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记者裴建儒、编辑孙磊7个月的播种和深耕,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短暂的波折,但仍为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赛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在政策支持下,制造商持续发力。根据8月零售目标调查,占整个市场约80%的制造商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综上所述,乘联会初步测算,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约188万辆,同比增长29.6%,环比增长3.4%;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预计为52万辆,同比增长108.3%,环比增长7.0%,渗透率为27.7%。在国内车市加速复苏的同时,利好消息仍在继续。继汽油动力汽车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免征政策延长至明年年底等利好消息之后,今年如期举行的首届A级车展——第25届成都车展也将于8月26日拉开帷幕。作为中西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成都车展以“共享成都,促进产业发展,稳定经济,驾驭未来”为新主题,吸引了128个国内外汽车品牌参加,展出约1600辆汽车。与此同时,成都车展组委会还与各大品牌制造商合作,为年度购车价格带来优惠,通过整合多种政企优惠“组合措施”,充分惠及消费者,结合本轮购置税减半征收和成都市相关区县购车补贴政策,全面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复苏。中国汽车协会表示,在中央稳经济一揽子计划、部委相关政策以及地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持续支持下,8月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呈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也将保持良好业绩,为全年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约3%。豪华品牌的不断提升将重点放在了国内乘用车市场。今年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增速为近10年来第二高。乘联会认为,7月份,购车税优惠政策逐步显现成效。4月至5月因疫情推迟的产能和需求在6月至7月继续释放,车市促销力度居高不下。主流车企加强促销活动,力争弥补前期疫情造成的销售损失,恢复全年预期目标。具体来看,7月,中国豪华汽车零售额约为22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8%。1-7月,中国豪华汽车零售额约148.2万辆,同比下降10.8%。增速低于国产品牌,但好于主流合资品牌。乘联会表示,前期北京、上海等豪华车主的销售区域受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影响较大,近期有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奢侈品牌目前正在推动以电动化和数字化为主导的转型。例如,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提供了5款纯电动车型,今年3月底上市的纯电动宝马i3已经在利达工厂投产。到2025年底,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有四分之一是纯电动汽车;
梅赛德斯-奔驰将于202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8款新能源产品,包括全新的EQE和EQS SUV,以及C级和S级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到2025年,基于下一代模块化架构平台的“新一代豪华”车型和基于MB.EA纯电动平台的“核心豪华”车型也将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投产。随着豪华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不断加码,其电动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了约37.87万辆汽车,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4.6%。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国内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2年至2025年,随着2014年至2018年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购车者换车需求的集中释放,与欧美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国内豪华品牌的份额预计将继续增长至15%以上,到2025年,豪华汽车的销量预计将达到400万辆。自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前七个月的强劲崛起已经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中国乘用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产品牌零售额约86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1-7月,国产品牌零售额约506.05万台,同比增长14.4%,是三大市场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细分市场。从零售份额来看,7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7.4%,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1-7月,国产品牌累计零售份额为47.0%,比2021同期增长8.9个百分点。从批发市场份额来看,7月国内品牌批发市场份额为49.8%,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1-7月国内品牌累计批发市场份额为48.0%,比2021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顶级公司表现突出。比亚迪(002594)、吉利汽车、长安汽车(000625)、奇瑞汽车等传统汽车品牌的份额大幅提升。上海汽车企业产销增速强劲,反映出行业稳定和复工复产效果持续突出。随着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比亚迪在今年7月的销量超过16万辆,超过特斯拉中国的月销量近六倍。后者当月交付了28200辆新车,与6月份78900辆的销量相比下降了约64.26%。浙商证券研报认为,在整车领域,2022年自主崛起将持续展现,国内新势力和领先的自主力量将在“纯电动+混动+智能”的三重驱动下开启崛起周期。其中,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供应进一步丰富,新平台、新车型的普及率明显提升;在混动技术领域,自主品牌迎来混动技术元年,挑战10万-20万元的燃油车市场;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加快,自主品牌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与国产品牌和豪华品牌相比,主流合资品牌在前七个月的业绩表现出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合资品牌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额约74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9%。其中,德国品牌7月零售份额为21.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0.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美国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到7.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7月,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零售额约453.69万台,同比下降16%,是三大细分市场中降幅最大的。此外,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的1-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前15名排名,在合资车企中,只有广汽丰田实现了7.8%的同比正增长,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崔东树认为,今年1-7月,由于疫情和缺芯等因素,合资车企产量不足,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低迷,导致整体亏损较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7月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批发渗透率为26.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5.9%;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5.8%;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5.2%。然而,意识到问题的合资品牌正在加快努力,解决电动化的短板,向电动化发起全面“进攻”。例如,大众汽车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12款新车,其中一半为纯电动车型;东风本田首款纯电动车型e:NS1和广汽本田首款纯粹电动车型e:NP也已上市;一汽丰田bz系列的首款纯电动SUV bZ4X于4月28日开始接受预订。首创证券研报显示,7月乘用车批量销售方面,合资车企同比大幅增长,预计多层次消费刺激政策正在逐步生效。随着合资车企的复苏,预计第三季度汽车市场将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客运协会认为,8月全国疫情可控,在持续高温下,工业企业将“让电为民”,轮流停产,影响零部件和车辆生产。目前行业库存基本可以保证终端供应。购置税政策稳步推动上升势头,地方激励政策数量远高于近两年同期。其实力并不弱,对消费者购车决策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支持汽车市场的持续修复。
三大指数大幅下挫,大金融板块相对抗跌8月24日,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早盘沪指跌超1,创业板指跌近3。
1900/1/1 0:00:00姚芾表示,“到2025年,别克品牌规划了12款全新的车型,其中有5款是纯电产品。同时,别克还将推出插混、强混、轻混等多种新能源技术的车型。无论在哪个技术领域里,别克都有MPV的新品规划。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美国社交媒体Twitter和马斯克因收购交易反悔陷入了一场法律诉讼。
1900/1/1 0:00:00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5日讯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退出前持股约446,新增耀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股东。
1900/1/1 0:00:008月26日,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一汽奥迪以“新奥迪新未来”为主题,携手33款明星产品强势集结,其中全新奥迪A8L、全新奥迪S8L、全新奥迪SQ5Sportback迎来上市。
1900/1/1 0:00:008月24日,AITO问界M7在重庆、深圳两地同时启动首批车主交付,并将陆续开启全国交付,而全国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现已相继落成700余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