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新能源集团公司研究室文章| Cookies
连续三个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的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长跑”中暂时领先NIO和理想。何小鹏曾经说过,我们需要在激进的冲刺中保持平衡。然而,激进的冲刺和保持平衡是一门学科。
随着小鹏汽车交付量的不断增加,近期也暴露出一些管理问题。首先,由于对促销政策缺乏了解,小鹏南京4S店的销售人员可能陷入了“补贴欺诈”丑闻。事后,小鹏汽车7家4S店在6个月内非法收集43万条面部信息,被罚款10万元。
销量上升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小鹏汽车也需要不断前进,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精细化管理,才能在快速运行中保持平衡。
芯片短缺,小鹏降低配置保障交付量
2021 1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15613辆,比上月增长54%,交付量连续三个月超过10000辆。2021前11个月,小鹏汽车共交付车辆82155辆,北欧汽车80940辆,理想汽车76404辆。凭借这一势头,小鹏汽车已经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导者,领先NIO和理想。
自2021下半年以来,NIO和Ideal均受到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导致月交付量与上月相比大幅下降。与NIO和理想相比,小鹏汽车的供应链总体上相对稳定,这也是小鹏汽车交付量领先的原因之一。
自2020年初以来,芯片短缺影响了全球多个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根据AFS咨询公司的数据,截至12月19日,2021全球汽车市场的产量减少了约1023.2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减产198.2万辆,占总减产量的19.4%。在全球“核心”短缺的背景下,小鹏汽车也在努力“独善其身”。减少交付已成为小鹏汽车确保交付量的一种手段。
10月底,小鹏新推出的P5型受到毫米波雷达短缺的影响,影响了正常交付。小鹏汽车为车主推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等待提车,没有任何权利,按顺序交付;
第二种选择是选择提车后添加雷达的交付计划。小鹏汽车预计将于2022年3月31日开始批量添加雷达,并将向这群车主免费赠送XPILOT软件,价值2.5万元。
此外,上述两个选项需要在2021 11月2日24:00之前决定。如果在时间限制内未选择,则默认情况下会将其视为第一个选项,即选择按顺序等待取货。目前,小鹏P5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4个月。如果消费者在11月初购车,根据首次交付计划,该车只能在2022年春节后提车。
据小鹏汽车介绍,选择“先提车后装雷达”的订单比例已经超过80%。消费者对“减交”的高度接受,可能会帮助小鹏汽车的月交量再创新高。
在获得补贴方面的管理失误或欺诈?
2020年底,何小鹏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我们需要在激进的冲刺中保持平衡,而不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找加速的机会。”小鹏汽车在“激进”的过程中存在管理疏忽。近日,江苏卫视《零距离帮助》报道了一则关于小鹏汽车涉嫌“赔”的新闻。
2021 10月,身为南京消费者的陈先生喜欢上了小鹏P7新能源电动汽车,并在签订销售合同前与销售人员协商价格。在购车协议中,陈先生以279650元的价格从南京小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完整的小鹏P7,其中包括5000元的押金和274650元的尾款。双方已在协议上盖章并签字。
然而,当陈先生11月去小鹏4S店取车时,被告知需要额外支付7000元才能取车。为此,陈先生向小鹏的销售主管、发货主管、小鹏汽车客服反映了此事,对方互相踢皮球。
涉事4S店销售主管表示,如果新能源汽车价格超过30万元,将不会获得国家补贴。因此,在这里销售汽车时,他们首先降低合同价格,并将价格控制在30万元以下;
之后,价格会得到补充,车主实际支付的金额是原车价格,不会多收费用。该主管还表示,店内所有车辆都按照相同的“操作”签订销售合同,销售人员会提前告知。
目前,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规定,补贴前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陈先生的案件涉及补贴问题。这家4S店的经营,让不少消费者和网友对小鹏汽车冒用国家新能源补贴提出质疑。
面对媒体报道和舆论,12月8日,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经核实,门店工作人员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对11月的相关促销政策没有明确了解,造成客户误解,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相关人员没有把相关政策解释清楚,这是公司的管理失误。在未来,小鹏将履行合同中的承诺。
此外,小鹏汽车还表示,补贴前小鹏P7最高配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29.94万元,因此“无需降低价格即可获得国家补贴。”小鹏汽车官网显示,小鹏P7670E综合补贴的建议零售价为27.69万元,这大致相当于陈先生的购买金额。
无论是小鹏汽车的P7 670E是欺诈性补充,还是南京4S店不了解促销规则,“”消费者,都暴露出小鹏汽车管理粗放的问题。小鹏汽车要想跑得更远,加强管理、服务好消费者才是正道。
六个月内非法收集43万条面部信息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隐私保护一直是监管机构和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在2021中央电视台“315”春晚上,据报道,一些购物中心未经用户授权收集面部信息。其中,被曝光的无锡宝马4S店在被查获时捕获并存储了4617名到达该店的消费者的面部信息。
在宝马作为“反面教材”的情况下,小鹏汽车并没有及时从中吸取教训。12月14日,天眼查app显示,小鹏汽车因在其线下门店未经授权收集43万张消费者人脸照片,被罚款10万元。小鹏汽车的用户脸收藏量几乎是宝马4S店的百倍。
根据处罚函中披露的信息,2019年3月1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与某公司签订了《小鹏车店客流监测项目框架合同》。小鹏汽车共花费17.38万元购买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相关软硬件。其中,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有22台,分别安装在5家直营店和2家加盟店。2021上半年,这7家小鹏4S店共收集并上传了431600张面部照片。
12月14日,小鹏汽车回应称,“此事源于对上海地区门店客流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目的是改善接待流程,更好地为新来的客户服务。但由于不熟悉相关法律规定,他们错误地从第三方供应商(优络客)处购买和使用了产品。”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但在整个过程中,小鹏汽车没有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也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收集和使用人脸的目的,这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此外,还有消费者面部信息被泄露或出售的风险。
2021 7月,最高法颁布的新规定明确指出,“面部信息”和“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生成的面部信息”的处理都是需要规范的对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酒店、商场、银行等经营场所或者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识别或者分析,构成对自然人人身权益的侵犯。2021 8月,包括网络空间管理局在内的五个部门发布了“……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试行)》明确,涉及10万人以上的人脸信息和个人信息属于“重要数据”。
根据法律,小鹏汽车因非法收集面部信息而受到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与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和小鹏通过面部信息获得的潜在利益相比,每张面部图像的罚款不到3毛钱,这对小鹏来说可能太轻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激进主义中快速奔跑的小鹏汽车并不像何小鹏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只是偶尔会出现磕磕碰碰。这种不平衡肯定会给这股造车新势力的成长带来麻烦,小鹏汽车仍需在快速发展和管理中找到平衡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司研究室。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12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周三表示,因特斯拉中控屏游戏功能,他们已对自2017年以来售出的58万辆特斯拉汽车展开正式安全调查。
1900/1/1 0:00:00乘联会:12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67万辆同比下降812月22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12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6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2日晚间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始调查特斯拉的“PASSENGERPLAY”功能。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2月22日电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22日消息,日前,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2月22日电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日前,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2月22日电光大证券601788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分析师杨康发布研报称,全球气候议题推动了一场全球能源革命,新一轮能源革命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