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南/摄影师陈金星/卡通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最近在河北省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长城汽车(601633,Guba)已同意在德国成立长城汽车德国有限公司。在此之前,长城汽车已经宣布将从德国正式进入欧洲市场,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公司选择在德国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与此同时,德国也逐渐成为领克、爱知等中国车企走向海外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随着德国汽车巨头大力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中国车企正在加速进入德国市场。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大众的高管都表示,他们将增加在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在电动化方面,并实现纯电动汽车的更多本地化生产。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里,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而且这种合作互动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而且已经上升到行业对行业的水平。特别是在汽车“新四化”的背景下,中德汽车产业的互动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久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副主席张琳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德在汽车行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燃油车领域。然而,未来双方的合作和互动肯定会紧密围绕智能化和电气化展开。张琳表示,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将进一步提升中德汽车行业的合作,汽车智能网联将给双方的合作带来颠覆性影响。电气化开启了产业合作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德国和中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大多数德国汽车公司最重要的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宝马集团2020年全球销量为232.48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77.74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3.44%。2021,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进一步增加。今年1-9月,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6.96万辆,占19.32万辆总销量的34.65%。事实上,除了宝马,戴姆勒和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也在逐渐增加。几位德国汽车公司高管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中国汽车市场对德国汽车公司的重要性无需强调, “张林告诉《证券时报》。过去十年,中国汽车行业给予了德国对汽车行业和供应链的高度信任,中国消费者也对德国汽车产品给予了高度认可。这些都帮助德国汽车公司大幅提高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他看来,展望未来中德两国工业界将围绕电气化和智能化两大方向开展更密切的合作。据公开消息人士透露,2011年,中德双方共同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德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旨在加强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2018年,双方签署了在自动驾驶互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旨在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这两份声明的签署对中德汽车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张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大产业转型趋势进一步提升了中德汽车产业的互动。通过过去20年的合资合作,德国汽车公司间接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双方目前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琳认为,面向未来,双方的合作空间和模式将更加广泛和互补。记者发现,中德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互动已经非常频繁和密切。例如,早在2010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就联合创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2018年,长城汽车与宝马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光束汽车公司。据悉,这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电动汽车合资项目。除了在整车领域的合作,我们更高兴看到的是中德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合作。张琳表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德之间的零点合作,以宝马和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大众和国轩高科(002074,股栏)为代表。事实上,在起步阶段,就已经有了与宝马的合作。德国车企对产品质量和流程管理的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宁德时代把控质量,改善供应链。有分析认为,在电动化转型的推动下,中德零部件公司合作遍地开花,中德一体化合作水平也明显提高。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入股国轩高科,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深度布局;
德国的宁德时代工厂预计也将在今年内开始生产。张琳认为,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中德两国不仅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有广阔空间,而且有潜力在碳足迹跟踪、碳交易体系建立、积分核算等方面进行更多对话。智能互联网连接是合作的后半部分。电动汽车的转型只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目前,在汽车行业,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达成了上述共识。中国敏锐地意识到智能汽车的转型趋势,在5G、大数据、卫星定位导航、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优势。转换速度极快。这也为大量德国车企开发和测试智能汽车提供了天然土壤。放眼全球,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基础设施非常领先,同时中国拥有超丰富的道路场景,这将吸引德国车企加强在中国的布局。张琳表示,目前许多德国车企都在中国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测试和验证,德国汽车工程师也更愿意与中国车企交流,吸收新的技术迭代思路和创新理念。相反,中国汽车行业在加快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德国在工程工艺和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积累的优势。德国汽车公司对汽车安全和质量几乎有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在与汽车安全相关的领域。他们非常执着,甚至相对保守,这正是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张琳认为,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任何错误都会带来严重问题,甚至威胁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因此,保持高度的严谨性至关重要。据报道,许多中国汽车公司以及专门从事自动驾驶软硬件的供应商目前正试图加强与German汽车公司从底层技术层面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张琳认为,当在百年老店遇到汽车行业的创新新人时,两者的互补性变得前所未有地突出。可以预见,在智能互联领域,中德汽车产业的合作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此外,德国零部件公司正围绕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领域积极转型,呈现出全面投入的状态。根据一项调查,目前德国零部件巨头60%-80%的利润来自传统领域,但他们在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投资却出现了显著增长。所有德国零部件公司都非常清楚,如果他们不再次转型,他们将面临生存的时刻。“张琳表示,目前,以博世为代表的德国零部件公司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为汽车的软硬件架构提供相对系统的解决方案。从最近的芯片短缺危机中可以看出,许多芯片公司正在与车企直接对接,这将对一流供应商suc产生一定影响h作为博世。然而,从长远来看,顶级零部件公司也在进行转型,他们的话语权仍将相对较重。“张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许多德国零部件巨头正在积极与初创的自动驾驶公司合作,我希望继续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德国公司也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参与行业竞争,积极面对挑战2018年,中国郑重宣布将于2018年取消对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也将取消外国企业合资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逐步放宽合资汽车比例的政策发布后,立即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德国汽车公司大众和宝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大众与江淮汽车成立合资公司,而宝马计划增持华晨宝马的股份。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合资比例的全面放开,大大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然而,一些人担心全面开放会对中国汽车品牌产生影响。对此,张琳判断,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不再需要害怕“狼”,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时代。中国汽车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真正的品牌向上必须参与全球竞争。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实现合资持股比例自由化、持续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中国品牌车企纷纷宣布有意进军欧洲市场,其中不乏蔚来、小鹏、爱知等新造车企业。在进入欧洲市场的过程中,德国成为一些中国车企向欧洲出口的第一站。例如,几天前,长城汽车宣布将向德国市场出口WEY Mocha PHEV和欧拉好猫,并借此机会进一步进军欧洲市场。事实上,除了长城汽车,领克、爱知等车企也将目光投向了德国作为出海目的地。张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与十年前中国车企的海外出口相比,这一波以电动化产品为主的出口走得更加扎实,这也是中国车企实现品牌向上的必要路径。为什么中国汽车公司向海外出口到欧洲?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产品访问管理与中国类似。同时,过去十年中德在汽车行业的良好合作,也为今天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汽车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很高,要求也很高。如果他们能在这样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张琳表示,中国汽车公司要想实现真正的国际发展,就必须在老牌汽车强国的主战场上竞争。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智能产品的需求和敏感度有所提高。中国的智能电动产品给他们带来了新的体验,也满足了这一群体对智能产品和体验的渴望。张琳认为,中国汽车公司的产品有很大潜力撬动这一消费群体,但这一过程仍需要一些时间。跨境数据互认有望成为新的合作重点。近年来,随着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深入发展,汽车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油”,这不仅是政府监管的重点,也是汽车公司技术升级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相关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充分利用智能汽车数据,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张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保护和相关规则互认问题一直是中德政府沟通的重点。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也一直在倡导中德之间建立相关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互认机制。智能汽车的数据非常重要,它几乎贯穿了整个汽车行业。如何在平衡隐私和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数据流,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大禹防洪”的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疏浚,而不是严格防止拥堵。张琳认为,平衡政府监管和产业创新对数据的需求是中德政府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两国政府能够尽快建立数据互认机制,以确保更多中德车企对数据的跨境需求。在他看来,在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中心的产业转型趋势下,中国车企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中德两国在汽车行业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这种无缝合作的趋势将为双方的稳定提供双向保障……
ides在世界汽车行业的地位,话语权的增加,市场份额的增加。
吉利高端皮卡对标Rivian纯电动车型将于明年下半年发布11月12日,财联社记者从吉利内部人士获悉,吉利皮卡业务目前已从吉利商用车集团剥离,成立独立公司,正处于内部孵化阶段。
1900/1/1 0:00:001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通用汽车国际业务负责人史蒂文基弗周五表示,通用计划在2025年前向韩国市场推出10款电动汽车,但尚未计划在韩国生产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11月10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54GWh,同比上升1628,环比下降18。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启动了一项针对旧车辆Autopilot摄像头的改造计划,其中包含“全自动驾驶”套件。
1900/1/1 0:00:00蓝鲸TMT频道11月12日讯,今日,据有关媒体报道,三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平安601318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寻求出售其在汽车服务门户网站汽车之家所持的44股份。
1900/1/1 0:00:00重新定义陆运生产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