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王传福凭啥“抛弃”燃油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比亚迪,腾势,大众,特斯拉,汉

在外界看来,比亚迪敢于“输”燃油动力汽车的底气在于其新能源汽车战略得到了市场的验证。202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218.30%,仅次于上汽集团(600104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中排名第二。

雷达财经出品|张凯晶编辑|深海

比亚迪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宣布“断油”的汽车公司。

4月3日,比亚迪宣布从今年3月起停止生产汽油动力汽车,未来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该公司随后发布的产销报告显示,比亚迪3月份燃油动力汽车的产销量已清零。

在外界看来,比亚迪敢于“输”燃油动力汽车的底气在于其新能源汽车战略得到了市场的验证。202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218.30%,仅次于上汽集团,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中排名第二。

与上汽严重依赖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不同,比亚迪的销售建立在自主品牌之上,而且该公司一直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条腿走的战略,这导致其估值一路攀升。2021,比亚迪的市值曾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时至今日,它仍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15大持股之一。与购买时8港元的美国股价相比,巴菲特持有比亚迪的间接回报率超过了26倍。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在智能驾驶和高端发展方面的进展相对较弱。此外,比亚迪去年的利润下降了30%,比2015年减少了20亿,公司需要平衡利润和销售额。

比亚迪,腾势,大众,特斯拉,汉

比亚迪放弃燃油车的信心

资料显示,王传福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并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有色金属总研究院度过了硕士生涯。1995年,王传福赴海外成立比亚迪,主要从事镍镉和镍氢电池的开发和生产。

2002年,比亚迪公司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后不久,该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但王传福对此并不满意。

2003年初,当时被称为“电池王”的王传福不顾创业老兵和股东的反对,推动比亚迪投资2.54亿港元收购奄奄一息的秦川汽车,从而进军汽车行业。当时市场对此并不乐观,比亚迪股价在两天内暴跌30%。

但王传福强调,此次收购是为5到10年后的盈利做准备。对比亚迪来说,收购秦川汽车的真正意义在于建立一个汽车电池产业化的平台。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将决定比亚迪的未来。自那一年以来,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后来的事实证明,比亚迪在这一阶段的远见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是切断燃油动力汽车的最大信心。

两年后,比亚迪推出了其首款量产车型F3,第二年销量达到10万辆。但对于王传福来说,燃油动力汽车似乎总是“过渡产品”。2007年8月,王传福在比亚迪F6下线仪式上明确表示,“汽车行业的未来将由电动汽车主导

2008年,比亚迪的第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DM1.0(DUAL MODE1.0)与F3 DM一起推出,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插电式混动车。10年后,当比亚迪的混合动力技术迭代到DM 3.0时,其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达到50万辆。

在此基础上,2021 1月,比亚迪进一步推出了新的混合解决方案——DM-i超级混合平台。据了解,DM-i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混合动力技术,该技术主要依赖于基于发动机和机油的设计架构。它可能……

y依靠大功率高效的电机驱动,再加上大容量的动力电池供电,发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这意味着,当电池充足时,DM-i超级混合动力车就是纯电动汽车。当电池电量不足时,DM-i超级混合动力车是一款低油耗的混合动力车。更重要的是,比亚迪通过这一举措降低了电池和电机的整体成本。2021,比亚迪仅有三款配备DM-i的车型的年销售额达到18万辆。

除了混合动力系统,比亚迪还高举自备刀片电池的旗帜,在自备IGBT芯片、碳化硅等汽车芯片业务领域进行布局。

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的早期确定,大大降低了比亚迪在燃油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选择难度。

2021 12月,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渗透率达到22.6%。在当月的Song Pro DM-i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还提到,渗透率超过20%往往预示着行业发展将迎来“大的上升浪潮”。

然而,此前,国内自主品牌预计将在2025年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例如,长安汽车(000625)和北汽计划在2025年前全面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一些海外车企计划在2030年后停止销售。

江西新能源技术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雷达财经,与比亚迪相比,许多传统车企现在负担沉重,无法快速完成转型。

例如,广汽目前正准备独立上市爱安新能源,但要到明年才能实施。对于大众和丰田这样的品牌来说,他们的燃油车销量和工厂太大,无法立即转型。相反,比亚迪的燃油车本身技术并不先进,缺乏规模经济。无独有偶,新能源也是一个热点,这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1开始大幅减少燃料汽车的产量。根据雷达财务统计,从2018年到2021,燃油动力汽车占比亚迪总销售额的52.41%、50.26%、55.57%和18.42%。具体而言,到2021,燃油动力汽车在总销售额中的份额急剧下降:第一季度超过50%,第二季度降至30%,第三季度接近10%,第四季度仅剩下7.4%。

2022年前两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8万辆,但汽油车销量仅超过5000辆。在此基础上,燃油车仍存在芯片短缺、与DM系列争夺产能、每增加一辆车就产生负积分等问题。

燃油汽车只是一种负担,在摆脱它们之后,比亚迪可以很容易地在路上搭载它们,”张翔说。

比亚迪,腾势,大众,特斯拉,汉

盈利能力不如五年前

尽早完成转型并不意味着比亚迪可以放心。

目前,比亚迪“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已经被外界诟病了很长一段时间。2021,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28.0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45亿元,比上年下降28.08%,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7.53%。毛利率方面,比亚迪也同比下降6.36个百分点,创2013年以来新低。

2015年,比亚迪的净利润为50.52亿元。根据这一计算,比亚迪的利润比五年前要低得多。

从营收结构来看,比亚迪主营业务包括电池、手机代工、汽车相关产品三大部分,分别占营收的7.62%、40.00%和52.04%。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3.62%和7.81%。

在财务报告发布后的在线解释会上,首席财务官周亚林表示,“本期运营成本的增加主要受到原材料和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近两年,在补贴下降、芯片短缺、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多重因素的扰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成本大幅上升。

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例,其本质是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原料……

生产磷酸铁锂的材料是碳酸锂。数据显示,从2021到2022年3月30日,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左右飙升至50万元/顿左右,整体涨幅超过850%。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比亚迪在汽车业务中降低毛利率更为“积极主动”,公司打算以价格换取市场。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远不是躺着赚钱,此时的投资可以被视为换取未来的一种手段。

张翔表示,比亚迪目前在市场上的价格政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确保了销量的增长,又确保了不亏损的稳定底线。

比亚迪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而且比亚迪还拥有自己的电池和芯片。相对来说,成本控制应该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其目前的定价政策确实需要考虑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比亚迪显然仍需要在盈利能力和销量之间不断找到新的平衡点。2022年,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政府补贴将继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比亚迪今年已经两次提价。

1月21日,比亚迪宣布,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将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汽车的官方指导价上调1000元至7000元;3月15日,比亚迪再次宣布,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与“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官方指导价将上调3000元至6000元,自3月16日零时起生效。

价格的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在比亚迪宣布涨价的微博评论区,点赞数最高的评论称,“15日宣布,16日午夜立即生效。想买的人无法及时看到。他们原计划19日周六买车,算了,我不会买比亚迪

4月5日,有消息称比亚迪即将开始新一轮涨价,幅度至少为3000元。目前,这一消息已被比亚迪官方辟谣。

比亚迪,腾势,大众,特斯拉,汉

高端和智能驾驶是弱点

除了提价,高端化也是弥补比亚迪整车毛利率低的方式之一。

Radar Finance注意到,2021,特斯拉、NIO和Ideal的毛利率都在20%以上。从销量和售价的综合情况来看,这三家车企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代表。

但高端市场从来都不是比亚迪擅长的领域。近年来,尽管比亚迪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领域布局并推出了多款车型,但这些车型的价格基本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根据国际数据公司威尔逊(Wilson)监测的数据,2021 1-7月,比亚迪的平均自行车价格为15.18万元;相比之下,NIO的自行车平均价格为43.29万元。

此外,在许多城市,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被用作叫车服务,比亚迪的低端品牌形象已经深入消费者心中。

然而,比亚迪并非没有高端市场的想法。

早在2010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就联合成立了深圳市腾世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各方持股50%,并推出了腾世品牌和纯电动汽车产品,定价范围为30-40万元。

但腾势的销售额相对惨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腾势品牌产品年销量仅为1974辆;2019年,腾势推出了新款腾势X,尽管得到了梅赛德斯-奔驰渠道的支持,但其2021的年销量仍然只有4783辆。

2021年底,比亚迪宣布其和戴姆勒将分别向腾势增资10亿元人民币;

同时,戴姆勒将把其持有的腾势股权转让给比亚迪,转让完成后,比亚迪的持股比例将达到90%。此次转让尚待相关监管部门批准,计划于2022年年中完成。

根据比亚迪官方信息,2022年至2023年,将依托腾势品牌推出三款新车型的纯电动多用途车,售价在30万至50万元之间,包括MPV和SUV。在50万至100万元的价格区间,比亚迪将在2022年推出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首款硬派越野车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比亚迪的新高端品牌能否给消费者带来耀眼的体验?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该公司可能需要解决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问题。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是高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和NIO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发成果。

与上述公司相比,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还没有可比性。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系统被称为“DiPilot”,主要用于比亚迪汉车型。但根据Garage 42的评估,比亚迪汉在自动辅助驾驶能力方面与“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存在明显差距。

比亚迪的一名员工还透露,他们内部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相对落后,目前正在投入大量精力开发智能座舱和驾驶,团队有2000人参与。

为了增强其智能化能力,比亚迪正在不断增加在该领域的投资。自2021 11月起,比亚迪与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成立合资公司,投资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百度和英伟达也有传言称已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首家“全能”新能源的传统车企,比亚迪仍面临更多挑战。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比亚迪腾势大众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同环比双增长 吉利汽车3月销量101166辆 “雷神混动”开启新能源出行新格局

4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最新销量数据:3月销量101166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1900/1/1 0:00:00
华为加持 小康汽车3月销量成绩出炉:赛力斯要成!

近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发布了3月份销量快报,数据显示,小康3月份合计销量为24014台,同比下滑了1583。不过这其中,小康新能源表现不错,3月销量达到了7451台,同比增长16469。

1900/1/1 0:00:00
爬大坡急加速或会漏油起火 吉利召回1.8万辆汽车

爬大坡急加速了竟然会漏油,而且还存在自燃风险,这样的故障着实少见。今日,吉利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
拜登政府官员会见美国汽车行业领军人物,这次没忽略马斯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7日上午消息,据报道,拜登政府表示,政府高级官员于当地时间周三与美国汽车行业主要领军人物举行会议,讨论电动汽车和充电问题。

1900/1/1 0:00:00
涨价潮蔓延至燃油车,奔驰、奇瑞新能源、极狐等上调车型售价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短缺压力下,奇瑞新能源、极狐、极氪及梅赛德斯奔驰在4月相继宣布将对旗下车型调价。

1900/1/1 0:00:00
又涨价!奇瑞新能源:部分车型上调2900-5000元

中新经纬4月6日电奇瑞新能源汽车官方微信号6日晚间公告称,部分车型价格上调2900元5000元。3月17日,奇瑞新能源汽车刚宣布上调部分车型价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