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擎天柱”2万美元一台 人形机器人能否带火业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特斯拉,北京,合创,理念

特斯拉,北京,合创,理念

特斯拉,北京,合创,理念

10月1日,特斯拉在其第二个人工智能日宣布了其期待已久的人形机器人,实习记者李少婷和编辑杨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透露,擎天柱未来的产量可达数百万辆,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在从业者看来,“擎天柱”是针对C端个人消费者的,但它所展示的功能与理想的“家庭保姆”相去甚远。模型的发布并不一定意味着理想在现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方面,目前还没有真正大规模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另一方面,正如在机器人行业工作了近十年的张曙预测的那样,人形机器还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才能满足消费者对必要交互的期望。核心技术缺乏突破、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大、研发成本高、应用场景有限,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控制成本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也是商业使用的一个挑战。针对应用场景的不足,国内机器人厂商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建立线下沉浸式体验中心,提高个体机器人的使用率;

科大讯飞(002230)、育碧等企业正试图在教育领域寻找更多可能性。在从业者看来,“一老一小”可能成为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突破方向。擎天柱每部售价20000美元,目标受众未知。10月1日,特斯拉发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活动上,这个73公斤重的人形机器人从舞台后面走出来,慢慢走到舞台前面向观众挥手致意,持续了大约一分钟。特斯拉展示的视频显示,目前,“擎天柱”可以进行蹲下、采摘/移动箱子、抓取物体、浇花等一系列动作,并可以部署到特斯拉工厂工作,形成行走路径的记忆。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阅读了宣传内容后给出了评价:人工智能水平相对较高,控制和协调运动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已经将一些用于汽车的技术应用到了擎天柱上。现场发布的图片显示,“擎天柱”将包括一个2.3千瓦时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在特斯拉SoC上运行,支持Wi-Fi和LTE连接。机器人具有与汽车相同的视觉感知能力,使用摄像头输入数据,使用神经网络进行计算。至于价格,马斯克在现场表示,擎天柱的价格将低于2万美元,最终产量将达到数百万。根据马斯克此前的声明,特斯拉机器人最初的定位是在重复和危险的任务中取代人。长期目标是为千家万户提供服务,如做饭、修剪草坪和照顾老人。然而,目前还没有更多关于最终使用场景是否偏向工业端或消费者端的信息。擎天柱的使用场景尚未最终确定。独立国际战略研究员陈佳最近在微信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马斯克最终在流媒体上“展示”了一款消费者级的应用程序,但不排除特斯拉会降低一些产品针对消费者场景的频率。然而,特斯拉的商业野心和供应链保障足以让其探索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的蓝海。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很流行,但大规模生产仍然需要时间。有了生产计划,人形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指日可待吗?陈佳介绍,目前全球有三种主流的人形机器人设计理念可以落地。一种是以波士顿动力公司为代表的极端流动,其商业目的最低,投资者仅限于军火商。然而,军事场景放大了其在复杂技术应用背景下平衡力量的弱点。二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产业流,其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主要跟随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三是国内主流机器人品牌和以索尼为代表的服务流量。整体设计理念是将机器人作为人类情感交流和生活伴侣的延伸。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情感交流、幼儿教育和养老、家庭辅助、视听娱乐等。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普及,供给侧反应迅速。今年以来,各家厂商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热情明显上升,各自的关注方向也有明显差异。以国内制造商为例,8月11日,小米集团推出了其首款全尺寸仿人仿生机器人CyberOne。今年9月,智能机器人公司Data也发布了其旗舰人形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 2.0的最新版本。除了前面提到的机器人,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弯曲”的人形机器人。9月28日,育碧发布了一款氢动力人形机器人,打算探索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能源发展战略;

EX机器人的开发商Tias也推出了一些仿生机器人。它们配备了仿生皮肤、鼻子、眼睛和可移动的舌头。然而,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尚未实现两足行走,相互作用的程度相对较浅。8月,EX Robotic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伯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些人形机器人有不同的关注点,仿生机器人重视情感互动;小米的开发方式更像是整合技术,让机器人以人类的形式出现;波士顿动力公司更加重视机动性。每个人最终都希望将人形机器人带进千家万户,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同样的目标。然而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产品尚未在市场上推出, ”李伯阳说。对于具体的障碍,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技术决定互动性;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成本和供应链影响量产和商业化消费者对人形机器人的总体期望很高,希望他们不仅能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和提供服务,还能参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风险或难以实现的领域的生产活动, ”王鹏说。技术、算法和资金实际上已经被机器人行业反复咀嚼。郑磊认为,主要有两个技术难点。首先,它模拟人体的运动功能,即精确的机械设计和运动协调控制;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使机器人能够o具有类似人类语音、图像识别、智能对话等能力。张树进一步补充道,机器人主要依靠算法来模仿人类,但目前的核心算法仍然依赖机器学习和向机器人“馈送数据”。顺畅的人机交流更加困难,出错的概率也相对较高。除了技术,成本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研发层面,单个人形机器人花费数百万元是很常见的。据李伯阳介绍,以仿生机器人为例,虽然尚未投入生产,但目前市场报价也在200万至500万元之间。张曙还指出,数百万元的单机投资很常见,问题在于企业能否提供完整的产业链,降低零部件成本,从而将产品价格降低到10万元以上甚至更低。此外,人才缺口也不容忽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2022年第二季度职位空缺较多的前100个“最稀缺”职业的排名,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缺口达到500万人。与宏观数据相比,张澍的感知更直观。据他介绍,他之前服务的机器人公司很难招聘到高端人才,而且几乎没有来自清北等名校的学生。许多有才华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行业问题,不愿意进行不必要的投资。毕竟,没有闭环业务,这意味着待遇不会太好。“商业落地并不顺利,主要聚焦在“一老一小”上。”为什么人形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很难说是商业化的?我们遇到了一堵墙。“在机器人领域多年,张曙负责多家线下门店的运营,向消费者销售机器人产品;

数以千计的机器人设备也被部署到机场和大型购物中心。但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产品未能满足需求,无法形成商业闭环,这是关键。对于消费者来说,行走和互动是机器人能够提供的最直观的服务。然而,利用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必要的交互。业内预测,家庭保姆机器人的推出还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以市场上的某款老年智能轮椅机器人为例,据张曙介绍,这款轮椅配有导航功能,售价在1万元左右。需要坐轮椅出行的老年人有人陪同,导航功能很弱。再加上相对较高的价格,消费者为什么要在这款产品上花这么多钱?张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与此类产品相比,外骨骼辅助行走机器人的需求更大。然而,由于其技术含量高,其研发“成本高昂此外,机器人不同于具有稳定产业链的普通电子产品,因为它们有众多的部件和精确的系统,使人类在接触它们时必须谨慎。李伯阳直言不讳地表示,普通用户很难操作机器人,如果操作不当,维护将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机器人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创新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可能相对较差。多个零部件来源也需要将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返回原厂。然而,如果不是面对个人客户,情况可能会更具挑战性。张曙在与企业签订合同并交付产品后,多次回到店里进行维护调试。我们已经测试了很多次,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很快我们将不得不再次进行维修。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也会感到恼火,有些人会直接要求退款,有些人则干脆把它留在仓库里。如今,高铁站和购物中心的服务机器人基本上已经“灭绝”, “张舒说。在从业者看来,如果只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人机交互确实可以提供情感价值,这类场景也需要继续跟进。但在一些商业应用中,机器人如果犯了错误,可能会延迟工作。相反,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服务机器人,例如餐馆和酒店、快递分拣机器人以及用于矿山危险作业的服务机器人,可能会取代人力来节省成本或避免风险,使其不可替代,并在市场上相对更受欢迎。对于两者在市场上的差别待遇,陈佳还提出了另一种做法:国内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对宽松,人形机器人一旦大规模生产,将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基本上锁定了机器人研发的总体思路,即在家里做一个好伴侣,本质上是宠物机器人的升级版。毕竟,仍有少数人能够准确识别需求。对于机器人公司来说,糟糕的销售导致无力支付租金和运营成本,减少店铺甚至寻找其他出路是不可避免的。据张曙介绍,目前国内机器人公司尚未实现盈利,需要依靠融资等手段实现生产经营。然而,一些公司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并成功上市,试图过渡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于转型的方向,张曙告诉记者,C端很难赚钱,B端可能还有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从现有机器人公司的尝试来看,“一老一小”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优必选作为国内早期的人形机器人开发商,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已从toC转向toB,为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此外,Tias还创建了线下的“EX未来科技博物馆”,向游客开放。据李伯阳介绍,研究部负责接待孩子、进行课程参观和讲解的人员的日程已经结束了……

加载。在张舒的工作经验中,“一老一小”的客户群体既有需求,也有消费能力。其中,老年人需要情感上的慰藉和陪伴,对产品有一定的“容忍度”,学生在普及技术教育和培养科学探索兴趣的背景下也有广阔的市场,这是目前比较好的发展策略。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无论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经济发展的杠杆,业界都翘首以盼。

标签:特斯拉北京合创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跌1.78%,小鹏汽车跌超3%,京东跌3.8%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10月3日晚间消息,美股开盘,道指涨114,纳指涨08,标普500指数涨105。

1900/1/1 0:00:00
博主卖特斯拉Model 3二手车:6.4万买的FSD 卖车时一文不值

现阶段花费64万元购买特斯拉FSD的朋友,不仅目前用不了太多功能,在卖车时也要做好心理打算,可能赔的更多。

1900/1/1 0:00:00
报告分享 | 202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前沿科技量产应用研究报告

整理刘唐诗汽车是规模最大的工业产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

1900/1/1 0:00:00
千亿市场蓄势待发!特斯拉计划四季度重启屋顶光伏项目,钙钛矿电池有望成BIPV最优解,超跌潜力股名单请收藏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炒股少烦恼BIPV第四季度有望加速发展,这种电池成BIPV最优解。

1900/1/1 0:00:00
木头姐公开致信美联储:指标有滞后的局限性 坚守鹰派是个大错误

财联社10月11日讯当地时间周一,“木头姐”、方舟投资首席执行官CathieWood在一封致美联储的公开信中警告,该行为平抑通胀保持强硬立场可能是一个错误。

1900/1/1 0:00:00
比亚迪前9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近250% 金界控股前三季扭亏净赚超14亿|港股10月3日公告精选

财联社10月3日讯财联社为您带来今日港股公告要闻1)公司要闻:比亚迪股份01211HK: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013万辆,同比增长1831;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18

1900/1/1 0:00:00