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硕黄新旭编辑孙磊淡季不沉闷是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关键词。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达到59.3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市场份额达到24.5%。1-7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19.4万辆,同比增长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解释说,尽管近两个月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约1.2倍,这种高增长的部分原因是汽车公司发布了之前的订单。根据该协会从国内车企了解到的信息,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可能会适当下降。我们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恢复到快速发展的正常水平, ”徐海东表示。在资本市场,海外新能源概念股一改今年上半年的颓势,并于7月开始全面反弹。特斯拉、福特和Rivian的市值在7月分别环比增长33.46%、31.97%和33.30%。然而,国内市场出现了回调,一些车企暂时停牌der压力。其中,比亚迪(002594)和宁德时代(300750)7月市值分别下降3.94%和4.76%。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下半场,业内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势头将持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预测上调至650万辆。今年7月,“蔚小理”新能源细分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越了“蔚小利”,再次成为车市的“亮点”。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降8.5%;1-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到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目前,新能源汽车购买主要基于增加的换货购买,这一群体客户的收入没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对第二代汽车用户的需求刺激了许多家庭。即使过去没有第二辆车的需求,但由于电动汽车的超低使用成本和灵活便捷的城市短途出行优势,再加上周围关注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显著增加,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得到了有效激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秘书长表示。值得一提的是,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26.4%,较去年同期的16.6%提高了9.8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45.9%,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为15.8%,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仅为5.2%。从品牌角度来看,比亚迪7月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继续表现出色,以16.22万辆的记录超过了竞争对手;上汽通用五菱以5.93万辆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吉利本月杀出重围,3.2万辆的销售业绩帮助其在销量榜上排名第三;
特斯拉、广汽埃安、奇瑞、长安、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内扎、一汽大众、零跑、小鹏、长城、理想、蔚来,月销量均突破万辆,分别排名第4至第16位。新车制造商在7月份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有五家公司的销量超过了1万辆,尤其是此前处于“第二阵营”的Nezha和零跑,销量超过了“蔚小理”。在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发力强劲,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环比增长100.7%,达到2.77万辆,占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2%。然而,其他合资和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需努力。中国汽车协会表示,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计划、部委相关政策以及地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支持下,8月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呈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也将保持良好业绩,为全年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中国7月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随着海外需求的复苏,7月中国汽车出口也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车企累计出口新车29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6.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6%,环比增长89.9%,占出口总额的18.62%。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西欧和东南亚市场。今年,比利时、斯洛文尼亚和英国成为出口亮点,对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的出口也恢复良好。尽管仍受疫情影响,但海外许多国家的经济正在复苏,相关制造业的需求开始稳步复苏。矿产资源的高价格已经下降,这可以从中国对南美智利等国的出口表现中看出。从车企来看,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车7月出口超过1万辆,出口量分别为1.98万辆和1.34万辆。其他拥有1000多辆汽车的汽车公司有东风易捷、比亚迪、内扎汽车和吉利汽车。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7月份的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70.01%。有分析认为,特斯拉的内销和出口呈现出“季末国内保障,平时海外供应”的特点,即每个季度上半年生产的新车主要用于出口,下半年将更多地投放在中国市场。7月是第三季度初,因此特斯拉将把7月产量的70%供应给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预计,今年中国汽车企业预计出口240多万辆,符合年初的预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7月动力电池销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呈现出“同比增长、环比下降”的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7月,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24.2GWh,同比增长114.2%,环比下降10.5%。其中,三元锂电池装机容量9.8GWh,同比增长80.4%,环比下降15%,占总装机容量的40.7%;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容量为14.3GWh,与三元锂电池的装机容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比增长147.2%,环比下降7%,占总装机容量的59.3%。具体来看,在动力电池供应商方面,7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公司仍然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国创新航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磷酸铁锂电池的负载能力方面,比亚迪威尔第电池以6.01 GWh跃居第一,市场份额为41.9%;
此前长期占据榜首的宁德时代以5.36GWh的月装量和37.3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有观点认为,比亚迪的电池首先供应给自主品牌车型,由于其最近的销量激增,汽车安装需求也大幅增加。数据显示,仅7月份,比亚迪的销量就达到16.25万辆,同比增长183.1%。订单的激增直接拉动了比亚迪的电池装载量。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在不断扩大对车企和客户的电池供应。根据此前的消息,比亚迪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目前,搭载“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本测试阶段。但比亚迪没有就此事向记者做出回应。据平安证券研报分析,7月是汽车销售淡季。本月动力电池生产和安装的趋势是分开的,呈现出明显的“产量增加,安装减少”的趋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增幅较大,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10个百分点至65%,是动力电池总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市场普遍看好未来终端,且锂等一些主要材料未来价格正在上涨,一些制造商可能会为未来供应储备库存。欧洲和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正好相反。7月,欧洲和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趋势相反。公开数据显示,7月份,纯电动汽车在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8个国家的销量分别为52500辆、20000辆、6000辆、18800辆、8900辆、8800辆、5700辆和2600辆。总销量约为12.34万辆,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29.1%。值得注意的是,7月欧洲乘用车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各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月,八个欧洲国家的平均渗透率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兴业证券(601377)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特斯拉7月为升级设备而停产数周导致的供应短缺,以及上个月季末冲动导致的6月基数较高。预计8月份情况将有显著改善。华宝证券研报认为,在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本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下降,渗透率受到补贴下降和特斯拉工厂停产升级的影响。随着地缘冲突和疫情的缓解,产业链和物流逐步回暖,特斯拉产能升级订单恢复,具有能源替代效应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量有望回升,维持欧洲2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预期年销量。欧洲主流经济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至30%的瓶颈线,以及德国等地区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仍将是中长期制约欧洲销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市场方面,根据Marklines发布的数据,7月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下降4%,渗透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7.5%。其中,特斯拉7月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约为4.3万辆,同比增长63.4%。福特和Rivian等其他品牌与特斯拉存在显著的业绩差距。华泰证券分析认为,中欧市场已逐步转向需求驱动,美国市场最初受到负面政策和产品矩阵不完善的影响,渗透率远低于中欧市场。考虑到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以及新型电动皮卡的推出,看好美国市场后期的发展潜力。结合中欧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达到2189万辆,……
2022年至2025年的相应复合增长率约为30.99%。在资本市场股价趋势修正方面,中国几家车企未能在6月和7月继续保持强劲的业绩,许多车企已出现修正状态。比亚迪的市值较6月份减少了383.23亿元;长城汽车(601633)市值减少260.03亿元。H股市场也面临压力,吉利市值减少194.49亿元;汽车制造新势力理想汽车的市值减少了463.49亿元。7月,“普涨”成为海外新能源概念股的一个特点。此前,受疫情、俄乌冲突、供应链不稳定等形势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车企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但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概念股整体回升。7月份,特斯拉的市值增幅最大,达到2334.5亿美元;6月底在美国上市的极星汽车7月市值小幅增长5.9亿美元。有分析称,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的利率路径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乐观情绪重燃,以特斯拉为首的美国股市反弹,主要国际汽车品牌大幅上涨。7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市值减少了约619.91亿元;赣锋锂业(002460)市值减少344.78亿元;国轩高科(002074)市值减少约64.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新发现的拥有市场资金的汽车产业链分支,汽车热管理概念最近越来越受欢迎,其在7月份的表现相对令人印象深刻。三华智控(002050)7月市值涨幅最大,达180.27亿元;
均胜电子的市值增加了79.89亿元。国金证券(600109)认为,近期热管理行业受到高度关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下游需求将增加。热力管理属于高景气赛道,未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吃下“定心丸”进入8月后,新能源汽车又迎来一波涨价潮。零跑、Smart、Nezha Motors和江淮汽车(600418)等车企都宣布其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涨价,涨价幅度从1000元到6000元不等。总体来看,新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仍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型的涨价也带来了一定的观望期。但好消息即将到来。8月19日,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促进大众消费。免征车辆购置税将延长至2023年底,并继续给予车船税、消费税、路权、车牌等支持。预计将增加1000亿元的免税额。如果免征购置税政策在年底到期,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新能源车型的最终购买价格将大幅上涨。因此,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续将有助于缓解汽车购置成本的快速增长,同时保持汽油车价格的竞争优势。推迟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政策有利于保持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事实上,这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第三次延期。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原定于今年年底结束。延期一年无疑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动力,给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吃下“定心丸”。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符合预期。
“崔东树表示,今年年底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释放部分购买力,新能源汽车购买税的下调将持续到明年年底,这将再次拉动部分购买力。这种分级退出将有助于逐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力。在政策的引导下,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积极的判断。其中,中国乘用车协会已将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预测上调至650万辆。中国汽车协会表示,预计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达到550万辆。
财联社8月26日讯美东时间周四,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出台了一项新规,将从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新的燃油汽车,这标志着该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900/1/1 0:00:00近日,现代起亚美国公司宣布,将召回超过28万辆汽车,包含现代Palisade和起亚Telluride,原因是车辆牵引线束在停车或驾驶时可能引发火灾。
1900/1/1 0:00:008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3月22日举行开业典礼的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产能在不断提升中,这一工厂ModelY的周产量,在6月中旬就已达到了1000辆。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8月24日下午消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退出前持股比例约446,新增耀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股东。
1900/1/1 0:00:00中华网财经讯,8月25日,上汽集团600104披露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31599亿元,同比下降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481。
1900/1/1 0:00:00财联社8月26日讯美东时间周四,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出台了一项新规,将从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新的燃油汽车,这标志着该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