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丽的补充课程供应链。
采写/于小龙
编辑/万天南
供应链的痛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无处不在。
5月26日,小鹏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随着汽车供应链的逐步恢复,之前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智能汽车中芯片的绝对数量超过5000个,涉及数百种类型,其中许多是专有芯片。目前缺乏的实际上是廉价芯片,而不是许多人关注的“昂贵芯片”。
4月以来,受芯片短缺、疫情防控、锂电池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600617)销量出现下滑。
根据中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4月的交付量环比分别下降62.2%、41.60%和49.2%,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的新能源乘用车,环比下降36.5%。
刚刚发布季报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也警告称,芯片短缺等供应链挑战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尽管各家车企将延迟交付和销量下降归因于疫情防控导致的零部件工厂停产,以及经济环境不佳,但这也暴露了“蔚小理”的供应链短板。
新车交付日期的延迟已经让我产生了怀疑
预订该车的小鹏车主段伟通过电话告诉《财经故事汇》,新车的取车日期从2022年初推迟到了2月,然后推迟到了3月,然后又推迟到了4月。首先是芯片缺货,然后是电池缺货,最后是因为疫情导致物流紧张。“简而言之,销售强调各种客观因素,在补偿方面没有延迟。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汽车制造业的理想和蔚来等新势力身上。
4月9日,NIO在其APP上宣布,由于疫情,其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已逐步停产,尚未恢复生产。4月10日,NIO调整了部分整车和电池租赁服务的价格。
理想汽车紧随其后。4月20日,理想发布了一份关于交付延迟的声明,称由于疫情防控,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无法供应。因此,这对理想汽车4月份的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一些用户的新车交付延迟。
就在中国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已经稳定了市场并计划扩大其野心之际,他们也受到了供应链的打击。
一
受影响的供应链
事实上,自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汽车企业,特别是新生力量,深受全球供应链“捆绑”的影响。
最早的疫情爆发是芯片供应短缺。
但幸运的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公司深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并提前开始备货,导致中国汽车行业出现芯片供应危机,与疫情相比,这场危机已经推迟了很多。
其中,“蔚小理”等新车制造商由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可以以更高的价格获得稀缺芯片。
毕竟,芯片对汽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们的成本并不高。据英特尔统计,芯片成本目前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10%,到2025年可能会增至12%。此外,业内真正稀缺的关键芯片只有一两个。
因此,面对第一轮供应链“罢工”,对“蔚小理”的影响还不明显,反而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市场空间。
2020年和2021,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新生力量经历了爆炸性的发展和扩张。
2021,北欧汽车交付车辆91429辆,同比增长109.1%;理想汽车全年交付90491辆,同比增长177.4%;
小鹏汽车2021交付量达到98155辆,几乎是2020年的3.6倍。
然而,正是所谓的福与祸所倚。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蔚小理”在供应链上的短板也在逐渐显现。
特别是2022年之后,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和美联储加息的到来,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大量美元涌入大宗商品和新能源行业以规避风险。
这一次不仅仅是芯片,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价格飙升。
以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为例,2020年9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仅为4.4万元/吨,截至2020年底,仅升至5.5万元/顿。然而,到2021年底,价格飙升了20万元/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就在业界认为本轮价格飙升即将见顶之际,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紧张以及美国加息的到来,全球供应链再次紧张。今年2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达到45万元/吨,再次翻了一番。
其他材料,如铜箔、镍金属、不锈钢、电解质、隔膜、塑料和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大幅上涨。
对此,领英咨询的分析师表示,电池材料的短期供应短缺和高昂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大多数下游电池公司。
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包括宁德时代(300750)和国轩高科(002074)在内的动力电池公司不得不开始减产、放缓出货,并同时多次调整价格。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导致的制造成本下降,2022年初动力锂电池的价格仍比2021的总体上涨幅度高出50%以上。
根据巨锂电池的价格统计,2021中国主流三元动力电池组的平均售价约为1.2元/W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平均售价约1.4元/Wh。
50%的价格上涨意味着,到2022年初,每辆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电池成本将增加约2.4万元。对于像小鹏P7这样续航里程长、电池容量为60.2kWh的车型,电池成本可能会增加3.6万元。短短几个月,成本暴涨近10%,对于没有上游电池工厂的“蔚小理”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一
二
缺点首先出现,痛苦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进入三月后,电池和各种配件的成本迅速上涨,实际上给“韦小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延迟交货的现象已经逐渐出现。
4月,奥密克戎疫情的加剧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更加严峻。过度集中在江浙沪地区的“蔚小理”的供应链最终突然收紧,延迟交付成为“蔚小利”的无奈选择。
也许在这一点上,“魏小丽”真正感受到了缺乏完整供应链的痛苦。
与传统大型车企相比,“蔚小理”的供应商联盟不够强大,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主要整车厂只有一两家。
事实上,“魏小利”早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建设自己的新车生产基地和零部件基地,但与疫情的到来相比,似乎还是有点晚了。
NIO的电池主要来源于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主要来源于NIO的苏州正力新能源。NIO的整车生产目前依赖于江淮汽车(600418)的OEM工厂。NIO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位于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9月正式投产。
理想汽车也在从宁德时代采购锂电池组,整车生产最初依靠重庆力帆汽车在江苏常州的子公司代工。2018年收购重庆力帆后,理想汽车获得了其首个整车生产基地。理想汽车的第二次生产,loca……
d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于2021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投产。
小鹏汽车的电池供应相对多样化。除了主要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300014)采购电池外,中国创新航空和欣旺达(300207)也与小鹏有合作。在汽车生产方面,小鹏汽车依托郑州海马汽车代工厂和小鹏汽车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生产基地。
小鹏汽车位于广州知识城第二生产基地,2020年才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生产。小鹏汽车规划的第三个生产基地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果相对顺利的话,可能要到2024年左右才能实现量产。
可以看出,无论“蔚小理”的车型和运营策略有多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锂电池供应方面,“蔚小利”几乎总是依赖订单采购。
相比之下,老牌玩家在供应链布局方面更有优势。例如,当芯片短缺时,比亚迪(002594)可以依靠自己的芯片工厂不受影响,而“NIO”必须高价购买芯片。
在锂电池价格飙升、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特斯拉和比亚迪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电池工厂,甚至锂矿,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插电”。
对此,真锂研究院创始人摩克表示,目前汽车制造商的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高,因此为了确保自身的市场供应,他们将更加积极地寻求更多的供应商来分担电池供应的风险。然而,对于像“蔚小理”这样缺乏供应链联盟的中型企业来说,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锂”的叹息。
供应链控制不力加剧了盈利困难。
根据小鹏汽车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营收74.5亿元,同比增长152.6%,但扣除费用和成本后,公司一季度净亏损达到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
2019年至2021,小鹏汽车也经历了这样的尴尬。尽管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但亏损并没有逐年减少。2019年,小鹏汽车营收23.21亿元,亏损46.43亿元;
2020年营收为58.44亿元,亏损为48.90亿元。2021,小鹏汽车实现收入209.88亿元,几乎是前一水平的四倍,但亏损仍达48.63亿元。
三
魏小丽正在上补习班
现在,挑战摆在“韦小丽”面前。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疫情的持续,供应链“打结”的问题可能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与此同时,来自新旧汽车巨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蔚小理正面临着传统汽车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局面,特斯拉和其他公司也在过去。
早在2020年,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曾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国内造车新势力将受到特斯拉的严重打击,最终只能存活一两家。
尽管实际情况比何小鹏最初的预测乐观得多,但疫情下供应链的“结”再次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尽管经历了电池价格飙升和供应链中断,特斯拉2022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继续同比增长507%,净利润同比增长658%。
如果没有特斯拉全球供应链的支持,就无法实现高增长。
首先,特斯拉的全球采购和销售模式可以对冲疫情等风险。当一个国家在低迷的市场或供应链中挣扎时,特斯拉可以向其他国家的市场和供应商寻求帮助。
这一次,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被迫关闭。然而,特斯拉仍有美国和德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在进行生产。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从一开始就高度融入了整个供应链系统。
以电池为例,松下作为国际锂电池巨头,既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也是与特斯拉合资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超级电池工厂。
在股权关系方面,松下曾持有特斯拉近36亿美元的股票,形成了利益共赢的联盟。
表面上看,马斯克似乎在不断“嗡嗡作响”,但事实上,从马斯克创立特斯拉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生命线”——锂电池和完整的供应链。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斯拉的崛起不仅仅关乎车型创新和首席执行官领导力。
归根结底,补充供应链并不是一项暂时的成就。
然而,新兴的中国造车力量在完成技术整合、品牌知名度提升、质量提升和产能扩张后,还没有时间整合整个供应链。
这也是所有玩家都必须经历的痛苦。在建立相对完整的供应链并最终实现盈利之前,特斯拉也面临着成本失控,连续十多年陷入亏损,也经历了全球芯片短缺。
当然,年轻的“韦小丽”也在争先恐后地补课。例如,在汽车电子、电池技术和汽车生产基地,我们正在逐步增加投资,以填补供应链缺口,走上与全球汽车巨头全供应链竞争的终极轨道。
END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故事。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3日早间消息,据报道,通用汽车旗下Cruise获得许可,它在旧金山提供的无人驾驶汽车打车服务可以收费了,成为首家获批的公司。
1900/1/1 0:00:00大众性能版车型,高尔夫有GTI,凌渡GLI和速腾GLI,但随着这些经典车型的换代,现在只剩下高尔夫GTI了,的确让很多大众性能粉感到惋惜,近日大众速腾GLI国内专利图曝光,
1900/1/1 0:00:004月份受疫情和供应链的双重压力,国内造车新势力们的交付成绩都不太理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调整期后,中国车市最近迎来了逐步回暖的曙光。
1900/1/1 0:00:00财联社6月2日讯,今日共89股涨停,24股炸板,封板率为79;宝塔实业0005958连板,特力A7连板,瑞泰科技0020665连板,科创板莱特光电4连板。
1900/1/1 0:00:006月2日,比亚迪002594发布5月产销快报,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4943辆,同比增长1528;本年累计销量507314辆,同比增长34811。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比亚迪持续加快新品布局。近两个月内,比亚迪002594在快节奏推出新款汉家族、腾势D9和海豹三款新车型后,又上市出了一款新车型2022款唐EV。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