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供应链薄弱之外,NIO在香港的二次上市也引起了关注。尽管上市方式是引入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或募资,表明NIO“不差钱”,但两年前70亿元战略融资附带的高业绩押注和回购条款,仍让外界对李斌感到紧张。
雷达财经出品|李一辉编辑|深海
NIO的危机似乎从未真正消失。
最近,造车新势力公布了2月份的销量,显示NIO仅实现了9.9%的同比增长,尽管理想、小鹏、Nezha和零跑的销量翻了一番。不仅增速比1月份进一步萎缩,2月份的销售额也落后于前三名的新势力,连续两个月超过“二线”公司Nezha。
销售额的下降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损失,但NIO对此不屑一顾。上个月,当被媒体问及今年的销售目标时,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立红表示:“我不在乎今年的交付目标。供应链说了算
业内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时代,月度销量数据已成为新势力争相展示的成绩单。秦立红“生产多少就支付多少”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被供应链束缚的无奈。
除了供应链薄弱之外,NIO在香港的二次上市也引起了关注。尽管上市方式是引入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或募资,表明NIO“不差钱”,但两年前70亿元战略融资附带的高业绩押注和回购条款,仍让外界对李斌感到紧张。
蔚来怎么了?
销售额再次落后
在造车新势力之间的销量和席位竞争中,蔚来汽车正在逐渐失势。
2月数据显示,NIO当月交付6131辆,同比增长9.9%,环比下降36.47%。相比之下,理想、Nezha、小鹏和零跑分别交付8414辆、7117辆、6225辆和3432辆,零跑同比增长446.97%。理想、Nezha和小鹏的同比增长均超过180%。
在最初的“蔚小理”格局中,蔚来不仅落后于小鹏和理想,还连续被Nezha超越,跌出了2月份的销量前三名。
事实上,自去年7月以来,NIO的交付量一直不稳定。数据显示,去年7月,蔚来的销量首次被小鹏和理想超越;当年10月,由于生产线改造,NIO仅交付了3667辆汽车;11月,销售业绩回升至10878辆,但12月略有下降,降至10489辆。
进入2022年,NIO在1月份交付了9652辆新车,再次跌破万辆门槛,销量连续四个月下降。
销售额正在逐渐下降,增长率比其他新势力低一个数量级。NIO怎么了?
首先,NIO的供应链存在弱点。公开信息显示,NIO自去年以来经历了产能危机,许多车型不得不延迟交付,一些车主甚至在锁定订单后不得不等待10周。
去年3月,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蔚来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年度财务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春节期间,江淮蔚来工厂已经具备每月生产10000辆电动汽车的能力。但由于芯片、电池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产能,工厂每月只能维持7500辆的全供应链产能。
去年8月,NIO共交付了5880辆汽车,与7月的7931辆相比减少了2051辆,与上月相比减少了四分之一。
NIO当时表示,8月份马来西亚、中国南京和其他地方的疫情影响限制了个别NIO组件的供应。ES6/EC6 A/B柱内板的单一供应商南乔全兴工厂已停产一段时间;
马来西亚的疫情影响了ST STF半导体的芯片生产,该公司是博世ESP的供应商,直接影响了博世对NIO ESP芯片的供应。
但同样使用ESP芯片的理想ONE的交付量不仅没有下降,8月份还交付了9433辆,同比增长248%,环比增长9.8%。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零部件库存更充足,另一方面,理想one的销量远高于ES6/EC6车型。在短缺状态下,供应商更愿意优先供应有保证交付量的车型。
面对供应链瓶颈,理想和小鹏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除了推出各种减配交付计划外,升级后的理想一号被引入地平线,扩大了芯片供应商,减少了对博世的依赖。与此同时,有报道称,小鹏G9计划引进欣旺达(300207),以确保电池供应。
对于被动情况,NIO的行动并不多。当被问及2022年的销售目标时,蔚来联合创始人秦立红表示,“零部件供应问题仍将是蔚来汽车交付的天花板。今年的交付目标不取决于我。供应链说了算,生产由我决定。”
其次,NIO的高端定位和极致用户服务也受到了质疑。目前可用的三种型号NIO、ES8、ES6和EC6的价格与“BBA”的价格相同。根据车号数据,在21年年中,NIO Motors的平均售价为43.3万元,仅次于梅赛德斯-奔驰,高于宝马和奥迪。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告诉雷达财经,蔚来的旗舰豪华车属于金字塔顶端,市场容量有限。“NIO已经开发出了这个潜在的用户,”他说。
此外,张翔认为,在高端细分市场,理想一号、比亚迪唐、小鹏P7等一些新进入者在40万元左右的市场区间与蔚来竞争。最初,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只有一个品牌,NIO。现在有了更多的品牌,与抢占NIO的客户相比,竞争正在加剧。
NIO要想突破,就必须迅速推出产能在20万元左右的中低端车型,因为中低端市场的产能更大。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就是这样做的,现在花10多万元就能买到。”张翔指出,NIO的产品结构需要调整,这是其深层次原因。
最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将推出的NIO新车型可能会导致销售分流。作为NIO NT2.0平台的首款产品,旗舰轿车ET7将于3月28日交付,这可能会分流原本想购买NIO ES8和ES6的用户。
难以实现目标
除了销量下滑之外,NIO的第二次上市也受到了关注。
2月28日,NIO宣布已在香港联交所通过听证会,并原则上批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二次上市。该公司还发布了相关上市文件,并计划于2022年3月10日开始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NIO通过引入市场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或筹资。该方法仅适用于公司股东申请其旧股上市交易,不涉及融资活动。
2018年,NIO成功登陆美国股市,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为6.26美元,筹资10亿美元。截至3月7日,NIO的股价为18.63美元,总市值为310亿美元。
同样在美国上市的小鹏和Ideal是第一家通过去年7月和8月的双重上市重返香港的公司。其中,小鹏在香港股市的募资金额约为140.25亿港元,理想金额为118亿港元。
蔚来表示,公司目前有近600亿元的充足现金储备,短期内没有紧迫的融资需求。二次上市主要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点和更灵活的交易时间;
同时,双重上市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根据公共信息,截至2021 9月30日,NIO的现金储备约为470亿元。同年11月,NIO完成了约127亿元人民币的美股ATM增发。
然而,几位业内人士指出,二次上市仍能增加NIO的融资渠道,这一融资窗口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六个月后开启。
至于NIO为何采取罕见的引入上市方式,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其建立的用户信托基金有关。
2021 3月,NIO比小鹏汽车更早通过“秘密方式”在香港提交了二次上市申请。2021 9月,NIO收到香港证券交易所关于其结构的询问,包括2019年建立的NIO用户信托等主题。
据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1月,蔚来创始人李斌拿出其持有的5000万股蔚来股份中的三分之一,成立蔚来用户信托。李斌将信托基金利润的处置权交给了NIO用户,并保留了他的投票权。
2021 8月,31岁的企业家林文勤因使用NIO的自动驾驶功能而死于车祸。舆论质疑NIO自动驾驶功能是否存在诱导广告,信托基金也因此首次公开亮相。
华尔街援引香港资本市场知情人士的话说,“香港证券交易所认为,必须澄清与用户信托持股有关的所有问题,包括是否出售、何时出售、出售多少,以及这些问题对李斌投票权的影响。
在外界看来,正是由于这个用户信托基金,NIO Motors首次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计划搁浅了。全联汽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总裁曹河推测,NIO目前通过介绍上市,用户信任问题可能仍处于搁置状态。
业内猜测,NIO坚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可能与NIO与合肥之前签署的协议有关。
2019年,李斌在为蔚来融资时遇到了各种障碍,被授予“2019年最悲惨的人”的称号。当时,合肥市政府伸出援手,为NIO提供了70亿元融资,并签署了对协议:2020年收入148亿元,2024年收入1200亿元,2020年至2025年总收入4200亿元,税收总额78亿元。它在2025年之前在科创板上市。
合肥市政府曾在微博上发布过这一信息,但原微博现已被删除。根据网络传言截图,蔚来汽车在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中提到,战略投资者有权在特定情况下要求蔚来汽车回购股份,赎回价格为战略投资者的总投资额和按8.5%年利率计算的利息。
财报显示,2020年,NIO实现了163亿元的营收目标;
2021前三季度,NIO实现收入262亿美元,预计年收入约为350亿美元。
如果根据上述协议,NIO 2022年至2025年的累计收入需要达到约3687亿元,其中2024年的收入为1200亿元。与目前超过300亿元的收入相比,NIO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三年内翻了四番。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数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NIO Motors分别遭受96.39亿元、112.96亿元和53.04亿元的净亏损。截至2021 9月30日,公司净亏损18.74亿元。
在持续亏损的背后,NIO的用户服务政策给其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2021前三季度,NIO营销、销售和管理费用已达45亿元。相比之下,理想2020的年度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为11.19亿元,而小鹏为29.21亿元。
据观察者网报道,蔚来内部人士透露,李斌每天下午5点都会给各种汽车爱好者发红包。雷电365天内不能触发。“有时,在会议进行中,他会大喊停下来,然后手动发送红包
相比之下,凭借较低的运营管理和组织消费成本,Ideal在2021第四季度实现了阶段性盈利。
这辆新车能扭转局势吗?
面对销售和资金压力,NIO急需新车型来“拯救市场”。
根据计划,NIO新车ET7将于3月逐步交付,ET5也将于9月正式交付。此外,全新ES7也将于今年正式发布。
与NIO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相比,这两款新车都基于NIO的NT2.0技术平台,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了重大升级。
与之前的NIO车型一样,ET7也提供电池租赁解决方案,补贴前BaaS解决方案的起价为37.8万元。预售版ET5已经上线,使用电池租赁方案后,售价25.8万元起,这是NIO首次触及25万元的价格区间。
ET5被认为是一款实现NIO销量战略的车型,据报道,已经预售了超过10万辆。在李斌看来,ET5有两个真正的竞争对手,宝马3系和特斯拉Model 3,后者是ET5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根据清洁技术公司的数据,截至2021第二季度末,3型车的全球交付量达到103.16万辆,成为迄今为止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与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一样,Model 3在上市时也遇到了产能问题。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不得不睡在工厂里,最终度过了“产能地狱”。目前整体销售、维修、配件、周边配置都比较成熟。
有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供应链危机形势下,NIO为了完成大量ET5订单,在供应链管理和产能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目前低迷的交付量,NIO似乎还没有走出“产能危机”。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2017年Intel以1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自动驾驶芯片公司Mobileye,前不久曝出了Mobileye将独立上市的消息,最新消息称Mobileye已经在美国秘密提交了IPO上市的申请。
1900/1/1 0:00:00如果在2022年,还有人觉得新能源车型不够火热,只能依赖政策生存,那就是大错特错,虽然政策依旧占了较大因素,但并非那么绝对,并且从今年头两个月的销量来看,它们的上升势头仍然强势,相比去年,
1900/1/1 0:00:003月7日,比亚迪汽车APP更新580版本,新版新增Siri快捷指令语音控车功能,此外还新增了会员等级功能,并优化了部分功能体验。
1900/1/1 0:00:00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地图反向寻车系统”软件著作权获登记批准,登记号为2022SR0302858,当前版本号为V10。
1900/1/1 0:00:00来到2022年,该轮到什么火了?在我看来,肯定非MPV莫属,而扎堆上市的众多新车,可谓是看点满满。本期视频,我们就盘点一下,即将上市的MPV车型们。
1900/1/1 0:00:00日前,乘联会发布了2月份轿车销量榜,不同于SUV,轿车市场的车型排名较为固定,上榜车型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比亚迪秦仍然成为了轿车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强势挺进前五阵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