结构和运营管理方法将在具体信息公布后进一步向公众传达。也就是说,集度科技未来仍有可能接受吉利的股份。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厘清百度、吉利和集度汽车之间的关系。在夏一平看来,集度汽车与百度、吉利的关系是整车企业和供应商的关系。集度的“第一辆车”将根据吉利的供应链制造,并由吉利开发和生产。百度将以供应商的名义向集度汽车出口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汽车、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
但集度汽车的第二款车型会继续由吉利开发制造吗?这似乎不确定。一旦百度了解了吉利的整个汽车制造流程并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它会自己开发和生产新产品吗?
集度科技的成立无疑增加了这种可能性。
另一种分析认为,集度科技成立后,百度可能会将技术输出的工作转移到集度科技。此外,集度科技的技术输出不仅针对集度汽车,还针对整个行业,目的是为百度在造车之外带来更大的利益。毕竟,吉利庞大的SEA架构也销往数百家商店。
但这样一来,关于集度科技后期引入吉利股份的猜测就不太合理了,百度此前关于调整股权比例的说法也很难落实。截至目前,积都科技唯一的公司仍然是百度旗下的大足县百瑞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怀恨在心的人可能会怀恨在胸。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百度来说,展示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和平台实力的意义可能大于集度汽车本身的销量。
根据李彦宏的计划,百度Apollo业务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制造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帮助汽车企业快速构建自动驾驶能力;二是端到端整合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将最先进的技术尽快推向市场;
第三种是共享无人车。
所谓“端到端集成”是指直接造车,在百度的规划中排名第二。
同样,对于处于持股地位的吉利来说,集度汽车可能只是其广网战略的一个案例,毕竟领克、吉利极氪等品牌才是“真材实料”。更有趣的是,吉利除了在该平台上制造汽车外,还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腾讯的赋能能力相比,阿里巴巴在整合资源方面经常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阿里巴巴“买一家公司,毁另一家公司”的笑话。但与阿里巴巴相比,百度在资源整合或合资运营方面并不是特别有经验。合资汽车制造的未来将涉及品牌建设和运营的长期过程。百度和吉利能否保持互信,合作方式和理念的差异是否会引发分歧,所有这些显然都需要打一个问号。
此外,随着其他重量级玩家的不断入局,虽然手握一副好牌,但习惯于轻资产业务的百度在面对快递、团购等重资产业务时,必须保持耐心,迎难而上,警惕过去的肤浅尝试。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足够的战略耐心,都可能很难创造出一款让用户惊喜的好车。
内容转载|工作洽谈|业务合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离石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10月22日,上汽大众ID3正式上市,新车提供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59888173888万元,全系续航430公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电气化和互联性的不断提高,车辆面临更大的网络攻击风险。
1900/1/1 0:00:00特斯拉中国官网10月27日信息显示,ModelS长续航版、ModelX长续航版价格均上调3万元,当前最新售价分别为88999万元、93999万元,预计交付日期均为2022年一季度。
1900/1/1 0:00:00日前,据外媒报道,到2021年为止,特斯拉已经偿还了5笔贷款总价超过10亿美元的债务。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详细说明了这些贷款的偿还情况。
1900/1/1 0:00:0010月27日,贾跃亭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祝贺“特斯拉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这一壮举。
1900/1/1 0:00:0010月26日消息,针对上汽大众经销商对ID系列车型私自发布降价优惠的行为,近期网络曝光了上汽大众对相关经销商处罚的结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