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加强制造过程的绿色低碳性将进一步放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减排能力。
撒哈拉沙漠正在下雪。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这一突发事件。然而,原本干燥炎热的沙漠不仅经历了这次降雪,而且近年来变得更加频繁。
图片:撒哈拉沙漠上的雪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尽管沙漠地区降雪的原因相对复杂,但它们通常指向一个热门词——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极端天气等气候问题席卷全球,不仅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幸运的是,世界各国已经就气候状况恶化达成了基本共识,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高度优先的全球问题。
图: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片来源:联合国气候行动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此,世界各国和工业部门正在不断推动低碳、零碳转型,以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
2020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到2030年达到碳峰值,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这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尽管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其他国家,但其总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中国实现碳中和既是一项宏伟目标,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事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行业将面临低碳转型的挑战——这不仅意味着管理、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还意味着重塑低碳发展理念。
运输业的碳减排战略
化石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来源。因此,大量耗能行业成为低碳转型道路上的重中之重。交通运输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行业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
图:按经济部门分列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片来源:我们的Word in Data
在运输业中,道路运输占了快速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部分。
在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10%,汽车排放量占总排放的7.5%。交通运输业低碳转型也被列入中国实现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
这无疑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行业转型之际,再加上“双碳”目标的推进,交通部门似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应对措施,那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中的智能纯电动汽车。
自成立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被标榜为低碳环保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如果燃油车能够完全替代,新能源汽车将有效解决道路交通的减排问题。
随着碳中和的风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万辆电动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中国也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
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最新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计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一些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60%。
随着绿色电力比例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将消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电力,其减排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新能源汽车在人们眼中已经具备了“低碳、环保”的特点。但如果只关注产品本身,就不足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低碳本质。
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如果只专注于产品层面,就不一定能够把握未来的市场。
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方法
《中国汽车工业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使用,26%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过程。
尽管不同的研究机构获得了不同的排放比例结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汽车行业的排放不仅来自使用环节,还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解决汽车行业的排放问题需要从全产业链和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公司属于制造业,也有绿色低碳的发展愿望。这也符合当前流行的ESG投资理念。
ESG代表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Environmental、Social和Governance。如今,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资产管理规模与ESG标准挂钩,近两年来,中国ESG投资的规模和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ESG的三大支柱中,环境是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维度。在ESG标准下,投资者不仅要评估产品是否符合低碳环境标准,还要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具有节能减排效益等绿色低碳属性。
威马汽车温州“工业4.0”新能源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在逐步从代工模式向自建工厂模式发展。通过自己的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公司提高了产能竞争力,但也面临着新的绿色挑战。
只有在包括生产和制造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关注绿色和低碳因素,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的低碳价值最大化。
对于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产过程,加强制造过程的绿色低碳本质,将有助于培养新的绿色竞争力。
绿色低碳汽车制造样品
在诉讼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树的果实”。简而言之,它是指基于非法获取的证据间接获得的证据。为了确保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原则上应排除“树之果”。
那么,打着低碳环保旗号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忽视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问题,还能被贴上“低碳环保”的标签吗?它还应该被市场和社会接受吗?
对于这个问题,造车新势力似乎已经通过行动提供了答案——从造车源头改进和完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环保发展。
作为新动力中的标杆车企,特斯拉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当上海超级工厂建成后,特斯拉不仅将新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了56%,还将生产线的能耗降低了70%,使用自主研发的4680电池实现了96%的废物回收率。
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可以被视为全球新动力汽车公司的标杆。然而,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并不逊色,甚至有一家车企已经开始长期布局超级工厂,并以“双碳”为目标进行建设。
这就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头部玩家威马汽车。威马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try 4.0园区不仅融合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零部件灵活匹配、自动驾驶测试四大功能,还融入了强烈的绿色低碳设计理念。
从基地建设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再到用电池叉车取代燃料叉车,再到一系列低碳汽车制造工艺,再到使用环保可回收材料,威马温州基地改善了能源结构,降低了资源消耗。
例如,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威马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选择了低能耗、高性能、高耐久性的本土建筑材料,巩固了前期减碳工作的核心,提高了整车的回收利用率。其中,威马还设定了85%的可回收率和95%的可回收利用率。
在节能方面,威马智慧生产基地还设计了可循环使用的清洁能源利用系统。
威马温州生产基地建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停车场内建有光伏车棚进行规模化使用,力求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的同时,有效解决夏季室外停车场内的高温问题。
自成立以来,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就节约了1万吨标准煤,累计减少了2.8万吨二氧化碳。
威马温州生产基地光伏发电系统
在此基础上,威马还引入了卧式加工中心,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用电和生产成本。年节电可达8.9万千瓦时,可满足上海三口之家长达18年的第三电价。
此外,威马已将基地内的所有工作车辆更换为自己的智能纯电动汽车,使工厂实现了零排放,年均行驶里程约15000公里,年减排822.5吨。
根据全生命周期计算,总共可实现约10042吨的碳减排,相当于澳门四个城市阔叶林一天的碳排放量。
截至目前,威马汽车已向中国200多个城市的消费者交付了9万多辆智能纯电动汽车,用户累计驾驶里程约24亿公里,帮助减少了约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开垦了一片6万公顷的森林。
威马W6
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减排潜力仍然巨大,但这需要汽车产业链所有参与者的共同行动。
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不仅可以释放汽车行业的绿色低碳潜力,还可以倒逼源头向低碳转型。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支持“双碳”目标的同时,也依托其绿色属性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弯道超车,努力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坊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虽然极氪001的交付量已突破10000台,但就使用体验来讲,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日,知名汽车大V袁启聪又曝出了极氪001的一个奇葩BUG:后排语音控制平均每5分钟误报一次,
1900/1/1 0:00:00凭借着特斯拉股价持续飞涨,也造就了CEO马斯克,前段时间频频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而特斯拉公布的财报显示,特斯拉2021年营收53823亿美元,净利润为5519亿美元,创上市19年以来新高。
1900/1/1 0:00:002月13日消息,从今年起,符合规定的新车出厂将被强制安装EDR行车事件记录器设备。
1900/1/1 0:00:00在合资小型SUV的市场中,本田缤智与XRV,无疑是销量最为出色的车型,驾乘感受轻盈舒适、空间利用率出众,是它们最大的优势,而在2021年,海外已经发布了全新一代的HRV,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2月11日午间消息,“特斯拉暴力胁迫员工离职”事件当事人蒋亚美发文称自己已经收到了1月26日劳动仲裁开庭后的仲裁结果,其诉求得到支持。
1900/1/1 0:00:002月12日消息,上汽荣威宣布,将对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价格进行上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